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经纬网和地图课件
展开层级一 “必备知识”梳理
一、地球和地球仪1.形状:地球是一个[1] 稍扁,[2] 略鼓的不规则[3]_________________。 2.大小
二、经纬线与经纬度1.经线与纬线
1.方向(1)一般情况下,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指示的方向进行判断,箭头多指示北方。(3)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21] 方向,纬线指示[22] 方向。 2.比例尺(1)概念: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类型:数字式,如图中比例尺为1∶14 000 000;[23] ,见上图;文字式,如图中1厘米表示140千米。
3.图例和注记(1)图例:地图中,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如图中城市、铁路、河流的图例。(2)注记:用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如图中部分城市名称的标注。
层级二 “关键能力”突破
知识点1 经纬度及经纬网中方位的判断[命题探究]
(典型高考题)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右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据此完成下题。
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A.南北方向B.东西方向C.西北—东南方向D.东北—西南方向
[核心归纳]1.经纬度的判读(1)侧视图:竖向延伸的直线多为经线,横向延伸的直线多为纬线。依据经纬度的分布变化特点确定经度、纬度。
(2)俯视图:放射状直线多为经线,弧状曲线多为纬线。先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圆心是北极点还是南极点,从而判断所处纬度是北纬还是南纬;再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和经度变化特点,判断是东经还是西经。
2.经纬网中方位的判断(1)同一经纬网图上两点方位的判断。
(2)不同经纬网图上两点方位的判断。若已知两点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或只了解两点的经纬度,需要先把两点转绘到同一经纬网图上进而判断方向。如图中甲地在乙地的东南方向。
[能力运用]考向1 区域图中经纬度的判读 (2022年山西太原期中)如图示意椴树的主要分布区域。据此完成第1~2题。
1.由图可知,椴树分布范围( )A.西半球一直比东半球大B.集中在低纬度地区C.主要集中在亚热带和温带D.北界在亚洲分布的纬度最低2.椴树今昔分布区的经度和纬度跨度变化最大的分别是( )A.甲、乙B.乙、丙C.乙、甲D.甲、丙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椴树的分布范围在亚欧大陆较广,东半球大于西半球。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主要为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第2题,据图可知,椴树今昔分布区的经度跨度变化最大的是甲处,纬度跨度变化最大的是乙处。
考向2 模式图中经纬度的判读 (2023年河北邢台模拟)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标注的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地理位置。如图为某半球经纬网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地理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A.甲(60°N,180°)B.乙(23.5°S,90°E)C.丙(23.5°S,90°W)D.丁(30°N,45°E)4.甲地位于丙地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为南半球,甲为(45°S,180°),A项错误;乙为(23.5°S,100°E),B项错误;丙为(23.5°S,90°W),C项正确;丁为(30°S,45°E),D项错误。第4题,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可以判断甲地位于丙地的西方,图中为南半球,可以判断甲地位于丙地的南方,故甲地位于丙地的西南方向。
知识点2 经纬网的应用[命题探究] (2022年江苏高考地理,改编)国际空间站距地面约420千米,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空间站反射阳光,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肉眼可以看到明亮的光点划过天空。如图为国际空间站某时段轨迹和某时刻位置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据此完成(1)~(2)题。
(1)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约需( )A.15分钟B.30分钟C.45分钟D.60分钟(2)上海与卡马匡的最短距离约为( )A.1万千米B.2万千米C.4万千米D.6万千米
[核心归纳]1.定“距离”
(1)同一条经线上纬度差为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图中线段AB的距离为111千米。
(2)同一条纬线上经度差为1°的实际纬线弧长处处相等,且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千米×cs φ(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的线段AC。(3)若两点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上,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种,以图中B、C之间的距离为例:①分别求出AC、AB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②粗略算法:若B、C两点的纬度差较小,可假设其在同一纬线上,求纬线长度;若B、C两点的经度差较小,可假设其在同一经线上,求经线长度;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2.定“范围”(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个区域,其所表示的实际范围大致相等。(2)纬度大致相同的两个区域,所跨的经度越广,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3)跨经度数相同的两个区域,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4)用同一图幅表示的两个区域,跨经纬度越广,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如图中A、B两区域相比,实际区域范围大小为A>B,而A、B两区域的图上面积(即图幅)相等时,则比例尺大小为A3.定“最短航线”最短航线即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距离为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
[能力运用]考向1 经纬网定距离 (2023年云南昆明模拟)如图是采用梅花投影法制作的半球俯视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位于高纬度地区B.②位于印度洋C.③位于非洲D.④在③的西北方向2.③到南极点的距离大约为( )A.3 330千米B.6 000千米C.4 500千米D.8 000千米3.图中四个阴影区域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③位于非洲,C项正确。第2题,③大致位于30°S,与南极点相距60°左右,经线上相差1°的距离约为111千米,则60×111=6 660千米,B项正确。第3题,图中四个阴影区域所跨的经度都是30°,所跨的纬度都是15°,但所在纬度不同,纬度越低,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故实际面积最大的是乙,B项正确。
考向2 最短航线的判断 (2022年河北衡水模拟)如图为甲、乙两岛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5题。
4.飞机自乙岛沿最近航线飞往甲岛,飞行方向是( )A.西南方向B.东北方向C.先西北再西南方向D.先东北再东南方向5.下列关于两岛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岛位于东半球B.乙岛位于西半球C.乙岛面积是甲岛面积的4倍D.乙岛东西方向长约57千米
解析:第4题,最近航线应该为大圆的劣弧段,由两岛屿经纬度可知,两地的经度值之和大于180°,故乙岛位于甲岛的东北方,飞机自乙岛沿最近航线飞往甲岛的飞行方向为西南,A项正确。第5题,乙岛东西方向跨度约36'即为0.6°,根据同一纬线两点的距离公式计算,乙岛东西方向长0.6×111千米×cs 30°≈57千米,D项正确。
知识点3 地图的应用[命题探究] (2021年北京高考地理)我国某镇利用当地主产的粮食制作粮画,打造粮画小镇。图甲是M学校设计的小镇地理位置指示牌,图乙是该校设计的四条“行走的思政课”精华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甲 乙
(1)下列关于该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北京东南方向B.地处华北平原C.粮画原料主要是稻米D.水路交通便捷(2)图中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 )A.5千米B.10千米C.15千米D.20千米
[核心归纳]1.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
2.比例尺的比较与缩放(1)比例尺大小的比较。①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内容越粗略。②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详实。③同一个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④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分数)数值大的比例尺大。
(2)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判读。
3.比例尺的主要应用(1)量算实地距离:比例尺知识最常见的应用形式是量算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第一,要注意看比例尺;第二,要准确量出图上距离;第三,根据公式“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计算。计算出的实地距离应换算成千米或米表示。(2)计算实地面积:实地面积=图上面积÷地图比例尺的平方。(3)比例尺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应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比例尺所表示的两点间实地距离只是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它不考虑两点之间地势的高低。当等高距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反之,坡度越小。
[能力运用]考向1 地图三要素 (2023年江苏盐城期末)如图反映了我国某一区域的地理事物分布状况。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涌泉镇”“☉”分别表示地图的( )A.比例尺、图例B.图例、比例尺C.图例、注记D.注记、图例2.某考古工作队在台州市长5千米、宽3千米的长方形区域内进行作业,最适宜随身携带的地图的比例尺应为( )A.1∶100B.1∶100 000C.1∶5 000D.1∶500 000
解析: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涌泉镇”是地图三要素中的注记,“☉”表示地图三要素中的图例。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1∶1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米,根据材料可知,此比例尺太大;1∶100 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 000米,对于施工来说,此比例尺太小,内容太简略;1∶5 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根据材料内容,此比例尺最合适;1∶500 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 000米,比例尺太小,内容太简略,不利于施工。
考向2 比例尺的计算和应用 (2023年辽宁盘锦期末)在地理课上,有同学发现地图上的格陵兰岛和澳大利亚大陆的面积相当,而实际情况是格陵兰岛和澳大利亚大陆的面积分别为216万平方千米和769万平方千米。如图为经纬网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地图上格陵兰岛和澳大利亚大陆的面积一样大的原因是( )A.收集的地图有误B.经线上比例尺差异C.地理纬度的差异D.纬线上比例尺差异
4.该同学利用直尺测量出电脑屏幕上刚果河河口距亚马孙河河口2.22厘米,则此时屏幕上地图的比例尺约为( )A.1∶300 000 000B.1∶500 000 000C.1∶30 000 000D.1∶50 000 000
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图为复式比例尺,由于不同纬度的纬线圈都投影成与赤道等长,所以纬度越高,比例尺越大,即高纬度地区的格陵兰岛会被东西向放大,导致图中显示的面积和澳大利亚大陆的面积相当,D项正确。第4题,刚果河河口和亚马孙河河口都在赤道附近,两者相距约60°,实地距离约为60×111=6 600千米,两者图上距离为2.22厘米,可以得出比例尺约为1∶300 000 000,A项正确。
层级三 “核心素养”养成
答题模板必“抓”① 地理位置描述类主观题[思维建模]对地理位置的描述主要包括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五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应用体验]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马六甲海峡全长1 000多千米,水深25~113米,由东南向西北海峡逐渐加深,可通行20万吨级的轮船。
简述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特点。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1课时地球仪与经纬网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1课时地球仪与经纬网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提升,随堂巩固训练,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格林尼治天文台,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回归线,知识体系构建,②弧线式经纬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经纬网和地图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经纬网和地图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椭球体,经度和纬度,地图三要素,线段式,思维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1讲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1讲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共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