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 一次方程组10.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10 . 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雄伟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据有关资料,长城西起嘉峪关,冬至辽东虎山,全长约7300千米,其中西段从嘉峪关到山海关,东段从山海关到辽东虎山,西段比东段长约6100千米。长城的东、西段各长约多少千米?
如果设长城东段长的为x千米,西段的长为y千米.
(1) 怎样求由本章“情境导航”得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呢?
能把它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就好办了!
(2) 由方程②,用关于 x 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y ,得
y = 6100+x ③
如果用方程③中的代数式 6 100 +x 代替方程①中的y,那么就可以得到一个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x+(6100+x) =7300.
x+(6100+x)=7300.
如果把刚才的 y=6100+x 代入到 y-x=6100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得到6100=6100,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把变形之后,应该代入中…得到 x+(6100+x)=7300此时,消去了未知数___,得到关于___的一元一次方程.
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得 x= 600. 再将 x = 600 代入方程③,得 y=6700.
(4) 在解得 x= 600 后,为了求出y,能将它代入方程①或方程②吗?对于方程①,②,③而言,代入哪一个方程求解更简便一些?
(5) 你能概括一下上面解法的主要思路吗?
将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的某一个未知数,用关于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然后将它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从而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组的这种解法叫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是:
(1) 变形:将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变形,使得一个未知数能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 (2) 代入求解:用这个代数式代替另一个方程中相应的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
(3) 代回求解:把这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变形后的代数式(或者原方程组中的任何一个方程),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4) 写解:写出方程组的解。
将 y=-4代入③,得 x=3. 所以
想一想,对于例1中的方程组,还有另外的代入消元的方法吗?哪种解法更简便些?说说你的体会.
选择系数较为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形: 1.若方程组含有未知数系数为1的方程时,选择这个方程变形会比较简单; 2.方程组中存在用一个数表示的另一个数的方程时,可直接应用代入法.
(1) 找准消元对象,选择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 (2) 选好回代方程,用代入法求出一个未知数后,再求另外一个未知数时,一般代入第三个方程(即变形后的方程),这样求解会比较简单。
1. 用代人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并加以检验:
2. 用代入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除了代入法外,二元一次方程组还有其他解法吗?
(1) 观察方程①和②中含未知数x的项的系数,你发现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对解方程组有什么启发?
方程①②中x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如果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把这两个方程相加,就能消去x,转化成解关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
将方程①与②的两边分别相加,得 (x+y)+(y-x) =7300+6100,即 2y=13 400,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得 y=6 700 .
将 y=6 700 代入方程①,得x+6700=7300.解得 x=600.所以
(2) 在上面的方程组中,含未知数y的项的系数有什么特点?由此你能想出消去方程组中的y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吗?
方程①②中y的系数相等如果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两个方程相减,就能消去 y,转化成解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将方程①与②的两边分别相减,得 (x+y)-(y-x) =7300-6100.即 2x =1 200.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得 x=600.
将 x=600 代入方程①,得 600 +y=7300.解得 y=6700.所以
x= 600,y=6700.
(3) 想一想,上面方程组的解法与代入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与同学交流.
通过把两个方程相加或者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从而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 ——这种解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1.变形------可以适当乘以某数使其系数相等或者互为相反数; 2.加减------消去一个元(未知数) ; 3.求解------分别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 4.写解------写出原方程的解.
把方程①的两边同乘2,两个方程中含有v的项的系数就互为相反数了.
解:③×2,得 10u+4v=-18 ③ ②+③,得 13u=-26 解得 u=-2
你还有其他解法吗?试一试.
(1) 不要漏乘每一项;(2) 相减时看清符号.
(1) 如果两个方程组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则可以直接进行加减。若没有,则可以适当乘以某数使其系数相等或者互为相反数。 (2) 当方程组中方程比较复杂时,应先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后再进行加减。
如果关于 m,n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是 那么关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是什么?
1. 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
① + ②,得 2x+x = 3+1
①-②,得 2x-5x=4-1解得 x=-1
把 x =-1代入①,得 2×(-1) -3y = 4解得 y=-2
①×6+②,得 3x+3x=-6+30解得 x=4
把 x=4 代入②,得 3×4-2y=-6解得 y=9
1. 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
把①代入2得: 4(2n+3) +5n=-1
解得:n=-1.把n=-1代入①得: m =2×(-1) +3解的:m=1,
①-②得: 4y=-12,解得:y=-3
把y=-3代入①得: x=-2
①-②×2得:x=2把 x=2代入②得:y=3
2. 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
①+②得:5x=15,解得:x=3,
把 x=3 代入①得: y=10,
①-②得:7v=7,解得:v=1,
把 x=1 代入①得: y = 0,
①-②得:x=3把 x=3代入①得:y=4
4. 当x=2时,代数式 x2+ax+b的值是3;当x=-3时,这个代数式的值是-2. 求a与b的值.
将 x=2 代入代数式,得: 4 + 2a+b = 3,即 2a+b =-1①;将 x=-3 代入代数式,得: 9-3a+b=-2,即-3a+b =-11②,
①-②得: 5a=10,解得:a=2将 a=2 代入①,得: 4+b=-1,解得:b=-5综上,a=2,b=-5.
5.如果甲、乙两数之和为a,差为b,那么这两个数的积是什么?
6. 如图,点O在直线AB上,OC为射线,∠1比∠2的3倍还多20°,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 求∠1,∠2的度数.
8. 如图,有一台“数值转换机”,输入一对数 (x,y)后,输出一个新数 3(x+2y)-2.如果输入 (2a,3b)后,输出的新数是28;输入 (a,2b)后,输出的新数是16,求a与b的值.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图文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身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2 直方图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2 直方图授课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三种统计图的特点,问题1,问题2,问题解决,列频数分布表,理解应用,频数分布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 一次方程组10.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 一次方程组10.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备课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列出方程,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写出答案,知识回顾,答案一样吗,列出方程组,归纳与总结,找出两个等量关系式,列出两个方程,设两个未知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