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学生版+解析)
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5节 物质的溶解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5节 物质的溶解导学案,共4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能力拓展,即学即练5,即学即练6,即学即练7,即学即练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目标导航
知识精讲
知识点03 物质的溶解度
我们通常用溶解度来定量地表示物质的溶解性。
(一)溶解度
(1)溶解度的定义
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 达到 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溶解度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性越强。
(2)溶解度“四要素”
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因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外因就是温度,若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因此,只有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标准:100克溶剂。这是概念中规定的标准,物质溶解量的多少与溶剂量的多少成正比,要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溶剂必须等量。此处100克是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是溶液质量。温度一定时,同种物质的溶解度与溶剂的质量无关。
③状态:达到饱和。只有在一定量的溶剂中( 100克)达到饱和时(溶解最大限度,溶质的量才是个确定的值, 否则溶解度就不是个确定的量。
④单位:以克为单位,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二)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只是一般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大小的一种物理性质。溶解度是衡量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制成饱和溶液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溶解度越大,表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性越强。溶解度大小与溶解性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三)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通过实验,测得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将其汇总成表,以便查阅。如20℃时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四)溶解度曲线
用纵坐标表示物质的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用描点法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溶解度曲线。
①表示 。
②表示 。
③表示 。
④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 。
⑤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 。
⑥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 (在较高温度下制成饱和溶液,慢慢地降到室温,溶液中溶解的溶质质量超过室温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体时的溶液叫过饱和溶液)。
(五)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KNO3。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缓”,如NaCl。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
【能力拓展】
溶解度含义:
①已知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其含义是指该物质在此温度下,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如硝酸钾在20°C时的溶解度为31.6克,就是指20°C时,100克水中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时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1.6克(或20°C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1.6克)。
②通过溶解度可得到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之间的质量关系,相同温度下,相同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溶剂、溶液三者质量之比一定,即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三者质量之比为溶解度: 100克:(100克+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
①气体溶解度的定义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下,气体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气体体积。
例如:压强为101 kPa和温度为0℃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氮气,则在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
②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a.内因: 。b.外因: 。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或降低)而减小(或增大),随压强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即学即练5】(2020八上·鄞州期末)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温度为t3℃时,物质溶解度关系是A>B>C
B.将A,B,C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
C.若要将N点A溶液变为M点A溶液,可恒温下加入A物质
D.t1℃时65gC的饱和溶液中含有C物质15g
【即学即练6】(2020·鄞州期末)图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乙的溶解度(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t2℃时,100g水中溶解________g乙物质恰好达到饱和。
(3)某同学在t1℃时开始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A、B、C。在溶液A、B、C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在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后,充分搅拌,恢复到t2℃,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知识点04 溶液的配制
(一)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种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是指在一定量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溶质的质量是指溶解了的溶质质量,没有溶解的溶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例如20 ℃时,氯化钠在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则20克氯化钠放入50克水中溶解后,溶质的质量只能是18克,而不是20克。
②溶液的质量是指该溶液中溶解的全部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和。(可以是一种或几种溶质)
③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上、下质量单位应统一。
④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最后结果是百分数或小数。
⑤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两种计算方法,
(二)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溶质的质量分数定量表示溶液的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中的溶质相对含量就越大,溶液的浓度也就越大。
(三)溶液的配制
实验目的: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某溶液。
实验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
实验步骤: (以配制50克10%氯化钠溶液为例)。
(1)计算: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需氯化钠5克,需水45克。
(2 )称量和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5克氯化钠,放入烧杯中。把水的密度近似看成1克/厘3,用量筒量取45毫升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
(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4)装瓶和保存: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的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标签向外)。
误差分析:
(1)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
①天平使用不正确,如药品、砝码放反(称量时使用游码),使药品称量质量偏小。
②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读数,使水量取多了。
③烧杯不干燥,原来内部就有一些水
④固体药品不干燥或含有杂质等。
⑤称量好的固体药品向烧杯内转移时,一部分不小心撒在烧杯外面 了。
(2)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
①天平使用不正确,如称量前没有调平衡,指针偏右,导致药品称量偏多。
②砝码已生锈。
③量取水的过程中俯视读数,使水量取少了。
④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一部分洒在外面等。
(四)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浓溶液质量 x浓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 x 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能力拓展】
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时,必须分清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
①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其溶质指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如五水硫酸铜溶于水时,溶质是硫酸铜。溶质的质量分数 = 硫酸铜的质量 / (五水硫酸铜的质量+水的质量) x 100%
②当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时与水发生了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如氧化钠溶于水时发生反应:氧化钠+水→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质是氢氧化钠,
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 (原氧化钠的质量+原水的质量) x 100%
③若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有沉淀或气体生成,则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 - 沉淀或气体的质量 - 加入的不溶部分的质量) x 100%。
【即学即练7】(2021七下·鄞州期末)如图是某同学为配制10%的食盐溶液操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配制溶液共有五个步骤,请按正确顺序补充完整:②→________④→③
(2)下列情况中,会使食盐溶液质量分数低于10%的是________。
A.称取的食盐不纯,有杂质
B.配制好的溶液转移时,不小心有少量液体溅出
【即学即练8】某同学在实验室观察到浓硫酸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
(1)这瓶浓硫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是多少克 ?
(2)欲配制1000克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浓硫酸多少毫升 ?需要加水多少毫升 ?
能力拓展
考法01 误认为浓度就是加入的物质跟物质与溶剂之和的比值
加入的物质如果全都溶解,可能不饱和也可能恰好饱和,浓度=溶质/(溶质+溶剂)
加入的物质如果不能全都溶解,一定是饱和且有剩余,浓度=可溶解溶质/(可溶解溶质+溶剂)
加入的物质能否全都溶解取决于溶解度的大小。
【典例1】(2021七下·海曙期末)20℃时,氯化钠在水中溶解度为36克。现将10克氯化钠溶于40克水中,求:
(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若欲使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一半,需加水多少克?
(3)若欲使原溶液恰好形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恒温蒸发多少克水?(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2021七下·奉化期末)有M、N两种物质,20℃时20克水最多溶解5克M,6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10克N。则M、N的溶解度大小是( )
A.M>N B.M36g,所以形成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根据图像可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则要将乙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采用方法为:恒温蒸发溶剂。
11.(2020八上·青田期末)下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100 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20℃时,将 10 克硝酸钾加入 40 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如图是硝酸钾溶液的变化情况,若要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达到,请问要蒸发多少克的溶剂。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20.9
(2)20%
(3)解:m稀×A%稀=m浓×A%浓 ,
100克×10%=m浓×25%,
m浓=40克
m蒸发=m稀-m浓=100克-40克=60克
【解析】(1)通过表格确定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然后根据溶解度的意义分析解答;
(2)在同一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通过表格查找20℃时的溶解度,然后计算出4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接下来与10g比较,进而确定溶质的质量,并计算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蒸发溶剂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据此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出得到25%的溶液质量,最后将两个溶液的质量相减得到蒸发水的质量。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g,那么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20.9g。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设4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x,
;
解得:x=12.64g;
因为10g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学案,共4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能力拓展,即学即练1,即学即练2,建立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结论,交流评价,即学即练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设计,共3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能力拓展,即学即练1,即学即练2,即学即练3,即学即练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学案设计,共3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即学即练1,即学即练2,能力拓展,即学即练3,即学即练4,即学即练5,即学即练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