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9克硝酸铵固体溶于试管中的5mL水后,触摸试管感到发烫
    C.把打磨过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铝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大理石B.干冰C.煤D.澄清的石灰水
    3.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SO2
    B.乙硫醇由三种元素组成
    C.乙硫醇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6:1
    D.乙硫醇不充分燃烧也可能产生CO
    4.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3种不同的分子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没有单质参加
    D.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分
    5.下列鉴别或除杂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可选用加水溶解的方法
    B.除去铜粉中的铁粉,可选择用磁铁吸引的方法
    C.鉴别稀盐酸和食盐水,可以通过观察的方法
    D.除去氮气中的氧气,可以通过灼热的铜网
    6.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2B铅笔芯做导电性实验B.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C.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制取炭黑D.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
    7.偏二甲肼(C2H8N2)是用作推动火箭发射的燃料,下列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B.偏二甲肼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l
    C.偏二甲肼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偏二甲肼分子由C2H8分子和N2分子构成
    8.铁棍山药是温县特产,从其干燥根茎中提取的薯费皂素C27H42O3有增强肠胃运动的功效,下面关于C27H42O3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属于氧化物
    B.它的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 :42 :3
    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9.含磷洗涤剂因含三聚磷酸钠(化学式Na5P3Ox),大量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已知三聚磷酸钠中磷元素化合价为+5价,则x值为 ( )
    A.10B.9C.7D.5
    10.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从属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
    A.纯净物B.单质C.氧化物D.化合物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规范书写和使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小明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到如图所示的—格后,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写成“C”的原因。
    (1)符号“C”表示_____、_____、_____。
    (2)一氧化碳是由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_____(填“单质”或“混合物”“氧化物”)。
    1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厨房油锅起火,盖上锅盖就能灭火,原因是_____。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
    (3)制作粽子的原料一般有糯米、瘦肉、食盐、大枣、食用油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
    (4)过氧化钠(Na2O2)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种碳酸盐和氧气,常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3.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金属的下列特性填空(填字母序号):
    a 导热性 b 导电性 c 延展性
    ①黄金经反复捶打可制成金箔,利用了金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
    ②铁锅常用于烹饪,利用了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
    (2)在空气中,铁与___________同时接触发生反应而生锈,请你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___________。
    (3)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已知铬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2价铬的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一学期的化学学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实验,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静置一会儿后,用图一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请问:图一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有:______。(任写一种)
    (2)为了探究水的组成做了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如图二所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原理______;实验开始后发现两极都有气泡冒出,试管1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此实验能够证明水的组成的原因是______。
    (3)如图三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且密度比空气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______: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将F装置做了如图四所示改进,结果学生发现______ (填“高”或“低”)的蜡烛先熄灭,于是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火灾现场应该呈______(填“站立”或“匍匐”)姿势逃生。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6分)某小组在实验室制取和有关CO2化学性质的实验,选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他们制CO2的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_________;(填序号)
    (2)在装药品之前必须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
    (3)在进行制CO2时应先加入________,后加入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属于_______反应类型。
    (4)他们将制得的CO2与C装置连接,观察到C装置内有气泡,但是没有看到明显现象,为此小组同学展开了讨论,经研究后决定装置D与制CO2发生装置连接,观察到D装置中有________现象出现,
    (5)请你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现象分析:
    C装置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
    B装置中出现实验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__________。
    (6)若用制CO2的装置还可以制_______,若想收集到较纯净的该气体,必须进行改进的地方为_______;若想得到平稳的气流,应向装置内先加入______,然后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16.(6分)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假设实验前裝置中充满二氧化碳)
    (1)乙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丁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否检验乙处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3)说明装置丁的主要作用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能够证明甲处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有哪些?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8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
    (一)铜材料的有关知识
    (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2)纯铜又称紫铜,常见铜合金有黄铜、青铜等种类.家用电缆常用紫铜,以聚氯乙烯塑料或TPU橡胶包裹.
    ①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
    ②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 观察颜色 B 加稀盐酸 C 在空气中灼烧
    (二)铜及其化合物的实验1.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以下是制取硫酸铜的常见方法.
    (1)方案1: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用导管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①反应中溶液的稀硫酸的质量逐渐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方案2:将铜片加入浓硫酸中,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溶液逐渐变成蓝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是_____.
    (3)从环保角度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案_____(填“1”或“2”)更合理.
    2.在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碱式碳酸铜固体,其组成为:xCuCO3·yCu(OH)2·zH2O.
    (三)碱式碳酸铜的热分解实验
    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27.6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查阅资料)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该碱式碳酸铜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与Cu(OH)2的分解温度接近.浓硫酸能吸收水分,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
    2.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空气,加热后通空气的目的是_____.
    3.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B中样品加热.测得装置C、D的质量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如左下表所示,测得B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F点对应的m=_____.
    ②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该碱式碳酸铜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___.
    ③若缺少装置E,测得的 “y”____、“z”____的值分别会怎样(选偏大,偏小,不变).
    18.(8分)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___________;金属B是____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在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判断步骤②硫酸是否适量的依据是________。若没有稀硫酸,步骤②可以加入适量的____溶液。
    (4)将某Fe-Cu合金样品20g,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实验测得20g该合金样品与70.6g某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分)小江同学为了寻找含碳酸钙质量分数超过85%的石灰石,对一样品进行了如下定量实验(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试通过计算,分析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要求?_____
    20.(12分)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已知混合物的质量是49g,其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80%,加热到完全分解。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B
    2、B
    3、C
    4、B
    5、C
    6、B
    7、A
    8、D
    9、A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钴元素 一个钴原子 钴这种物质 碳、氧 氧化物
    12、隔绝氧气 肥皂水 糯米
    13、c a 氧气和水 保持铁制品洁净、干燥 Cr+2HCl=CrCl2+H2↑ 置换反应
    14、玻璃棒 引流 滤纸破损 氢气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不助燃 不可燃 灭火 高 匍匐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②③⑥(或①③⑤⑥) 检查装置气密性 石灰石(或大理石) 稀盐酸 复分解 白色沉淀 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氧气(或氢气) 改用排水法收集 二氧化锰(或锌粒)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控制液体滴加的速度
    16、 不能 通入的未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也能使丁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吸收二氧化碳、收集一氧化碳 炭粉逐渐减少;乙处黑色固体逐渐变红;丁中部分液体进入烧杯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Al Fe Cu Fe+CuSO4=FeSO4+Cu A 减小 2Cu +O2+2H2SO4=2CuSO4+2H2O SO2 1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 将B中残留的气体赶到CD装置 20.4g 46.4% 偏小 偏大
    18、铁 铜 过滤 引流 置换反应 向溶液中加入镁,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硫酸铜 20%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不符合要求
    20、15.36g
    装置
    实验前/g
    实验后/g
    C
    198.0
    205.2
    D
    221.0
    225.4
    实验步骤
    将适量盐酸加入烧杯中并称重
    称取少量石灰石样品加入烧杯中,使之与过量稀盐酸反应
    待反应完全后,称重
    实验数据
    烧杯和盐酸的质量为100.0g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为12.0g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为107.6g

    相关试卷

    浙江省温州市民办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民办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温州)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日常饮品中,不属于溶液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