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第1页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第2页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g,接种至该培养基上,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次考试满分100分,用时75分钟。
    一、单选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在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在一夜间对布氏田鼠进行初捕,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3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进行重捕,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作物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
    B.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C.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44只/
    D.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低
    2.调查小组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三种动物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进行了连续几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13年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均为衰退型
    B.表中数据显示甲种群的数量在2015年最少
    C.乙种群在2014年种群数量下降较快,有可能是气候变化引起的
    D.8年间丙种群的数量先增长后趋于稳定
    3.下图中的A曲线表示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图中的B曲线可能代表的是( )
    A.该种鹰的天敌种群数量的变化
    B.群落中生产者数量的变化
    C.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数量的变化
    D.与鹰有互利关系的一个种群数量的变化
    4.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有差别。为了调查群落中物种数的多少,通常采用最小面积的方法来统计。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够表现出某群落中所有植物种类的最小样方面积。如图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及落叶林中样方面积与物种数的关系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看出,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越大,其最小面积越大
    B.统计热带雨林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以用标记重捕法
    C.样方面积太小,不能完全反映群落的物种数,所以样方面积越大越好
    D.随着样方面积不断加大,样方内物种数越来越多
    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
    B.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
    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
    D.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在不同种生物之间以及非生物环境与生物之间进行传递
    B.蝙蝠“回声定位”和狗外出时的“频频撒尿”分别体现了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牧草生长旺盛,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体现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D.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7.有两条食物链:①玉米→人,②玉米→牛→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B.若①和②中玉米的数量相同且能量传递效率都为10%,当①能养活10000人时,②最多能养活1000人
    C.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减少
    D.若土壤中含有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则②中的人体内比①中的人体内积累的重金属离子少
    8.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或线粒体
    C.A、B所示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D.进行A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
    9.在某山坡上生长着一种灌木,这种灌木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被雨淋后溶到土壤中,能抑制其他植物种子的萌发和草本植物的生长。当火灾烧尽了此类灌木,其他草本植物便乘机生长繁盛,直到此类灌木再次出现时,这种化学抑制作用又再次出现。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类灌木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B.此类灌木释放的化学物质调节的是种内关系
    C.此类灌木与它抑制的草本植物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
    D.农业生产上可利用信息传递控制有害动物
    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就是CO2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
    B.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C.无机环境中的基本元素可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D.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11.长期使用化肥可使土壤酸碱化,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并污染环境。下列修复和改良酸碱化土壤的措施中,不属于生物工程措施的是( )
    A.设计构建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的现代农业种植体系
    B.增施有机肥,种植耐酸碱的农作物,秸秆还田
    C.施用化学改良剂或一些矿质肥料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D.分离和筛选耐酸碱的微生物作为功能菌制成微生物肥料
    12.现有两个位置相邻但不同类型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Ⅰ和Ⅱ,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相对值如图所示,且流入Ⅰ和Ⅱ的总能量相同。对于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比较,正确的是( )
    A.据图可以断定Ⅱ中的物种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因此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B.从图可以看出,生态系统Ⅱ中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高于I
    C.若上述Ⅰ、Ⅱ分别表示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则I更可能是草原生态系统
    D.若两个生态系统均处于平衡状态,则Ⅰ、Ⅱ之间不存在物质的相互交换
    13.中国的古诗词中蕴含着很多生态学的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的空间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传递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分解者可以将能量传递给生产者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该诗句中包含了生态系统的所有成分
    14.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2007年的800余只。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
    B.该食物网中,野生朱鹮与鱼类之间存在着竞争和捕食的关系
    C.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措施
    D.野生朱鹮可利用的总能量等于鱼类和贝类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15.某市执行垃圾强制分类回收政策,对于垃圾中的有机废弃物将按照“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进行处理。下图为“无废化生态社区”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相关方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无废化生态社区”主要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循环原理
    B.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④优于②③
    C.有机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D.“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提高了物质循环速率和能量传递效率
    16.下图显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
    B.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
    C.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D.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
    17.人类在生产活动中,要避免大自然的惩罚,应具有的观点和正确做法是( )
    ①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法制观念 ②只有讲究生态效益,才能有稳定的经济效益 ③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④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⑤保护并大量发展对人类有利的物种,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 ⑥保护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禁止采伐树木 ⑦要保护池塘生态系统,应禁止捕鱼 ⑧加强动物资源保护,首先要禁止任意捕杀动物,其次要保护好动物生活所需要的自然环境 ⑨进行自然保护的唯一手段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⑩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进行自然保护的有效手段
    A.①③④⑤⑦B.①②④⑧⑩C.①⑤⑥⑦⑨D.①②⑤⑦⑨
    18.无菌技术在微生物培养中至关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培养基配制好后倒至平板中,然后将平板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平板划线法仅需在第一次划线前和最后一次划线后对接种环灼烧灭菌
    C.灼烧灭菌的对象可以是金属器具也可以是玻璃器具
    D.巴氏消毒法能杀死牛奶中所有微生物,且不破坏牛奶的营养成分
    19.《齐民要术》记载了古人在生产中运用发酵技术加工食品积累的许多宝贵经验。其中关于桃醋的做法有如下记载:“桃烂自零者,收取,内之于瓮中,以物盖口。七日之后,既烂,漉去皮核,密封闭之。三七日酢成,香美可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未成熟的桃子相比,成熟的桃子单糖含量更高,利于酵母菌发酵
    B.“以物盖口”和“密封闭之”都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创设无氧环境
    C.“漉去皮核”可增加微生物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面积,提高发酵效率
    D.“七日之后”发酵液中的pH会降低,其表面可能形成一层菌膜
    20.乳酸菌可通过产生乳酸、Nisin(细菌素)抑制其他细菌的增殖。Nisin在乳酸链球菌核糖体上合成,与革兰氏阳性菌的受体结合后,抑制细胞壁肽聚糖合成,是世界公认的“绿色保鲜剂”。乳酸杆菌是狗等动物肠道中的优势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Nisin除去细菌属于生物消毒法
    B.可将乳酸杆菌作为益生菌调节狗消化道菌群的平衡
    C.革兰氏阳性菌经Nisin处理后,子代细菌易吸水涨破
    D.酵母菌纯化培养时可使用乳酸链球菌抑制杂菌的增殖
    21.将两种氨基酸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菌株a和b)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接种至培养基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B.基本培养基出现的少量菌落一定是单菌落
    C.基本培养基中包含菌株a和b的生长因子
    D.菌株a和b需要的生长因子有所不同
    22.“当归补血汤”是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的中药配方,主要组成中药是当归和黄芪,具有一定的补气生血的功效。科研人员想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当归与黄芪进行体细胞杂交,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需要用纤维素酶或胰蛋白酶获得原生质体
    B.过程①和⑤的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相同
    C.过程②结束后,原生质体融合代表植物体细胞杂交成功
    D.过程②可以用聚乙二醇或高Ca2+-高pH诱导融合
    23.花生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苯甲酸、苯乙酮等物质(这些物质不是花生基本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以抑制某些病菌和其他植物的生长。同一片土地多年连续种植花生会导致这些有毒物质不断积累,造成花生产量下降。某大学通过“采集根际土壤→选择培养→分离、纯化培养→菌种鉴定”筛选出可将苯甲酸降解为无毒小分子(CO2、H2O等)的根际菌,分离、纯化培养的具体操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花生根系分泌的苯甲酸、苯乙酮等物质属于次生代谢物
    B.可从多年连续种植花生的土壤中寻找降解苯甲酸的根际菌
    C.该实验需配制以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
    D.若每次稀释10倍,图中的a为18,图中将土壤稀释了10³倍
    24.石斛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野生石斛结实率低,可利用石斛叶片进行组织培养形成大量试管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宜选择石斛幼嫩的叶片并用无水乙醇进行消毒
    B.诱导石斛愈伤组织形成时一般需进行避光培养
    C.移栽前将试管苗移植到富含蔗糖的环境中炼苗
    D.可选择石斛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以获得脱毒苗
    25.土壤盐渍化是目前制约农业生产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科学家用普通小麦(2N=42)与耐盐偃麦草(2N=70)体细胞杂交获得耐盐新品种“山融3号”,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序号代表过程或结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山融3号”与普通小麦为同一物种
    B.①和“山融3号”体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56条染色体
    C.由愈伤组织到②适当提高培养基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例有利于促进芽的形成
    D.偃麦草出现耐盐性状是由于变异导致的,土地盐渍化只是起到选择作用
    二、非选择题(4题,共50分)
    26.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现仅分布于我国青海湖周边的草原上。1994年,我国普氏原羚的数量不足300只。由于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近些年来普氏原羚数量持续上升。据报道,2018年时其数量已达2793只,但它们面临的威胁依然存在。在牧场围栏附近常可见到普氏原羚的尸骨,有的是狼捕食后的残骸,有的是被围栏上的刺丝勾挂致死的。由于道路和牧场围栏阻隔,普氏原羚被隔离在13个分布区内。回答下列问题:
    (1)普氏原羚被隔离在13个分布区内,每个分布区的所有普氏原羚被称为一个 。
    (2)据调查,普氏原羚在一段时间内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如图,这段时间内普氏原羚的种群数量增长类型为_______(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一段时间后,两曲线发生重合,表明 。
    (3)普氏原羚取食该草原上的牧草,牧草作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理由是 。
    (4)狼在捕杀普氏原羚时,场面比较血腥,这往往会让人认为捕食者很残忍。因此政府曾经通过大量捕杀狼来保护普氏原羚,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请从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捕食者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作用两方面分析狼的存在对普氏原羚种群发展和该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下图是对某湖泊的能量考察结果[单位:kJ/(cm2·a)],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指 ,有 kJ/(cm2·a)。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 ,这说明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也就是说食物链越长, 越多。
    (3)D热能是通过 释放的能量。
    (4)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不循环的特点,主要原因是生物不能在代谢中利用 。
    28.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孕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储存库”、“气候调节器”等,在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湿地既能净化水质,也能供人们观赏旅游,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湿地是许多珍稀濒危动物生存、繁衍的栖息地,原因是 ;对这些珍稀濒危动物的最有效保护是 。
    (3)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退田还湿地”的原因是 。对遭受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首先要恢复的成分是 。
    (4)增加湿地中生物的种类是否一定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填“是”或“否"),原因是 。
    29.某污水处理厂欲处理一批含As3+和硝酸盐浓度较高的污水,研究人员通过对肠道微生物的分离与筛选,得到了耐砷的反硝化细菌,它在厌氧条件下能够将硝酸盐还原为N2O和N2。分离耐砷的反硝化细菌具体步骤如下:
    采集健康人体的新鲜粪便样本。
    (1)配制培养基以筛选 :该培养基中含有适宜浓度的 ,从而有利于该菌的生长,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此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接种:取采集的人体新鲜粪便样品0.3 g,接种至该培养基上。
    (2)耐砷反硝化细菌的分离与纯化:取200~300μL上述培养液,均匀地涂布在已经添加了5 mml/L As3+和10 mml/L NO3-的细菌固体培养基上。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涂布完成后,将平板置于温度为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挑取长势比较良好、形态大小不同的菌落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分离纯化,用该种方法进行接种时,接种工具是 ,该接种工具的灭菌方法是 。操作时,在第二次及其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 开始划线,目的是 。
    对分离纯化后的菌株进行鉴定。
    (3)测定菌株在不同砷浓度下的生长、繁殖能力:挑取单菌落加入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吸取1 mL菌液离心收集菌体后,分别接种到含有0 mml/L、1 mml/L、2 mml/L、5 mml/L、10 mml/L As3+和10 mml/L NO3-的液体培养基中,测定其OD值(OD值越大,表明菌体数量越多),并绘制曲线如下图。结合曲线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鹤山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阶段考试
    高二选考生物参考答案 2024.5
    26.(12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种群
    (2) “J”型 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K值(或环境容纳量)
    (3)牧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而且还为其他动物直接或间接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来源
    (4)狼与普氏原羚是捕食关系,狼所吃掉的大多是普氏原羚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普氏原羚种群发展的作用;另外狼往往会捕食该草原生态系统中个体数量比较多的物种,这样可以为其它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该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形成(4分)
    27.(12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0.46
    13.5% 逐级递减(1分) 能量散失(1分)
    呼吸作用
    呼吸放出的热能
    28.(13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直接和间接
    (2)湿地可为珍稀濒危动物提供丰富的食物和栖息环境 就地保护
    (3)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否(1分) 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使原有物种减少,降低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29.(13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
    (1) 耐砷的反硝化细菌 As3+和NO3-(或硝酸盐) 选择
    (2) 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2分) 37℃ 接种环 灼烧灭菌 末端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2分)
    (3)当砷浓度低时,该菌能生长;过高浓度的砷使该菌株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2分)
    项目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0. 7
    0. 9
    0. 6
    0. 4
    0. 8
    0. 9
    1. 0
    1. 0

    0. 8
    0. 6
    0. 3
    0. 5
    0. 7
    0. 8
    1. 1
    1. 0

    2. 0
    2. 0
    1. 8
    1. 7
    1. 4
    1. 0
    1. 0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A
    A
    D
    B
    B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B
    D
    A
    D
    B
    C
    B
    D
    21
    22
    23
    24
    25
    D
    D
    D
    B
    D

    相关试卷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热身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热身考试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市江门市鹤山市鹤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生物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市江门市鹤山市鹤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生物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广东省江门市广雅中学高二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广东省江门市广雅中学高二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题,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