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导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
1.了解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的相关知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2.感知人物形象,了解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体会讽刺小说的特点。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把握作品的主题。
【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2.了解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夸张、对比手法)。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把握作品的主题。
【学习过程】
预习案
1.作家作品
吴敬梓(1701年~1754年),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又字粒民,晚号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代表作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中国小说史上一部带有开创意义的杰作,奠定了中国讽刺小说的基石,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儒林外史》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
2.故事背景
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主考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当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周进最初考了许多年连秀才也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个秀才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上进士。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范进格外关照,结果范进在童试中考上第一名秀才,紧接着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
3.给文中生字加注音,注意古白话文和现代汉语的区别,理解下列词语。
进学:
中举:
作揖: 见教:
高邻: 桑梓:
唯唯连声:
狗血喷头:
万贯家私:
4.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1)科举制度是指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2)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
(3)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库生,俗称 。这是功名的起点。
(4)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
乡试:乡试取中后称为 ,第一名称为 ,第二至十名称亚元。
会试: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为贡士,第一名称为 。
殿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 。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 ,第二名俗称 ,第三名俗称 ,合称为三鼎甲。
5.读通课文,结合中心事件,根据文章内容,试着划分小说故事的情节,并用小标题来概括每一个层次的内容。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学习案
第一课时
任务一:检查预习
1.理解下列词语。
进学:
中举:
作揖:
见教:
高邻:
桑梓:
唯唯连声:
狗血喷头:
万贯家私:
2.了解古代科举制度。
(1)科举制度是指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2)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
(3)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库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4)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
乡试:乡试取中后称为 ,第一名称为 ,第二至十名称亚元。
会试: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为贡士,第一名称为 。
殿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 。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 ,第二名俗称 ,第三名俗称 ,合称为三鼎甲。
任务二:梳理情节,看精彩故事
活动(一):结合中心事件,根据文章内容,试着划分小说故事的情节,并用小标题来概括每一个层次的内容。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活动(二):换个视角讲故事。请同学们关注故事涉及到的其他人物,如胡屠户、乡邻、张乡绅,甚至报录人,选择其一,从他的角度讲一讲这个故事。
任务三:速读课文,看命运变化
范进中举前后,命运可谓天翻地覆,文章写了范进中举前后的哪些变化呢?请速读课文,在原文中找出关键词句,并填写下面表格。
范进中举前后对比
课堂小结
用思维导图小结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
中举前——
范进
中举后——
作业布置
课后细读课文,圈画出写范进中举前后言行的语句,读一读,从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在书上作批注。
第二课时
任务四:品读细节,看“众生相”
范进是课文重点塑造的人物,他在中举前后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例如:中举前,范进是“穷秀才”范进,请试着概括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身份。
中举前:
知道中举后:
中举后:
活动(一):请找出描写范进中举前后言行的语句,筛选出一些能让你读有所悟的话语,琢磨琢磨,读一读,说说不同身份下的范进有什么样表现,你感受到了怎样形象?
1.中举前: 范进
我选的语句是:
我的赏析:
这是一个 的范进。
2.知道中举后: 范进
我选的语句是:
我的赏析:
这是一个 的范进。
3.中举后: 范进
我选的语句是:
我的赏析:
这是一个 的范进。
小结人物形象:范进是一个 的可怜、可悲的下层知识分子,他是“儒林”中“士人”的典型代表。
活动(二):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跳读课文,找出描写胡屠户语言动作的语句,填写下表,对比胡屠户前后不一的行为态度,分析胡屠户这一人物形象。
1.胡屠户的态度变化可以用哪四个字概括?小说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出胡屠户怎样的性格?
胡屠户的态度:
通过 手法,表现出胡屠户
2.抓住动作细节,品读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句的表达效果,感受胡屠户形象。
(1)①吃到日西时分,胡屠户吃的醺醺的。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②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
赏析:
(2)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赏析:
(3)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赏析:
活动(三):品读下列语句,结合全文,分析乡邻们及张乡绅的形象。思考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
(1)那邻居飞奔到集上……
(2)一个人飞奔去迎……
赏析:两个“飞奔”刻画出邻居们 。
乡邻们对范进的态度:
中举前—— 中举后——
这种变化表现了乡邻们 的性格。这种变化也反映了当时 的社会现状,表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3)“张老爷来拜新中的范老爷。”
张乡绅之“拜”,注意,他拜的是“范老爷”。这一情节,是继胡屠户送钱、乡邻们送物之后的又一主动冒出来的攀附者。分角色朗读张乡绅拜访范进的情节,思考:张乡绅对待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张乡绅对范进的态度:
中举前—— 中举后——
这种变化表现了张乡绅 的形象。
张乡绅既送钱又送房,还和范进称兄道弟来拉拢范进,目的是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小结:胡屠户、张乡绅等人就是范进生活的社会环境,这些社会环境共同制造了范进式人物的悲剧。
课堂小结
用一幅对联概括范进中举,你能根据这节课对出下联吗?
上联:中举前,矮人三分,财米无依靠,内亲外戚,谁肯雪中来送炭?
下联:
作业布置
课后思考:范进历尽千辛万苦才考上了举人,为什么在得知自己中举后却疯掉了呢?
第三课时
任务五:探究主旨,看讽刺手法
活动(一)讨论交流:从个人、社会角度探讨范进中举发疯的原因。
活动(二):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助读资料:
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大众一般写作笑剧或笑片,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起人们对丑的、滑稽的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
悲剧,戏剧的主要类型之一。是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悲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悲剧,指一切表现人生痛苦的戏剧。狭义的悲剧,指的是内容严肃,格调崇高,表现正面主人公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总结文章主旨:小说通过描述 ,批判了 ,表现了封建末世的世道人心,对各类市侩小人也进行了有力的嘲讽和鞭挞。
活动(三)结合课文,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达到讽刺效果的?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云:“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课堂小结
一场考试引发的失心疯,一出精彩的好戏,令人发笑的同时也引发我们思考,范进跟科举制度下无数读书人一样,将青春乃至大半生浪费在应试和科场上,“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正是这群儒林士人的真实写照,科举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唯一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灵、人格变得扭曲。
优秀的小说,更能让我们在品读它们的时候反观自己,我们是为什么而读书?
当我们仅仅把读书当成一种获取功名的手段的时候,我们就会被读书所限制。读书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认知,开拓我们的思维,打破固定思维,活出正真自己。
作业布置
完成分层作业。
反思案
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中举前
中举后
吃
住
用
地位
中举前
中举后
对范进的称呼
现世宝穷鬼
说话的态度
恭维、奉承、讨好、千恩万谢
所带的礼品
对嫁女的评价
倒运
对相貌的评价
对才学的评价
不是你的文章好……舍与你的
能否考中
毕竟要嫁与一个老爷
对亲家母的称呼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写作 学习改写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6700_t4/?tag_id=42" target="_blank">写作 学习改写学案及答案</a>,文件包含写作学习改写导学案教师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docx、写作学习改写导学案学生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6692_t4/?tag_id=42" target="_blank">智取生辰纲学案</a>,文件包含22智取生辰纲导学案教师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docx、22智取生辰纲导学案学生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口语交际 讨论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6686_t4/?tag_id=42" target="_blank">口语交际 讨论学案及答案</a>,文件包含口语交际讨论导学案教师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docx、口语交际讨论导学案学生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