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整亿数》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四年级下册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展开课题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下
学习
目标
1.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计算、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及计算的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
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
难点
根据因数末尾0的个数判断积的末尾0的个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
1.根据第1题的积,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
72×2= 63×4=
72×20= 63×40=
72×200= 63×400=
揭示: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积就乘几。
2.算一算。
20×3= 50×7= 80×9=
30×20= 20×20= 50×30=
师提问:这些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师: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口算?
引导学生得出:计算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数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导入新课
师:你们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
师:你知道老师最喜欢什么颜色吗?
师:老师最喜欢的是绿色。绿色是大自然界中常见的颜色,大自然赋予我们生命的场所,也是我们生存的依赖之地,因此绿色象征着生命。你瞧,月星小区的绿草坪已经覆盖了整个小区。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都是末尾有0的乘法。
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自由说说。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猜一猜。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通过谈话,拉近师生的距离,间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
一、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
月星小区有850平方米草坪。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15克,吸收二氧化碳20克。
师:读一读,说说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
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好吗?
二、探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要求“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需要哪些条件?
反馈:需要知道“有850平方米草坪”和“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15克”这两个条件。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说说你的想法。
反馈:本题实际是求850个15是多少,用乘法,所以算式是850×15。
师:用竖式怎样算?先试一试,再与同学交流。
展示并反馈:
(1)我是这样计算的:
8 5 0
× 1 5
4 2 5 0
8 5 0
1 2 7 5 0
(2)0先不对齐,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在末尾添上一个0。
8 5 0
× 1 5
4 2 5
8 5____
1 2 7 5 0
师:比较两种竖式,哪种简单?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对位呢?
引导学生得出:列竖式时,0没有对齐某个数位,是因为先不考虑,可以使计算简便。
师:原来是这样呀!那么如何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根据学生的交流,师小结:像这样的题目,计算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一个乘数的末尾有1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三、完成“试一试”。
课件出示: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师提问:170的后面应该添几个0?为什么?
师:170后面添的两个0应该怎么对齐?
引导学生得出:在170后面依次添上两个0,其中一个0与个位对齐,另一个0写在个位后面。
师小结:计算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乘数的末尾共有2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
学生独自读一读,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根据题意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计算,然后与同桌交流算法。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自由说说:第二种简单。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乘数的末尾一共有1个0,所以就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学生独自列式,然后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两个乘数的末尾共有2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问题意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通过说列式的理由,让学生感受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然后再通过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及计算的能力。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本环节完全交给学生自主完成,在计算中感受积末尾0个数的确定方法。
巩固运用
1.用竖式算一算。
340×23= 450×30=
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把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注意:写竖式时末尾0前边的数对齐。
2.判断。
(1)计算234×15时,积的末尾没有0。
(2)125×80的乘积,末尾只有1个0。
(3)650×40=26000
3.连线。(把得数相等的蜜蜂和花连起来)
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110千米,已经行了8小时,还要行5小时才能到达,全程有多少千米?
5.拓展练习: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不同的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利用说一说帮助学生回忆新知,整体感知。
板书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850×15=12750(克) 850×20=17000(克)
1.把0前面的数先乘
2.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通过板书呈现本课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框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三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0297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三课时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学习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反思,共6页。
四年级下册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册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引入,交流共享,巩固提高,反思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