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A卷(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建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A卷(原卷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识记,选择,鉴赏,六句情韵俱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填空
(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________,多于市人之言语。(杜牧《阿房宫赋》)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__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4)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作结,委婉提醒唐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亡秦覆辙。
(6)在《六国论》的首段,苏洵用“________”一句总结全段。此文首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文是进一步围绕此段展开的。
2. 《大卫·科波菲尔》是(1)___________(国籍)(2)___________(作者)的作品。这部作品带有“自传”性质,扣住(3)“___________”这一线索展开。请你写出《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五个主要人物的名字(除大卫以外)。(4)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
3.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在以数字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进而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如何影响城乡差距。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信息技术是乡村振兴的巨大推动力之一
②信息技术可被视为现阶段调节城乡差距一个均衡器
③它会产生“数字红利”效应
④持续科学配置信息技术资源能够缩小城乡差距并推动城乡均衡发展
A. ①③②④B. ②④①③C. ②③④①D. ①②③④
4. 今天对小宁来说有点特别:大伯七十大寿、舅舅迁居、同学新婚,他打算各送一幅对联。下列对联与所送对象最贴合的一项是( )
【甲】东风开画栋,旭日映华堂
【乙】春融花并蒂,日暖树交柯
【丙】三千岁月春常在,六一丰神古所稀
A. 甲联送大伯,乙联送舅舅,丙联送同学。
B. 甲联送舅舅,乙联送同学,丙联送大伯。
C. 甲联送同学,乙联送大伯,丙联送舅舅。
D. 甲联送同学,乙联送舅舅,丙联送大伯
5.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乡土社会之所以形成差序格局,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形成了一种按亲疏关系来决定权利义务分配的有差等的顺序。
①乡土家族具有伸缩性
②长辈在分配利益时会优先考虑亲生晚辈并适时兼顾旁系晚辈
③亲生晚辈和旁系晚辈都有可能成为养老送终候选人
④乡土社会的养老送终义务在家族内部进行分配
A. ①②④③B. ④①③②C. ②①④③D. ①④②③
6. 我校戏曲社拟邀请著名的梅派京剧表演艺术家史依弘女士来做专题讲座,以下邀请函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邀请函
尊敬的史老师: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校拟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史老师您在京剧表演方面【A】名满天下,唱腔【B】独树一帜,我校师生对您【C】仰慕已久,特邀请您于9月30日在学校思贤堂举办“戏曲与当代生活”的专题讲座。我们【D】虚位以待您的莅临!
建平中学戏曲社
2024年9月2日
A. 名满天下B. 独树一帜C. 仰慕已久D. 虚位以待
7.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传承二十四节气可以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熟悉二十四节气,生活在都市的人们能够了解乡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①乡村的和谐依然要与工业化进程并行不悖
②乡村依然会是中国社会的最大板块
③城市不能离开乡村
④二十四节气时刻提醒人们
⑤不管工业化的程度有多高
A ②⑤④①③B. ⑤②①④③C. ①②④⑤③D. ④⑤②③①
8. 下列各句中,人物语言得体的是( )
A. 螃蟹宴时,吃得正欢的鸳鸯对前来的凤姐说:“奶奶又出来做什么?让我们也受用一会子。”
B. 刘姥姥在王熙凤叹穷时候说:“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您老拔根汗毛比我们腰还粗!”
C. 抄检大观园时,王善保家的将探春的衣襟掀开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
D. 夜宴上,贾赦在给贾母及众人讲笑话时说道:“你不知道天下做父母的,偏心的多着呢!”
三、鉴赏
(一)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陪窦侍御泛灵云池
[唐]高适
白露时先降,清川思不穷。
江湖仍塞上,舟楫在军中。
舞换临津树,歌饶向晚风。
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
乘兴宜投辖①,邀欢莫避骢②。
谁怜持弱羽,犹欲伴鹓鸿。
【注】①投辖:《汉书·陈遵传》记载,“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辖,车轴两端的键。②避骢:《后汉书·桓典传》记载,“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桓典,东汉大臣,官至侍御史。
9.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露”一联点出了泛舟的时间和地点。
B. “舞换”一联写泛舟之乐以及宾主之欢。
C. “夕阳”一联与王维的山水诗风味相近。
D. “谁怜”一联直抒胸臆,照应“思不穷”。
10. 本诗可看作应酬之作,应酬之作特别注重“得体”,本诗在这点上做得很好。请从“得体”角度赏析本诗。
(二)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郊行即事
【宋】程颢①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盖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②莫忘归。
【注】①程颢:宋代理学家、教育家,“理学”奠基人,②游衍:恣意游逛,纵情游玩。
11. 对本诗前两联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联写春天景象,“碧”描摹遥山绿色,自可纵情游玩。
B. 第二联写追逐落花,“坐”透露困顿中的闲适、春游之趣。
C. 两联既有整体氛围,又有具体内容,多角度地描绘了春天。
D. 两联既有写景之词,又有记事之语,彼此独立,各有情趣。
12. 宋诗好说理,有人说“此诗无一毫道学气,五、六句情韵俱佳。”请结合诗句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建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A卷,共4页。
这是一份上海市建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B卷,共6页。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