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展开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若 x:y=3:2 ,则 x−yy 的值为( )
A.23B.12C.13D.2
2.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平行四边形B.正方形C.矩形D.菱形
3.一元二次方程 x2−2x−3=0 配方后可变形为( )
A.(x−1)2=2B.(x−1)2=4C.(x−1)2=1D.(x−1)2=7
4.若反比例函数 y=1−mx 的图像在第一、第三象限,则 m 可能取的一个值为( )
A.0B.1C.2D.3
5.如图,在5×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l,△ABC的顶点都在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cs∠BAC的值为( )
A.43B.34C.35D.45
6.若点 (−2,y1),(−3,y2),(2,y3) 都在反比例函数 y=kx(k<0) 图象上,则 y1,y2,y3 的大小关系为( )
A.y3>y1>y2B.y1>y3>y2C.y3>y2>y1D.y1>y2>y3
7.如图,某商店营业大厅自动扶梯 AB 的坡度为 i=1:2.5 ,过点B作 BC⊥AC ,垂足为点C.若大厅水平距离 AC 的长为 7.5m ,则两层之间的高度 BC 为( )
A.3mB.4mC.5mD.6m
8.如图,以点O为位似中心,把 △ABC 放大2倍得到 △A′B′C′ ,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B//A′B′B.△ABC∽△A′B′C′
C.AO:AA′=1:2D.点 C,O,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9.已知y是x的二次函数,y与x的部分对应值如表所示,若该二次函数图象向左平移后通过原点,则应平移( )
A.1个单位B.2个单位C.3个单位D.4个单位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 ABCD 的对角线 BD//x 轴,若 A(1,0),D(0,2) ,则点C的坐标为( )
A.(4,3)B.(4,4)C.(3,4)D.(2.5,4)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1.若sinA= 32 ,则锐角∠A= °.
12.若正方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的长为4,则该正方形的面积为 .
13.如图,在 △ABC 中, D,E 分别为 AB,AC 边上的中点,则 △ABC 与 △ADE 的周长的比值是 .
14.若关于x的方程 x2+mx−n=0 有一个根是3,则 3m−n 的值是 .
15.从 −1,2,3,−6 这四个数中任取两数,积为6的概率是 .
16.如图,点A在双曲线 y=−2x(x<0) 上,连接 OA ,作 OB⊥OA ,交双曲线 y=kx(k>0) 于点B,若 OB=2OA ,则k的值为 .
三、解答题(共9题,满分86分)
17.(8分)解方程: x2+2x=0 .
18.(8分)如图,在 ▱ABCD 中,过点B作 BE⊥AD ,垂足为E,过点C作 CF⊥AB ,交 AB 的延长线于点 F,BE=CF .求证: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19.(8分)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井深几何”问题:“今有井径五尺,不知其深,立五尺木于井上,从木末望水岸,入径四寸,问井深儿何?”它的大意是:如图,已知四边形 BCDE 是矩形, CD=5 尺, AB=5 尺, BF=0.4 尺,求井深 BC 为多少尺?
20.(8分)如图,在 Rt△ABC 中, ∠ABC=90° .
(1)求作点D,使四边形 ABCD 是矩形;(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在(1)的条件下,连接 BD ,若 AB=3,tan∠BAC=13 ,求 BD 的长.
21.(8分)新冠疫情期间,某校有“录播”和“直播”两种教学方式供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居家线上学习.为了了解该校学生线上学习参与度情况,从选择这两种教学方式的学生中,分别随机抽取50名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表(数据分组包含左端值不包含右端值).
(1)从选择教学方式为“录播”的学生中任意抽取1名学生,试估计该生的参与度不低于 50% 的概率;
(2)若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选择“录播”和“直播”的人数之比为 3:5 ,试估计选择“录播”或“直播”参与度均在 20% 以下的共有多少人?
22.(10分)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问题.
任意给定一个矩形A,若存在另一个矩形B,使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矩形A的一半,则称矩形 A,B 是“兄弟矩形”.
探究:当矩形A的边长分别为7和1时,是否存在A的“兄弟矩形”B?
小亮同学是这样探究的:
设所求矩形的两边分别是x和y,由题意,得 x+y=4①xy=72②
由①,得 y=4−x ,③
把③代入②,得 x(4−x)=72 ,
整理,得 2x2−8x+7=0 .
∵b2−4ac=64−56=8>0 ,
∴A 的“兄弟矩形”B存在.
(1)若已知矩形A的边长分别为3和2,请你根据小亮的探究方法,说明A的“兄弟矩形”B是否存在?
(2)若矩形A的边长为m和n,当A的“兄弟矩形”B存在时,求 m,n 应满足的条件.
23.(10分)平安路上,多“盔”有你.在“交通安全宣传月”期间,某商店销售一批头盔,进价为每顶40元,售价为每顶68元,平均每周可售出100顶.商店计划将头盔降价销售,每顶售价不高于58元,经调查发现:每降价1元,平均每周可多售出20顶.
(1)若该商店希望平均每周获利4000元,则每顶头盔应降价多少?
(2)商店降价销售后,决定每销售1顶头盔,就向某慈善机构捐赠m元(m为整数,且 1⩽m<5 ),帮助做“交通安全”宣传.捐赠后发现,该商店每周销售这种商品的利润仍随售价的增大而增大,求m的值.
24.(12分)在 △ABC 中, AB=AC,∠BAC=90° ,点D在边 BC 上,且不与点 B,C 重合,以 AD 为边作正方形 ADEF ,连接 CF .
(1)如图1,求证: CF⊥BC ;
(2)若直线 DE 与直线 CF 相交于点 P,AC=82,CD=a ,求 CP 的长.(用只含a的式子表示)
25.(14分)已知抛物线 y=x2+bx+c 经过 A(−3,n),B(2,n) 两点.
(1)求b的值;
(2)当 −1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x:y=3:2 ,
∴x−yy=3−22=12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设x=3,y=2,代入原式求解即可.
2.【答案】A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只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B、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特点分别分析判断,轴对称图形沿一条轴折叠180°,被折叠两部分能完全重合,中心对称图形绕其中心点旋转180°后图形仍和原来图形重合。
3.【答案】B
【知识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x2−2x−3=0 ,
∴x2−2x+1=3+1 ,
∴(x−1)2=4 ,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侧,再把方程两边加上1 ,然后把方程左边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即可.
4.【答案】A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解析】【解答】解:∵反比例函数 y=1−mx 的图像在第一、第三象限,
∴1﹣m>0,
∴m<1,
四个选项中,只有0<1,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知1﹣m>0,再求出m的范围即可。
5.【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过点C作CD⊥AB于点D,
∵AD=3,CD=4,
∴由勾股定理可知: AC=AD2+CD2=32+42=5 ,
∴cs∠BAC= ADAC=35 ,
故答案为:C.
【分析】过点C作CD⊥AB于点D,根据勾股定理先求出AC,然后在Rt△ADC中求cs∠BAC即可.
6.【答案】D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点 (−2,y1),(−3,y2),(2,y3) 都在反比例函数 y=kx(k<0) 图象上,
∴(2,y3) 在第四象限, (−2,y1), (−3,y2) 在第二象限,
∴y3 <0, y1> 0, y2 >0,且在第二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3,
∴y1>y2 ,
∴y1>y2>y3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象分布,确定(2,y3)在第四象限,(-2,y1), (-3,y2)在第二象限,从而确定y3最小,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确定y1>y2 ,从而得到答案.
7.【答案】A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解析】【解答】解:∵AB 的坡度为 i=1:2.5 ,过 B 点作 BC⊥AC ,垂足为点C,大厅水平距离 AC 的长为 7.5m ,
∴BC:AC=1:2.5 ,
则 BC=7.5÷2.5=3 (m).
故答案为:A.
【分析】直接利用坡度的定义求得BC:AC=1:2.5 ,代入数据求解即可.
8.【答案】C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点O为位似中心,把△ABC中放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A'B'C',
∴△ABC∽△A'B'C',OA:OA′=1:2,AB∥A′B′,CC′经过点O.
∴A、B、D正确,C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位似的性质可得△ABC∽△A'B'C',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别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9.【答案】C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的几何变换;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由表格可得点 (0,3) 与点 (2,3) 是关于二次函数对称轴对称的,则有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 x=0+22=1 ,
∴点 (1,4) 是二次函数的顶点,
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y=a(x−1)2+4 ,代入点 (−1,0) 可得: a=−1 ,
∴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y=−(x−1)2+4 ,
∵该二次函数图象向左平移后通过原点,
∴设平移后的解析式为 y=−(x−1+b)2+4 ,
代入原点可得: 0=−(−1+b)2+4 ,解得: b1=3,b2=−1 (舍去),
∴该二次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故答案为:C.
【分析】由表格可得点(0,3)与点(2,3)是关于二次函数对称轴对称的,则有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2+02=1,进而可得点(1,4)是二次函数的顶点,故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1)2 +4 , 然后代入点(-1,0)可得二次函数解析式,最后问题可求解.
10.【答案】B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过点B作BF⊥x轴,垂足为F,
∵四边形ABCD是矩形,
∴∠DAB=90°,
∴∠DAO+∠BAF=90°,
∵∠DAO+∠ADO=90°,
∴∠ADO=∠BAF,
∴△ADO∽△BAF,
∴OA:BF=OD:FA,
∵BD//x 轴,若 A(1,0),D(0,2) ,
∴OA=1,OD=2,BF=2,
∴1:2=2:FA,
∴FA=4,
∴点B(5,2),
∵四边形ABCD是矩形,
∴点E是BD的,AC的中点,
∴点E( 52 ,2),
设点C的坐标为(m,n),
∴m+12=52,n+02=2,
∴m=4,n=4,
∴点C的坐标为(4,4),
故答案为:C.
【分析】过点B作BF⊥x轴,垂足为F,证明△ADO~△BAF,确定点的坐标,再利用中点坐标公式确定点E的坐标,最后二次运用中点中点坐标公式即可确定点C的坐标.
11.【答案】60
【知识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解答】解:若sinA= 32 ,则锐角∠A=60°,
故答案为:60.
【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出∠A的度数.
12.【答案】8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的长为4,
∴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12 ×4²=8.
故答案为:8.
【分析】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其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据此求解即可.
13.【答案】2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D、E分别为 AB 、 AC 边上的中点,
∴DE是△ABC的中位线,
∴DE∥BC,DE= 12 BC,
∴△ADE∽△ABC,
∴DEBC=12 ,
∴C△ABCC△ADE=BCDE=2 ,
∴△ABC 与 △ADE 的周长的比值是2,
故答案为:2.
【分析】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周长比等于相似比,结合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求解.
14.【答案】-9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解析】【解答】解:∵3是方程 x2+mx−n=0 的一个根,
∴9+3m−n=0 ,
∴3m−n=−9 ;
故答案是-9.
【分析】 因为一元二次方程有一根为3, 把x=3代入原方程,再整理化简即得结果.
15.【答案】13
【知识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简单事件概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树状图如图所示
共有12个等可能的结果,其中积为6的结果有4个,
∴任取两个数,积为6的概率为 412=13
故答案为: 13.
【分析】根据题意先画出树状图,表示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个数的积为6的结果数,最后求概率即可.
16.【答案】8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点A作 AE⊥x 轴,过点B作 BF⊥x 轴,
∵OB⊥OA ,
∴∠AOB=90° ,
∴∠2+∠3=90° ,
∵∠1+∠2=90° ,
∴∠1=∠3 ,
∴△AEO∼△OFB ,
∵A在 y=−2x(x<0) 上,
设 A(x1,−2x1)(x1<0) ,
∴OE=|x1| , AE=|−2x1| ,
∵OB=2OA ,
∴EOFB=AEOF=AOOB=12 ,
∴FB=2EO=2|x1|=−2x1 ,
OF=2AE=2|−2x1|=−4x1 ,
∴B的坐标为 (−4x1,−2x1) ,
将点B的坐标代入 y=kx(k>0) ,
则 k=−4x1×(−2x1)=8 ;
故答案是8.
【分析】过点A作AE⊥x轴,过点B作BF⊥x轴,先证明△AEO∼△OFB ,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把B点坐标用x1表示,最后把B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式求k即可;
17.【答案】解:方法一:
原方程可化为 x(x+2)=0 .
∴x1=0,x2=−2 .
方法二:
配方,得 x2+2x+1=0+1 ,
即 (x+1)2=1 .
直接开平方,得 x+1=±1 ,
∴x1=0,x2=−2 .
【知识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利用分解因式法或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皆可.
18.【答案】解:∵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BC .
∴∠A=∠CBF .
又∵BE⊥AD , CF⊥AB
∴∠BEA=∠CFB=90° .
在△BEA与△CFB中
∠BEA=∠CFB∠A=∠CBFBE=CF
∴△ABE≌△BCF (AAS)
∴AB=BC .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结合垂直的定义,利用角角边定理证明△ABE≌△BCF,得出AB=BC,则可证明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19.【答案】解:
方法一:
∵ 四边形 BCDE 是矩形, ∴BF//CD ,
∴△ABF∽△ACD ,
∴ABAC=BFCD ,
即 AC=AB⋅CDBF=5×50.4=62.5 .
∴BC=AC−AB
=62.5−5
=57.5 (尺).
答:井深 BC 为57.5尺.
方法二:
∵ 四边形 BCDE 是矩形, ∴BF//CD ,
∴△ABF∽△DEF ,
∴ABDE=BFEF ,
即 DE=AB⋅EFBF
=5×(5−0.4)0.4=57.5 .
∴BC=DE=57.5 (尺).
答:井深 BC 为57.5尺.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解析】【分析】方法一:根据题意可知△ABF∽△AC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AC,进一步得到井深;
方法二:根据题意证明△ABF∽△DE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E,则知井深BC.
20.【答案】(1)解:如图所示,
四边形 ABCD 就是所求作的矩形;
(2)解:
在 Rt△ABC 中,
∵AB=3, tan∠BAC=13 ,
∴BC=1 ,
∴AC=AB2+BC2=10 ,
∵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BD=AC=10 .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 1 )分别以点A、C为圆心,BC、 AB长为半径画弧交于一点D ,然后连接即可;
(2)利用三角函数求出BC=1,然后根据矩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可求解即可.
21.【答案】(1)解:估计该生的参与度不低于 50% 的概率为 14+1350=2750 ;
故答案为: 2750
(2)解:∵选择“录播”的学生数为 1200×33+5=450 ,
选择“直播”的学生数为 1200×53+5=750 .
∴ 选择“录播”参与度在 20% 以下的学生数为 450×550=45 ,
选择“直播”参与度在 20% 以下的学生数为 750×250=30 .
45+30=75 ,
∴ 估计参与度均在 20% 以下的学生共有75人.
故答案为75人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解析】【分析】 (1)用表格中“录播”教学方式学生参与度在50%以上的人数除以被调查的总人数即可估计对应概率;
(2)先根据“录播”和“直播”的人数之比为3:5及该校学生总人数求出“直播”、“录播”人数,再分别乘以两种教学方式中参与度在0.4以下人数所占比例求出对应人数,再相加即可得出答案.
22.【答案】(1)解:设所求矩形的两边分别是x和y,由题意,得 x+y=52xy=3.②,①
由①,得 y=52−x ,③
把③代入②,得 x(52−x)=3 ,
整理,得 2x2−5x+6=0 ,
∵b2−4ac=25−48=−23<0 ,
∴A 的“兄弟矩形”B不存在.
(2)解:设所求矩形的两边分别是x和y,
由题意,得 x+y=m+n2,①xy=mn2.②
由①,得 y=m+n2−x ,③
把③代入②,得 x(m+n2−x)=mn2 ,
整理,得 2x2−(m+n)x+mn=0 ,
∵b2−4ac=(m+n)2−8mn=m2−6mn+n2 ,
又 ∵x,y 都是正数,
∴ 当 m2−6mn+n2⩾0 时,A的“兄弟矩形”B存在.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 1 )按照小亮的方法,列出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根的判别式列不等式判断即可;
(2)先根据小亮的方法列出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根的判别式列不等式得出m,n 应满足的条件.
23.【答案】(1)解:设每顶头盔应降价x元.
根据题意,得 (100+20x)(68−x−40)=4000 .
解得 x1=3,x2=20 .
当 x=3 时, 68−3=65 ;
当 x=20 时, 68−20=48 ;
∵ 每顶售价不高于58元,∴每顶头盔应降价20元.
(2)解:设每周扣除捐赠后可获得利润为w元,每顶头盔售价a元,根据题意,得
w=[100+20(68−a)](a−40−m)
=−20a2+(20m+2260)a−1460(40+m)
∵ 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 a=m+1132 ,开口向下,
当 a⩽58 时,利润仍随售价的增大而增大,
∴m+1132⩾58 ,解得 m⩾3 .
∵1⩽m<5, ∴3⩽m<5 .
∵m 为整数, ∴m=3 或4.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
【解析】【分析】 (1)设每顶头盔应降价x元,则每顶头盔的销售利润为(68-x-40)元,平均每周的销售量为(100+20x)顶,根据每周销售头盔获得的利润=每顶头盔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周的销售量,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结合每顶售价不高于58元,即可确定x的值;
(2)设每周扣除捐赠后可获得利润为w元,每顶头盔售价为a元,利用每周销售头盔获得的利润=每顶头盔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周的销售量,即可得出w关于a的函数关系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得出m的取值范围,再结合1≤m<5且m为整数,即可得出m的值.
24.【答案】(1)证明:如图1,
∵ 四边形 ADEF 是正方形,
∴∠DAF=90°,AD=AF .
∴∠1+∠2=90° .
∵∠BAC=90°,
∴∠3+∠2=90° .
∴∠1=∠3 .
∵AB=AC,
∴△BAD≌△CAF ,
∴∠B=∠4 .
∵∠BAC=90°,
∴∠BCF=∠4+∠ACB=∠B+∠ACB=90° .
∴CF⊥DC .
(2)解:作 AQ⊥BC 于Q.
∵△BA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82 ,
∴AQ=CQ=8 .
①如图2,当点D在 AQ 的左侧时, a>8, DQ=a−8 .
∵∠1+∠2=90°, ∠P+∠1=90° ,
∴∠2=∠P .
∵∠DQA=∠PCD=90° ,
∴△AQD∽△DCP ,
∴AQDC=DQPC ,
即 8a=a−8PC,
∴PC=18a2−a .
②如图3,当点D在 AQ 的右侧时, a<8,DQ=8−a .
∵∠1+∠2=90°, ∠CPD+∠1=90° ,
∴∠2=∠CPD .
∵∠DQA=∠PCD=90° ,
∴△AQD∽△DCP ,
∴AQDC=DQPC ,
即 8a=8−aPC ,
∴PC=−18a2+a .
③如图4,当点D与点Q重合时,点 E,C,P 三点重合,
此时 CP=0 .
综上所述, PC=18a2−a 或 PC=−18a2+a 或0.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性质,结合两角互余的性质证明△BAD≌△CAF,得出∠B=∠4,然后利用互余的性质即可得出结果;
(2)先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Q,然后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点D在 AQ 的左侧时,②点D在 AQ 的右侧时,当点D与点Q重合时,点 E,C,P 三点重合,先证明△AQD∽△DCP,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比例式求出PC的表达式即可.
25.【答案】(1)解:∵抛物线经过 A(−3,n),B(2,n) 两点,
∴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12 .
∴−b2=−12 .
∴b=1 .
(2)解:由(1)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x2+x+c ,
∵ 对称轴为直线 x=−12 ,且当 −1
①当公共点是顶点时,
∴△=1−4c=0 ,解得 c=14 .
②当公共点不是顶点时,
∴ 当 x=−1 时, 1−1+c⩽0 ,且当 x=1 时, 1+1+c>0 .
解得 −2
∵ 方程 x2+x+c=0 的两实根为 x1,x2 ,
∴ 抛物线 y=x2+x+c 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 x1,x2 ,
∴x1+x22=−12 ,即 x1+x2=−1 .
∴x2=−1−x1 .
∵3⩽x2−x1<9 ,
∴3⩽(−1−x1)−x1<9 .
∴−5
=x12−3(−1−x1)2
=−2(x1+32)2+32 .
∵ 当 −5
解法二:由(1)知 b=1 .
∵ 方程 x2+x+c=0 的两实根为 x1,x2 ,
∴x12+x1+c=0 ,即 x12=−x1−c ,①
x22+x2+c=0 ,即 x22=−x2−c②
①-②,得 x12−x22=−(x1−x2) ,
∴(x1+x2)(x1−x2)=−(x1−x2) .
∵3⩽x2−x1<9 ,
∴x1−x2≠0 .
∴x1+x2=−1 .
即 x1=−1−x2 .
∴3⩽x2−(−1−x2)<9
∴1⩽x2<4
∴p=x12−3x22
=(−1−x2)2−3x22
=−2(x2−12)2+32
∵ 当 1⩽x2<4 时,p随 x2 的增大而减少,
∴ 当 x2=1 时,p最大值为1.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
【解析】【分析】(1)由A、B两点的纵坐标相等,可知A、B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根据对称轴公式即可求出b值;
(2)分两种情况求解,即①当公共点是顶点时,根据△=0,即可求出c值;②当公共点不是顶点时,由数形结合可得当x=-1时,y≤0,当x=1时,y>0,据此列不等式求出c的取值范围;
(3)方法一:根据对称轴x=x1+x22=−12 ,把x2用含x1的代数式表示,代入p=x12−3x22 ,得出关于p与x1的二次函数,结合3⩽x2−x1<9 得出x1的范围,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p的最大值;
方法二:把x1和x2分别代入方程,联立把x2用含x1的代数式表示,代入p=x12−3x22 ,得出关于p与x1的二次函数,结合3⩽x2−x1<9 得出x1的范围,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p的最大值;x
…
-1
0
1
2
…
y
…
0
3
4
3
…
0~20%
20%~50%
50%~80%
80%~100%
录播
5
18
14
13
直播
2
15
21
12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答案(华东师大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答案(华东师大卷),共9页。
福建省漳州市台商区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 这是一份福建省漳州市台商区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