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结构】2023-2024学年福建省部分学校教学联盟高一下学期开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新结构】2023-2024学年福建省部分学校教学联盟高一下学期开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设集合M={x∣−1≤x<5},N={x∈N||x|≤2},则M⋂N=( )
A. x∣−1≤x≤2B. {x∣−1≤x<5}
C. −1,0,1,2D. 0,1,2
2.cs300∘=( )
A. 12B. 32C. −12D. − 32
3.已知a>b>0>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a< bB. ac>bcC. ca−c
( )
A. 必要条件B. 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5.已知命题p:∃x0∈R,x 02+2x0−a≤0.若p为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A. −1,+∞B. −∞,−1C. −1,+∞D. −∞,−1
6.函数fx=lg2x2x−2−x的图象大致为
( )
A. B.
C. D.
7.“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跑马,易放难收”,《增广贤文》是勉励人们专心学习的.如果每天的“进步”率都是1%,那么一年后是(1+1%)365=1.01365;如果每天的“落后”率都是1%,那么一年后是(1−1%)365=0.99365.一年后“进步”的是“落后”的≈1481倍.现假设每天的“进步”率和“落后”率都是20%,要使“进步”的是“落后”的100倍,则大约需要经过(参考数据:lg2≈0.3010,lg3≈0.4771)( )
A. 15天B. 11天C. 7天D. 3天
8.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叫“圭表”,最早装置圭表的观测台是西周初年在阳城建立的周公测景(影)台.“圭”就是放在地面上的土堆,“表”就是直立于圭的杆子,太阳光照射在“表”上,便在“圭”上成影.到了汉代,使用圭表有了规范,规定“表”为八尺长(1尺=10寸).用圭表测量太阳照射在竹竿上的影长,可以判断季节的变化,也能用于丈量土地.同一日内,南北两地的日影长短倘使差一寸,它们的距离就相差一千里,所谓“影差一寸,地差千里”.记“表”的顶部为A,太阳光线通过顶部A投影到“圭”上的点为B.同一日内,甲地日影长是乙地日影长的56,记甲地中直线AB与地面所成的角为θ,且sinθ=45.则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
( )
A. 10千里B. 12千里C. 14千里D. 16千里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函数fx=csωx+π6的部分图象如图,则
( )
A. x=5π12是函数fx的一条对称轴B. x=−π12是函数fx的一条对称轴
C. fx=cs12x+π6D. fx=cs2x+π6
10.已知函数fx,gx的定义域均为R,且fx+g2−x=5,gx−fx−4=7.若x=2是gx的对称轴,且g2=4,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fx是奇函数B. 3,6是gx的对称中心
C. 2是fx的周期D. k=122gk=130
11.波恩哈德·黎曼(~)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在数学分析、微分几何方面作出过重要贡献,开创了黎曼几何,并给后来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数学基础.他提出了著名的黎曼函数,该函数的定义域为0,1,其解析式为:L(x)=1q,x=pq(p,q∈Z∗,p,q互质)0,x=0或1或(0,1)内的无理数,下列关于黎曼函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Lx=L1−x
B. LaLb≤Lab
C. La+b≥La+Lb
D. 关于x的不等式Lx>15x+15的解集为12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已知全集U=1,2,3,4,5,6,7,8,M=1,3,6,P=3,4,5,指出Venn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
13.已知sinα=450<α<π2,则tan2α= .
14.已知函数fx=x+ax−2a+x+4aa<0,若fsin0+fsinπ6+fsinπ2=0,则关于x的不等式−fx+2a
15.(本小题13分)
已知函数fx=3x−a3x+1+3的图象经过点1,16.
(1)求a的值,判断fx的单调性并说明理由;
(2)若存在x∈−2,−1,不等式fx2+mx+fx2+4>0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6.(本小题15分)
杭州,作为2023年亚洲运动会的举办城市,以其先进的科技和创新能力再次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其中首次采用“机器狗”在田径赛场上运送铁饼等,迅速成为了全场的焦点.已知购买x台“机器狗”的总成本为fx=180x2+x+20万元.
(1)若使每台“机器狗”的平均成本最低,问应买多少台?
(2)现安排标明“汪1”、“汪2”、“汪3”的3台“机器狗”在同一场次运送铁饼,且运送的距离都是120米. 3台“机器狗”所用时间(单位:秒)分别为T1,T2,T3.“汪1”有一半的时间以速度(单位:米/秒)V1奔跑,另一半的时间以速度V2奔跑;“汪2”全程以速度 V1V2奔跑;“汪3”有一半的路程以速度V1奔跑,另一半的路程以速度V2奔跑,其中V1>0,V2>0,且V1≠V2则哪台机器狗用的时间最少?请说明理由.
17.(本小题15分)
筒车(cℎinese nria)亦称“水转筒车”.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据史料记载,筒车发明于隋而盛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种靠水力自动的古老筒车,在家乡郁郁葱葱的山间、溪流间构成了一幅幅远古的田园春色图.水转筒车是利用水力转动的筒车,必须架设在水流湍急的岸边.水激轮转,浸在水中的小筒装满了水带到高处,筒口向下,水即自筒中倾泻入轮旁的水槽而汇流入田.某乡间有一筒车,其最高点到水面的距离为6m,筒车直径为8m,设置有8个盛水筒,均匀分布在筒车转轮上,筒车上的每一个盛水筒都做逆时针匀速圆周运动,筒车转一周需要24s,如图,盛水筒A(视为质点)的初始位置P0距水面的距离为4m.
(1)盛水筒A经过ts后距离水面的高度为ℎ(单位:m),求筒车转动一周的过程中,ℎ关于t的函数ℎ=ft的解析式;
(2)盛水筒B(视为质点)与盛水筒A相邻,设盛水筒B在盛水筒A的顺时针方向相邻处,求盛水筒B与盛水筒A的高度差的最大值(结果用含π的代数式表示),及此时对应的t.
参考公式:sinθ−sinφ=2csθ+φ2sinθ−φ2,csθ−csφ=2sinθ+φ2sinφ−θ2
18.(本小题17分)
某药品可用于治疗某种疾病,经检测知每注射tml药品,从注射时间起血药浓度y(单位:ug/ml)与药品在体内时间x(单位:小时)的关系如下:y=168−x−2t,0≤x≤6,9−x2t,6
(2)若多次注射,则某一时刻体内血药浓度为每次注射后相应时刻血药浓度之和.已知病人第一次注射1ml药品,12小时之后又注射aml药品,要使随后的6小时内药品能够持续有效消疗,求a的最小值.
19.(本小题17分)
已知函数fx= 2sinxcsx− 2cs2x+ 22.
(1)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
(2)若gx=fx+fx+π4−fx⋅fx+π4,存在x1,x2∈R,对任意x∈R,有gx1≤gx≤gx2恒成立,求x1−x2的最小值;
(3)若函数Fx=−f2x+π8+afx+π8+2−3在0,nπn∈N+内恰有2023个零点,求a与n的值.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集合的交集运算,解绝对值不等式,属于基础题.
求出集合N,根据集合的交集运算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
解:由题意得N={x∈N||x|≤2}={0,1,2},
故M⋂N=0,1,2,
故选:D.
2.【答案】A
【解析】【分析】
利用诱导公式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
【解答】
解:cs300∘=cs(360∘−60∘)=cs60∘=12.
故选:A
3.【答案】C
【解析】【分析】
直接由作差法逐一判断即可.
【解答】
解:对于A,由题意 a− b=a−b a+ b>0,即 a> b,故 A错误;
对于B,由题意ac−bc=ca−b<0,即ac
故选:C.
4.【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属于简单题.
先阅读理解题意,再利用充分必要条件判断即可得解.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返回家乡”则可推出“攻破楼兰”,
但是“攻破楼兰”不一定能推出“返回家乡”,
故“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必要条件.
故选A.
5.【答案】B
【解析】【分析】
先得到¬p:∀x∈R,x2+2x−a>0为真命题,从而根据根的判别式列出不等式,求出答案.
【解答】
解:¬p:∀x∈R,x2+2x−a>0为真命题,即Δ=4+4a<0,
解得:a<−1,
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
故选:B
6.【答案】C
【解析】【分析】
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特殊点的函数值确定正确答案.
【解答】
解:fx的定义域为x|x≠0,
f−x=lg2x2−x−2x=−fx,所以fx是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排除BD选项.
f2=lg2222−2−2>0,排除A选项.
所以正确的为C选项.
故选:C
7.【答案】B
【解析】【分析】
依题意得32x≥100,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即可求解.
【解答】
解:经过x天后,“进步”的是“落后”的比1+20%x1−20%x=≥100,
所以32x≥100,两边取以10为底的对数得xlg3−lg2≈x0.4771−0.3010=0.176x≥2,解得x≥20.176≈11.36.
要使“进步”的是“落后”的100倍,则大约需要经过11天.
故选:B
8.【答案】B
【解析】【分析】
根据给定条件,求出甲地、乙地的日影长,即可计算甲、乙两地的距离作答.
【解答】
解:依题意,甲地中线段AB的长为80sinθ=100寸,则甲地的日影长为 1002−802=60寸,
于是乙地的日影长为6056=72寸,甲、乙两地的日影长相差12寸,
所以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千里.
故选:B
9.【答案】ABD
【解析】【分析】
点2π3,0是函数fx=csωx+π6图象的对称中心,且2π3在函数fx的一个单调增区间内,则2π3ω+π6=2kπ−π2,令函数fx周期为T,由图象知T2<2π33T4>2π3,由2x+π6=nπ,n∈Z得函数fx图象的对称轴:x=nπ2−π12,n∈Z,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
解:依题意,点2π3,0是函数fx=csωx+π6的图象对称中心,
且2π3在函数fx的一个单调增区间内,
则2π3ω+π6=2kπ−π2,k∈Z,即ω=3k−1,k∈Z,
令函数fx周期为T,由图象知T2<2π33T4>2π3,
即有8π9
由2x+π6=nπ,n∈Z得函数fx图象的对称轴:x=nπ2−π12,n∈Z,
当n=0时,x=−π12,当n=1时,x=5π12,故 AB正确.
故选:ABD.
10.【答案】BD
【解析】【分析】
根据对称性和已知条件得到fx=f−x,判断A;结合已知条件变形得到g(2−x)+g(x+4)=12,判断B;利用赋值法求得f2≠f0,判断C;根据条件得到的gx周期为4,对称中心为3,6,从而得到函数值即可求解,判断D.
【解答】
解:对于A,因为x=2是gx的对称轴,所以g(2−x)=g(x+2),
又因为fx+g2−x=5,所以f−x+g2+x=5,故fx=f−x,
即fx为偶函数,故 A错误;
对于B,因为g(x)−f(x−4)=7,所以g(x+4)−f(x)=7,
又因为f(x)+g(2−x)=5,联立得g(2−x)+g(x+4)=12,
所以y=g(x)的图像关于点(3,6)中心对称,故 B正确;
对于C,因为fx+g2−x=5,g2=4,则f0+4=5,即f0=1;
因为gx−fx−4=7,则4−f−2=7,即f−2=−3,则f2=−f−2=3;
显然f2≠f0,所以2不是fx的周期,故 C错误;
对于D,因为x=2是gx的对称轴,所以g(6−x)=g(x−2),
又因为g(2−x)+g(x+4)=12,即gx+g6−x=12,
则gx+gx−2=12,所以gx+2+gx=12,
所以gx+2=gx−2,即gx=gx+4,所以gx周期为4,
因为gx周期为4,对称中心为3,6,所以g3=6,
当x=4时,代入gx−fx−4=7,即g4−f0=7,所以g4=8,
所以g4=g0=8,又x=2是gx的对称轴,所以g1=g3=6,
所以k=122gk=5×6+4+6+8+6+4=130,故 D正确,
故选:BD.
11.【答案】AB
【解析】【分析】
根据黎曼函数的定义域分类对函数进行分析,再对每一个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即可求出结果.
【解答】
解:对于选项A,当x=0时,1−x=1,当x=1时,1−x=0,而L(0)=L(1)=0,
当x∈(0,1)时,1−x∈(0,1),若x是无理数,则1−x是无理数,有Lx=L1−x=0,
若x是有理数,则1−x是有理数,当x=pq(p,q为正整数,pq为最简真分数),
则1−x=1−pq=q−pq(q,q−p为正整数,q−pq为最简真分数),此时Lx=L1−x=1q,
综上,x∈0,1时Lx=L1−x,所以选项 A正确,
对于选项B,当a,b=0,1和无理数时,LaLb=0,显然有LaLb≤Lab,
当a=p1q1,b=p2q2(p1,q1,p2,q2是正整数,p1q1,p2q2是最简真分数)时,
Lab=L(p1p2q1q2)≥1q1q2,LaLb=1p1q1,故LaLb≤Lab,
当a=0,b=pq时,LaLb=0,有LaLb≤Lab
当a=1,b=pq时,LaLb=0,Lab=1q,有LaLb≤Lab
当a为无理数,b=pq时,LaLb=Lab=0,有LaLb≤Lab
综上LaLb≤Lab,所以选项 B正确;
对于选项C,取a=13,b=23,则La+b=L(1)=0,而La+Lb=L(13)+L(23)=23>0,所以选项 C错误,
对于选项D,若x=0或x=1或(0,1)内的无理数,此时Lx=0,显然Lx>15x+15不成立,
当x=pq(p,q为正整数,p,q互质),由Lx>15x+15,得到1q>p5q+15,
整理得到p+q<5,又p,q为正整数,p,q互质,所以p=1,q=2或p=1,q=3均满足,所以x可以取12或13,所以选项 D错误,
故选:AB.
12.【答案】2,3,7,8
【解析】【分析】
根据集合的运算求得M∪P,M∩P,可得∁U(M∪P),结合Venn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U(M∪P)∪(M∩P),即可得答案.
【解答】
解:由于全集U=1,2,3,4,5,6,7,8,M=1,3,6,P=3,4,5,
故M∪P=1,3,4,5,6,M∩P=3,
则∁U(M∪P)={2,7,8},
故Venn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U(M∪P)∪(M∩P)={2,3,7,8},
故答案为:2,3,7,8
13.【答案】−247
【解析】【分析】
根据倍角公式即α的取值范围从而可求解.
【解答】
解:由题意知α∈0,π2,sinα=45,所以csα=35,
所以sin2α=2sinαcsα=2425,cs2α=cs2α−sin2α=−725,
所以tan2α=sin2αcs2α=−247.
故答案为:−247.
14.【答案】1,32
【解析】【分析】
计算出f−a+x+f−a−x=0,函数y=fx关于点−a,0中心对称,得到fx=0有唯一的解x=−a>0,求出函数的单调性,结合题目条件得到a=−12,进而得到分段函数解析式,计算出f32=3,故−fx−1=f2−x
解:由题意,得f−a+x=xx−3a+x+3a,f−a−x=−xx+3a+x−3a,
所以f−a+x+f−a−x=0,即函数y=fx关于点−a,0中心对称.
因为x−2a+x+4a>0恒成立,所以当x>−a时,fx>0,
当x<−a时,fx<0.
所以fx=0有唯一的解x=−a>0.
fx=2x+a2,x≥−4a−6ax+a,2a
当2a
又2−4a+a2=−6a−4a+a,−2×2a+a2=−6a2a+a,
故fx在R上单调递增,
fsin0+fsinπ6+fsinπ2=f0+f12+f1=0,
由对称性可知f0=−f−2a,
下面证明−a=12,过程如下:
若−a>12时,则f12<0,且−2a>1,则f−2a>f1,−f−2a<−f1,
f0+f1=f1−f−2a<0,
此时f0+f12+f1<0,
同理可得当−a<12时,f0+f12+f1>0,
当−a=12,即a=−12时,f12=0,f0+f1=0,满足f0+f12+f1=0,即a=−12.
故fx=2x−122,x≥23x−12,−1
当−1
又不等式−fx+2a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32.
故答案为:1,32
点睛:函数的对称性:
若fx+a+f−x+b=c,则函数fx关于a+b2,c2中心对称,
若fx+a=f−x+b,则函数fx关于x=a+b2对称
15.【答案】解:(1)函数f(x)=3x−a3x+1+3经过点1,16,
所以3−a12=16,解得a=1,即f(x)=3x−13x+1+3=3x−13(3x+1),
f(x)=3x−13(3x+1)=13−23⋅13x+1,
则f(x)是R上的单调递增函数,理由如下:
任取x1、x2∈R,且x1
则fx1−fx2=2313x2+1−13x1+1=23⋅3x1−3x23x1+13x2+1<0,
所以fx1−fx2<0,即fx1
(2)因为f(−x)=3−x−13(3−x+1)=1−3x3(3x+1)=−f(x),
故f(x)是奇函数且在R上单调递增,
则不等式f(x2+mx)+f(x2+4)>0等价于f(x2+mx)>−f(x2+4)=f(−x2−4),
所以x2+mx>−x2−4,即2x2+mx+4>0,
即存在x∈−2,−1,不等式2x2+mx+4>0有解,
即m<−2x−4x在[−2,−1]上有解,
由x∈[−2,−1],可得−x∈[1,2],
由对勾函数性质易知:y=x+2x在1, 2单调递减,在 2,2单调递增,
且1+21=2+22=3,故y=x+2x在[1,2]的最大值为3,
所以2−x−2x≤6,即−2x−4x≤6
所以m<(−2x−4x)max=6,
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6).
【解析】(1)由函数经过点1,16求a的值,得到f(x)的解析式,用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2)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不等式转化为2x2+mx+4>0在[−2,−1]上有解,利用参数分离法结合基本不等式可求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
16.【答案】解:(1)由题意,购买x台“机器狗”的总成本为fx=180x2+x+20,
则每台机器狗的平均成本为y=fxx=180x+20x+1≥2 180x⋅20x+1=1+1=2,
当且仅当180x=20x时,即x=40时,等号成立,
所以,若使每台“机器狗”的平均成本最低,应买40台.
(2)由题意,“汪1”满足12T1V1+12T1V2=120,可得T1=120V1+V22,
“汪2”满足T2 V1V2=120,可得T2=120 V1V2,
“汪3”满足T3=60V1+60V2=1202V1V2V1+V2,
2V1V2V1+V2≤2V1V22 V1V2= V1V2,V1≠V2,
所以2V1V2V1+V2< V1V2 ,
因为V1>0,V2>0,且V1≠V2,
所以可得V1+V22> V1V2,
则V1+V22> V1V2>2V1V2V1+V2>0,
所以T1
【解析】(1)平均成本为y=fxx,利用比较不等式,即可求解函数的最值;
(2)利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分别求解T1,T2,T3,再根据不等式,比较时间大小,即可求解.
17.【答案】解:以筒车转轮的中心O为原点,与水面平行的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1)设ℎ=Msin(ωt+φ)+N,t∈[0,24],
由题意知,2M=8,M+N=6,
∴M=4,N=2,即ℎ=4sin(ωt+φ)+2,
当t=0时,ℎ=4sinφ+2=4,解得sinφ=12,
结合图象初始位置可知φ=π6,
又因为T=2πω=24,所以ω=π12,
综上,ℎ=4sin(π12t+π6)+2,t∈[0,24];
(2)经过ts后A距离水面的高度ℎ=4sin(π12t+π6)+2,
由题意知∠AOB=2π8=π4,
所以经过ts后B距离水面的高度ℎ′=4sin(π12t−π12)+2,
则盛水筒B与盛水筒A的高度差为H=|ℎ−ℎ′|=4|sin(π12t+π6)−sin(π12t−π12)|,
利用sinθ−sinφ=2csθ+φ2sinθ−φ2,
H=4|sin(π12t+π6)−sin(π12t−π12)|=8sinπ8|cs(π12t+π24)|,
当π12t+π24=kπ,k∈Z,即t=−12+12k,k∈Z时,H取最大值8sinπ8(m),
又因为t∈[0,24],所以当t=11.5或t=23.5时,H取最大值,
综上,盛水筒B与盛水筒A的高度差的最大值为8sinπ8(m),此时t=11.5或t=23.5.
【解析】本题考查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与性质,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较难题.
(1)设ℎ=Msin(ωt+φ)+N,t∈[0,24],直接由题意求出M,ω,φ,N的值;
(2)易得∠AOB=π4,分别求出经过t s相邻两个盛水筒距离水面的高度,作差后利用三角函数求最值.
18.【答案】解:(1)注射1ml该药品,其浓度为y=168−x−2,0≤x≤6,9−x2,6
当6
(2)设从第一次注射起,经x(12≤x≤18)小时后,
其浓度g(x)=9−x2+a168−(x−12)−2=20−x2+16a20−x−2a−1,则20−x∈[2,8],
因为20−x2+16a20−x−2a−1≥2 (20−x)2⋅16a(20−x)−2a−1=4 2a−2a−1,
当20−x2=16a20−x时,即x=20−4 2a时,等号成立.
a>0,当a∈18,2时,x=20−4 2a∈[12,18],
所以4 2a−2a−1≥218≤a≤2,因为2a−4 2a+3=( 2a−1)( 2a−3)≤0,
解得0.5≤a≤2,所以a≥0.5.
当a=18时,g(x)=20−x2+220−x−54,g(18)=34<2,所以a∈0,18不能保证持续有效,
答:要使随后的6小时内药品能够持续有效治疗,a的最小值为0.5.
【解析】(1)由血药浓度与药品在体内时间的关系,计算血药浓度不低于2ug/ml时对应的时间段;
(2)由两次注射的血药浓度之和不低于2ug/ml,利用基本不等式求a的最小值.
方法点睛:
分段函数模型的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的两变是之间的关系,不能用同一个关系式给出,而是由几个不同的关系式构成分段函数,分段函数模型适用于描述在不同区间上函数值的变化情况,分段函数主要是每一段上自变量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不同,可以先将其作为几个不同问题,将各段的规律找出来,再将其合在一起,要注意各段变量的范围,特别是端点.
19.【答案】解:(1)fx= 2sinxcsx− 2cs2x+ 22
= 22sin2x− 221+cs2x+ 22
= 22sin2x− 22cs2x=sin2x−π4
令−π2+2kπ≤2x−π4≤π2+2kπk∈Z,
得−π8+kπ≤x≤3π8+kπk∈Z
∴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π8+kπ,3π8+kπk∈Z
(2)gx=fx+fx+π4−fx⋅fx+π4
=sin2x−π4+cs2x−π4−sin2x−π4cs2x−π4
令sin2x−π4+cs2x−π4=tt= 2sin2x∈− 2, 2,
则sin2x−π4cs2x−π4=t2−12
gx=ℎt=−12t2+t+12=−12t−12+1
可得,当t=1即sin2x= 22时,gxmax=1;
当t=− 2即sin2x=−1时,gxmin=− 2−12
∵存在x1,x2∈R,对任意x∈R,有gx1≤gx≤gx2恒成立,
∴gx1为gx的最小值,gx2为gx的最大值,
∴sin2x1=−1,sin2x2= 22,
∴2x1−2x2min=3π2−3π4=3π4,
∴x1−x2min=3π8.
(3)令Fx=−f2x+π8+afx+π8+2−3=0,
方程可化为a=sin22x+3sin2x+2=sin22x−4+7sin2x+2=sin2x+2+7sin2x+2−4,
令sin2x+2=mm∈1,3,则a+4=m+7mm∈1,3,
当a+4=8时,m=1,sin2x=−1,此时函数Fx在0,nπn∈N+上有n个零点,
∴a=4,n=2023适合题意;
当a+4∈163,112∪112,8时,m在1,2∪2,73内有一解,
sin2x在−1,0或0,13内有一取值,则此时函数Fx在0,nπn∈N+上有2n个零点,不适合题意;
当a+4=112时,m=2,sin2x=0,此时函数Fx在0,nπn∈N+上有2n−1个零点,
∴a=32,n=1012适合题意;
当a+4=163时,m=3或73,sin2x=1或13,则此时函数Fx在0,nπn∈N+上有3n个零点,不适合题意;
当a+4∈2 7,163时,m在73, 7和 7,3内各有一解,sin2x在13, 7−2和 7−2,1内各有一取值,
则此时函数Fx在0,nπn∈N+上有4n个零点,不适合题意;
当a+4=2 7时,m= 7,sin2x= 7−2,则此时函数Fx在0,nπn∈N+上有2n个零点,不适合题意.
综上所述,a=4,n=2023,或a=32,n=1012.
【解析】(1)根据二倍角公式和辅助角公式化简,结合三角函数增区间求法计算即可;
(2)根据题意写出函数,结合平方关系进行换元,结合新元范围与二次函数的知识求解最值,得到2x1−2x2min=3π2−3π4=3π4,进而得到答案;
(3)将原题意转化为a=sin2x+2+7sin2x+2−4,令sin2x+2=mm∈1,3,则a+4=m+7mm∈1,3,再分类讨论进行取舍即可得到答案.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综合应用问题.关键点在于换元法的运用,例如(2)中令sin2x−π4+cs2x−π4=tt= 2sin2x∈− 2, 2,则sin2x−π4cs2x−π4=t2−12,进而转化为二次函数;第(3)中方程可化为a=sin2x+2+7sin2x+2−4,令sin2x+2=mm∈1,3,则a+4=m+7mm∈1,3,通过换元进而由繁化简进行求解.本题考查转化与化归、分类与整合能力,属于难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部分学校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福建省部分学校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部分学校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学校教学联盟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福建省部分学校教学联盟高一下学期开学质量监测试题数学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s300°=,已知命题p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