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小学跳水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跳水达标测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加点字选出正确读音,选字填空,连一连,选一选,选词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失足”一词有两种解释,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反义词,品味细节描写,设计人物对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给加点字选出正确读音。
(1)一艘(shōu sōu) 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
(2)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sì shì) 起来。
(3)猴子坐在桅(wēi wéi) 杆的横木上。
2.选字填空。
搜 艘
(1)一 船因撞击沉人大海,救援队正在全力 救。
撕 嘶
(2)猴子 着帽子,对着男孩大声 吼。
桅 脆
(3)破损的 杆非常 弱,不能承受一个成年人的重量。
航 抗
(4) 行中的大船正在努力抵 突如其来的暴风雨。
3.连一连,选一选。
(1)
(2)
4.选词填空。
(1)猴子 知道水手们拿它取乐,就更加放肆起来。
(2)猴子的放肆和水手的哄笑激怒了孩子, 孩子爬上了桅杆去追猴子。
(3)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 不理, 撕得更凶了。
(4)等孩子 浮上来,水手们 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跳水》这篇课文讲了 上的人和 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上的水手拿 取乐, 更加放肆; 摘走了 的帽子; 爬上桅杆追 ;自尊和幼稚使 放开绳子和桅杆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这时 机智、沉着地喝令 跳水, 跳入海中抢救,终于使 脱险。
(2)课文以孩子为线索,紧扣 、 、 、 之间的联系使故事发生并发展。
6.“失足”一词有两种解释:A.行走时不小心跌倒。B.比喻人堕落或犯严重错误。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正确解释。
(1)一失足成千古恨。
(2)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7.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反义词。
(1)我和小明下象棋,他 了,我 了。
(2) 的孩子在逗弄一个 的孩子。
8.品味细节描写,设计人物对话。(《跳水》)
课文中人物的动作描写特别细致传神,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想法,表现出各自的性格特点。
(1)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梳杆又往上爬。
“ ”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
猴子的几个动作表现出 。
(2)(猴子)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你觉得猴子的动作对孩子的情绪有什么影响?
9.课外阅读。
1月20日,长春的北风刮得很猛。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着头,往前紧踏。临近和平大路口,把一个边走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正着,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我慌忙跳下车,想赶紧把钱给老人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只见过往的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钱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个路口喧腾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便焦急地拍着大腿说:“风刮人又抢,这可怎么得了,钱要没了。”我本想安慰老人几句,可说什么好呢?没过多久风似乎小了。“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朝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到他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道谢。
人们聚集在老人的周围,一再关切地要老人把钱数数。看得出老人有点儿情面难却,用微颤的双手数了起来,旁边还有人帮着数。数完,老人略微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还是26张。老人抬起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四周的人们,并自言自语地说( )不对( )老人的话还没说完( )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 )谁还没把钱送来( )老人忙接着说:“不是少了,是多了。”“怎么会多呢?是您记错了吧?”有人诧异地问。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25张,都是一百元一张的。”人们不解地对视着。那个小学生又喊开了:“谁又多送了?”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着一张一百元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才光顾帮老大爷‘抢钱’了,竟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钱,一起都交给了这位老大爷。”说完,人群里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散落(sǎn sàn) 微颤(chàn zhàn)
(2)给文中括号处加上标点符号。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不约而同:
②突如其来:
③喜出望外:
④自言自语:
(4)文中“抢钱”二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5)文章最后一句为什么说“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6)文章是按顺序写的,请写出每一个自然段的大意。
①
②
③
④
10.续写故事。
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7 跳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给加点字选出正确读音。
(1)一艘(shōu sōu) sōu 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
(2)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sì shì) sì 起来。
(3)猴子坐在桅(wēi wéi) wéi 杆的横木上。
【解答】故答案为:
(1)sōu;
(2)sì;
(3)wéi。
2.选字填空。
搜 艘
(1)一 艘 船因撞击沉人大海,救援队正在全力 搜 救。
撕 嘶
(2)猴子 撕 着帽子,对着男孩大声 嘶 吼。
桅 脆
(3)破损的 桅 杆非常 脆 弱,不能承受一个成年人的重量。
航 抗
(4) 航 行中的大船正在努力抵 抗 突如其来的暴风雨。
【解答】搜:寻找。
艘:量词,用于船只。
(1)结合语境依次选择“艘”“搜”。
撕:用手使东西(多为薄片状的)裂开或离开附着处。
嘶:声音沙哑。
(2)结合语境依次选择“撕”“嘶”。
桅:桅杆。
脆:容易折断破碎(跟“韧”相对)。
(3)结合语境依次选择“桅”“脆”。
航:行船。
抗:抵抗;抵挡。
(4)结合语境依次选择“航”“抗”。
故答案为:
(1)艘 搜;
(2)撕 嘶;
(3)桅 脆;
(4)航 抗。
3.连一连,选一选。
(1)
(2)
【解答】(1)强颜欢笑: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嬉皮笑脸:形容嬉笑不严肃或轻浮的样子。
喜笑颜开:因为高兴而笑容满面的样子。
(2)根据(1)中的解释可知,依次填“嬉皮笑脸、哭笑不得、喜笑颜开”。
故答案为:
(1)
(2)嬉皮笑脸 哭笑不得 喜笑颜开。
4.选词填空。
(1)猴子 因为 知道水手们拿它取乐,就更加放肆起来。
(2)猴子的放肆和水手的哄笑激怒了孩子, 因而 孩子爬上了桅杆去追猴子。
(3)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 不但 不理, 还 撕得更凶了。
(4)等孩子 一 浮上来,水手们 就 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解答】因为:指用于表示原因。因而:指表示结果。根据词义,结合(1)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因为”。结合(2)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因而”。
一……就……:是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不但……还……: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根据词义,结合(3)题语境,应选填词语“不但……还……”。结合(4)题语境,应选填词语“一……就……”。
故答案为:
(1)因为;
(2)因而;
(3)不但 还;
(4)一 就。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跳水》这篇课文讲了 帆船 上的人和 猴子 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上的水手拿 猴子 取乐, 猴子 更加放肆; 猴子 摘走了 船长的儿子 的帽子; 船长的儿子 爬上桅杆追 猴子 ;自尊和幼稚使 船长的儿子 放开绳子和桅杆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这时 船长 机智、沉着地喝令 船长的儿子 跳水, 水手们 跳入海中抢救,终于使 船长的儿子 脱险。
(2)课文以孩子为线索,紧扣 水手拿猴子取乐 、 猴子戏弄孩子爬横木 、 船长命孩子跳水 、 孩子得救 之间的联系使故事发生并发展。
【解答】选自《跳水》。
故答案为:
(1)帆船 猴子 猴子 猴子 猴子 船长的儿子 船长的儿子 猴子 船长的儿子 船长 船长的儿子 水手们 船长的儿子;
(2)水手拿猴子取乐 猴子戏弄孩子爬横木 船长命孩子跳水 孩子得救。
6.“失足”一词有两种解释:A.行走时不小心跌倒。B.比喻人堕落或犯严重错误。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正确解释。
(1)一失足成千古恨。 B
(2)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A
【解答】(1)失足:指做了违法的事情或犯了严重的错误。故“失足”选B的解释。
(2)失足:行走时不小心跌倒的意思。故“失足”选A的解释。
故答案为:
(1)B;
(2)A。
7.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反义词。
(1)我和小明下象棋,他 输 了,我 赢 了。
(2) 顽皮 的孩子在逗弄一个 老实 的孩子。
【解答】(1)输:指在较量时失败;败(跟“赢”相对)。其反义词是“赢”,结合语境应填写“输”和“赢”这对反义词。
(2)顽皮:指(儿童、少年等)爱玩爱闹,不听劝导。其反义词是“老实”,结合语境应填写“顽皮”和“老实”这对反义词。
故答案为:
(1)输 赢;
(2)顽皮 老实。
8.品味细节描写,设计人物对话。(《跳水》)
课文中人物的动作描写特别细致传神,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想法,表现出各自的性格特点。
(1)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梳杆又往上爬。
“ 你逃不了! ”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
猴子的几个动作表现出 猴子爬杆时的轻巧、灵敏 。
(2)(猴子)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你觉得猴子的动作对孩子的情绪有什么影响? 孩子在猴子的挑衅下逐渐失去理智,最终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取帽子而陷入险境。
【解答】(1)根据情景设计人物对话即可。猴子的几个动作表现出猴子爬杆时的轻巧、灵敏。
(2)通过阅读可知,孩子在猴子的挑衅下逐渐失去理智,最终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取帽子而陷入险境。
故答案为:
(1)你逃不了!猴子爬杆时的轻巧、灵敏;
(2)孩子在猴子的挑衅下逐渐失去理智,最终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取帽子而陷入险境。
9.课外阅读。
1月20日,长春的北风刮得很猛。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着头,往前紧踏。临近和平大路口,把一个边走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正着,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我慌忙跳下车,想赶紧把钱给老人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只见过往的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钱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个路口喧腾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便焦急地拍着大腿说:“风刮人又抢,这可怎么得了,钱要没了。”我本想安慰老人几句,可说什么好呢?没过多久风似乎小了。“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朝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到他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道谢。
人们聚集在老人的周围,一再关切地要老人把钱数数。看得出老人有点儿情面难却,用微颤的双手数了起来,旁边还有人帮着数。数完,老人略微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还是26张。老人抬起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四周的人们,并自言自语地说( )不对( )老人的话还没说完( )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 )谁还没把钱送来( )老人忙接着说:“不是少了,是多了。”“怎么会多呢?是您记错了吧?”有人诧异地问。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25张,都是一百元一张的。”人们不解地对视着。那个小学生又喊开了:“谁又多送了?”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着一张一百元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才光顾帮老大爷‘抢钱’了,竟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钱,一起都交给了这位老大爷。”说完,人群里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散落(sǎn sàn) sàn 微颤(chàn zhàn) chàn
(2)给文中括号处加上标点符号。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不约而同: 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②突如其来: 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
③喜出望外: 出乎意料地高兴和快乐。形容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好事,而感到特别的高兴。
④自言自语: 自己与自己说话。
(4)文中“抢钱”二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5)文章最后一句为什么说“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由于“我”不小心撞到了老大爷,钱掉在了地上,“我”担心钱被风刮走或被过路人抢走,后来从人们还钱中,看到了当今社会人们拾金不昧的高尚风格,所以“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6)文章是按顺序写的,请写出每一个自然段的大意。
① 掉钱;
② 抢钱;
③ 交钱;
④ 数钱。
【解答】(1)考查了字的读音辨析。散:sàn时,指由聚集而分离。分发;分给。读sǎn时,指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根据语义应选“sàn”。颤:读chàn时,指物体振动。读zhàn时,同“战”。根据语义应选“chàn”。
(2)考查了学生加标点的能力。根据每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和具体语境,正确添加即可,“并自言自语地说”和“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均为提示语在前,后面都加冒号,提示内容都加引号,“谁还没有把钱送来”带有疑问语气,后面加问号,其余句子间的停顿,加逗号,一句话说完加句号,即:并自言自语地说:“不对。”老人的话还没完,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谁还没有把钱送来?”
(3)考查了词语的理解。联系上下文解释,①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②突如其来: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③喜出望外:指出乎意料地高兴和快乐。形容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好事,而感到特别的高兴。④自言自语:自己与自己说话。
(4)考查了文章内容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钱跑了,快抢啊!”“风似乎小了,‘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朝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到他手里。”可知,“抢钱”二字加引号,说明并不是真正的抢钱,而是人们急于帮老大爷把钱从地上捡起来。
(5)考查了文章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熟读可知,由于“我”不小心撞到了老大爷,钱掉在了地上,“我”担心钱被风刮走或被过路人抢走,后来从人们还钱中,看到了当今社会人们拾金不昧的高尚风格,所以“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6)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概括。结合文段内容,抓住关键词,前四个自然段分别写了:①掉钱;②抢钱;③交钱;④数钱。
故答案为:
(1)liè sàn;
(2)并自言自语地说:“不对。”老人的话还没完,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谁还没有把钱送来?”
(3)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4)“抢钱”二字加引号,说明并不是真正的抢钱,而是人们急于帮老大爷把钱从地上捡起来。
(5)由于“我”不小心撞到了老大爷,钱掉在了地上,“我”担心钱被风刮走或被过路人抢走,后来从人们还钱中,看到了当今社会人们拾金不昧的高尚风格,所以“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6)①掉钱;②抢钱;③交钱;④数钱。
10.续写故事。
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孩子浮上水面后
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在甲板上,水手们一拥而上,围着孩子关心起来。
孩子脸色惨白,他颤着声音喊了一声:“爸爸……”那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楚。
船长蹲下身子,轻轻抚摸着孩子湿透的头发,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小子,水跳得不错,可以去参加跳水比赛了。”水手们一听,都笑了,孩子也笑了。
【解答】范文:
孩子浮上水面后
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在甲板上,水手们一拥而上,围着孩子关心起来。
孩子脸色惨白,他颤着声音喊了一声:“爸爸……”那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楚。
船长蹲下身子,轻轻抚摸着孩子湿透的头发,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小子,水跳得不错,可以去参加跳水比赛了。”水手们一听,都笑了,孩子也笑了。
强颜欢笑
尴尬的笑
哭笑不得
勉强的笑
嬉皮笑脸
不严肃的笑
喜笑颜开
高兴的笑
的猴子,让孩子 。孩子恼了,去追猴子,却因此陷入危险的境地。所幸,船长当机立断,才有了令人 的结果。
因为;因而
一……就……;不但……还……
强颜欢笑
尴尬的笑
哭笑不得
勉强的笑
嬉皮笑脸
不严肃的笑
喜笑颜开
高兴的笑
嬉皮笑脸 的猴子,让孩子 哭笑不得 。孩子恼了,去追猴子,却因此陷入危险的境地。所幸,船长当机立断,才有了令人 喜笑颜开 的结果。
因为;因而
一……就……;不但……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随堂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在____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课文链接,读句子,回答问题,选词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根据词语不同的感情色彩选意思,课后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跳水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写一写本课的生字,看拼音,写字词,比一比,再组词,照样子,写词语,了解课文《跳水》主要内容,根据课文《跳水》内容填空,修改病句,回顾课文,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跳水课后复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拼音,写汉字,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选词填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