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新疆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49份)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新疆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8流域内协调发展与国际合作
展开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新疆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8流域内协调发展与国际合作,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黄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达16亿吨,居世界大江大河之冠,而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仅为500多亿立方米,黄河水沙极不平衡,使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向“槽高、滩低、堤根洼”的方向发展。据此完成第1~3题。
1.下列四幅图中,可表示黄河下游的是(实线为河流,虚线为潜水线,单位:米)( )
2.黄河输沙能力强大,主要取决于( )
A.黄土高原土层疏松
B.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
C.黄河中下游落差大
D.黄河终年水量丰富
3.当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黄河中游大雨后的流量曲线最可能是( )
丁坝(下图)是一种最常用的航道整治建筑物,兼有导流、护岸、调整水深等众多功能,常用于交通建设、河滩围垦和海涂工程。据此完成第4~5题。
不同类型丁坝示意图
4.下列关于不同类型丁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丁坝调整水流保护河岸
B.短丁坝对水流起导流作用
C.淹没式丁坝主要用于汛期航道整治
D.透水丁坝减缓流速,缓流落淤
5.黄河中游丁坝的作用是( )
A.疏通河道B.调整水深
C.保护河岸D.减少泥沙淤积
针对黄河下游“多沙”“善决”的特点,明代有水利专家提出了“束水攻沙”理论,提倡在黄河沿岸修建多道大堤,利用大堤约束河水、抬高水位,或者防范洪水、保护大堤等,既治理了黄河,又保证了漕运安全。下图为黄河河堤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7题。
6.缕堤、格堤与遥堤围成的方格状区域主要功能有( )
①滞洪蓄洪 ②水产养殖 ③居住耕种 ④沉积泥沙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7.黄河河堤系统中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 )
①以缕堤约束河水,提高流速,冲刷泥沙 ②以遥堤作为道路,方便运送施工物资 ③以格堤阻挡洪水,减轻流水对遥堤的侵蚀 ④以月堤加固河道凸岸中的险要河段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义乌小商品闻名海内外,从针头儿、线脑儿、牙签儿到精致的礼品、精美的饰物,从鞋袜、围巾、服装到毛纺织品,从各种玩具、打火机到电视机、红木家具、五金工具和电子产品,各种产品应有尽有。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引领下,浙江义乌再次摇响“拨浪鼓”,加快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据此完成第8~9题。
8.在浙江义乌出口贸易中,义乌小商品( )
A.多采取薄利多销策略
B.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
C.出口市场均为发展中国家
D.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
9.义乌要想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摇响“拨浪鼓”,应该( )
A.借助国外知名品牌,发展加工贸易
B.在发达国家投资建厂,靠近市场
C.增强创新意识,引进先进技术
D.产品档次多元化,强行扩大生产规模
某研究团队称,印度经济于2016年喜迎开门红,跻身全球经济主引擎之列,这主要得益于欧美、日本、中国等国家及地区资本和产业的进入。而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印度经济还将继续快速增长。据此完成第10~12题。
10.我国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能源、市场B.市场、劳动力
C.劳动力、技术D.技术、能源
11.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是( )
A.加大印度经济危机的风险
B.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进入不利于产业升级
C.严重冲击印度国内市场
D.缓解印度人口众多引起的就业压力
12.印度参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有( )
①自然资源丰富,利于经济发展 ②经济较为发达,国内资金充足,利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③濒临印度洋,对外交通便利 ④人口众多,利于参与全球分工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某年宁蒙陕甘沿黄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度空间格局图。
图1
材料二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结构和部分省级行政区用水效率(每立方米水对应的GDP)比较图。
图2
图3
(1)简述该年宁蒙陕甘沿黄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度分布特点。
(2)指出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结构中比例最高的类型并分析原因。
(3)结合材料分析沿黄地区在合理利用水资源方面可采取的措施。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伊犁河谷素有“天然蜜库”之称,每逢夏季,野花盛开,吸引大量黑蜂前来采花酿蜜。下图为伊犁河流域示意图。
(1)伊犁河谷蜜源种类多、数量大、品质高。结合伊犁河谷的自然环境,说明这里成为“天然蜜库”的主要原因。
(2)试举一例新疆的产业部门,并说明该产业发展中易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答案:
1~3.1.B 2.C 3.C 第1题,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因此始终是河水补给地下水,即河流附近的潜水位要高于周围地区。B项正确。第2题,河流的输沙能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流流量的大小及河流落差的大小,黄河中下游河段流经崎岖不平的黄土高原和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较大,因此输沙能力较强,C项正确。第3题,黄土高原的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河流的流量变化变小,且最大流量的出现时间应比最大降水量略滞后,C项正确。
4~5.4.D 5.C 第4题,长丁坝有束窄河槽、改变主流线位置的功能;短丁坝起迎托主流、保护滩岸的作用;淹没式丁坝主要用于枯水期航道整治,经常处于水下;透水丁坝起减缓流速、缓流落淤的作用。D项正确。第5题,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丁坝能阻碍和削弱水流,保护河岸不受来水的冲蚀,C项正确。
6~7.6.C 7.C 第6题,黄河沿岸多道大堤是针对黄河下游“多沙”“善决”的特点修建的,主要用来滞洪蓄洪和沉积泥沙;下游易决堤,不能用于水产养殖和居住耕种。第7题,缕堤靠近黄河主河道,可以约束河水,提高流速,冲刷泥沙;遥堤主要是用于防洪;格堤与水流方向垂直,可以阻挡洪水,减轻流水对遥堤的侵蚀;月堤位于凹岸。
8~9.8.A 9.C 第8题,由题干可知,义乌小商品具有数量多、种类复杂、科技含量较低等特点,因此在销售上多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A项正确,B、D两项错误;义乌小商品的出口市场除了发展中国家外还有一部分发达国家,C项错误。第9题,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义乌要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合作,应该增强创新意识,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C项正确;借助国外知名品牌、发展加工贸易,在发达国家投资建厂、靠近市场以及产品档次多元化、强行扩大生产规模等措施不利于长远发展,A、B、D三项错误。
10~12.10.B 11.D 12.B 第10题,印度人口众多,我国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主要考虑的是市场和劳动力,B项正确。第11题,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能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缓解印度人口众多引起的就业压力,D项正确;就业增加,印度经济危机的风险减小;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入经济落后地区,利于当地产业升级;能促进印度国内市场发展。第12题,印度自然资源丰富,利于经济发展,①正确;印度经济较为落后,国内资金不足,②错误;印度濒临印度洋,对外交通便利,③正确;印度人口众多,利于参与全球分工,④正确。B项正确。
13.答案:(1)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包头和银川协调发展度相对较高;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协调发展度相对较低。
(2)农业用水。沿黄地区农业种植面积较广;降水较少,土壤水分少,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
(3)优化用水结构;加强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调配管理等。
解析:第(1)题,读图1可知,除包头和银川协调发展度相对较高外,其他地区协调发展度较低。注意区域协调发展度分布特点的描述要先整体后局部。第(2)题,读图2可知,农业用水比例占到水资源利用结构的80%以上,这主要和沿黄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粮食产区,而该地区降水较少、农业生产需要大量引水灌溉有关。第(3)题,针对农业用水比例最高问题,可以在农业用水方面提出相应措施,如优化用水结构;加强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调配管理等。注意本题主要从节流的角度,即节约用水角度分析。
14.答案:(1)地势起伏大,山地垂直分异显著;位于西风迎风坡,气候较为湿润;植被类型丰富;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糖分积累;生态环境好,污染小。
(2)产业部门:农业生产。环境问题:农业生产易引发水资源短缺、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治理措施:合理灌溉,防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第(1)题,“天然蜜库”的形成原因应从蜜源种类多、花蜜数量大、品质高三个角度分析。第(2)题,新疆地区的主要产业有资源开发、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及畜牧业等;该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有水资源短缺和土地荒漠化,治理措施可针对产业生产的特点及引发的相应环境问题分析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新疆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49中国地理分区,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新疆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48中国地理概况,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新疆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46世界地理概况,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