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1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2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12页。

    第2章测评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 只有1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渐冻症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该病患者的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完全正常,但因不明原因患者全身大部分运动神经元损伤,致使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不能运动,包括吞咽困难和说话困难,直至呼吸衰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患者体内损伤的运动神经元属于传出神经元

    B.患者体内的传入神经元是正常的

    C.患者的大脑皮层是正常的

    D.呼吸衰竭的原因一定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

    答案:D

    解析:患者体内损伤的运动神经元即为传出神经元,A项正确。患者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完全正常,故可知体内的传入神经元是正常的,B项正确。患者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完全正常,据此能判断出患者的大脑皮层是正常的,C项正确。题干信息显示呼吸衰竭是患者最终的死因,其原因也可能是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而不能运动导致无法完成呼吸作用,并不一定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D项错误。

    2.将建立恐惧反射后的小鼠再次放回反射箱时,小鼠体内不会发生的是(  )

    A.胃肠蠕动加快 B.新陈代谢加快

    C.呼吸加速 D.心跳加快

    答案:A

    解析:将建立恐惧反射后的小鼠放回反射箱时,小鼠会发生条件反射,此时机体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从而引起新陈代谢加快,呼吸加速,心跳也加快,但小鼠体内胃肠蠕动会减弱,A项符合题意。

    3.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

    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小狗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

    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的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

    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答案:B

    解析: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但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也能完成,A项错误。条件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小狗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B项正确。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才能完成,C项错误。脑中的神经中枢都是高级中枢,但其中一些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如脑干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D项错误。

    4.下图是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神经元兴奋时,将中的物质释放到中的方式是胞吐

    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

    C.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相接近形成突触

    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后,一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答案:D

    解析: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后,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项错误。

    5.a、b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方向是ab,则这两个神经元的突触联系可能是(  )

    A.a的轴突末梢与b的轴突末梢

    B.a的轴突末梢与b的树突末梢

    C.a的树突末梢与b的轴突末梢

    D.a的树突末梢与b的树突末梢

    答案:B

    解析:由于a、b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方向是ab,所以这两个神经元的突触联系应是a的轴突末梢与b的树突末梢或细胞体。

    6.某反射弧模式如右图所示,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S)后,肌肉收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给予刺激(S)前,a处细胞膜上没有Na+、K+进出

    B.从图中可看出神经细胞之间有3个突触

    C.刺激(S)可使a处细胞膜的通透性迅速发生变化

    D.a点与肌肉的距离越近,给予刺激(S)后肌肉收缩越强

    答案:C

    解析:刺激前,a处主要是K+外流,A项错误。由题图可知,神经细胞之间有2个突触,B项错误。给予刺激后,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Na+通道打开,Na+内流,C项正确。给予相同的刺激,肌肉收缩效果相同,与信号传导的距离无关,D项错误。

    7.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主要是Na+内流,需要消耗能量

    B.BC段主要是Na+外流,不需要消耗能量

    C.CD段主要是K+外流,不需要消耗能量

    D.DE段主要是K+内流,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C

    解析:题图中AC段,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主要是Na+内流的结果,Na+内流不需要消耗能量,A、B两项错误。而CE段是细胞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主要是K+外流的结果,K+外流也不需要消耗能量,C项正确,D项错误。

    8.右图是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a、脊髓、b、c四种结构构成了完整的反射弧

    B.在d处施加任意强度的刺激,都将引起膝跳反射

    C.膝跳反射发生时兴奋将沿cba的方向传递

    D.b处的结构决定了兴奋只能向单一方向传递

    答案:D

    解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A项错误。当刺激足够大时才能引起膝跳反射,B项错误。膝跳反射发生时兴奋沿abd的方向传递,c不参与膝跳反射,C项错误。b处的突触结构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D项正确。

    9.下面对一条神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条神经纤维就是一条神经

    B.神经元的凸起叫神经

    C.神经系统的链状结构叫神经

    D.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包膜,构成一条神经

    答案:D

    10.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级神经中枢孤立地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

    B.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小脑

    C.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发育程度不同

    D.在医院做尿检时,在没有尿意的情况下一般不可能排出尿液

    答案:C

    解析:各级神经中枢并不是孤立地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的,如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A项错误。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B项错误。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由于婴儿的大脑皮层没有发育成熟,所以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会出现尿床现象,C项正确。由于排尿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因此做尿检时,即使在没有尿意的情况下,只要膀胱中存在尿液,就可以排出尿液,D项错误。

    11.与副交感神经兴奋无关的生理功能是(  )

    A.胆汁分泌增加 B.胃肠蠕动加快

    C.支气管扩张 D.瞳孔缩小

    答案:C

    解析:支气管扩张是交感神经兴奋的结果。

    12.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下丘脑只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答案:D

    解析:小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平衡,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A项正确。脑和脊髓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B项正确。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都在大脑皮层,C项正确。下丘脑除参与控制生物节律外,还参与体温调节、水盐平衡等的调节,D项错误。

    13.神经活动的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的关系是(  )

    A.两者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B.彼此联系,高级中枢调控低级中枢

    C.有高级中枢存在,低级中枢不能起作用

    D.有低级中枢存在,高级中枢不能起作用

    答案:B

    14.阿托品是一种常见的麻醉药物。某实验小组将离体的神经肌肉接头置于生理盐水中,并滴加阿托品,用针刺神经纤维后,肌肉收缩减弱甚至不能收缩;再滴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后,阿托品的麻醉作用降低甚至解除(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能水解乙酰胆碱)。据此判断,阿托品抑制突触处的兴奋传递的机制可能是(  )

    A.破坏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

    B.阻止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C.竞争性地和乙酰胆碱的受体结合

    D.阻断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某实验小组将离体的神经肌肉接头置于生理盐水中,并滴加阿托品,用针刺神经纤维后,肌肉收缩减弱甚至不能收缩,说明阿托品阻止了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而滴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后,乙酰胆碱不能被分解,阿托品的麻醉作用降低甚至解除,说明阿托品没有破坏突触的结构,也没有阻止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或阻断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因此很可能是因为竞争性地和乙酰胆碱的受体结合,导致乙酰胆碱不能和受体结合,进而影响了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15.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若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刺激a处可引起b处产生冲动,效应器作出反应,而刺激b处也可引起效应器作出反应,但不能引起a处产生冲动。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刺激后,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在神经中枢内突触传递兴奋的方向是单向的

    C.刺激后,兴奋在传出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D.刺激a处使突触传递兴奋,刺激b处使突触传递抑制

    答案:B

    解析:在离体条件下,刺激a处或b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而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间是单向传递的。刺激a处时,可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兴奋,而刺激b处时,兴奋不会向突触前膜传递,也不会使突触传递抑制。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1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将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为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中黑色区域为兴奋部位,

    灰色阴影区域为损伤部位

    A.兴奋传到b点时电流计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

    B.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

    C.兴奋的产生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

    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答案:BCD

    解析:当在a点左侧给予刺激时,a点先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电位由正变为负,当传至b点时,a点又恢复为正电位,而此时c点由于受损仍为负电位,故兴奋传到b点时电流计的指针将向右侧偏转;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外(a、c两点)为正电位,指针应不偏转,但从图中可以看出,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指针向右侧偏转,由此推测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大量内流;根据刺激前后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可推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17.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或处理后,膜电位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P点时用药物促使突触后膜上的Cl-通道开放,膜电位变化应为曲线

    B.降低突触间隙中的Na+浓度,在P点给予适宜刺激,曲线会变为曲线

    C.曲线的下降段是Na+以被动运输方式外流所致

    D.P点时用药物阻断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同时给予适宜刺激,膜电位变化应为曲线

    答案:D

    解析:如果P点时用药物促使突触后膜上的Cl-通道开放,则细胞外Cl-内流,使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膜电位变化为曲线,A项错误。若降低突触间隙中的Na+浓度,则适宜刺激下Na+内流减少,动作电位的峰值减小,但不会如曲线所示,B项错误。曲线的下降段为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是K+以被动运输方式外流所致,C项错误。若P点时用药物阻断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同时给予适宜刺激,则Na+无法内流,膜电位不会发生变化,即如曲线所示,D项正确。

    18. 机体内相邻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起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与下一神经元的轴突相接近而形成的

    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C.突触后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保证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神经元必然产生动作电位

    答案:ABD

    解析: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与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相接近而形成的,A项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属于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B项错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项错误。

    19.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C.大脑皮层V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 

    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答案:CD

    解析:V区出现障碍会使人看不懂文字,H区出现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C项错误。学习和记忆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D项错误。

    20.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时消耗ATP

    答案:ACD

    解析: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同时生成大量的ATP,A项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属于扩散,不消耗ATP,B项错误。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ATP,C项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时,要排出Na+吸收K+,都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ATP,D项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21.(9分)为研究兴奋的传导,科学家先后进行了以下实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在蛙的坐骨神经表面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图一)。静息时,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如图一中);当刺激a点时,电表指针发生图一中~的连续变化。电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代表电流方向。

    图一

    实验二 以枪乌贼的巨大轴突为测试对象,将一电极插入轴突膜内,另一电极置于膜外,电表指针发生偏转,如图二中的A图。给予刺激后,电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情况如图二中的B图和C图。

    图二

    (1)实验一说明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2)请用实验二的结论解释图一中的结果。

    (3)如果用图二的方法测量图一中c点的膜电位,将会出现图二中   图所示的结果。(用字母表示) 

    答案:(1)电信号(或神经冲动、局部电流)

    (2)b点膜电位为内正外负,c点膜电位为内负外正,b点和c点膜外存在电位差,电流由c流向b,指针向左偏转

    (3)A

    解析:(1)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2)在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当受到外界刺激时,由于Na+内流,膜电位发生逆转,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因此图一的电流方向为cb,指针向左偏转。(3)在图一中c点电位仍为静息电位,因此应是图二中A图所示的结果。

    22.(10分)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乙两只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质量分数为0.5%的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

    (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质量分数为0.5%的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因是                           

    (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质量分数为0.5%的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              

    (3)捣毁乙的脊髓,再用质量分数为0.5%的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    (填不能)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               

    答案:(1)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 (2)传入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 (3)不能 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

    23.(10分)人类的反射活动有些需要专门的神经中枢去控制,有些需要多个神经中枢的参与,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反射的问题。

    (1)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是              

    (2)表演舞蹈的聋哑演员要准确理解指导老师手语所表达的含义,依靠的中枢是     

    躯体运动中枢 躯体感觉中枢 视觉中枢 语言中枢

    (3)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时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时记忆

    C.大脑皮层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4)临床发现,损伤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的S区,病人可以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则该区域为     语言中枢;若损伤额中回后部的W区,病人会讲话,也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讲话,但不会写字,则该区域为     语言中枢。 

    答案:(1)脑干、脊髓、大脑皮层

    (2)③④

    (3)D

    (4)运动性 书写性

    解析:(1)控制人体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像排尿、排便这样的低级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等位于脑干,高级反射活动如阅读反射等一系列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2)聋哑演员主要通过视觉来观察老师的手语,这需要视觉中枢;而要理解每个手势的含义则需要语言中枢的翻译。(3)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低级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与高级中枢无关。短时记忆的多次重复形成的长时记忆属于高级中枢控制的条件反射。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是人类特有的高级中枢。排尿反射有两个中枢,低级中枢在脊髓,在婴幼儿时期控制排尿功能,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随着婴幼儿脑的发育,高级排尿中枢形成,脑与脊髓建立联系后,高级中枢可控制低级中枢,从而控制排尿。意识丧失的病人,高级中枢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功能,病人不能控制排尿,意识恢复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才能行使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功能。(4)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的S区是运动性语言中枢,用于说话;额中回后部的W区是书写性语言中枢,用于写字。

    24.(14分)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的脑神经元兴奋性下降。近年来,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功能下降相关。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抗抑郁药物。下图是正在传递兴奋的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是突触   膜,其以    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至       

    (2)神经递质为小分子化合物,但仍以上图所示方式释放,其意义是    (多选)。 

    A.短时间内可大量释放

    B.避免被神经递质降解酶降解

    C.有利于神经冲动快速传递

    D.减少能量的消耗

    (3)若图中的神经递质释放会导致细胞Y兴奋,请比较释放前后细胞Y膜内Na+浓度的变化和电位的变化:                            

    (4)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据图推测阻碍兴奋传递的因素有   (多选)。 

    A.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

    B.某药物与蛋白M牢固结合

    C.毒素阻断神经递质的释放

    D.某药物抑制神经递质降解酶的活性

    (5)结合图分析,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改善抑郁症状的原因是              

    答案:(1)前 胞吐 突触间隙

    (2)AC

    (3)膜内Na+浓度由低变高,膜内电位由负变正

    (4)ABC

    (5)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阻止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增加脑内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从而起到抗抑郁作用

    解析:(1)根据题干和图示分析可知,是突触前膜,其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再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2)神经递质为小分子化合物,但仍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其意义是胞吐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神经递质,有利于神经冲动快速传递。(3)根据题意分析,图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产生兴奋,因此神经递质释放后细胞Y的膜内Na+浓度增加,并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4)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某药物与蛋白M牢固结合,则神经递质都不能发挥作用,因此不能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某毒素阻断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递质也不能发挥作用,突触后膜不能兴奋;某药物抑制神经递质降解酶的活性,则神经递质不能被降解,会持续性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持续性兴奋。(5)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阻止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增加脑内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从而起到抗抑郁作用。

    25.(12分)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密切相关。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小鼠海马脑区的传入神经纤维上施加单次的强刺激,传入神经纤维末梢内的神经递质——谷氨酸从突触小体释放到突触间隙,此过程中所发生的信号形式的转换是          

    (2)如果在海马脑区的传入神经纤维上施加100次/s、持续1 s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的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海马脑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上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其中~表示生理过程。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在         共同作用下,C酶由无活性状态变成有活性状态。 

    (3)研究发现,对小鼠海马脑区的传入神经纤维施以HFS,休息30 min后,检测到海马脑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完成过程的结构基础是                

    (4)在神经递质的作用下,激活的A受体的通道蛋白开放,大量的Na+内流。此时发生的膜电位的变化是              

    (5)据图可知,在突触处,神经信息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答案:(1)电信号 化学信号

    (2)Ca2+ 钙调蛋白

    (3)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4)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5)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

    解析:(1)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中,发生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2)题图显示,Ca2+进入细胞后与钙调蛋白结合,使C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球形变成多边形),C酶被激活。(3)对小鼠海马脑区的传入神经纤维施加HFS,休息30min后,检测到海马脑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说明海马脑区神经细胞内的A受体结合到了细胞膜上,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4)在神经递质的作用下,激活的A受体的通道蛋白开放,大量的Na+内流,使得电位由内负外正变成内正外负。(5)分析题图可知,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因此神经信息只能单向传递。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