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十年的变化∣北师大版
展开《十年的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加法的连续进位计算方法。
2、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掌握加法连续进位竖式的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运用加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体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感受数学的美妙之处,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连续进位的加法计算方法。
2、理解“满十进一”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
学生在做加法连续进位计算的时候容易漏掉“满十进一”的一。
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计数器
五、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同学们,还记得两年前的你是什么样子吗?估计大多数人都会说:“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的确,时间改变很多,(课件2)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座动物园的变化,十年前,青山县野生动物园只有87种动物,经过改善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现在这里增加了139种动物。
(课件3)师:说一说,野生动物园十年来动物的种类有什么变化?
生:十年里,野生动物园的环境变好了,动物的种类也变多了。
师:说得非常好,这说明,环境对动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只有保护环境,才能让这些小动物们更好地生活下去。
(二)探索新知
(课件4)大家知道动物的种类变多了,那现在到底有多少种动物呢?
师:知道怎么列式吗?
生:知道,87+139。
师:(课件4)对,没错,那大家知道怎么计算吗?
生:可以用之前学过的方法,逐步计算和计数器。
师:那么我们来一个一个的进行计算吧。
教师指名学生逐步计算,计数器两种方式进行演示。(课件4,5)
师:同学们对逐步计算,计数器已经运用得非常熟练了,那大家能够用上节课学习的竖式计算计算出答案吗?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学生可能会出现漏“满十进一“的1或者只记得一次进一。教师由此讲解连续进位加法计算。
师:(课件6)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的进位加法吗?上次我们学到,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满十进一”,不管是哪一个数位,那个数位上的数字只能0到9,所以当那个数位是9以上的数的时候,我们要进一。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法。
师:(课件6)让我们先列出竖式(教师写出竖式),按照上节课学的,把相同数位的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的数字相加。首先,从个位开始,7+9=16,16满十进一,为了防止我们忘记,个位写6,先把向前进一的“1”放在十位的右下角,再计算十位,8+3=11,再加上刚才个位进的“1”,十位应是11+1=12,此时我们可以发现与上节课的不同在哪呢?
生:又有一个超过十了。
师:对,所以连续进位加法的“连续”就体现在这里了,此时,我们又要进行“满十进一”,十位写2,向百位进1,同样地,为了防止忘记,把“1”放在百位右下角,再来计算百位相加,第一个加数百位是0,所以是0+1=1,再加上进位的“1”,得1+1=2,所以87+139=226。
要点:强调连续“满十进一”;竖式计算格式。
(三)巩固练习
1、(课件7)竖式计算:
269+89 304+197 686+235
学生做,全班交流。说明计算步骤。课件演示。(课件7)
(课件8)画一画,填一填,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389+93=( )
389
453+179=( )
453
学生做,全班交流。课件演示。(课件8)
(四)拓展延伸:
出示题目。(课件9)
用6张卡片组成三位数,使它们的和是1000。 (1、2、7、4、5、9)
你能写出类似的式子吗?
学生做,全班交流。课件演示。(课件9)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会了连续进位的加法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
十年的变化
连续进位加法竖式计算 ①相同位数对齐;
②相同数位相加;
③满十进一
七、教学反思:
《十年的变化》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加法连续进位竖式运算。与之前学习的一次进位加法竖式计算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迁移,教材创设了“十年的变化”的情景,我首先能结合这一素材,教育学生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其次,让学生们通过生活中的情境,体会到加法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计算方法时,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独立思考,将之前学习的计数器,逐步计算等方法进行运用,锻炼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十年的变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十年的变化教学设计,共6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五 加与减十年的变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五 加与减十年的变化教学设计,共3页。
数学北师大版十年的变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北师大版十年的变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