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923限时训练参考答案
1.(3分)B【解析】B项,逻辑关系错误。关联词“只要……就”表示的是充分条件关系,据材料一原文“优秀文艺作品必然是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的结果。”“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学习前人的礼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增强自我突破的勇气,抵制照搬跟风、克隆山寨,迈向更加广阔的创作天地。”“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可知,“抵制照搬跟风、克隆山寨,摈弃故步自封、凭空虚造”只是达到“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的有机统一”的一个必要条件。
2.(3分)C【解析】C项,曲解原文内容,据材料二“但与《我和我的祖国》不同的是,《我和我的家乡》不仅主题从祖国具体化到故乡,而且强化了喜剧性,使‘新主流’式的宏大叙事转向普通百姓的民生故事。”“因此从某种角度看,《我和我的家乡》,一方面,是农村题材电影的升级换代,是扶贫国家主题的艺术表达:而从另一角度看,它堪称是新主流电影大片的民生化、内向化、‘小片化’。《我和我的家乡》中,既有农村扶贫的主流,又有青年文化的创意,还有乡土文化的淳朴。”可知,新主流影视剧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大的变化。
3.(3分)D【解析】D项错,“志高则其言洁,志大则其碎弘,志远则其旨永”的意思是“志趣高雅的人,其作品的语言就会纯净:志气宏大的人,其作品的文辞就会雄健;志向远大的人,其作品的思想就会深邃。”这里的“志”,指的是作者的思想、志趣、胸襟、抱负等。材料一的观点是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守正创新,文艺作品要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选项与材料观点关联不大。A项,“理辩则气直,气直则辞盛,辞盛则文工”意思是“义理透彻才能气势刚正,气势刚正才能辞藻华美,辞藻华美才能让文章精致工巧”,强调文艺作品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B项,赵弱的话意在强调创新.C项,“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意思是文学创作要探究千百年来古人还未表达清楚的意旨,采取未曾使用过的文辞。强调文学创作既要继承传统,也要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
4.(4分)①这些词语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加引号强调了这些词语贴合青年人的审美趣味,突出本文“工业美学”建构对于促进青年文化消费的重要意义这一主题。②这些词语以三字为主,简洁明了,便于理解,表达生动鲜活,和本文所列举的若干影视剧及简析相互照应,增强了本文的语言表现力。
5.(6分)①勇于创新,既要礼敬的人,更要超越前人,努力提高文艺作品的质量。②重视传承,既要面向世界,更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开拓市场,以更加年轻化的创作、叙事与传播方式,拉近与年轻受众的距离。
6.(3分)C【解析】丈夫的心理也有过痛苦、愤怒、挣扎的起伏。
7.(3分)C【解析】语言简洁凝练,富有哲思。
8.(4分)①展馆外环境的明亮温暖与展馆内令人惊心的残酷情景形成比对,突显科学的冷酷、阴暗与寒凉.②衬托“我”的心境,九月阳光明亮清润反衬“我”内心挥之不去的哀伤与隐痛,引发“我”对科学更深入的思考。
9.(6分)①科学与人道的相生相克。文章通过写一名被医学以“永恒”的技术定格生命的孕妇,一边是严谨冷酷的科学研究,一边是人道的缺失,展现科学与人道的冲突,②爱情与金钱的矛盾。丈夫痛失妻儿,不忍将遗体卖给医生,但终因那笔不可拒绝的金钱放弃了坚持,金钱战胜了爱情。③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科学研究的严谨冷酷,丈夫权衡后的理智抉择,展览馆的珍藏与展示,理性力量的背后却是两条鲜活生命的终结,展现理智与情感的冲突,这也是人性中永远的纠结。(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0【答案】 DFH
【解析】句意:魏文侯的名声超过齐桓公,大概是他尊重段干木、敬重卜子夏、以田子方为友的缘故啊。
“者……也”表判断,应在“者”后D处断开;
“尊段干木”“敬卜子夏”“友田子方”都是动宾结构,应在“木”后F处和“夏”后H处断开。
故在DFH处断句。
11.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错误。使动用法,让……做相国。/名词,丞相。句意:于是魏文侯就请段干木做国相。/让子婴做丞相。B.正确。认为。/用……做成。句意:秦君认为司马唐说得很对。/冶炼它们铸造成十二个铜人。C.正确。都是“要求”。句意:又要求我礼遇你。/对人对事过分挑剔,要求完美无缺。/对别人要求要宽,对自己要求要严。D.正确。故选A。
1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声名远远比不上段干木,理应对他凭轼以表敬意”错误,魏文侯礼敬段干木是因为段干木是个贤者,富有德义,并非因为自己“声名远远比不上段干木”;而且原文也没有“声名远远比不上段干木”的意思。故选D。
13. (1)魏君礼敬他,天下没有谁不知道,恐怕不能对魏国用兵吧?
(2)(段干木)年少时贫穷且地位低下,坚守道义而不做官。魏文侯相见他,登门拜访。他翻墙躲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礼”,礼敬;“莫”,没有谁;“无乃……乎”,恐怕……吧;“加兵”,用兵。(2)“贱”,地位低下;“仕”,做官;“造”,拜访;“逾”,翻越。
14. 因为君子礼遇贤者,心怀仁义,不战而屈人之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一中魏文侯对待段干木很尊敬,“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间而轼之”,并且请段干木做国相,被拒绝后“文侯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受到国人称赞,“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当秦军想要攻打魏国时,司马唐劝谏秦君说“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案兵,不攻之”。由此可见,君子用兵,能够做到“莫见其形,而攻已成”,是因为君子礼遇贤者,心怀仁义,不战而屈人之兵。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魏文侯从段干木居住的里巷经过,手扶车轼表示敬意,他的车夫说:“您为什么要扶轼致敬?”魏文侯说:“这不是段干木住的里巷吗?段干木是个贤者,我怎么敢不致敬呢?段干木在德行上显耀,而寡人只是在地位上显耀;段干木在道义上富有,而寡人只是在财物上富有。”他的车夫说:“既然如此,那么您为什么不让他做国相呢?”于是魏文侯就请段干木做国相,段干木不肯接受。文侯就送给他丰厚的俸禄,并且时常到他家里去探望他。于是国人都很高兴,共同吟咏道:“我们的国君喜欢正道,于是敬重段干木;我们的国君喜欢忠诚,于是推崇段干木。”过了没多久,秦国想出兵攻打魏国,司马唐劝谏秦君说:“段干木是个贤者,魏君礼敬他,天下没有谁不知道,怕不能对魏国用兵吧?”秦君认为司马唐说得很对,于是让军队停下,不再攻魏。魏文侯可以说是善于用兵了。曾听说君子用兵,没有看见军队的举动,而大功却已告成,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啊。鄙陋无知的人用兵,则是鼓声如雷,喊声动地,烟尘满天,飞箭如雨,扶救伤兵,抬运死尸,踩着尸体,踏着血泊,无事百姓尸横遍野,而国家的存亡、君主的生死仍然不可预料,这种做法离仁义实在是太远了!魏文侯见段干木,站得很疲倦了也不敢休息。等到见翟璜的时候,就蹲在朝堂和他交谈。翟璜不高兴。魏文侯说:“段干木,我给他官住他不接受,我给他俸禄他不接受。现在你想做官就让你做了国相,想要俸禄就给了你上卿的俸禄。已经接受了我的赏赐,又要求我礼遇你,恐怕太难了吧?”
材料二:
段干木,是晋国人。(段干木)年少时贫穿且地位低下,坚守道义而不做官。魏文侯想见他,登门拜访。他翻墙躲避。魏文侯以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他,外出经过他的住处,抚轼而立表示敬意。他的车夫问:“段干木是一介平民,您为什么对他扶轼致敬呢?”魏文侯说:“段干木,是个贤者,他不因为权势、利益而改变节操,心怀君子之道,虽隐居在偏僻的里巷,声名却远驰千里。我怎么敢不表示敬意呢?段干木以德行为先,而寡人以权势为先;段干木在德义上富有,而寡人在财富上富有。权势不如德行高尚,财富不如道义贵重。”文侯又请求段干木做国相,段干木不肯。魏文侯的名声超过齐桓公,大概是他尊重段干木、敬重卜子夏、以田子方为友的缘故啊。
15.(3分)A【解析】勾勒的是一幅壮丽苍凉的雪中行军图。
16.(6分)①苏轼是为了抒发苦闷。“横槊赋诗”刻画了曹操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的英雄形象,通过凭吊人物的兴亡,从而感叹人生短促,倾诉苦闷之情。②李汾是为了抒发志向。他将这种英雄行为与寻常男子以一种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语气联系在一起,希望像横梁赋诗的曹操一样始终保持傲立于世的英雄之气,从中展示了自己的昂扬斗志。
17.(6分)
(1)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着我扁舟一叶, 老病有孤舟
18. (4分)【答案】①引用诗句,佐证文中“当我们在不同位置观望山峰时,对其高度会有不同的视觉感受”的观点。②引用诗句,使文章富有文采,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引用效果的能力。
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当我们在不同位置观望山峰时,对其高度会有不同的视觉感受”,此处引用苏轼《题西林壁》的诗句,佐证文中“当我们在不同位置观望山峰时,对其高度会有不同的视觉感受”的观点。
②引用的诗句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作家所写的诗句,这样的引用使文章富有文采,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19.(6分)【答案】 ①就会觉得山峰很高;②怎样测量山峰的高度呢;③水准测量进度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根据分号可知,要填的句子与“就会觉得山峰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对应,句式为“就会觉得……”,内容上应是感觉山峰很高,可填:就会觉得山峰很高;
②根据后面“方法之一是水准测量法,这是目前山高测量中精度最高的方法”可知,这是说测量山峰高度的方法,因此此处的问题应该是:怎样测量山峰的高度呢;
③根据“即便是200米左右高度的山,沿上山路也需要测一天;如果遇到植被丛生甚至没有路的山,测量进度就更加缓慢”可知,是说水准测量进度慢,可填:水准测量进度慢。
20.(2分) 【答案】“当然”说明刷子李有绝活的名声流传非常广。“果然”照应前文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的传闻,说明传言非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当然”,表示肯定,强调合于事理或情理,没有疑问。原文“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说明刷子李有绝活的名声流传非常广。
“果然”,果真如此,指事实与预料的相同。原文“干活前,刷子李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被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照应前文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的传闻,说明传言非虚。
21. (2分)【答案】“匀匀实实”比“匀实”语意更重,更能突出刷子李刷浆刷得均匀,说明其技艺之高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效果的能力。“匀匀实实”,形容非常均匀。分布均匀且密度大,显得充实。“匀实”,均匀,匀称结实。“匀匀实实”是对“匀实”的扩充,比“匀实”语意更重,更能突出刷子李刷浆刷得均匀,说明其技艺之高超。
22. (6分)【答案】 ①“高招”后的分号改为逗号;⑥“水乳交融”改为“天衣无缝”;⑦“非常雪白”改为“雪白”或“非常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运用成语及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两句虽然是并列句子,但小句子中间没有逗号,因此不必用分号,“高招”后的分号改为逗号;
⑥水乳交融:意思是像水和乳汁那样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很紧密。语境指一道道浆衔接得紧密,浑然一体,应把“水乳交融”改为“天衣无缝”。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儿破绽。
⑦“非常”意思是“很、极”,是副词;“雪白”是像雪一样白。“非常雪白”搭配不当,改为“雪白”或“非常白”。
23.(60分)【解析】
《哦,香雪》是著名作家铁凝的代表作,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有清新隽永的笔调,给人以美好的生命启迪。小说塑造了香雪们烂漫天真、活泼向上的纯美形象,表现了乡村姑娘的自爱自尊,对文明的追求与改变山村封闭贫穷现状的美好愿望。小说的叙述与抒情背景是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每天火车会在这里停一分钟,宁静的村庄泛起了波澜,内秀的香雪也有了一段历险经历:她在那短促的一分钟间隙里,怀着巨大的勇气,踏上了火车,用自己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回了向往已久的泡沫塑料铅笔盒。
这是一道颇有新意的作文题。材料不同于以往的时事、名言或寓言,而是关联新教材课文和经典名篇,由《哦,香雪》的思想内容触发联想,引发思考。材料中一个“但”字,将材料分为两层意思,构成内容上的转折。显然,意在引导学生展开多元思辨,学会辩证分析,即思考如何面对新事物,面对时代、社会的变化。一方面,新事物、新变化往往给人们带来更便捷、美好的生活,带来发展、进步的机遇;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对传统生活方式、心理思维定势造成挑战与冲击,使人们产生惶惑或忧惧,或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面对新事物、新变化,我们不能一味逃避、盲目排斥,新事物出现往往是大势所趋的征兆,就像《哦,香雪》中,商品经济的浪潮不可避免地席卷社会,也进入乡村。我们应理性、达观地看待,并及时调整自我,与时偕行。谁要拒绝社会变革和发展,可能成为别里科夫式的“套中人”,而被时代的筛子筛掉。
写作时要注意,不能写成对《哦,香雪》的文学鉴赏与评论,而应切合材料内容,找准立意角度,联系历史、现实及生活实际,具体论述如何面对新事物、新变化等时代命题。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第一中学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第一中学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第一中学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第一中学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