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登高优秀课件ppt
展开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
杜拾遗、杜工部——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诗圣” “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大部分作品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他的诗歌被称为 “诗史”。
所谓“沉郁”指诗歌内容的广阔深刻,思想情感的深沉蕴藉。
所谓“顿挫”指诗歌韵律的抑扬跌宕,表现手法的含蓄曲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风急:秋风是凛冽的。使人感到非常冷。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听到猿的哀鸣,使人内心感到非常悲凉。 渚清沙白:青与白冷色调,突出环境的肃杀凄清,又写出壮阔宏大的背景。飞鸟:是鸟儿在天空盘旋,飘零无依。写尽孤独哀伤。
空间视角:仰观俯察 动静视角:动静结合 感官角度:视听结合
(2)首联写登高俯仰的所见所闻,一连出现了哪些特写画面?
画面:秋风、天空、猿啼、小岛、白沙、水鸟。并以急、高、哀、清、白等词修饰;
渲染了浓郁的秋意,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为后文抒登高之感、写内心之愁作铺垫。
落木——由树及人。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已到生命的晚秋,有生命短暂之感。长江——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无边、不尽——透出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仰望/俯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
苍凉宏阔的夔州秋景 韶光易逝的飘零之感
对仗:两句成对、句中自对意象:张弛有度的意象安排
绘声绘色:急、回(形) 清、白(色) 啸、萧萧(声)
动静结合:清、白(静) 啸、飞(动)
描写视角:风、天(仰视) 渚、沙(俯视)
情景交融:清、白(静) 啸、飞(动)
万里:路途之远,突显愁苦之深。悲秋:秋天万物凋零的衰败景象,容易使人感到伤感惆怅。常:长久的,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作客:指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百年:老年,过了建功立业的黄金年龄,迟暮之年。本应儿孙绕膝,共享天伦,如今老病交加形单影只,一事无成,悲不胜悲。多病:感叹体弱多病,精神疲惫不堪。独:孤身一人,此佳节本应全家人在一起,而此时形单影只,万分悲凉。登台:登高
悲在何处?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艰难:兼指国家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苦恨:极其遗憾。杜甫此时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2)因病戒酒,这愁闷可要怎么了却、怎么消解呢?
所有这些都无法消解,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老人的心头。
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想要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因病新停酒杯而无处消悲。 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
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将进酒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a href="/yw/tb_c403721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将进酒评优课课件ppt</a>,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初读课文,将进酒,整体感知,[悲],人生失意,潇洒自信,拓展研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教学课件ppt</a>,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4学时,寻促织赏情节,品变形析人物,知深意探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二单元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7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教学ppt课件</a>,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学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