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第3节 群落的演替综合训练题
展开1.(2022·广东深圳校考)裸岩的演替与弃耕农田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
A.初始条件不同B.影响因素不同
C.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D.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答案】A 【解析】初生演替速度慢,经历的阶段相对多,时间长,趋向形成新的群落;次生演替速度快,经历的阶段相对少,时间短,趋向恢复原来的群落。所以裸岩的演替与弃耕农田演替的主要区别是初始条件不同,A正确。
2.(2022·广东揭阳校考)种植过大片草莓的农田闲置多年后,被柳等木本植物覆盖,成片的草莓不见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农田朝着木本植物方向进行次生演替
B.光照在该农田的演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C.演替就是一种生物代替另一种生物的过程
D.草莓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在争夺阳光、空间等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答案】C 【解析】草莓农田闲置后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该农田朝着木本植物方向进行次生演替,A正确;木本植物争夺阳光的能力更强,光照在该农田的演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B正确;演替是指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这种替代属于优势替代,C错误;草莓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与木本植物在争夺阳光、空间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而逐渐被淘汰,D正确。
3.(2022·广东揭阳校考)从光裸的岩地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其原因是( )
①草本植物阶段,土壤中有机物较丰富,通气性好
②灌木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
③灌木更高大,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
④灌木阶段,群落内竞争激烈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草本植物阶段,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有机物较丰富,通气性好,能加快草本植物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①正确;灌木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在竞争中获胜,逐渐取代部分草本植物,能加快草本植物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②正确;灌木更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即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能加快草本植物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③正确;灌木阶段,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使得群落结构复杂,群落内竞争激烈,但这不是草本植物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的原因,④错误。
4. 某地退耕还林若干年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图甲、乙、丙表示退耕还林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
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
C.图丙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答案】B 【解析】图甲中,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最终趋于稳定,因此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A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减弱,因此图乙可表示该地块上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B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存在“优势取代”现象,因此图丙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C正确;人类的砍伐森林、植树造林等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D正确。
题组二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5.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都会按照人们的愿望,最终发展为最稳定状态
B.即使时间允许,弃耕农田也不一定能演变成森林
C.农业生态系统必须依靠人力来维持,否则就要发生演替
D.人类活动不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答案】A 【解析】人类活动若是不合理利用资源的方式,将会导致群落稳定性降低。
6.(2022·广东茂名校考)茂名露天矿是油页岩开采后形成的巨大矿坑,2012年启动了露天矿生态公园规划建设工作,植树造林约6 300亩(注:1亩约为666.67平方米),引入了大型人工湖,现矿湖中已有成群的鱼类游动,鸟类也在湖中觅食,已形成了稳定的生物群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现象称为群落演替,该过程中物种组成和优势物种发生显著变化
B.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中的物种被另一个群落的物种代替的过程
C.该生态公园中群落的空间结构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D.若要调查该公园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
【答案】B 【解析】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演替中物种组成和优势物种发生显著变化,A正确;演替过程中发生的是优势取代,而非物种的替代过程,B错误;该生态公园中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前者主要受到光照的影响,而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分布,C正确;土壤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强、身体小,若要调查该公园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D正确。
7.近年,我国较多城市雾霾天气频发,改善生态环境势在必行。“退耕还林”持续进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迅速展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需要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C.退耕还林过程增加了物种丰富度
D.退耕还林过程经历了次生演替
【答案】B 【解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得以提高,群落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A正确;外来物种引入不当会导致生态灾难,因此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需要谨慎引进外来物种,B错误;退耕还林的过程,是在土壤条件保留的基础上进行的次生演替过程,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物种丰富度会逐渐增加,C、D正确。
8.下列关于生物演替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B.人类活动只会改变生物演替的速度,不会改变生物演替的方向
C.开垦荒山和退耕还林是两个群落的逆转
D.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说明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是不可改变的
【答案】A 【解析】一般情况下次生演替会比初生演替快,A正确;人类活动会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错误;开垦荒山和退耕还林是正向演替,C错误;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说明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能改变,D错误。
[能力提升]
9.(2022·广东茂名联考)水东湾海洋公园是以红树林为主题的城市湿地公园,最大的特点是人工红树林生态修复,是全国最大的连片人工红树林种植示范基地,形成了独特的“海上森林”景观;也是广东省首批十佳观鸟胜地之一,观鸟时间全年均可,4~8月以鹭鸟等繁殖留鸟为主,秋冬季至翌年春季可见各种鸻鹬类等迁徙候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决定水东湾海洋公园鸻鹬类的某一种群的种群密度是其出生率与死亡率
B.水东湾海洋公园在夏季与秋冬季鸟类种群的变化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
C.水东湾湿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
D.水东湾人工红树林生态修复,体现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答案】A 【解析】决定水东湾海洋公园鸻鹬类的某一种群的种群密度是其迁入率与迁出率,A错误;水东湾海洋公园的鸟类随着季节有规律地发生变化,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B正确;水东湾湿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C正确;水东湾人工红树林生态修复,体现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正确。
10.(2022·广东深圳校考)某同学通过阅读家乡地志了解了该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地形成云杉林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人类活动会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①→⑤过程中,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
D.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答案】D 【解析】采伐迹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正确;人类活动会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正确;①→⑤过程中,物种的多样性增加,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C正确;⑤云杉林群落中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错误。
11.如图是某森林在遭受火灾前后植被的分布及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三类植物呈斑块镶嵌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B.b~d段,由于森林完全烧毁,所以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一直增加
D.b~d段,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优势种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由于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同一地段不同种群呈镶嵌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b~d段,森林完全烧毁,但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所以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最后趋于稳定,C错误;b~d段,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优势种不断发生变化,D错误。
12.如图为甲、乙两地在一段时间内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曲线,其中甲地为森林群落,乙地为废弃的矿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研究甲、乙两地在一段时间内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是在____________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可用____________法来统计甲地大型哺乳动物的丰富度。
(2)单位面积甲地合成的有机物比乙地多,从群落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甲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对光的利用率高。
(3)若气候条件适宜,乙地最终也可演替成森林,但由于缺乏形成森林所需要的____________条件,因此演替的时间会相当漫长。如果乙地的群落演替到D点时,人类开荒种田,则会改变该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
【答案】(1)群落 记名计算
(2)垂直结构复杂(或明显)
(3)土壤 速度和方向
【解析】(1)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统计甲地大型哺乳动物的丰富度可用记名计算法。(2)甲地为森林群落,乙地为废弃的矿区,单位面积甲地合成的有机物比乙地多,从群落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甲地垂直结构复杂(明显),植物对光的利用率高。(3)乙地为废弃的矿区,若气候条件适宜,乙地最终也可演替成森林,但由于缺乏形成森林所需要的土壤条件,因此演替的时间会相当漫长。如果乙地的群落演替到D点时,人类开荒种田,则与自然演替相比,人类活动会改变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3.下图为退耕还林后,不同年限的群落盖度(植物覆盖面积占地面总面积的比率)变化曲线。
(1)总的来说,演替包括了两种不同类型,图中所示的为________演替,而在火山岩上进行的是________演替。
(2)从上图分析,退耕后此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的总量将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3)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演替一定年限后,此生态系统比原来耕地的结构更加________(填“复杂”或“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更________(填“强”或“弱”)。
(4)人类可以毁林开荒,也可以退耕还林,这表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和________。
【答案】(1)次生 初生 (2)增加
(3)复杂 强 (4)方向
【解析】(1)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前者是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进行的演替,后者是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植物体的地方进行的演替,退耕还林属于后者,而在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前者。(2)退耕后此地生态系统群落丰富度提高,因此生态系统的生物的总量将增加。(3)退耕还林后,生态系统生物量增加,结构将更加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将更强。(4)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精练: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精练,共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课后测评,共8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群落的演替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群落的演替课后练习题,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