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检测题(选择题)学生版+教师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检测题(选择题)学生版+教师版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检测题(选择题)学生版+教师版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检测题(选择题)学生版+教师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检测题(选择题)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检测题(选择题)学生版+教师版,共11页。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反叛)
    B.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骸骨)
    C.悟已往之不谏(劝止,挽回)
    D.蜀山兀,阿房出(建成)
    2.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喜爱、热爱)
    B.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
    C.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着)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加倍)
    3.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疾病)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
    C.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4.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招致、招来)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实在、确实)
    C.寻蒙国恩,除臣洗(除掉、免去)
    D.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5.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
    B.殆有神护者(懈怠)
    C.秋月春风等闲度(过)
    D.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学说、主张)
    6.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辜负)
    B.则刘病日笃(病重)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残暴)
    D.今已亭亭如盖矣(伞)
    7.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
    B.后五年,吾妻来归(回家)
    C.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8.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克,公问其故(已经)
    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天空)
    C.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值得怜悯)
    D.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9.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的)
    B.君既若见录(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C.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分割)
    D.道芷阳间行(从小路,意为偷偷地)
    10.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担当)
    B.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下、占领)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断绝)
    D.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困厄)
    B.然瓶粟屡罄(空,净尽)
    C.因厚赂单于(贿赂)
    D.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跟随)
    1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尚且)
    B.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
    C.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更换)
    1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堂上启阿母(告诉,禀告)
    B.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列举)
    C.以手抚膺坐长叹(空,徒)
    D.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丑陋)
    1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彼童子之师(他们的)
    B.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遮蔽)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结束)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有利的时机)
    1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人不暇自哀(为……悲哀)
    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热爱)
    C.而今安在哉(哪里,哪儿)
    D.势拔五岳掩赤城 (超出)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B.朝济而夕设版焉(成功)
    C.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侵损、削减)
    1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钱币)
    B.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用匣子)
    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往)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受、遭受)
    1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安与项伯有故 (老交情)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夫妻)
    D.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一样)
    1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叶沃若(润泽的样子)
    B.于嗟女兮(感叹词,“于”通“吁”)
    C.女也不爽(不舒服)
    D.靡室劳矣(家里的劳苦活儿)
    2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B.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汽)
    C.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D.不知东方之既白(白色)
    2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微)
    B.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使者)
    C.其一人夜亡(死亡)
    D.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禀告,告诉)
    2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B.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命)
    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回头)
    D.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2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少善属文(连缀)
    B.连辟公府不就(躲避)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素常)
    D.中有都柱 (大)
    2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B.请息交以绝游(断绝)
    C.审容膝之易安(仔细)
    D.曷不委心任去留(随从、顺从)
    2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少(增加)
    C.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缺少)
    D.弃甲曳兵而走(拖着)
    2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学而大遗(遗留)
    B.廊腰缦回(曲折)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感激)
    D.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住处)
    2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怨恨)
    B.田园将芜胡不归(你)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普遍)
    D.恍惊起而长嗟(失意的样子)
    2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鞭策)
    B.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举动)
    C.圣心备焉(准备)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确实)
    2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叛乱)
    B.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并列)
    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迫近)
    D.大王来何操(操练)
    3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危险)
    B.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愚劣,无能)
    C.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没有)
    D.置杯焉则胶(粘,着地)
    参考答案
    1.B 身体,形体
    2.D通“背”,背弃、背叛
    3.A 担忧,忧虑
    4.C 授予官职
    5.B 大概,表示揣测
    6.C 突然。
    7.B 女子出嫁
    8.C 可爱
    9.A 借助,利用
    10.C 横渡
    11.C 赠送礼物
    12.D 轻易
    13.B 所有的
    14.A 那些
    15.B 吝惜
    16.B 济:渡河。
    17.A 币:礼品。
    18.C 婚姻:儿女亲家。
    19.C “爽”,这里是“过错”的意思。“不爽”应译为“没有什么过错”。
    20.D 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21.D A.渐渐;B.让;C.逃跑。
    22.B 动词,向人进酒或献礼。
    23.B “辟”应译为“征召”。
    24.C “审”应译为“明白、知道”。
    25.D A.谷物收成不好,荒年;B.更;C.稍微,略有。
    26.B A.丢弃;C.道歉;D.舍弃。
    27.C A.恨:遗憾;B.胡:为什么;D.恍:猛然。
    28.D A.策:拄着;B.举:尽;C.备:具备。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检测题(选择题)教师版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B 身体,形体
    A.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反叛)
    B.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骸骨)
    C.悟已往之不谏(劝止,挽回)
    D.蜀山兀,阿房出(建成)
    2.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D通“背”,背弃、背叛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喜爱、热爱)
    B.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
    C.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着)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加倍)
    3.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A 担忧,忧虑
    A.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疾病)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
    C.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4.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4.C 授予官职
    A.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招致、招来)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实在、确实)
    C.寻蒙国恩,除臣洗(除掉、免去)
    D.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5.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5.B 大概,表示揣测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
    B.殆有神护者(懈怠)
    C.秋月春风等闲度(过)
    D.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学说、主张)
    6.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6.C 突然。
    A.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辜负)
    B.则刘病日笃(病重)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残暴)
    D.今已亭亭如盖矣(伞)
    7.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7.B 女子出嫁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
    B.后五年,吾妻来归(回家)
    C.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8.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8.C 可爱
    A.既克,公问其故(已经)
    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天空)
    C.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值得怜悯)
    D.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9.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9.A 借助,利用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的)
    B.君既若见录(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C.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分割)
    D.道芷阳间行(从小路,意为偷偷地)
    10.下列选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0.C 横渡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担当)
    B.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下、占领)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断绝)
    D.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1.C 赠送礼物
    A.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困厄)
    B.然瓶粟屡罄(空,净尽)
    C.因厚赂单于(贿赂)
    D.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跟随)
    1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2.D 轻易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尚且)
    B.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
    C.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更换)
    1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3.B 所有的
    A.堂上启阿母(告诉,禀告)
    B.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列举)
    C.以手抚膺坐长叹(空,徒)
    D.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丑陋)
    1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4.A 那些
    A.彼童子之师(他们的)
    B.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遮蔽)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结束)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有利的时机)
    1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5.B 吝惜
    A.秦人不暇自哀(为……悲哀)
    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热爱)
    C.而今安在哉(哪里,哪儿)
    D.势拔五岳掩赤城 (超出)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6.B 济:渡河。
    A.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B.朝济而夕设版焉(成功)
    C.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侵损、削减)
    1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7.A 币:礼品。
    A.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钱币)
    B.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用匣子)
    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往)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受、遭受)
    1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8.C 婚姻:儿女亲家。
    A.君安与项伯有故 (老交情)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夫妻)
    D.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一样)
    1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9.C “爽”,这里是“过错”的意思。“不爽”应译为“没有什么过错”。
    A.其叶沃若(润泽的样子)
    B.于嗟女兮(感叹词,“于”通“吁”)
    C.女也不爽(不舒服)
    D.靡室劳矣(家里的劳苦活儿)
    2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D 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A.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B.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汽)
    C.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D.不知东方之既白(白色)
    2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1.D A.渐渐;B.让;C.逃跑。
    A.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微)
    B.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使者)
    C.其一人夜亡(死亡)
    D.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禀告,告诉)
    2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2.B 动词,向人进酒或献礼。
    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B.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命)
    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回头)
    D.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2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3.B “辟”应译为“征召”。
    A.衡少善属文(连缀)
    B.连辟公府不就(躲避)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素常)
    D.中有都柱 (大)
    2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4.C “审”应译为“明白、知道”。
    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B.请息交以绝游(断绝)
    C.审容膝之易安(仔细)
    D.曷不委心任去留(随从、顺从)
    2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5.D A.谷物收成不好,荒年;B.更;C.稍微,略有。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少(增加)
    C.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缺少)
    D.弃甲曳兵而走(拖着)
    2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6.B A.丢弃;C.道歉;D.舍弃。
    A.小学而大遗(遗留)
    B.廊腰缦回(曲折)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感激)
    D.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住处)
    2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7.C A.恨:遗憾;B.胡:为什么;D.恍:猛然。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怨恨)
    B.田园将芜胡不归(你)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普遍)
    D.恍惊起而长嗟(失意的样子)
    2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8.D A.策:拄着;B.举:尽;C.备:具备。
    A.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鞭策)
    B.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举动)
    C.圣心备焉(准备)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确实)
    2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9.C A.逆:违背,触犯;B.并:一起;D.操:拿,携带。
    A.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叛乱)
    B.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并列)
    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迫近)
    D.大王来何操(操练)
    3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0.A 殆:几乎。
    A.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危险)
    B.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愚劣,无能)
    C.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没有)
    D.置杯焉则胶(粘,着地)
    参考答案
    1.B 身体,形体
    2.D通“背”,背弃、背叛
    3.A 担忧,忧虑
    4.C 授予官职
    5.B 大概,表示揣测
    6.C 突然。
    7.B 女子出嫁
    8.C 可爱
    9.A 借助,利用
    10.C 横渡
    11.C 赠送礼物
    12.D 轻易
    13.B 所有的
    14.A 那些
    15.B 吝惜
    16.B 济:渡河。
    17.A 币:礼品。
    18.C 婚姻:儿女亲家。
    19.C “爽”,这里是“过错”的意思。“不爽”应译为“没有什么过错”。
    20.D 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21.D A.渐渐;B.让;C.逃跑。
    22.B 动词,向人进酒或献礼。
    23.B “辟”应译为“征召”。
    24.C “审”应译为“明白、知道”。
    25.D A.谷物收成不好,荒年;B.更;C.稍微,略有。
    26.B A.丢弃;C.道歉;D.舍弃。
    27.C A.恨:遗憾;B.胡:为什么;D.恍:猛然。
    28.D A.策:拄着;B.举:尽;C.备:具备。
    29.C A.逆:违背,触犯;B.并:一起;D.操:拿,携带。
    30.A 殆:几乎。
    29.C A.逆:违背,触犯;B.并:一起;D.操:拿,携带。
    30.A 殆:几乎。

    相关试卷

    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检测题(选择题)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检测题(选择题)学生版+教师版,共11页。

    高考语文复习--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积累与训练(训练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积累与训练(训练版+教师版),共59页。

    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必背文言实词180(高一版) - 测试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必背文言实词180(高一版) - 测试版+教师版,共49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