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摩擦力获奖教学设计
展开备课人
学科
物理
课题
3.2 摩擦力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选择人教版必修⼀第三章第二节,本节放在重⼒与弹⼒后,旨在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学的三个基本性质⼒,同时这个顺序也是受⼒分析的基本顺序,研究清楚摩擦⼒的特性,对这⼀章进⾏受⼒分析、动态平衡的分析都至关重要。另外,本节课是重力和弹力的延伸,⼜为后续学习受⼒分析及⽜顿运动定律打好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
这⼀节教材通过实验探究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特征,并介绍了生活中几种常见接触面的动摩擦因素,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精神,同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了物理的实用性,还设置科学漫步介绍流体阻⼒,拓展学生视野,完善学⽣对阻⼒的认识。最后设置了练习与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已经学习过重力、弹⼒,对认识⼒的⽅法有了⼀定的把握,初中对摩擦⼒也进⾏过定性分析,知道了二力平衡,还具备初步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探究能力,这都为这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会用公式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知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4.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教学重难点
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重点)
2.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重点难点)
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重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汽车的轮胎、鞋子和手套有很多花纹,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吗?
复习与回顾:
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作摩擦力。
思考与讨论:
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水平固定木板上的木块,使它做匀速运动,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改变木块和木板之间的压力,摩擦力的大小也随之改变。如果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存在某种定量关系的话,它们可能是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学生回顾复习初中知识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为引出摩擦力概念做铺垫
复习摩擦力概念
为滑动摩擦力大小的研究做铺垫引入
讲授新课
思考:冰壶比赛中的冰壶,刹车过程中的汽车,都会因受到摩擦力停下来,这个摩擦力是什么摩擦力?
一、滑动摩擦力
(一)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和产生条件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挤压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此力即为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 、物体间相互接触且挤压、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观看】滑动摩擦力方向演示
思考与讨论:
(1)通过以上两个视频观看,你认为毛刷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有何特点?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否与毛刷运动方向相反?
分析:物体v0=0
(3)滑动摩擦力是否一定是阻力?
【小结】
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相对”于“谁”:相对于接触的物体,而不是一定相对于地面。
3.判断方向的步骤:
①找接触的物体——②判断相对运动方向——③画出具体方向。
4.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而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
(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小实验】
在桌面上垫一张纸,把一本书压在纸上,然后用手沿着桌面拉动纸张,保持接触面的材料不变,在大小不同的压力下拉动纸张(材料可以是纸、塑料、毛巾、木板等);然后保持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材料。你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演示实验】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定量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
【小结】
1. 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
思考:两物体间的压力是否一定等于重力大小?
2. 公式:Ff=μFN
μ是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只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动摩擦因数无单位。
3. 几种材料不同的动摩擦因数:
【例题】在我国东北寒冷的冬季,有些地方用雪橇作为运输工具。一个有钢制滑板的雪橇,连同木料的质量为4.9×103kg。在水平的冰道上,马要在水平方向上用多大的力,才能够拉着雪橇匀速前进?
思考与讨论:
(1)静止的物体是否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你能举例说明吗?
(2)相互接触的物体处于相对静止时,它们之间是否就不存在摩擦力了呢?
二、静摩擦力
【观察与思考】视频演示
(一)静摩擦力的定义及产生条件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挤压而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此力即为静摩擦力。
2.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 、物体间相互接触且挤压、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二)静摩擦力有无判断方法
1.假设法:假设两物体间无静摩擦力,看物体是否相对滑动。
2.状态法: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和有关力学条件加以判断。
(三)静摩擦力的方向
【视频演示】两个有关静摩擦力方向的演示
思考与讨论:
(1)通过以上两个视频观看,你认为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有何特点?
(2)静摩擦力的方向是否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分析:物体v0=0,
(3)静摩擦力是否可以与运动方向垂直呢?请举例说明。
(4)静摩擦力是否一定是阻力?请举例说明。
【小结】
1.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相对”于“谁”:相对于接触的物体,而不是一定相对于地面。
3.判断方向的步骤:
①找接触的物体——②判断相对运动趋势方向——③画出具体方向。
4.静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而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所以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垂直。
(四)静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演示】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
1. 随着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2. 跟物体间接触面的压力大小无关;
3. 大小取值范围0
(五)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比较
三、课堂练习
学生思考
学生记忆记录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学生记忆记录
学生体验小实验
思考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思考
学生记忆记录
学生动手练习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
学生记忆记录
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思考与回答
学生记忆记录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记忆记录
学生记忆记录
学生练习
为滑动摩擦力概念引出做铺垫
强化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让学生直观的认识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研究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关系;滑动摩擦力是否一定是阻力。
明确并强调滑动摩擦力的特点
为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定量研究做铺垫
明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定量大小
明确压力和重力的不同
强化滑动摩擦力的定量关系及动摩擦因数概念
通过习题强化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为静摩擦力的学习做铺垫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强化静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让学生直观感受静摩擦力的存在及方向
研究静摩擦力的方向;静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关系;静摩擦力是否一定是阻力。
强化静摩擦力的方向及作用效果
让学生直观观看静摩擦力大小的变化
强化静摩擦力大小的变化和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比较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巩固知识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3.2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定义
条件:接触面粗糙 、物体间相互接触且挤压、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方向:沿着接触面,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大小:Ff=μFN
静摩擦力
定义
条件:接触面粗糙 、物体间相互接触且挤压、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大小:取值范围0
教学反思与评价
高中物理2 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2 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摩擦力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摩擦力教案,共2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摩擦力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摩擦力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即学即练1,即学即练2,即学即练3,即学即练4,即学即练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