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1.如果a>b,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a−2>b−2B. 5a>5bC. a3>b3D. −a>−b
2.下列电视台的台标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 )
A. 80°或20°B. 80°C. 80°或50°D. 20°
4.如图,△ABC中,∠C=90°,AC=3,∠B=30°,点P是BC边上的动点,则AP长不可能是( )
A. 3.5B. 4.2C. 5.8D. 7
5.若x2+mx+n分解因式的结果是(x+2)(x−1),则m+n=( )
A. 1B. −2C. −1D. 2
6.如图,在Rt△ABC中,∠BAC=90°.将Rt△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48°得到RtΔA′B′C,点A在边B′C上,则∠B′的大小是( )
A. 42°B. 48°C. 52°D. 58°
7.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DF⊥AC于点F,S△ABC=7,DE=2,AB=4,则AC的长是( )
A. 6
B. 5
C. 4
D. 3
8.现用甲、乙两种运输车将46吨抗旱物资运往灾区,甲种运输车载重5吨,乙种运输车载重4吨,安排车辆不超过10辆,则甲种运输车至少应安排( )
A. 4辆B. 5辆C. 6辆D. 7辆
9.如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b的值为( )
A. 5
B. 4
C. 3
D. 2
10.现规定一种新运算,a※b=ab+a−b,其中a、b为常数,若(2※3)+(m※1)=6,则不等式3x−22<−m的解集是( )
A. x<−43B. x<0C. x>1D. x<2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______命题(真、假)
12.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沿BC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DEF.连接AD,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______.
13.乐天借到一本72页的图书,要在10天之内读完,开始两天每天只读5页,那么以后几天里每天至少要读多少页?设以后几天里每天要读x页,列出的不等式为______.
14.直线l1:y=k1x+b与直线l2:y=k2x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k2x>k1x+b的解集为______.
15.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6,AD是BC边上的中线,M是AD上的动点,E是AC边上一点,若AE=2,EM+CM的最小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10分)
(1)因式分解:6ab2−9a2bc−3ab;
(2)解不等式组5x−2>3(x+1)12x−1≤7−32x,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7.(本小题8分)
已知a+b=5,ab=3,求a3b+2a2b2+ab3的值.
18.(本小题8分)
如图所示,已知Δ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
(1)判断AP能否平分∠BAC?请说明理由.
(2)由此题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19.(本小题9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的坐标为(2,2).请解答下列问题:
(1)画出△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得到的△A1B1C1,并写出A1的坐标.
(2)画出△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2,并写出A2的坐标.
(3)画出△A2B2C2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A3B3C3,并写出A3的坐标.
20.(本小题9分)
如图,小明同学做手工余下四块长方形的边角材料,请你把这四个图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画出图形,并据此写出一个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21.(本小题10分)
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决定购买A,B两种树苗对某路段道路进行绿化改造,已知购买A种树苗8棵,B种树苗3棵,需要950元;若购买A种树苗5棵,B种树苗6棵,则需要800元.
(1)求A,B两种树苗每棵各多少元?
(2)考虑到绿化效果和资金周转,购进A种树苗不能少于52棵,且用于购买这两种树苗的资金不能超过7650元,若购进这两种树苗共100棵,则有哪几种购买方案?
(3)某包工队承包种植任务,若种好一棵A种树苗可获工钱30元,种好一棵B种树苗可获工钱20元,在第(2)问的购买方案中,种好这100棵树苗,哪一种购买方案所付的种植工钱最少?最少工钱是多少元?
22.(本小题10分)
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N,交BC的延长线于点M,若∠A=30°.
(1)求∠NMB的度数;
(2)如果将(1)中∠A的度数改为80°,其余条件不变,再求∠NMB的度数;
(3)你发现∠A与∠NMB有什么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23.(本小题11分)
如图,点O为等边三角形ABC的中心,射线OE交AB于点E,射线OF交BC于点F.若△ABC的面积为S,∠EOF=120°,则当∠EOF绕点O旋转时,得到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发生变化吗?下面有三名同学分别提出了他们的观点:
甲:只有当OE,OF分别与△ABC的边垂直时,阴影部分的面积才不变.
乙:只有当E,F分别与△ABC的顶点重合时,阴影部分的面积才不变.
丙:无论怎样旋转,阴影部分的面积都保持不变.
你支持谁的观点?理由是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a>b,
∴a−2>b−2,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a>b,
∴5a>5b,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a>b,
∴a3>b3,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a>b,
∴−a<−b,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个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能正确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变形是解此题的关键,①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②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2.【答案】B
【解析】解:选项A、C、D中的图形都不能找到这样的一个点,使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所以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选项B中的图形能找到这样的一个点,使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所以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B.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判断.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自身重合.
3.【答案】A
【解析】解: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80°的角为顶角时,底角为12(180°−80°)=50°;
②当80°角为底角时,另一底角也为80°,顶角为20°;
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80°或20°;
故选:A.
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80°的角为顶角时;当80°角为底角时;容易得出结论.
本题是开放题目,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分类讨论,避免漏解.
4.【答案】D
【解析】解: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AP的最小值为3.
∵△ABC中,∠C=90°,AC=3,∠B=30°,
∴AB=6,
∴AP的最大值为6,
故选:D.
利用垂线段最短分析可知:AP的最小值为3;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6;接下来可知AP的最大值为6,由此即可得到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最短和的性质和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6.
5.【答案】C
【解析】解:∵x2+mx+n=(x+2)(x−1)=x2+x−2,
∴m=1,n=−2,
则m+n=1−2=−1,
故选:C.
根据因式分解的结果,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化简,再利用多项式相等的条件求出m与n的值,即可求出m+n的值.
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
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A′=∠BAC=90°,∠ACA′=48°,然后在直角ΔA′CB′中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B′=90°−∠ACA′=42°.
【解答】
解:∵在Rt△ABC中,∠BAC=90°,将Rt△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8°得到RtΔA′B′C,
∴∠A′=∠BAC=90°,∠ACA′=48°,
∴∠B′=90°−∠ACA′=42°.
故选A.
7.【答案】D
【解析】解:∵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DF⊥AC,
∴DE=DF,
∴S△ABC=12×4×2+12AC×2=7,
解得AC=3.
故选:D.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DF,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设甲种运输车安排x辆,
根据题意得x+(46−5x)÷4≤10,
解得:x≥6,
故至少甲要6辆车.
故选:C.
设甲种运输车安排x辆,可列不等式求解.
本题考查理解题意的能力,关键是以运输46吨物资做为不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9.【答案】D
【解析】解:根据题意得将线段AB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线段A1B1,
所以a=1,b=1,
所以a+b=2.
故选D.
利用点A与点A1的横坐标得到线段AB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由点B与点B1的纵坐标得到线段AB向上平移1个单位,然后利用此平移规律确定a和b的值,再计算它们的和即可.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
10.【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新定义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先去分母和括号,再移项、合并,然后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得到不等式的解集.也考查了阅读理解能力.
先根据新定义得到2×3+2−3+m×1+m−1=6,解得m=1,则不等式化为3x−22<−1,然后通过去分母、移项可得到不等式的解集.
【解答】
解:∵(2※3)+(m※1)=6,a※b=ab+a−b,
∴2×3+2−3+m×1+m−1=6,
∴m=1,
∴3x−22<−1,
去分母得3x−2<−2,
移项并合并得3x<0,
系数化为1得x<0.
故选B.
11.【答案】真
【解析】解: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真命题,
故答案为:真
根据命题以及真假命题的定义进行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了命题的定义,真、假命题的定义.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型.
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而判断是对事物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一般可以加上“是”或者“不是”.命题有真有假,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12.【答案】12
【解析】解:∵△ABC沿BC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DEF,
∴DF=AC,AD=CF=2,
∴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F+DF+AD
=AB+BC+CF+AC+AD
=△ABC的周长+AD+CF
=8+2+2
=12.
故答案为:12.
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DF=AC、AD=CF=2,然后求出四边形ABFD的周长等于△ABC的周长与AD、CF的和,再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13.【答案】2×5+(10−2)x≥72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关键设出每天读多少,根据要在10天之内读完,以总页数作为关系式列出不等式.
【解答】解:设以后几天里每天要读x页,根据题意得
2×5+(10−2)x≥72.
故答案为2×5+(10−2)x≥72.
14.【答案】x<−1
【解析】【分析】
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x<−1时,函数y=k2x图象都在函数y=k1x+b的图象上方,从而可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k2x>k1x+b的解集.
【解答】
解:由图知,当x<−1时,k2x>k1x+b
所以不等式k2x>k1x+b的解集为x<−1.
故答案为x<−1.
15.【答案】2 7
【解析】解:连接BE,与AD交于点M.则BE就是EM+CM的最小值.
取CE中点F,连接DF.
∵等边△ABC的边长为6,AE=2,
∴CE=AC−AE=6−2=4,
∴CF=EF=AE=2,
又∵AD是BC边上的中线,
∴DF是△BCE的中位线,
∴BE=2DF,BE//DF,
又∵E为AF的中点,
∴M为AD的中点,
∴ME是△ADF的中位线,
∴DF=2ME,
∴BE=2DF=4ME,
∴BM=BE−ME=4ME−ME=3ME,
∴BE=43BM.
在直角△BDM中,BD=12BC=3,DM=12AD=3 32,
∴BM= BD2+DM2=32 7,
∴BE=43×32 7=2 7.
∵EM+CM=BE
∴EM+CM的最小值为2 7.
要求EM+CM的最小值,需考虑通过作辅助线转化EM,CM的值,从而找出其最小值求解.
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16.【答案】解:(1)6ab2−9a2bc−3ab=3ab(2b−3ac−1);
(2)5x−2>3(x+1)①12x−1≤7−32x②,
解不等式①得:x>2.5,
解不等式②得:x≤4,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5
【解析】(1)利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分解即可解答;
(2)按照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解:∵a+b=5,ab=3
∴a3b+2a2b2+ab3=ab(a2+2ab+b2)
=ab(a+b)2
=3×52
=75.
【解析】将原式利用因式分解变形为ab(a+b)2的形式后即可将已知条件代入求得结果.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正确的求得本题的答案的关键是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时先提公因式后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
18.【答案】(1)AP能平分∠BAC,
理由如下:
如图,过点P作PQ⊥BC、PK⊥AB、PL⊥AC;
∵△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
∴PK=PQ,PL=PQ,
∴PK=PL,
∴AP平分∠BAC;
(2)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作辅助线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作辅助线:过点P作PQ⊥BC、PK⊥AB、PL⊥AC;证明PK=PL即可解决问题.
(2)由(1)可得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解答】
解:(1)见答案;
(2)结论: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故答案为: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19.【答案】解:(1)△A1B1C1,如图所示;A1(−4,2);
(2)△A2B2C2如图所示;并写出A2(4,0),
(3)△A3B3C3如图所示,A3(−4,0)、
【解析】(1)分别画出A、B、C的对应点A1、B1、C1即可;
(2)分别画出A、B、C的对应点A2、B2、C2即可;
(3)分别画出A2、B2、C2的对应点A3、B3、C3即可.
本题考查作图−旋转变换、平移变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0.【答案】解:由图可知:x2+3x+2=(x+2)(x+1),答案不唯一,
.
【解析】四块长方形的面积为:x2+3x+2,可分解为(x+2)(x+1),则大长方形的面积为(x+2)(x+1).
本题考查的是因式分解的应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解:(1)设A种树苗每棵a元,B种树苗每棵b元,
由题意可得:8a+3b=9505a+6b=800,
解得a=100b=50,
答:A种树苗每棵100元,B种树苗每棵50元;
(2)设购买A种树苗x棵,则购买B种树苗(100−x)棵,
由题意可得:100x+50(100−x)≤7650x≥52,
解得,52≤x≤53,
∵x为整数,
∴x=52或53,
∴共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购买A种树苗52棵,购买B种树苗48棵;
方案二:购买A种树苗53棵,购买B种树苗47棵;
(3)由题意可得,
方案一需要付的工钱为:30×52+20×48=2520(元),
方案一需要付的工钱为:30×53+20×47=2530(元),
答:方案一付的工钱少,最少工钱是2520元.
【解析】(1)根据购买A种树苗8棵,B种树苗3棵,需要950元;若购买A种树苗5棵,B种树苗6棵,则需要800元,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组,然后求解即可;
(2)根据购进A种树苗不能少于52棵,且用于购买这两种树苗的资金不能超过7650元,可以列出相应的不等式组,然后求解即可;
(3)根据(2)中的结果和题目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各种方案需要付的工钱,然后即可得到哪一种购买方案所付的种植工钱最少,最少工钱是多少元.
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组,找出不等关系,列出相应的不等式组.
22.【答案】解:(1)∵在△ABC中,AB=AC,∠A=30°,
∴∠B=∠ACB,
∴∠B=12(180°−∠A)=12×(180°−30°)=75°,
∵MN⊥AB,
∴∠NMB=90°−∠B=90°−75°=15°;
(2)∵在△ABC中,AB=AC,∠A=80°,
同理得:∠B=12(180°−∠A)=12×(180°−80°)=50°,
∵MN⊥AB,
∴∠NMB=90°−∠B=90°−50°=40°;
(3)∠A与∠NMB的关系是:∠NMB=12∠A,理由如下:
∵在△ABC中,AB=AC,
∴∠B=∠ACB,
∴∠B=12(180°−∠A)=90°−12∠A,
∵MN⊥AB,
∴∠NMB=90°−∠B=90°−(90°−12∠A)=12∠A.
【解析】(1)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75°,再根据MN⊥AB可得∠NMB的度数;
(2)同理先求出∠B=50°,再根据MN⊥AB可得∠NMB的度数;
(3)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B=12(180°−∠A)=90°−12∠A,再根据MN⊥AB可得出∠A与∠NMB之间的关系.
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垂直定义,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3.【答案】解:支持丙的观点,理由如下:连接OB、OC,过点O作ON⊥BC,垂足为N,
∵△ABC为等边三角形,
∴∠ABC=∠ACB=60°,
∵点O为△ABC的中心
∴∠OBC=∠OBA=12∠ABC,∠OCB=12∠ACB.
∴∠OBA=∠OBC=∠OCB=30°.
∴OB=OC.∠BOC=120°,
∴∠EOF=∠BOC=120°,
∴∠EOF−∠BOF=∠BOC−∠BOF,即∠EOB=∠FOC,
在△EOB和△FOC中,
∠OBE=∠OCF=30°OB=OC∠EOB=∠FOC,
∴△EOB≌△FOC(ASA),
∴S△EOB=S△FOC,
∴S四边形OEBF=S△OBC=13S△ABC=13S.
【解析】连接OB、OC,过点O作ON⊥BC,垂足为N,由“ASA”可证△EOB≌△FOC,可得S△EOB=S△FOC,由面积公式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本题的关键.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领航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入学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领航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入学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