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 第四专题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 测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 某离子化合物MCl(s)在水中溶解并发生电离,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 ml MCl中含有NA对共用电子对
B.MCl为弱电解质,在水中仅部分电离
C.M+和Cl-均与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结合形成水合离子
D.MCl在水作用下的溶解和电离过程是物理变化
2.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eq \\al(+,4)、H+、S2Oeq \\al(2-,3)、POeq \\al(3-,4) B.Na+、Ca2+、Cl-、NOeq \\al(-,3)
C.Cu2+、Hg2+、S2-、SOeq \\al(2-,4) D.Ba2+、Al3+、Br-、COeq \\al(2-,3)
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泡沫灭火器的原理:2Al3++3CO+3H2O=2Al(OH)3↓+3CO2↑
B.用石灰乳制漂白粉:Ca2++2OH-+Cl2=Ca2++Cl-+ClO-+H2O
C.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D.向NH4HSO4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Ba2++2OH-+2H++SO=BaSO4↓+2H2O
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eq \\al(2-,3)+CO2+H2O===2HCOeq \\al(-,3)
B.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SO2+H2O+ClO-===SOeq \\al(2-,4)+Cl-+2H+
C.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Cl2+2Fe2+===2Fe3++2Cl-
D.Ca(HCO3)2溶液中滴入少量Ca(OH)2溶液:Ca2++OH-+HCOeq \\al(-,3)===CaCO3↓+H2O
5. 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 )
6. 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7. 下列各组粒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或通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也正确的是( )
8.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Oeq \\al(2-,4)、NOeq \\al(-,3)
B.NaHS溶液中:SOeq \\al(2-,4)、K+、Cl-、Cu2+
C.eq \f(KW,cH+)=10-13 ml·L-1的溶液中:NHeq \\al(+,4)、Mg2+、SOeq \\al(2-,4)
D.通入大量CO2的溶液中:Na+、ClO-、CH3COO-、HCOeq \\al(-,3)
9. 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几种无机离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eq \\al(2-,4)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eq \\al(+,4)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10.下列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石灰石与醋酸反应:COeq \\al(2-,3)+2CH3COOH===2CH3COO-+CO2↑+H2O
B.铜片上电镀银的总反应(银作阳极,硝酸银溶液作电镀液):Ag(阳极)eq \(=====,\s\up7(通电))Ag(阴极)
C.铜与稀硝酸反应:3Cu+2NOeq \\al(-,3)+8H+===3Cu2++2NO↑+4H2O
D.明矾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2Al3++3SOeq \\al(2-,4)+3Ba2++6OH-===2Al(OH)3↓+3BaSO4↓
11.溶液X中含有下表离子中的某5种,且其浓度均为0.1 ml·L-1(不考虑水的电离与离子水解)。向X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经分析,反应前后阴离子种类没有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溶液中一定含3种阳离子、2种阴离子
B.X溶液中不可能含有HCOeq \\al(-,3)或COeq \\al(2-,3)
C.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eq \\al(-,3)+4H+===3Fe3++NO↑+2H2O
D.根据电荷守恒,原溶液中一定含Mg2+
12.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是( )
A.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5SO2+2H2O+2MnOeq \\al(-,4)===2Mn2++5SOeq \\al(2-,4)+4H+
B.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双氧水:2I-+2H++H2O2===I2+2H2O
C.硅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SiOeq \\al(2-,3)+2H+===H2SiO3↓
D.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的铁粉:3Cu2++2Fe===2Fe3++3Cu
13.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K+、Cl-及X与Y两种离子,现向该溶液加入W试剂,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的关于X、Y离子的推断能成立的是( )
14.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COeq \\al(2-,3)+CaSO4===CaCO3+SOeq \\al(2-,4)
B.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Fe+4H++NOeq \\al(-,3)===Fe3++NO↑+2H2O
C.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钾溶液:Al3++4OH-===AlOeq \\al(-,2)+2H2O
D.氯化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Cu2++ S2-===CuS↓
15.某城市主要空气污染物为PM2.5、SO2、NOx。某科学实验小组为检测空气样本成分,用蒸馏水将其处理制成待测液,设计实验及所得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④中可用Ba(NO3)2溶液代替BaCl2溶液,以证明待测试样中含有SOeq \\al(2-,4)
B.由实验②、⑤可知,待测试样中含有NHeq \\al(+,4)和NOeq \\al(-,3)
C.焰色反应表明待测试样中含Na元素和K元素
D.该城市的污染来源主要是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16.pH=0的某X溶液中,除H+外,还可能存在Al3+、Fe2+、NHeq \\al(+,4)、Ba2+、Cl-、COeq \\al(2-,3)、SOeq \\al(2-,4)、NOeq \\al(-,3)中的若干种,现取适量X溶液进行如图一系列实验。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4H++NOeq \\al(-,3)===3Fe3++NO↑+2H2O
B.生成沉淀H 的离子方程式为AlOeq \\al(-,2)+CO2+2H2O===Al(OH)3↓+HCOeq \\al(-,3)
C.溶液X中一定没有的离子仅为COeq \\al(2-,3)、Ba2+
D.溶液X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H+、Fe2+、SOeq \\al(2-,4)、NHeq \\al(+,4)、 Al3+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2分)
17.(15分)请按要求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1)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及量的变化。
向含有a m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l Cl2,
若x=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x=4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殊条件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在碱性条件下,Cl2可将废水中的CN-氧化为无毒的CO2、N2,该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酸性条件下,向含铬废水中加入FeSO4,可将Cr2Oeq \\al(2-,7)还原为Cr3+,该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次氯酸钠碱性溶液,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2分)Ⅰ.为探究NH4HCO3和NaOH的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向含0.1 ml NH4HCO3的溶液中加入0.1 ml NaOH,反应完全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
(1)若有沉淀,则NH4HCO3与NaOH的反应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离子方程式)。
(2)若无沉淀,则NH4HCO3与NaOH的反应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离子方程式)。
Ⅱ.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反应:
(1)当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时,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n[Ba(OH)2]∶n(NaHSO4)=1∶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按要求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1)生物硝化法:在富氧条件下,通过硝酸盐菌的作用,将氨氮(以NHeq \\al(+,4)表示,下同)氧化成硝酸盐,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再加入足量KI,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淀粉试剂,溶液呈蓝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9.(10分)在Na+浓度为0.5 m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实验Ⅰ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
(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分)皮革厂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氨氮(以NH3、NHeq \\al(+,4)形式存在),通过沉淀和氧化两步处理后可使水中氨氮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1)沉淀:向酸性废水中加入适量Fe2(SO4)3溶液,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NH4Fe3(SO4)2(OH)6沉淀。
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废水中氨氮去除率随pH的变化如图1所示,当1.3
①NaClO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研究发现,废水中氨氮去除率随温度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当温度大于30 ℃时,废水中氨氮去除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ClO-)/n(氨氮)对废水中氨氮去除率和总氮去除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当n(ClO-)/n(氨氮)>1.54后,总氮去除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D
【解析】MCl为离子化合物,通过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化学键,不存在共用电子对,故A错误;MCl为离子化合物,故MCl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故B错误;M+带正电荷,与水分子中显负电性的氧原子结合形成水合离子,Cl-带负电荷,与水分子中显正电性的氢原子结合形成水合离子,故C错误;MCl在水作用下的溶解和电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D正确。
2.【答案】B
【解析】A中H+与S2Oeq \\al(2-,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与POeq \\al(3-,4)反应生成弱电解质;C中S2-分别与Cu2+、Hg2+生成沉淀;D中Ba2+与COeq \\al(2-,3)反应生成沉淀,Al3+与COeq \\al(2-,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3.【答案】D
【解析】A.碳酸氢钠与硫酸铝发生双水解反应产生沉淀和气体,利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发生的反应:3HCO+Al3+=3CO2↑+Al(OH)3↓,A错误;B.氯气通入石灰乳制漂白粉的离子方程式为:Ca(OH)2+2Cl2= 2ClO-+ 2Ca2++2Cl-+2H2O,次氯酸钙是可溶于水的盐,氢氧化钙在离子方程式中遵循“清离浊分”的处理原则,B错误;C.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不但发生酸碱中和反应,铁离子还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在NH4HSO4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氢氧根离子只与氢离子反应,不与铵根离子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D正确;答案选D。
4.【答案】D
【解析】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会析出NaHCO3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COeq \\al(2-,3)+CO2+H2O===2NaHCO3↓,A错误;SO2少量时会有HClO生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3ClO-===SOeq \\al(2-,4)+Cl-+2HClO,B错误;I-还原性强于Fe2+,通入少量Cl2先和I-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C错误;Ca(OH)2少量,二者1∶1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2++OH-+HCOeq \\al(-,3)===CaCO3↓+H2O,D正确。
5.【答案】D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c(Na+)=c(NOeq \\al(-,3))+c(Cl-)+c(CH3COO-)可知,c(Na+)>c(NOeq \\al(-,3)),A错;Fe3+与SCN-发生反应生成红色溶液而不是红色沉淀,B错;Al3+与HCOeq \\al(-,3)能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错;加入的NaOH先与H+、Al3+反应,后与NHeq \\al(+,4)反应产生氨气,最后与Al(OH)3沉淀反应,D正确。
6.【答案】B
【解析】 A项,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只能证明一定存在Fe3+,不能证明是否含有Fe2+,错误;B项,无水 CuSO4遇水生成CuSO4·5H2O,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正确;C项,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能够证明原粉末中含有Na+,无法证明是否含有K+,因为要观察钾的火焰颜色,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黄光,排除钠的干扰,错误;D项,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CO2,SO2也可以,错误。
7.【答案】D
【解析】HCOeq \\al(-,3)与OH-反应生成的COeq \\al(2-,3)会结合Ba2+生成BaCO3沉淀,A错误;因FeS可与强酸反应,Fe2+与过量H2S不反应,B错误;HClO、Fe3+都具有强氧化性,可将SOeq \\al(2-,3)氧化为SOeq \\al(2-,4),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8.【答案】C
【解析】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中Al3+因生成Al(OH)3沉淀或AlOeq \\al(-,2)而不能大量存在,A项错误;NaHS、Cu2+之间发生反应生成CuS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室温下,eq \f(KW,cH+)=10-13 ml·L-1的溶液显酸性,NHeq \\al(+,4)、Mg2+、SOeq \\al(2-,4)之间不反应,也都不与H+反应,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溶液中CO2、H2O与ClO-发生反应生成弱电解质HClO,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原溶液中加入硝酸钡和盐酸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存在SOeq \\al(2-,4)、SOeq \\al(2-,3)或Ag+,A项错误;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加入的盐酸引起的,C项错误;加入KSCN溶液得到红色溶液,Fe3+可能是由原溶液中的Fe2+被酸性环境的NOeq \\al(-,3)氧化而来的,故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Fe3+,D项错误;因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eq \\al(+,4),B项正确。
10.【答案】A
【解析】石灰石为难溶物,不能拆成离子形式。
11.【答案】A
【解析】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l·L-1,向X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且反应前后溶液中阴离子种类没有变化,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与H+反应产生气体的阴离子不可能是COeq \\al(2-,3)或HCOeq \\al(-,3);根据表中的离子,可推知气体是Fe2+、NOeq \\al(-,3)在酸性环境下反应生成的NO,若阴离子只有Cl-和NOeq \\al(-,3),另外3种为阳离子,则电荷不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可知还含有阴离子SOeq \\al(2-,4)和一种带有2个正电荷的阳离子,Ca2+与SOeq \\al(2-,4)反应生成沉淀,故溶液中一定含有Mg2+,所以原溶液中含有的五种离子为Cl-、NOeq \\al(-,3)、SOeq \\al(2-,4)、Fe2+、Mg2+,含有2种阳离子、3种阴离子,A项错误,B、D项正确;生成的无色气体为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eq \\al(-,3)+4H+===3Fe3++NO↑+2H2O,C项正确。
12.【答案】D
【解析】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的铁粉:Cu2++Fe===Fe2++Cu,D项错误。
13.【答案】A
【解析】Fe3+能够氧化I-,使淀粉KI溶液变蓝,且与K+、Cl-、SOeq \\al(2-,4)能够共存,故A正确;K+、Cl-、Na+能够共存且不水解,CH3COO-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溶液pH不可能等于7,故B错误;若含有COeq \\al(2-,3),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故C错误;加入过量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原溶液中没有Al3+、Mg2+,故D错误。
14.【答案】A
【解析】过量的铁粉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一氧化氮和水,离子方程式应为3Fe+8H++2NOeq \\al(-,3)===3Fe2++2NO↑+4H2O,故B错误;硫酸铝溶液与少量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酸钾,离子方程式应为Al3++3OH-===Al(OH)3↓,故C错误;硫化氢为弱电解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离子方程式应为Cu2++H2S===CuS↓+2H+,故D错误。
15.【答案】A
【解析】酸性条件下,NOeq \\al(-,3)可将SOeq \\al(2-,3)氧化为SOeq \\al(2-,4),故无法证明待测液中含有的是SOeq \\al(2-,3)还是SOeq \\al(2-,4),A项错误;实验②中待测试样与强碱共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含有NHeq \\al(+,4),实验⑤中待测试样中加入几滴稀硫酸和金属铜,试管口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待测试样中含有NOeq \\al(-,3),NOeq \\al(-,3)在酸性条件下与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NO遇空气中的氧气被氧化为红棕色的NO2,B项正确;焰色反应呈黄色且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火焰,表明待测试样中含Na元素和K元素,C项正确;该城市的空气污染物主要含PM2.5与硫和氮的氧化物,主要来源是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D项正确。
16.【答案】A
【解析】强酸性溶液X,则溶液中不存在弱酸根离子COeq \\al(2-,3),加入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沉淀C,则溶液X中存在SOeq \\al(2-,4),不存在和SOeq \\al(2-,4)反应的Ba2+,C是BaSO4;酸性条件下NOeq \\al(-,3)具有强氧化性,所以溶液中Fe2+和NOeq \\al(-,3)不能共存,加入硝酸钡产生气体,则溶液X中存在Fe2+,不存在NOeq \\al(-,3),A是NO;溶液B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时,产生气体D,则溶液X中含有NHeq \\al(+,4),D是NH3,产生沉淀F是Fe(OH)3,溶液E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时产生沉淀H和溶液G,则溶液X中存在Al3+,沉淀H是Al(OH)3,溶液G是NaHCO3。A项,溶液X中应含有Fe2+,酸性条件下与NOeq \\al(-,3)反应生成气体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4H++NOeq \\al(-,3)===3Fe3++NO↑+2H2O,正确;B项,生成沉淀H的离子方程式为AlOeq \\al(-,2)+CO2+2H2O===Al(OH)3↓+HCOeq \\al(-,3),正确;C项,溶液X中一定没有的离子为COeq \\al(2-,3)、Ba2+、NOeq \\al(-,3),错误;D项,溶液X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H+、Fe2+、SOeq \\al(2-,4)、NHeq \\al(+,4)、Al3+,正确。
17.答案:(1)2Fe2++2Br-+2Cl2===Br2+2Fe3++4Cl-
2Fe2++4Br-+3Cl2===2Br2+2Fe3++6Cl-
(2)①5Cl2+2CN-+8OH-===2CO2+N2+10Cl-+4H2O
②Cr2Oeq \\al(2-,7)+6Fe2++14H+===2Cr3++6Fe3++7H2O
③ClO-+2I-+H2O===I2+Cl-+2OH-
解析:(1)向含有a m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l Cl2,若x=a,亚铁离子全部被氧化,溴离子一半被氧化,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Br2+2Fe3++4Cl-;若x=4a,亚铁离子和溴离子全部被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Br2+2Fe3++6Cl-。
(2)①在碱性条件下,Cl2可将废水中的CN-氧化为无毒的CO2、N2,自身被还原为C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2CN-+8OH-===2CO2+N2+10Cl-+4H2O;②二价铁离子有还原性,Cr2Oeq \\al(2-,7)有强氧化性,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价铁离子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Cr2Oeq \\al(2-,7)被还原为Cr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r2Oeq \\al(2-,7)+6Fe2++14H+===2Cr3++6Fe3++7H2O;③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I-生成单质I2,I2遇淀粉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I-+H2O===I2+Cl-+2OH-。
18.答案:Ⅰ.(1)HCOeq \\al(-,3)+OH-===COeq \\al(2-,3)+H2O (2)NHeq \\al(+,4)+OH-===NH3·H2O
Ⅱ.(1)Ba2++OH-+SOeq \\al(2-,4)+H+===BaSO4↓+H2O
(2)Ba2++2OH-+SOeq \\al(2-,4)+2H+===BaSO4↓+2H2O
Ⅲ.(1)NHeq \\al(+,4)+2O2eq \(=====,\s\up7(硝酸盐菌))NOeq \\al(-,3)+H2O+2H+ (2)H2O2+2I-+2H+===I2+2H2O
解析:Ⅰ.NH4HCO3电离出的HCOeq \\al(-,3)、NHeq \\al(+,4)都能与OH-反应,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有沉淀生成,说明是HCOeq \\al(-,3)与OH-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COeq \\al(-,3)+OH-===COeq \\al(2-,3)+H2O;没有沉淀生成,说明NHeq \\al(+,4)与OH-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eq \\al(+,4)+OH-===NH3·H2O。
Ⅱ.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反应,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说明Ba(OH)2溶液过量,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OH-+SOeq \\al(2-,4)+H+===BaSO4↓+H2O;当n[Ba(OH)2]∶n(NaHSO4)=1∶2时,生成硫酸钡、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2OH-+SOeq \\al(2-,4)+2H+===BaSO4↓+2H2O。
Ⅲ.(1)在富氧条件下,通过硝酸盐菌的作用, NHeq \\al(+,4)被氧气氧化为NOeq \\al(-,3),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eq \\al(+,4)+2O2eq \(=====,\s\up7(硝酸盐菌))NOeq \\al(-,3)+H2O+2H+;(2)加入足量KI,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淀粉试剂,溶液呈蓝色,说明I-被过氧化氢氧化为碘单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2O2+2I-+2H+===I2+2H2O。
19.答案:(1)Ag+、Mg2+、Ba2+ (2)SiOeq \\al(2-,3)+2H+===H2SiO3↓
(3)如表
(4)存在,最小浓度为0.8 ml·L-1
解析:由题知溶液为透明澄清溶液,因此溶液中的离子必能大量共存。由实验Ⅰ可知,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必有COeq \\al(2-,3),其浓度为0.56 L÷22.4 L·ml-1÷0.1 L=0.25 ml·L-1,则溶液中一定无Ag+、Mg2+、Ba2+;且能生成白色沉淀,因此有SiOeq \\al(2-,3),发生的反应为SiOeq \\al(2-,3)+2H+===H2SiO3↓,灼烧后得到固体SiO2,则SiOeq \\al(2-,3)的浓度为2.4 g÷60 g·ml-1÷0.1 L=0.4 ml·L-1;由实验Ⅲ可知溶液中不含SOeq \\al(2-,4);根据电荷守恒知2c(COeq \\al(2-,3))+2c(SiOeq \\al(2-,3))=2×0.25 ml·L-1+2×0.4 ml·L-1=1.3 ml·L-1>0.5 ml·L-1,因此必有K+,至少为0.8 ml·L-1,不能确定有无NOeq \\al(-,3)。20.答案:(1)①NHeq \\al(+,4)+3Fe3++2SOeq \\al(2-,4)+6H2O===NH4Fe3(SO4)2(OH)6↓+6H+ ②pH升高,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因生成Fe(OH)3沉淀而不利于NH4Fe3(SO4)2(OH)6沉淀生成,则氨氮去除率随pH升高而降低 (2)①3ClO-+2NHeq \\al(+,4)===N2↑+3Cl-+3H2O+2H+或3HClO+2NHeq \\al(+,4)===N2↑+3Cl-+3H2O+5H+ ②氧化剂次氯酸不稳定,温度升高受热分解 ③次氯酸钠加入量过大,导致污水中部分氨氮氧化为其他价态例如硝酸根离子,则总氮去除率下降
解析:(1)①酸性废水中,氨气或铵离子、铁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水反应,生成NH4Fe3(SO4)2(OH)6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eq \\al(+,4)+3Fe3++2SOeq \\al(2-,4)+6H2O===NH4Fe3(SO4)2(OH)6↓+6H+。②当1.3
选项
离子
要求
A
Na+、NOeq \\al(-,3)、Cl-、CH3COO-
c(Na+)<c(NOeq \\al(-,3))
B
Fe3+、NOeq \\al(-,3)、Cl-
滴入KSCN溶液,立即出现红色沉淀
C
Na+、HCOeq \\al(-,3)、Al3+、SOeq \\al(2-,4)
逐滴滴加氨水立即有沉淀产生
D
NHeq \\al(+,4)、H+、Al3+、SOeq \\al(2-,4)
滴加NaOH浓溶液并加热,一开始没有气体产生
选项
微粒组
加入试剂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Ba2+、HCOeq \\al(-,3)、Cl-
少量NaOH溶液
HCOeq \\al(-,3)+OH-=== COeq \\al(2-,3)+H2O
B
NHeq \\al(+,4)、Fe2+、Br-、SOeq \\al(2-,4)
过量H2S
Fe2++H2S===FeS↓+2H+
C
HClO、Na+、Fe3+、SOeq \\al(2-,3)
过量CaCl2
Ca2++SOeq \\al(2-,3)===CaSO3↓
D
I-、Cl-、H+、SOeq \\al(2-,4)
适量NaNO3
6I-+2NOeq \\al(-,3)+8H+===2NO↑+4H2O+3I2
阳离子
阴离子
Na+、Fe3+、Ca2+、Fe2+、Mg2+、Al3+
OH-、NOeq \\al(-,3)、HCOeq \\al(-,3)、COeq \\al(2-,3)、SOeq \\al(2-,4)、Cl-
选项
W试剂
实验现象
X、Y离子的推测
A
淀粉KI溶液
溶液变蓝
Fe3+、SOeq \\al(2-,4)
B
用pH试纸检测
pH=7(常温)
CH3COO-、Na+
C
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白色沉淀
COeq \\al(2-,3)、NHeq \\al(+,4)
D
过量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
Al3+、Mg2+
阳离子
K+ Ag+ Mg2+ Ba2+
阴离子
NOeq \\al(-,3) COeq \\al(2-,3) SiOeq \\al(2-,3) SOeq \\al(2-,4)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Ⅰ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56 L气体
Ⅱ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固体质量为2.4 g
Ⅲ
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阴离子
NOeq \\al(-,3)
COeq \\al(2-,3)
SiOeq \\al(2-,3)
SOeq \\al(2-,4)
c/(ml·L-1)
阴离子
NOeq \\al(-,3)
COeq \\al(2-,3)
SiOeq \\al(2-,3)
SOeq \\al(2-,4)
c/(ml·L-1)
?
0.25
0.4
0
第2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 这是一份第2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文件包含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讲义-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分层练习-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讲义-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分层练习-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学生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学生版),共66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教师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教师版),共1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