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二轮】2025中考地理二轮专项复习精品课件
2025年中考地理专项复习课件 第04课时 地形图的判读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地理专项复习课件 第04课时 地形图的判读,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海拔和相对高度,识别地形部位,分层设色地形图,米以上,地面起伏大坡度较陡,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山地小,不确定,地面宽广平坦,等高线稀疏且数值较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 等高线地形图【必考】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h),即等高线上的数值。如A的海拔为1 500米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h1),即两地的高度差。如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 000米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都相等。(2)同图等距:一般情况下,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同。(3)相交陡崖:等高线一般不相交,相交即为陡崖。(4)密陡疏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考点2 分层设色地形图
(1)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以不同的颜色,就可以绘制出分层设色地形图。(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平原;黄色、褐色——高原和山地;蓝色——海洋;白色——雪山、冰川。
2. 五种地形类型的区别
内部起伏较为和缓,外围较陡
高原边缘等高线密,高原面上等高线稀疏且数值较大
等高线较密且数值较大,山顶呈封闭曲线,内高外低
与山地相似但等高线数值较小
周围是山地或高原,内部较平坦
等高线呈封闭曲线,数值与山地相反,外高内低
1.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及判读
(1)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①在等高线上两点的相对高度等于两点的海拔之差。②不在等高线上两点的相对高度:(n-1)× d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地理专项复习课件 第18课时 中国的河流,共1页。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地理专项复习课件 第17课时 中国的气候,共1页。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复习基础梳理练第4课时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D,自东北流向西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