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3-2024学年山西省乡宁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乡宁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二甲醚(C2H6O)以其无污染、易于制造的特征,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替代能源而普及.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甲醚由9个原子构成
B.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8
C.二甲醚属于氧化物
D.二甲醚和甲烷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2.实验室内用块状固体碳酸钙制取乙炔(C2H2),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氯分解更加激烈,所选发生装置最 合适的是( )
A.B.C.D.
3.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镧(La)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镧元素的相关信息,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8.9
B.镧的原子序数为57
C.镧的元素符号是La
D.镧属于非金属元素
4.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X的质量为6g
B.该反应类型一定是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3
D.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
5.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总质量 ⑤物质种类 ⑥原子种类
A.①③④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
6.下列几种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丝燃烧:
B.甲烷燃烧:
C.镁条燃烧:
D.红磷燃烧:
7.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书资料失火可用干冰灭火减少损失
B.汽油去除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
C.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D.食用含碳酸钙的钙片作补钙剂
8.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说法错误的是( )
A.室内发生火灾,立即打开门窗
B.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
C.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农具放置于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9.如图所示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AB.BC.CD.D
10.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药品B.点燃酒精灯
C.过滤D.稀释浓硫酸
12.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AB.BC.CD.D
13.某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的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此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A.水蒸气B.二氧化碳C.炭粒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14.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铁元素质量分数
B.金属的导电性
C.碳元素的化合价
D.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规范的是( )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加剧烈,发出白光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某同学为探究纯金属及其合金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表:黄铜片与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1)取锌片于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5%的稀硫酸,反应时气体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开始时容器内气体压强几乎不变,共原因是_____________。 m点时,所得溶液中除水之外还含有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
(2)另取两片相同的黄铜(铜锌合金,含锌量与实验1相同),分别放入足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中,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如表。分析可知,制成合金的一个目的是_____________。
(3)某工厂废液池中溶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锌、硫酸铜和硫酸,生产过程中还回收了一些锌粉。若只利用废液和锌粉制铜,请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
17.下列装置常用于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用高锰酸钾通过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装置需要改进的是_____。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看到_____时说明已经集满。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也能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发生装置一般用C而不用B,原因是_____。
(3)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用D制取二氧化碳与B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二氧化碳可用F装置收集的原因是_____。把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试管中,溶液变为_____色;将变色的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溶液又变为紫色,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_____(选填编号)。
A 将水槽换成烧杯
B 试管口橡皮塞未塞紧
C 先用手捂住试管,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18.学习碳单质的性质时,某校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碳的化学性质,按下列的实验装置对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液体M是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酒精灯加上铁丝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本实验设计中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氧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下图是三个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a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止水夹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实验三不能对比二氧化锰与氧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如果想要达到此目的,应改变实验方案,改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催化剂的种类,还能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将73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足量的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与盐酸不反应)反应,求理论上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____。
21.(8分)2017年11月27日印尼巴厘岛阿贡火山喷发,大量二氧化硫和水蒸气随空气蔓延,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硫酸而导致酸雨。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SO2+2H2O +O2 = 2H2SO4,计算32t二氧化硫完全反应生成硫酸多少吨?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粗略测定锌铜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前,先将锌铜合金在稀硫酸中浸泡片刻,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膜,然后称量一定量的合金样品并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①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分别装入各仪器中,按图示连接好装置
②再次检查气密性并记录C的液面位置;
③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
④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结合图示及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中的试剂为硫酸,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g,与硫酸充分反应后,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bg,则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3)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g,与硫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氢气体积为VL,为求出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还必须补充的一个数据是_____;
A 反应前加如稀硫酸的体积
B 反应前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C 实验前反应装置中空气的体积
D 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
(4)实验过程中,若步骤④中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锌的质量分数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23.(10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用D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导管_____端(填m或n)进入。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最好选用发生装置_____(填序号);将D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_____端(填m或n)连接上一个量筒。
(3)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装置A的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请回答:
①KMnO4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a=_____、d=_____。
②实验结束是,乙同学发现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量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I,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X分解放出O2;
③[实验验证]
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错误;第二组同学取物质X又加入试管中,控制温度在_____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
④[拓展延伸]
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到400℃时,生成O2的速率还是很慢。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问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_____(填“是”或“否”),其理由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D
2、B
3、D
4、C
5、A
6、B
7、B
8、A
9、C
10、A
11、D
12、C
13、D
14、C
15、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锌片表面有一层氧化锌薄膜 硫酸锌、稀硫酸 提高耐腐蚀性 向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废液至没有气泡产生,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到铜
17、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向瓶外冒出 跟B中的长颈漏斗比,C中使用的是分液漏斗具有控制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的作用,同时分液漏斗还能控制滴加液体药品的量具有节约药品的优点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跟空气中的氧气等成分反应 红 BC
18、澄清石灰水 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黑色粉变成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19、探究水的组成 氢气 水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内空气的五分之一体积 两支试管内均加入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温度(或催化剂的质量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8g
21、49t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 D 偏小
23、长颈漏斗 n B m 2 1 I 250℃ 控制变量法 否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二氧化锰充当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物 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
2
2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0
8
13
A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B证明质量守恒定律
C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D用于实验室即关即停制取H2
实验设计
选项
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探究MnO2能否加H2O2分解
C.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D.探究空气、呼出气体中CO2含量
0-1小时
1 小时-2小时
2小时-3小时
5%的稀硫酸
无气泡产生
15%的稀硫酸
无气泡
少量小气泡,反应缓慢
少量小气泡增加不明显,缓慢
现象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此现象
①硬质玻璃管内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液体M内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山西省(运城地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地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晋南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南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壶关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壶关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