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提升训练第二章物质的量第七讲考点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微考点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提升训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八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碱金属考点一钠及其氧化物微考点1钠与水及酸碱盐溶液的反应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提升训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八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碱金属考点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碱金属微考点一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提升训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八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碱金属考点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碱金属微考点2实验探究侯氏制碱法原理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提升训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八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碱金属考点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碱金属微考点三碱金属与焰色试验原理及应用 试卷 0 次下载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提升训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八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碱金属考点一钠及其氧化物微考点二
展开1.(2024·辽宁锦州模拟)某化学实验小组为探究过氧化物的性质,进行如图所示实验。经检验实验①③中的白色沉淀为BaO2。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B )
A.实验①②说明H2O2在碱性条件下电离得到Oeq \\al(2-,2)
B.实验①②③证明Na2O2与H2O反应过程中发生反应:Na2O2+2H2O===2NaOH+H2O2
C.实验①③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可用BaCl2、H2O检验长期放置的Na2O2中是否含有Na2CO3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照实验操作及现象:
[解析] 实验②③说明H2O2在碱性条件下电离得到Oeq \\al(2-,2),A错误;实验②③说明H2O2与BaCl2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BaO2,对比实验①可证明Na2O2与H2O反应过程中发生反应:Na2O2+2H2O===2NaOH+H2O2,B正确;实验①③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aCl2+H2O2===BaO2+2HCl,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由上述实验可知,Na2O2和Na2CO3均可以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检验,D错误。
2.(2024·河北衡水高三检测)有关Na2O2性质实验如图:
已知:①Na2O2与水反应经历了Na2O2+2H2O===2NaOH+H2O2;
②酚酞褪色原因与溶液的强碱性或强氧化性有关。
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D )
A.H2O2溶液能使酚酞褪色
B.浓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褪色
C.H2O2溶液和浓氢氧化钠溶液都能使酚酞褪色
D.可利用二氧化锰和水来完善实验方案
[思路点拨]
[解析] 根据实验现象和已知信息①可知,滴加酚酞前,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H2O2,根据已知信息②可知,两者都可能使变红的溶液褪色,故A、B、C错误;若要确定褪色原因,还必须补充向反应后的试管中加二氧化锰除去过氧化氢、加水稀释浓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来验证,故D正确。
归纳拓展:
Na2O2与CO2、H2O(g)反应的“三大规律”
【对点训练】
1.(2024·山东青岛高三检测)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②中的大量气泡的主要成分是氧气
B.③中的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C.④中现象可能是溶液中的强酸性物质造成的
D.⑤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催化
[解析] 向Na2O2中加入足量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只能是O2,故②中大量气泡的主要成分是O2,A正确;气泡消失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有碱性物质生成,B正确;③中溶液轻轻振荡,红色褪去,说明溶液中存在强氧化性物质,使酚酞褪色,C错误;向④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产生较多气泡,说明④中溶液存在H2O2,在MnO2催化下分解生成H2O和O2,D正确。
2.(2024·辽宁沈阳一二零中学质检)某些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2O2反应,且反应极有规律,如Na2O2+SO2===Na2SO4、2Na2O2+2SO3(g)===2Na2SO4+O2。据此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A )
A.2Na2O2+2N2O3===4NaNO2+O2
B.Na2O2+2NO2===2NaNO3
C.2Na2O2+2N2O5===4NaNO3+O2
D.2Na2O2+2Mn2O7===4NaMnO4+O2
[解析] 由题给信息可知,过氧化钠与最高价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氧气,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与不是最高价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其最高价的盐,没有氧气生成。N2O3和NO2中氮元素不是最高价态,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故A错误,B正确;五氧化二氮中氮元素是最高价态,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氧气,故C正确;七氧化二锰中锰元素是最高价态,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高锰酸钠和氧气,故D正确。
3.(2024·海南高三检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表:
(1)为检验集气瓶瓶壁上白色物质的成分,取适量滤液于2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加过量CaCl2红色褪去;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据此推断,白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D (填字母)。
A.Na2O B.Na2O2
C.NaOH D.Na2CO3
(2)为检验黑色固体的成分,将其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据此推断黑色固体是 碳(C) 。
(3)本实验中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3CO2eq \(=====,\s\up7(点燃))2Na2CO3+C 。
[解析] (1)取适量滤液于2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可知显碱性,且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而加CaCl2红色褪去,显然只有Na2CO3符合,故答案为D。
(2)检验黑色固体的成分,将其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为二氧化硫,可知C与浓硫酸反应,即黑色固体是碳(C)。
(3)由实验可知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C,发生的反应为4Na+3CO2eq \(=====,\s\up7(点燃))2Na2CO3+C。序号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
现象
出现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出现白色沉淀
①
实验①中Na2O2可提供Oeq \\al(2-,2),实验①和②对照eq \(――→,\s\up7(推出))不能判断H2O2是否电离
②
实验②和③对照eq \(――→,\s\up7(推出))碱性条件下H2O2电离得到Oeq \\al(2-,2)
反应先
后规律
从反应结果看,Na2O2与CO2、H2O(g)的混合气体反应时,可看作Na2O2先与CO2反应,后与H2O(g)反应
电子转
移关系
当Na2O2与CO2、H2O(g)反应时,物质的量关系为2Na2O2~O2~2e-,n(e-)=n(Na2O2)=2n(O2)
固体质
量的变
化关系
CO2、H2O(g)分别与足量Na2O2反应时,固体相当于吸收了CO2中的“CO”和H2O(g)中的“H2”,则CO2或H2O(g)或二者的混合气体与Na2O2反应时,固体增加的质量为28 g·ml-1×n(CO2)或2 g·ml-1×n(H2O)或二者之和
步骤
现象
将一小块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充分反应,放置冷却
产生大量白烟,集气瓶底部有黑色固体产生,瓶壁上有白色物质产生
在集气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过滤
滤纸上留下黑色固体,滤液为无色溶液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提升训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八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碱金属考点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碱金属微考点三碱金属与焰色试验原理及应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提升训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八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碱金属考点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碱金属微考点三碱金属与焰色试验原理及应用,共2页。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提升训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八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碱金属考点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碱金属微考点2实验探究侯氏制碱法原理: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提升训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八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碱金属考点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碱金属微考点2实验探究侯氏制碱法原理,共3页。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提升训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八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碱金属考点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碱金属微考点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提升训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八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碱金属考点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碱金属微考点一,共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