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案及答案
展开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地理自转的地理意义;
2.地理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习要点
昼夜长短和时差,昼夜长短的变化。
学习过程
一、昼夜交替和时差——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半球与夜半球:向着___________的半球是白昼,称为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称为夜半球。
(2)晨昏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_____________(圈)。
(3)周期:1个____________。
2、时差
(1)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_____________。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______________。
(2)时区与区时(人为规定)
①全球共分为_________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_____________。
②以________________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为_________,或叫零时区。
③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
④各时区都以本时区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作为本时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3)国际日界线(人为规定)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区时相同,但是日期相差一天,即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早一天。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大一天。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方向:在北半球向_______偏转;在南半球向_________偏转;在赤道上没有偏转。
2、地转偏向力: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_________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只改变水平运动物体的____________,不影响其___________。
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弧和夜弧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了在赤道上和春、秋分日外,各地的昼弧和夜弧__________。如果昼弧比夜弧长,则白昼___________、黑夜________;反之,则黑夜_________、白昼___________。
(2)北半球的下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_________大于________,___________大于___________。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至北极四周为___________。
其中,夏至日太阳直射___________,北半球________最长、__________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皆为__________。南半球则反之。
(3)北半球的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______________。纬度越______,_________越短,夜越长,至北极四周有___________现象。
其中,冬至日太阳直射____________,北半球昼最_________,夜最____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到处出现__________现象。南半球则反之。
(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_______,均为____时。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
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交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________。
(2)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__________的太阳高度。
(3)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不同的变化: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由赤道向南北两方____________;夏至日,由___________向南北两方降低;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__________。
(4)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不同的变化:
在____________及其以北的纬度带,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达__________,冬至日达最小值;在____________及其以南的纬度带,情况正好相反。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各地,每年受到太阳直射_________次。
四、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四季更替
___________三个月划分为春季,____________三个月划分为夏季,_____________三个月划分为秋季,____________三个月划分为冬季。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正好____________。
2、五带划分
以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为界,可以把地球表面粗略地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南寒带。
达标检测
1.如果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则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某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11月1日17时由上海飞往英国伦敦,历时14小时,到达伦敦时,当地时间是( )
A.11月1日3时B.11月1日23时
C.11月2日15时D.11月2日3时
3.下图(虚线表示目标方向,实线表示实际方向)中,表示北半球物体水平运动的是( )
A.① ②B.③ ④C.② ③D.① ④
4.我国统一采用的北京时间是( )
①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②120°E的地方时
③120°W的地方时
④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5.一架从上海飞往美国洛杉矶的飞机,日落时正好飞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此时北京时间是下午14点整,据此回答下题。
(1)这一天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黑夜,非阴影为白昼),可能是上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2)此时,新的一天占全球范围的( )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二C.四分之三D.无法确定
(3)若飞机继续飞行5个小时到达洛杉矶,则到达洛杉矶时,当地时间(西八区)是( )
A.3点B.19点C.7点D.15点
6.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甲点的地方时是( )
A.15点B.21点C.3点D.9点
(2)图示日期为( )
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
(3)图中乙点的昼长为( )
A.12小时B.18小时C.10小时D.16小时
7.下表为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长统计表。据此回答下题。
(1)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三个月后,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根据晨昏线的特点可知,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为夜半球,再由图中太阳光照射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可推知,符合题意的只有B图。故选B。
2.答案:B
解析:两地相差8个时区,区时相差8个小时,又因为飞机途中飞行了14个小时,要加上14小时,所以到达伦敦时,当地的时间为(11月1日17时—8小时)+14小时=11月1日23时。故选B。
3.答案:C
解析: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发生偏转,据此可知图中能表示北半球物体运动方向偏转的是②③。故选C。
4.答案:D
解析: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也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但不是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故选D。
5.答案:(1)D; (2)C; (3)A
解析:(1)根据材料,北京时间是下午2点时,日界线的时刻为18时,此时正值日落,说明这一天是二分日。这一天全球各地昼夜平分,④对,故选D。
(2)结合前面计算 ,此时国际日期变更线时刻是18时,西经90°是0时的经线,东12区是新的一天开始最早的地方,全球新一天的范围占四分之三,故选C。
(3)当180°经线是18:00时,东、西12区的区时是18时,洛杉矶的区时是西8区的时间,区时是22时,5个小时后,时间是次日的3时,故选A。
6.答案:(1)A;(2)B;(3)B。
解析:(1)本题考查时间计算。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确定该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由昼夜半球分布及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乙点位于昏线上,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该交点与甲点经度相差45°,地方时相差3小时,因此甲点的地方时是15点, 故选A。
(2)本题考查日期的判断。读图可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且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因此图示日期应为6月22日前后,故选B。
(3)本题考查昼长的计算。读图并计算可知,乙点夜长为6小时,故其昼长为18小时,故选B。
7.答案:(1)A;(2)C。
解析:(1)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据四地昼长与12小时的差值可判断,四地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丙、丁、乙、甲。根据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可知,甲地自转线速度最小,故选A。
(2)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根据12月22日四地昼长可判断,丙地位于赤道,丁地位于南半球,甲、乙两地位于北半球。三个月后,太阳直射赤道附近,丙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故选C。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长
5小时30分
9小时9分
12小时
13小时56分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3780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及答案</a>,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河谷的演变,冲积平原的形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精品学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精品学案,文件包含12地球的公转公转特征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导学案doc、12地球的公转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导学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精品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精品学案设计,文件包含11地球的自转昼夜交替日界线导学案doc、11地球的自转时区和区时导学案含答案doc、11地球的自转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导学案含答案doc等3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