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1 牛顿第一定律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1 牛顿第一定律学案,共3页。
学习目标:
1.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并会计算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重点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速度的计算
自学指导:看课本第27至28页的内容,5分钟后完成回答下列问题,老师将抽查提问。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 相等。
2.定义:物体通过的 与 的比值叫做速度。
3.公式: 单位:
4.物理意义:速度用来 ,速度越大,表示运动的越 。速度越小,表示运动的越 。
5.速度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所以速度是 。速度的方向就是 的方向。
6.如何比较矢量的大小?
课堂小结:
当堂训练:(每题10分)
1.1m/s= km/h 1km/h=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B、速度大的物体,位移一定大
C. 时间越小,运动的速度越大 D. 运动越快的物体,速度越大
3.汽车以36km/h的速度从甲地匀速运动到乙地用了2h,如果汽车从乙地返回甲地仍做匀速直线运动用了2.5h,汽车返回时的速度为( )
A.-8m/s B.8m/s C.-28.8km/h
4.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设向右为正方向,若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的速度为+4km/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B.乙质点的速度大于甲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同数学中的正负号意义完全相同
D.因甲乙质点运动方向不同,无法比较其速度大小
5.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两倍
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一定等于它的路程
C.若两物体运动快慢相同,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D.若两物体运动快慢相同,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
6.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的速度为-4m/s,则可知( )
A. 乙质点的速度大于甲质点的速度
B. 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 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
D. 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20m
(★)7.“大洋一号”配备有一种声呐探测系统,用它可测量海水的深度。其原理是:用超声波发生器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底会反射回来,若已知超声波仔海水中的波速,通过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就可推算出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现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为1500m/s,船静止时,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为8S,试计算该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
8、如图甲所示是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试根据图像说明从A-B-C-D的各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回答列题。
①物体甲在5s内的速度是多少?
②物体甲在第5s的瞬时速度是多少?
③物体甲在5s内的速率是多少?
1、(多选)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每秒位移相同,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C、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D、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
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速率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瞬时速度的方向始终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4、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2.5m/s B、12m/s 12.75m/s
5、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7m/s B、5m/s C、6m/s D、5.5m/s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速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巩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学指导1,自学检测1,自学指导2,自学检测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