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题精选练习 (含解析)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题精选练习易错点04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题精选练习易错点04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有关“分泌蛋白与细胞器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易错点04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
(1)绝大多数原核生物、真菌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但其组成成分不同。
(2)中心体不能作为鉴定动植物细胞的依据,但可作为鉴定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依据。
(3)真核生物: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蛔虫、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4)原核生物:无叶绿体但含光合色素时,可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无线粒体但含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时,可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等)。
2.有关“分泌蛋白与细胞器的关系”
(1)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结构: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有关的具膜结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有活性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需要多种细胞器的协作;核糖体是组成分泌蛋白的肽链的合成场所,肽链需在内质网中盘曲、折叠形成特定空间结构,经高尔基体进行最后的“加工、分类与包装”形成具“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再分泌到细胞外行使一定的功能。
1.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液泡由于含有花青素,所以也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B.高等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胞间连丝
C.高等植物细胞因为没有中心体,所以不能形成纺锤体
D.内质网上附有核糖体,所以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高等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掌握生物膜系统的功能,识记内质网和核仁的功能,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个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详解】A、液泡的细胞液中有花青素但是光合作用场所在叶绿体,A错误;
B、高等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胞间连丝,B正确;
C、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但是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两极会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错误;
D、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内质网是蛋白质加工的场所,D错误。
故选B。
2.下列有关细胞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质基质是许多细胞代谢反应的发生场所
B.人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同
C.核糖体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
D.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工合作,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
【答案】B
【分析】1、不同细胞的功能和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人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量相差较大。
2、核糖体:无膜结构,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3、不同细胞的功能和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人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量相差较大。
【详解】A、细胞质基质是许多细胞代谢反应的发生场所,A正确;
B、由于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而发生分化,所以人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一般不同,B错误;
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细胞质中普遍都具有的细胞器,C正确;
D、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工合作,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D正确。
故选B。
3.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答案】D
【分析】1、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2、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
3、叶绿体:双层膜结构,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详解】A、光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其上存在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A正确;
B、溶酶体内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B正确;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正确;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基质,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效应B细胞中高尔基体旺盛,高尔基体周围囊泡中含有大量纤维素和果胶
B.所有细胞器中都含有蛋白质
C.核糖体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细菌、酵母菌共有的细胞器
D.参与抗体合成与分泌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
【答案】B
【分析】真核细胞一般含有多种细胞器,而原核细胞只有一种细胞器叫核糖体。真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在功能上也各有分工。
【详解】A、人体效应B细胞中高尔基体旺盛,参与加工、分类和包装抗体,高尔基体周围囊泡中含有大量纤维素和果胶的是植物细胞,A错误;
B、所有细胞器中都含有蛋白质,如核糖体、中心体等无膜细胞器中都含蛋白质,具膜细胞器细胞器膜中都含蛋白质,B正确;
C、核糖体是细菌、酵母菌共有的细胞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C错误;
D、参与抗体合成与分泌的细胞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但细胞膜不属于细胞器,D错误。
故选B。
5.下列关于细胞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浆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参与抗体的加工、运输
B.叶肉细胞能在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上合成ATP
C.蓝藻分裂时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是无丝分裂
D.酵母菌和乳酸菌都可在细胞质基质内分解丙酮酸,产生CO2
【答案】A
【分析】根据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纺锤体,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不同的原核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产生乳酸的叫乳酸发酵,产生酒精的叫酒精发酵。
【详解】A、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合成分泌,浆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参与抗体的加工、运输,A正确;
B、叶肉细胞能在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合成ATP,B错误;
C、蓝藻分裂时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是二分裂方式分裂,C错误;
D、酵母菌和乳酸菌都可在细胞质基质内分解丙酮酸,酵母菌产生CO2和酒精乳酸菌产生乳酸,D错误。
故选A。
6.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帕拉德等选用豚鼠胰腺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水解酶的合成、加工及分泌途径。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培养豚鼠的胰腺,然后通过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进行计时追踪。模式图甲、乙、丙、丁是与该水解酶合成加工有关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亮氨酸是水解酶的基本单位之一
B.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是甲
C.水解酶分泌前需依次经丁、丙加工
D.甲、丙、丁所需全部能量都来自乙
【答案】D
【分析】图中四种细胞器分别是:甲为核糖体,乙为线粒体,丙为高尔基体,丁为内质网。
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可以“出芽”,也就是鼓出由膜形成的囊泡, 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的供给来自线粒体。
【详解】A、蛋白质合成的原料是20种氨基酸,亮氨酸是水解酶的基本单位之一,A正确;
B、合成多肽的场所是核糖体,所以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是甲,B正确;
C、分泌蛋白的分泌经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和运输,所以水解酶分泌前需依次经丁、丙加工,C正确;
D、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甲、丙、丁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乙,少部分来自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D。
【点睛】掌握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和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关键。
1.细胞器的分离方法
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破坏后,利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离心速度下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2.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图示
名称
功能
线粒体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
叶绿体
绿色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被称为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质网
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基体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溶酶体
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菌或病毒
液泡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中心体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核糖体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归纳总结1】
(1)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有两类:附着核糖体主要合成分泌蛋白(如抗体等);游离核糖体主要合成细胞自身所需要的蛋白质。
(2)内质网有两类:粗面内质网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有关;滑面内质网与糖类、脂质(如某些激素)的合成有关。
(3)动物细胞内的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是各种膜成分相互转化中的“枢纽”。植物细胞内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4)液泡中的色素是花青素,与花和果实的颜色有关;叶绿体中的色素是叶绿素等,与光合作用有关。
(5)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
【归纳总结2】细胞结构与功能中的“一定”“不一定”与“一定不”
(1)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有叶绿体(如蓝藻),但高等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2)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有线粒体,但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一定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3)一切生物,其蛋白质合成场所一定是核糖体。
(4)有中心体的生物不一定为动物,但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5)高尔基体经囊泡分泌的物质不一定为分泌蛋白,但分泌蛋白一定经高尔基体分泌。
(6)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真菌、细菌也都有细胞壁。
(7)没有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
3.分泌蛋白合成及分泌过程中的图形分析
(1)由图甲可以看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过程如下: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图乙表示放射性在不同结构出现的先后顺序,据图可判断分泌蛋白的转移途径。
(3)图丙和图丁分别以直方图和曲线图形式表示在分泌蛋白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膜面积相对增大的现象。
4.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1)在成分上的联系
①相似性:各种生物膜都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②差异性:每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2)在结构上的联系
①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分布其中,大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②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图示如下:
(3)在功能上的联系(以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分泌为例)
1.高尔基体是由数个扁平囊泡构成的高度有极性的细胞器,在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中含量丰富。分布于内质网与细胞膜之间,呈弓形或半球形,凸出来的一面对着内质网称为形成面,凹进去的一面对着细胞膜称为成熟面,形成面和成熟面都有一些或大或小的运输囊泡。下图为某细胞完成生理活动示意图,甲、乙表示高尔基体囊腔,①②表示运输囊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
B.①囊泡是由高尔基体形成面形成
C.②囊泡可由高尔基体成熟面形成
D.抗体在甲腔合成,在乙腔加工成熟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能产生抗体,为浆细胞。图中甲、乙表示高尔基体囊腔,①②表示运输囊泡。
【详解】A、此细胞能分泌抗体,是浆细胞(效应B细胞),浆细胞(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不能增殖分化,A错误;
B、①囊泡是靠近形成面的囊泡,由内质网出芽形成,与高尔基体形成面融合,B错误;
C、②囊泡由高尔基体成熟面出芽形成,与细胞膜融合将抗体分泌到细胞外,C正确;
D、抗体合成发生在核糖体,而不是在甲腔,D错误。
故选C。
2.(不定项选择)尿素可被幽门螺杆菌产生的脲酶分解为NH3和CO2,可让受试者口服14C标记的尿素胶囊,再定时收集并检测受试者吹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14CO2即可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感染者呼出的14CO2是由幽门螺杆菌的线粒体产生
B.体外培养幽门螺杆菌一般需要设置无氧环境
C.脲酶由幽门螺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
D.幽门螺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染色体上
【答案】B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如果人体感染幽门螺杆菌,则尿素可以被脲酶分解为NH3和CO2,而人不能产生脲酶,若受试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则吹出的气体中会含有14CO2。
【详解】A、故感染者呼出的14CO2是由幽门螺杆菌的细胞质基质产生的,A错误;
B、幽门螺杆菌是厌氧生物,故体外培养需要无氧环境,B正确;
C、脲酶由幽门螺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C正确;
D、幽门螺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D错误。
故选BC。
3.(不定项选择)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细菌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叶绿体来源于原核生物,故其内有核糖体、DNA、RNA
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
C.图中叶绿体的两层膜成分上有差异,而线粒体的两层膜成分相同
D.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细菌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了有机物
【答案】BC
【分析】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RNA。
【详解】A、原核细胞含有核糖体、DNA、RNA,而叶绿体来源于被吞噬的蓝细菌,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故叶绿体中含有核糖体、DNA、RNA,A正确;
B、细胞膜是单层膜结构,B错误;
C、各种生物膜组成成分相同,均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但每种成分在不同的膜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如线粒体的两层膜担负的功能不同,因而其内外两层膜的成分上有差异,C错误;
D、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细菌逐渐进化为叶绿体,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因此可推测,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有机物,D正确。
故选BC
1.近期研究发现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简称TFH细胞)存在于人体免疫系统内,它参与了机体免疫,对维持机体免疫平衡起重要作用。B淋巴细胞必须接受TFH细胞的辅助,才能活化、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没有TFH细胞的辅助,B淋巴细胞就会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FH细胞、B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均属于淋巴细胞
B.TFH细胞与B淋巴细胞间存在信息传递,这与B淋巴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C.参与B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的有膜细胞器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TFH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不同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TFH细胞向B淋巴细胞传递信号,诱导其活化、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
【详解】A、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
B、TFH细胞与B淋巴细胞之间存在信号分子与受体(即糖蛋白)结合的过程,与B淋巴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B正确;
C、核糖体是无膜的结构,C错误;
D、TEH细胞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区别在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信息是一样的,D错误。
故选B。
2.细胞凋亡大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过程可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反应
B.与凋亡相关的基因是机体固有的
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膜的流动性无关
D.细胞凋亡过程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答案】C
【分析】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详解】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同时释放出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对局部血管产生作用,引起一系列效应统称为炎症,图示过程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可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反应,A正确;
B、在细胞中与凋亡相关的基因是机体固有的,生物体中的体细胞由受精卵增殖分化而来,基因与受精卵均相同,B正确;
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膜的流动性有关,C错误;
D、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D正确。
故选C。
3.下图为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A~K为结构名称,①、②代表分泌蛋白分泌时转移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J和K膜上附着核糖体,与其加工多肽链的功能相适应
B.完成过程①和②依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C.H上产生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D.E是叶绿体内膜,其上附着多种光合色素,与其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功能相适应
【答案】C
【分析】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和溶酶体;分析图中可知,A有双层膜为核膜,B有单层膜为细胞膜,C包括D、E、F,能产生氧气,说明C为叶绿体,G包括H、I,能消耗氧气,说明G为线粒体,J、K与分泌蛋白有光,则J为内质网,K为高尔基体。
【详解】A、J为内质网,附着核糖体,与其加工多肽链的功能相适应,K为高尔基体,没有附着核糖体,A错误;
B、过程①和②都通过形成囊泡来运输,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B错误;
C、H消耗氧气,H为线粒体内膜,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H]和氧气反应产生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C正确;
D、E产生氧气,E为类囊体膜,其上附着多种光合色素,与其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功能相适应,D错误。
故选C。
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
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C.核孔是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
【答案】C
【分析】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其中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详解】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双层膜的细胞器,内有DNA和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A正确;
B、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有关,产生分泌蛋白多的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数量就多。唾液腺细胞的唾液淀粉酶属分泌蛋白;胰腺细胞产生的消化酶也属分泌蛋白,故在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B正确;
C、核孔对物质的通过具有选择性,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DNA无法穿过核孔,C错误;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需要消耗能量,需要线粒体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故线粒体应集中分布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两端(侧),D正确。
故选C。
【点睛】该题考查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要求学生识记并区分各结构及其功能。
5.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均有ATP合成
B.细胞中的囊泡均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形成
C.细胞核既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又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D.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
【答案】D
【分析】细胞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组成,其中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真核细胞质中含有众多的细胞器,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器叫核糖体。
【详解】A、线粒体基质有ATP合成,叶绿体基质中有ATP分解没有合成,A错误;
B、细胞中的囊泡不一定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形成,比如细胞膜也可以形成囊泡,B错误;
C、细胞核是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但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
D、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D正确。
故选D。
6.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下列叙述与这一观点不相符的是( )
A.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有在宿主的活细胞中才能完成
C.离开细胞的细胞器,如叶绿体和线粒体等也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离开细胞的细胞器,如叶绿体和线粒体等不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C
【分析】1、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整体,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地进行;
2、细胞各部分结构和功能虽不相同,但它们是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
【详解】A、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所以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A错误;
B、病毒是分子生物,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其生命活动只有在宿主的活细胞中才能完成,B错误;
C、单独的细胞器无法长时间存活,也不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正确;
D、单独的细胞器无法长时间存活,也不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C。
7.如图是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代表氨基酸,a、b、c、d、e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b、c和d均具有膜结构
B.在图中e结构内部,存在DNA和RNA
C.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为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成分
D.内质网膜通过形成小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
【答案】A
【分析】1、激素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多肽→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图中结构a为核糖体,b为内质网,c为高尔基体,d为细胞膜,e为线粒体。
【详解】A、图中结构a为核糖体,b为内质网,c为高尔基体,d为细胞膜,e为线粒体,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A错误;
B、e为线粒体,其内部含有少量的DNA和RNA,B正确;
C、细胞膜和包括核膜在内的多种细胞器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所形成的结构体系叫作生物膜系统,C正确;
D、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体现在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之间以“小泡”的形式进行间接转化,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及线粒体膜之间可以进行直接转化,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8.2022年3月24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生命至上,全民行动,共享健康,终结结核”。肺结核是结核杆菌寄生在肺部细胞内,造成感染所致,以下关于结核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核杆菌细胞中具有拟核,核内具有染色质和染色体
B.结核杆菌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C.结核杆菌细胞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细胞膜
D.结核杆菌个体微小,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也无法观察到
【答案】C
【分析】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中的细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结构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
【详解】A、结核杆菌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胞内只有拟核,无染色质和染色体,A错误;
B、原核生物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错误;
C、结核杆菌是具有细胞结构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结构,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C正确;
D、光学显微镜下即可观察到细菌,但要观察到细菌的细微结构,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D错误。
故选C。
9.下列关于细胞功能与其结构基础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根毛细胞渗透吸水:具有大液泡
B.性腺细胞合成性激素:具有发达的内质网
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运输氧气:细胞核和细胞器消失,富含血红蛋白
D.甲状腺细胞富集碘:细胞膜上有其协助扩散所需的载体
【答案】D
【分析】1、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2、碘离子进入甲状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不是协助扩散。
3、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4、液泡是调节细胞内的环境,是植物细胞保持坚挺的细胞器,含有色素(花青素)。
【详解】A、根毛细胞具有大液泡,能渗透吸水,A正确;
B、性激素属于脂质,其合成场所是内质网,因此性腺细胞具有发达的内质网,B正确;
C、红细胞细胞核和细胞器消失,富含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C正确;
B、碘离子进入甲状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不是协助扩散,D错误。
故选D。
10.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其中甲表示某分泌细胞的分泌过程示意图,乙是甲图中③放大后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图中①~⑥表示结构名称;A、B、C表示物质名称;a、b、c表示物质运输方式。请使用图中所示的序号或字母作答):
(1)甲图中____________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2)乙图中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
(3)蛋白质合成后与核糖体分开,一直到分泌出细胞,将跨过_________层生物膜。
(4)若对图甲中核糖体上的氨基酸用H进行标记,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放射性物质在细胞结构间依次出现的顺序是_________。
(5)在分泌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结构是_________,膜面积增大的结构是_________。
(6)分泌物通过_________方式排出细胞,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__性。
【答案】 ①③④⑤⑥ A 0 ②①⑥③ ⑥ ③ 胞吐 流动
【分析】1、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核膜和具膜细胞器等结构组成的。
2、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
3、甲图中①为内质网,②是核糖体,③为细胞膜,④为线粒体,⑤为细胞核,⑥为高尔基体。图乙中A是糖蛋白,B是载体蛋白,C是磷脂双分子层,a是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b是物质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c是物质主动运输运出细胞外。
【详解】(1)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核膜和具膜细胞器等结构组成的,甲图中①为内质网,③为细胞膜,④为线粒体,⑤为细胞核,⑥为高尔基体,所以图中①③④⑤⑥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2)乙图中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A糖蛋白。
(3)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运输,并由细胞膜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所以蛋白质合成后与核糖体分开,一直到分泌出细胞,将跨过0层生物膜。
(4)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所以若对图甲中核糖体上的氨基酸用3H进行标记,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放射性物质在细胞结构间依次出现的顺序是②核糖体、①内质网、⑥高尔基体、③细胞膜。
(5)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多,而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
(6)分泌物通过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物质的跨膜运输等内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题精选练习易错点27 细胞工程与胚胎工程(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关“植物细胞培养”,有关“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有关“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有关“单克隆抗体”,对核移植与克隆的理解,1mL 稀释液,75×104,5×10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题精选练习易错点26 发酵工程(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关“倒平板”,有关“平板划线法”,有关“选择培养基与鉴别培养基”,有关“消毒和灭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题精选练习易错点21 体液调节(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关“动物激素调节”,有关“血糖调节机理及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