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26份)
- 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4自由落体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习题课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1重力与弹力课时1重力与弹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课文内容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定位,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随堂训练,知识概览,规律总结,答案C,公式推导过程,方法归纳,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目 标 素 养1.在v-t图像中,会用面积法求位移。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会用公式分析、计算有关问题。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会用此公式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问题。4.会正确选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1.位移公式:x= vt 。 2.v-t图像:是一条与时间轴 平行 的直线。 3.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等于v-t图线与对应的时间轴所包围的矩形的 面积 ,如图所示。
微思考1v-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矩形的面积有时在时间轴上方,有时在时间轴下方,这两种情况物体的位移有何不同?
提示:根据v-t图像的物理意义,图线在时间轴上方,表明物体向正方向运动,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矩形的面积代表物体的位移为正值,位移沿正方向;同理图线在时间轴的下方,表明物体的位移是负值,位移沿负方向。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1.位移在v-t图像中的表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对应着v-t图像中的图线和 时间轴 包围的“面积”。如图所示,在0~t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 梯形 的“面积”。
微判断(1)在v-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与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 )(2)初速度越大,时间越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一定越大。( )(3)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
微思考2如果你是机场跑道设计师,若已知飞机的加速度为a,起飞速度为v,你应该如何来设计飞机跑道的长度?
重难归纳1.该式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之一,和v=v0+at 综合应用,可以解决所有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2.公式中的x、v0、a都是矢量,应用时必须选取统一的方向为正方向。若选v0的方向为正方向,
研究图中情景,分析如何求刹车过程中的位移和刹车时间。
提示:计算刹车问题,要首先计算汽车停下的时间,再将题给时间与刹车时间比较,不能盲目将题目所给的时间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典例剖析【例1】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5 m/s,加速度为a=0.5 m/s2,求:(1)物体在3 s内的位移;(2)物体在第3 s内的位移。答案:(1)17.25 m(2)6.25 m
学以致用1.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20 m/s。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大小为4 m/s2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第6 s末汽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答案:50 m
方法总结“刹车类”问题的处理方法 (1)刹车类问题一般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停下后不能做反向的运动。 (2)处理该类问题时,首先要判断刹车后经多长时间速度变为零(即刹车时间)。
二 对速度位移公式的理解及应用
重难归纳1.关系表达式。
2.公式的矢量性。一般先规定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1)物体做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做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2)位移x>0,说明物体通过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x<0,说明物体通过的位移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如图所示,A、B、C三个标志牌的间距均为x,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已知汽车经过标志牌A的速度为vA,你能求出汽车经过标志牌B和C的速度vB和vC吗?
典例剖析【例2】一列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这列火车的长度为l,火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1,而车尾经过此路标时的速度为v2,求:(1)火车的加速度a;(2)火车中点经过此路标时的速度v;(3)整列火车通过此路标所用的时间t。
解析:火车的运动情况可以等效成一个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速度为v1,前进位移l,速度变为v2,所求的v是经过 处的速度,其运动简图如图所示。
三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
此推论常有两方面的应用:一是用以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二是用以求加速度。
为了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上启动阶段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成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 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 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怎么求?
提示:根据轿车的实际长度与照片的对比,确定每小格代表的实际长度。再利用逐差相等公式Δx=aT2求解加速度。
典例剖析【例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 m和64 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 s,求物体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及其加速度。答案:1 m/s 21 m/s 2.5 m/s2
方法规律Δx=aT2的应用 一是用以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二是用以求加速度。
学以致用3.(多选)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 s时间经过A、B两根电线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 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 m/s,则( )A.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9 sB.车的加速度为15 m/s2C.经过A杆时速度为5 m/sD.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为7.5 m答案:ACD
四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重难归纳1.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间的关系。
2.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和物体的运动过程,必要时要画出物体运动的过程示意图。(2)明确研究过程的已知量和待求量,弄清题目的条件,要注意各物理量单位的统一。(3)规定正方向(一般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从而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正负。对于无法确定方向的未知量,可以先假设为正方向,待求解后,再根据正负确定所求物理量的方向。
(4)根据物理量特点及求解需要选用适当的公式列方程。(5)计算结果并判断其是否符合题意和实际情况。
一辆汽车从A点开始以初速度v0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到达B点,再过时间t到达C点时速度为v。利用所学规律能推导出B点的速度吗?B点的速度和AC段的平均速度有什么关系?
典例剖析【例4】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面上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1、2两点,1、2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木块通过1、2两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1和t2。木块的前端为P,求: (1)木块经过位置1、位置2的平均速度的大小;(2)木块前端P在1、2之间运动所需时间。
思路点拨:(1)由平均速度公式求解木块经过位置1、位置2的平均速度大小。(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由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P端经过位置1、2的速度v1、v2,再由速度公式求时间或由位移公式求出从出发点到位置1、位置2的时间。
学以致用4.(多选)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在第3次、第4次闪光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由此可求( )A.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的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答案:ABC
1.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距离l到达B点,速度为v,接着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BC间的距离为( )A.lD.4l答案:C解析:设加速度为a,则v2=2al,(2v)2-v2=2alBC,得lBC=3l。
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t=0时刻物体从原点开始运动,设向东为速度v的正方向。则( )
A.0~6 s内物体一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t=4 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C.t=5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2 m/s,方向向西D.t=6 s时,物体在原点东侧6 m处答案:D
解析: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0,做匀速直线运动,2~6 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m/s2=-1.5 m/s2,方向向西,则在0~6 s内物体不是一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选项A、B错误;由题图知t=5 s时,v5=at45=-1.5×1 m/s=-1.5 m/s,选项C错误;根据图像面积表示位移知t=6 s时的位移等于2 s时的位移,x=2×3 m=6 m,所以t=6 s时,物体在原点东侧6 m处,选项D正确。
3.如图所示,一辆正以8 m/s的速度沿直线行驶的汽车,突然以1 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则汽车行驶了18 m时的速度为( ) A.8 m/sB.12 m/sC.10 m/sD.14 m/s答案:C
4.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 s内与第2 s内位移大小之比为x1∶x2,在走完第1 m时与走完第2 m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v1∶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n=1:3:5∶…∶(2n-1),所以x1:x2=1:3,由v2=2ax得,v1:v2=1: 。
5.假设飞机着陆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10 s速度减为一半,滑行了450 m,则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多大?着陆后30 s滑行的距离是多少?答案:60 m/s 600 m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 共点力的平衡课堂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定位,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随堂训练,知识概览,答案C,答案B,重难归纳,答案AC,答案见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 (2019)2 摩擦力课文内容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定位,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随堂训练,知识概览,一滑动摩擦力,答案AC,二静摩擦力,答案AD,重难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 自由落体运动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定位,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模型方法·素养提升,随堂训练,知识概览,四竖直上抛运动,答案ACD,答案A,章末知识体系构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