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1.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及其根与系数的关系导学案
展开从前有一天,某人拿一竹竿对着大门比画:竹竿横着比门框宽4尺,竖着比门框高2尺,斜着与门框的对角线长度相等.
问题 你知道竹竿有多长吗?
知识点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形如ax2+bx+c=0的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其中a,b,c是常数,且a≠0.
1.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吗?
[提示] 不一定,a≠0时为一元二次方程,a=0,b≠0时为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点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知识点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式子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根的判别式,通常用Δ表示,即Δ=b2-4ac.当Δ>0 时,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没有实数根.
知识点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如果ax2+bx+c=0(a≠0)的两根是x1,x2,那么x1+x2=-ba,x1·x2=ca.
重要推论
(1)如果方程x2+px+q=0的两个根为x1,x2,那么x1+x2=-p,x1·x2=q.
(2)以两个数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x2-(x1+x2)x+x1x2=0.
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时,需要注意什么条件?
[提示] 先把方程化为ax2+bx+c=0的形式,然后验证,是否满足a≠0,Δ=b2-4ac≥0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
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x2=-2x+3时,
a=3,b=-2,c=3,再代入公式即可.( )
(2)方程x2-2=0的解是x=2.( )
(3)关于x的方程a2x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答案] (1)× (2)× (3)×
[提示] (1)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要先把方程化为标准形式,再求a,b,c的值.
(2)方程x2-2=0的解是x=±2.
(3)当a=0时,方程不满足条件.
2.解一元二次方程x(x-2)=x-2时,小明得出方程的根是x=1,则被小明漏掉的一个根是x=________.
2 [方程整理为x(x-2)-(x-2)=0,因式分解得(x-2)(x-1)=0,所以x-2=0或x-1=0,解得x1=2,x2=1,所以被小明漏掉的一个根是x=2.]
3.若2和-5为一元二次方程x2+bx-c=0的两根,则b,c的值分别等于________.
3,10 [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2+-5=-b,2×-5=-c,解得b=3,c=10.]
类型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例1】 利用配方法解方程4x2+8x+1=0.
[解] 移项,得4x2+8x=-1.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2+2x=-14,
配方,得x2+2x+12=12-14,
即(x+1)2=34,
∴x+1=±32,
∴x1=-1+32,x2=-1-32,
∴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是-1+32,-1-32.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2)二次项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的形式.
(4)开方:方程两边同时开方(直接开平方法),目的是降次,得到一元一次方程.
(5)得解: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以进一步通过直接开平方法求出它的解,如果右边是一个负数,则判定此方程无实数解.
[跟进训练]
1.用配方法求下列方程的解集.
(1)x2+3=23x;
(2)2x2-5x+2=0.
[解] (1)移项,得x2-23x=-3.
配方,得x2-23x+(3)2=-3+(3)2,
即(x-3)2=0.∴x1=x2=3,
∴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是{3}.
(2)移项,得2x2-5x=-2.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2-52x=-1.
配方,得x2-52x+542=-1+542.
∴x-542=916.∴x-54=±34.
∴x1=3+54=2,x2=-3+54=12,
∴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是2,12.
用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例2】 求下列方程的解集.
(1)5x2-3x=x+1;
(2)2x2+5x=-2.
[解] (1)原方程可化为5x2-4x-1=0,
所以a=5,b=-4,c=-1,
Δ=b2-4ac=(-4)2-4×5×(-1)=36>0,
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x=-b±b2-4ac2a=--4±362×5=4±610,
即x1=1,x2=-15.
所以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为-15,1.
(2)整理得2x2+5x+2=0,
因式分解得(2x+1)(x+2)=0,
可得2x+1=0或x+2=0,
解得x1=-12,x2=-2,
所以方程的解集为-12,-2.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确定a,b,c的值.
(2)求出b2-4ac的值.
(3)若b2-4ac≥0,将a,b,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计算,得出方程的解;若b2-4ac<0,则方程无实根.
[跟进训练]
2.求下列方程的解集.
(1)x2+3=22x;
(2)3x2+2x-5=0.
[解] (1)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为x2-22x+3=0.∵a=1,b=-22,c=3,
Δ=b2-4ac=(-22)2-4×1×3=-4<0,
∴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是∅.
(2)将方程因式分解得(3x+5)(x-1)=0,
∴3x+5=0或x-1=0,解得x1=-53,x2=1,
∴方程的解集为-53,1.
类型2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应用
【例3】 不解方程,判断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情况.
(1)3x2-2x-1=0;
(2)2x2-x+1=0;
(3)4x-x2=x2+2.
[解] (1)∵Δ=(-2)2-4×3×(-1)=16>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方程的解集中有两个元素.
(2)∵Δ=(-1)2-4×2×1=-7<0,
∴方程没有实数根,∴方程的解集为空集.
(3)方程整理为x2-2x+1=0, ∵Δ=(-2)2-4×1×1=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方程的解集中有一个元素.
使用根的判别式解决问题时的注意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情况分为“无实根”“有实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根”“有两个不等的实根”四种情况,注意与判别式的对应关系.
(2)利用根的情况确定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时,不要漏掉二次项系数不为0这个隐含条件,否则容易出错.
[跟进训练]
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2x=-1有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3且m≠2 B.m<3
C.m≤3D.m<3且m≠2
A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2x=-1,即(m-2)x2+2x+1=0有实数根,
∴m-2≠0且Δ≥0,即22-4×(m-2)×1≥0,
解得m≤3,
∴m的取值范围是m≤3且m≠2.故选A.]
类型3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例4】 已知方程x2+x-3=0的两个根为x1,x2,求下列各式的值:
1x12x2+x22x1;
(2)|x1-x2|.
[思路导引] 先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写出x1+x2与x1x2的值,再将所求值的式子化为关于x1+x2与x1x2的表达式,最后整体代入求值.
[解]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1,x1x2=-3.
1x12x2+x22x1=x1x2(x1+x2)=-3×(-1)=3.
(2)|x1-x2|=x1-x22=x1+x22-4x1x2=-12-4×-3=13.
1.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前提
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时,首先确定判别式的值是否大于或等于0,判别式的值非负是应用根与系数关系的前提.
2.与一元二次方程两根有关的几个常用变形
1x12+x22=(x1+x2)2-2x1x2.
(2)1x1+1x2=x1+x2x1x2.
(3)(x1-x2)2=(x1+x2)2-4x1x2.
(4)|x1-x2|=x1+x22-4x1x2.
(5)x2x1+x1x2=x12+x22x1x2=x1+x22-2x1x2x1x2.
[跟进训练]
4.已知方程x2-3x-1=0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求下列各式的值:
(1)1x1+1x2;
2x12+x22;
(3)|x1-x2|.
[解] 因为x2-3x-1=0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x1+x2=3,x1·x2=-1.
(1)1x1+1x2=x1+x2x1·x2=-3.
2x12+x22=(x1+x2)2-2x1x2=9+2=11.
(3)|x1-x2|=x1-x22=x1+x22-4x1x2=9+4=13.
1.用配方法解方程x2-8x+5=0,将其化为(x+a)2=b的形式,正确的是( )
A.(x+4)2=11 B.(x+4)2=21
C.(x-8)2=11D.(x-4)2=11
D [∵x2-8x+5=0,∴x2-8x=-5,∴x2-8x+16=-5+16,∴(x-4)2=11,故选D.]
2.已知关于x的方程(k-2)2x2+(2k+1)x+1=0的解集为非空集合,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34,2∪(2,+∞)B.34,2∪(2,+∞)
C.34,+∞D.34,+∞
D [当k-2=0,即k=2时,原方程为5x+1=0,
解得x=-15,故k=2符合题意.
当k-2≠0,即k≠2时,Δ=(2k+1)2-4×(k-2)2×1=20k-15≥0,解得k≥34且k≠2.
综上所述,k≥34.故选D.]
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分别是4和-5,则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是( )
A.x2-6x+8=0B.x2+9x-1=0
C.x2-x-6=0D.x2+x-20=0
D [设所求方程为ax2+bx+c=0(a≠0),则由题意,可得4+(-5)=-ba,4×(-5)=ca,即ba=1,ca=-20,验证四个选项,只有D项符合条件.]
4.已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5x+a=0的两个实数根,且x12-x22=10,则a=________.
214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5,x1x2=a.由x12-x22=10,得(x1+x2)(x1-x2)=10.
∵x1+x2=5,∴x1-x2=2,
∴(x1-x2)2=(x1+x2)2-4x1x2=25-4a=4,解得a=214.]
回顾本节知识,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哪几种方法?
[提示] (1)直接开平方法.(2)配方法.(3)公式法.(4)因式分解法.
2.一元二次方程中根与系数的关系应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应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 前提条件是:(1)a≠0.(2)Δ≥0.
在应用时应注意恒等变形和整体代入.
课时分层作业(十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及其根与系数的关系
一、选择题
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x2+x+k2-4=0有一个根是0,则k的值是( )
A.-2 B.2 C.0 D.-2或2
A [由已知得k2-4=0且k-2≠0,解得k=-2.]
2.若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1,+∞)B.(-∞,1]
C.(1,+∞)D.(-∞,1)
D [∵方程x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Δ=(-2)2-4m>0,解得m<1.故选D.]
3.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bx-3=0的两根,且满足x1+x2-3x1x2=5,那么b的值为( )
A.4B.-4
C.3D.-3
A [由题知,x1+x2=-b,x1x2=-3,
则x1+x2-3x1x2=-b-3×(-3)=5,解得b=4.]
4.定义: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满足a+b+c=0,那么我们称这个方程为“和谐”方程.已知ax2+bx+c=0(a≠0)是“和谐”方程,且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cB.a=b
C.b=cD.a=b=c
A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Δ=b2-4ac=0.又a+b+c=0,即b=-a-c,代入b2-4ac=0得(-a-c)2-4ac=0,化简得(a-c)2=0,∴a=c.]
5.(多选)关于x的方程mx2-4x-m+5=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m=0时,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
B.当m=1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当m=-1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D.当m=2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AB [当m=0时,方程化为-4x+5=0,解得x=54,此时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A正确;
当m=1时,方程化为x2-4x+4=0,
因为Δ=(-4)2-4×1×4=0,
所以此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正确;
当m=-1时,方程化为-x2-4x+6=0,
因为Δ=(-4)2-4×(-1)×6>0,
所以此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错误;
当m=2时,方程化为2x2-4x+3=0,因为Δ=-42-4×2×3=-8<0,
所以此时方程无实数根,D错误.故选AB.]
二、填空题
6.不解方程,则关于x的方程2x2-(2m+1)x+(m2+1)=0的解集为________.
∅ [因为Δ=[-(2m+1)]2-4×2(m2+1)=-4m2+4m-7=-(2m-1)2-6<0,所以方程的解集为∅.]
7.若16x2+1+k(k为单项式)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满足条件的k为________.
±8x或64x4 [16x2+1+k是完全平方式,则满足条件的单项式k是±8x或64x4.]
8.已知α,β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3)x+m2=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1α+1β=-1,则m的值是________.
3 [一元二次方程x2+(2m+3)x+m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则Δ=(2m+3)2-4m2>0,解得m>-34.α+β=-2m-3,αβ=m2,
则1α+1β=α+βαβ=-2m-3m2=-1,即m2-2m-3=0,
解得m=3或m=-1,因为m>-34,
所以只有m=3符合题意.]
三、解答题
9.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4x+k=0的解集中有两个元素.
(1)求k的取值范围;
(2)如果k是符合条件的最大整数,且一元二次方程x2-4x+k=0与x2+mx-1=0有一个相同的根,求此时m的值.
[解] (1)由一元二次方程x2-4x+k=0的解集中有两个元素,得Δ=b2-4ac=(-4)2-4k>0,
解得k<4.
(2)由k是符合条件的最大整数,得k=3,
∴一元二次方程为x2-4x+3=0,
解得x1=1,x2=3.
∵一元二次方程x2-4x+k=0与x2+mx-1=0有一个相同的根,
∴当x=1时,把x=1代入x2+mx-1=0,
得1+m-1=0,
解得m=0;
当x=3时,
把x=3代入x2+mx-1=0,
得9+3m-1=0,解得m=-83.
综上,m=0或m=-83.
10.(多选)关于x的方程x2-ax+2a=0的两根的平方和为45,则a的值可能为( )
A.-9 B.-5 C.5 D.9
BD [设方程的两根为x1,x2,
由题意,得x12+x22=45.
所以(x1+x2)2-2x1x2=45.
因为x1+x2=a,x1x2=2a,
所以a2-2×2a=45.
解得a1=-5,a2=9.
又因为Δ=a2-8a,
当a=-5时,Δ>0,此时方程有两实数根.
当a=9时,Δ>0,此时方程有两实数根.]
11.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关于x的方程12x2+bx+c-12a=0的解集只有一个元素,且方程3cx+2b=2a的根为x=0,则△ABC的形状为( )
A.等腰但不等边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
C [因为方程12x2+bx+c-12a=0的解集只有一个元素,所以Δ=(b)2-4×12×c-12a=0,即a+b=2c. ①
又因为方程3cx+2b=2a的根为x=0,
所以a=b. ②
由①②可得a=b=c,即△ABC为等边三角形.]
12.已知关于x的方程m(x+a)2+n=0的解集是{-3,1},则关于x的方程m(x+a-2)2+n=0的解集是________.
{-1,3} [把后面一个方程m(x+a-2)2+n=0中的x-2看作整体,相当于前面一个方程中的x.
∵关于x的方程m(x+a)2+n=0的解集是{-3,1},
∴方程m(x+a-2)2+n=0可变形为m[(x-2)+a]2+n=0,此方程中x-2=-3或x-2=1,解得x=-1或x=3.
∴关于x的方程m(x+a-2)2+n=0的解集是{-1,3}.]
1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0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当x12-x22=0时,m的值为________.
14 [由题意得Δ=(2m-1)2-4m2≥0,解得m≤14.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2m-1),x1x2=m2.
由x12-x22=0,得(x1+x2)(x1-x2)=0.
若x1+x2=0,即-(2m-1)=0,解得m=12.因为12>14,可知m=12不合题意,舍去;
若x1-x2=0,即x1=x2,由Δ=0,得m=14.
故当x12-x22=0时,m=14.]
14.一元二次方程x2-2x-54=0的某个根,也是一元二次方程x2-(k+2)x+94=0的根,求k的值.
[解] x2-2x-54=0,移项得x2-2x=54,
配方得x2-2x+1=94,即(x-1)2=94,
开方得x-1=±32,
解得x1=52,x2=-12.
①把x=52代入x2-(k+2)x+94=0中,
得522-52(k+2)+94=0,
解得k=75;
②把x=-12代入x2-(k+2)x+94=0中,
得-122+12(k+2)+94=0,
解得k=-7.
当k=75或-7时,b2-4ac=(k+2)2-9都大于0,
综上所述,k的值为-7或75.
15.在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后,对于某些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我们可通过变形将其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来解.例如:解方程:x2-3|x|+2=0.
解:设|x|=y,则原方程可化为y2-3y+2=0,
解得y1=1,y2=2.
当y=1时,|x|=1,∴x=±1;
当y=2时,|x|=2,∴x=±2.
∴原方程的解是x1=1,x2=-1,x3=2,x4=-2.
上述解方程的方法叫做换元法.请用换元法解决下列问题:
(1)解方程:x4-10x2+9=0;
(2)若实数x满足x2+1x2-3x-3x=2,求x+1x的值.
[解] (1)设x2=a,则原方程可化为a2-10a+9=0,
即(a-1)(a-9)=0,解得a=1或a=9,
当a=1时,x2=1,
∴x=±1;
当a=9时,x2=9,
∴x=±3.
∴原方程的解是x1=1,x2=-1,x3=3,x4=-3.
(2)设x+1x=y,
则原方程可化为:y2-2-3y=2,
即y2-3y-4=0,
∴(y+1)(y-4)=0,
解得y=-1或y=4,
即x+1x=-1(方程无解,舍去)或x+1x=4,
故x+1x=4.学习任务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并会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数学抽象、数学运算)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并会用其判断根的个数.(逻辑推理)
3.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并会用其求一些关于方程两根的代数式的值.(数学运算)
直接开
平方法
形如(x-k)2=t(t≥0)的方程,两边开平方,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配方法
把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通过配方化成(x-k)2=t(t≥0)的形式,再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公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满足b2-4ac≥0,利用求根公式x=-b±b2-4ac2a求解
因式分
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为0,另一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即可化成a(x+m)(x+n)=0(a≠0)的形式,即可解得两根为:x1=-m,x2=-n
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1.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及其根与系数的关系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sx/tb_c4000110_t4/?tag_id=42" target="_blank">2.1.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及其根与系数的关系学案</a>,共12页。
数学必修 第一册2.1.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及其根与系数的关系学案: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 第一册2.1.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及其根与系数的关系学案,共8页。
数学2.1.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及其根与系数的关系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2.1.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及其根与系数的关系学案设计,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