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01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02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共9页。

    古代诗歌阅读

    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返校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词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 15-16 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元> 萨都剌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注释:寒螀:寒蜇(jiāng),似蝉而较小,青赤色。

    15.下列对以上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桂枝香》词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为词拓出一个高远的视野。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和季节。

    B.《满江红》词首三句写繁华的景象如春光般消失得无声无息,带有沉重的怀古情绪,呼

    应诗题,定下全篇感伤的基调。

    C.两首词都以化用名句之法丰富词作内涵,如叹门外楼头”“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等。

    D.两首词都把眼前实景、想象虚景相勾连,都将登临怀古、自叹身世相绾合,笔力雄浑,

    境界开阔,堪为豪放之作。

    16.评论家说:怀古诗多将历史和现实两重时空并置叠映,借此睹物兴情(语出刘勰《文

    心雕龙·诠赋》)。请结合两首金陵怀古,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 分)

     

    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返校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南乡子

    苏轼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余。

    卧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此词作于熙宁十年,当时苏轼在徐州太守任上。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写凉簟、清风,给人以凉爽之感,烘托词人白日里闲眠醒来之后的清爽舒畅。

    B.古人常用晚衙来叹息公务繁忙,而苏轼却道卧听”“无一事,反用古人之意,展现其心境的超脱与闲适。

    C.自觉功名懒更疏一句表明词人自觉建功立名没有指望,因此产生归隐田园的想法,体现词人的懒惰、不思进取。

    D.本词上片重记事,叙词人公务之闲,下片抒怀明旨,全词脉络清晰。

    16.有人评价此词洒脱与沉郁并存,请结合最后三句简要分析。(6分)

     

     

    浙江省嘉兴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返校测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6-16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十年生死两茫茫写出了曾经的夫妻已经生死永别,诗人倏忽之间经历了十年的茫茫岁月,梦中朦胧很难看清千里孤坟

    B.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三个句子,以假设引发想象,将容颜的憔悴与衰老,和别后的深深忧伤融合在一起。

    C.此词以记梦为标题,明确写出了做梦日期,并通过对所梦细节的描写展现出自己的心境,抒发了对亡妻的无限深情。

    D.此词以悼亡为主题,借生与死、故土与异乡、相逢却不识、相对而又无言等内容,写尽死别之悲、独处之苦、世路之艰。

    1.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是如何表达愁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和陶《归园田居》(其四)

    苏轼

    老人八十余,不识城市娱。造物偶遗漏,同侪尽丘墟。

    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

    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

    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

    【注】陈家紫:荔枝名品之一。

    13.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陶诗误落尘网含有无奈、追悔之情,与结尾复得返自然的欣喜相照应。

    B. 陶诗羁鸟”“池鱼喻客居在外的游子,借互文形式强化他们对故园的情感。

    C. 苏诗中老人年已八十,远离城市喧闹,幽居在水北,与同辈们一起在山丘玩乐。

    D. 苏诗写老人劝人怀抱荔枝回家,要有酒就喝,看轻钱财,表现他性情的洒脱旷达。

    14. 同写田园山野之乐,陶诗呈现物事之美,苏诗偏重人情之美。请结合诗歌分析。(6分)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女

    [唐末]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唐彦谦,唐末诗人。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到阴历二月。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蚕之细小,桑芽之嫩的特点。

    B.颈联通过对比,写出因倒春寒,今年的桑叶长势堪忧,暗示了收成可能不好。

    C.诗人刻画采桑女,把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

    D.尾联一个,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14.颔联写采桑女手挽长条泪如雨,采桑女为何泪如雨?诗人想要反映什么样的社会问题?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作答。(6分)

     

     

     

     

    古代诗歌阅读

    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返校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词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 15-16 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元> 萨都剌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注释:寒螀:寒蜇(jiāng),似蝉而较小,青赤色。

    15.下列对以上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桂枝香》词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为词拓出一个高远的视野。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和季节。

    B.《满江红》词首三句写繁华的景象如春光般消失得无声无息,带有沉重的怀古情绪,呼

    应诗题,定下全篇感伤的基调。

    C.两首词都以化用名句之法丰富词作内涵,如叹门外楼头”“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等。

    D.两首词都把眼前实景、想象虚景相勾连,都将登临怀古、自叹身世相绾合,笔力雄浑,

    境界开阔,堪为豪放之作。

    16.评论家说:怀古诗多将历史和现实两重时空并置叠映,借此睹物兴情(语出刘勰《文

    心雕龙·诠赋》)。请结合两首金陵怀古,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 分)

    15.【答案】D

    【解析】王安石的词中并无自叹身世之意,更多是对现实的不满,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16.【答案示例】

    《桂枝香》,历史上,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朱雀门外有结绮阁楼。现实是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他们的门庭只有惨淡的寒烟和衰草。深秋时节,诗人看到了长江奔腾,山峰峭拔,帆船往来,酒旗飘扬,清丽的景色就是丹青妙笔也难描画;听到商女时时放声歌唱《后庭花》遗曲。全词通过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和金陵景物的赞美,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满江红》,历史上,金陵六代豪华”“山川形胜,王谢堂前燕子成双;现实是孤城寂寞,荒烟衰草,夕阳里乌鸦乱飞,秋露寒冷,《玉树后庭花》已经没人唱了,胭脂井已经圮坏,寒蝉凄凉地鸣着。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贵贱多变的感慨。

    (每首词能有理有据简析历史和现实两重时空如何并置叠映且点明所抒之情,即可得 3 分,共 6 分)

     

    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返校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南乡子

    苏轼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余。

    卧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此词作于熙宁十年,当时苏轼在徐州太守任上。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写凉簟、清风,给人以凉爽之感,烘托词人白日里闲眠醒来之后的清爽舒畅。

    B.古人常用晚衙来叹息公务繁忙,而苏轼却道卧听”“无一事,反用古人之意,展现其心境的超脱与闲适。

    C.自觉功名懒更疏一句表明词人自觉建功立名没有指望,因此产生归隐田园的想法,体现词人的懒惰、不思进取。

    D.本词上片重记事,叙词人公务之闲,下片抒怀明旨,全词脉络清晰。

    16.有人评价此词洒脱与沉郁并存,请结合最后三句简要分析。(6分)

     

    15.C 体现词人的懒惰、不思进取错误,自觉一句,说自己对功名日渐疏懒,表面为自嘲

    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窃喜,窃喜自己终于能够看破功名,心无挂碍了。

    16.沉郁:占得人间一味愚为自嘲之词(1 分),假如有人问起我的能耐如何,只不过是一

    个愚字罢了,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2 分);洒脱:带有宽慰之意,词人看破功名,

    既体现了他保持自我,不因外物而放弃个性的人生态度(1 分),也表达了他旷达处世(1 分)、

    渴望摆脱世俗功名束缚的愿望(1 分)。

    【参考译文】

    簟席生凉,碧纱橱帐,白日里闲眠醒来,枕边轻风拂过。躺在床上听闻向晚的衙门里没什么公

    事,慢慢地,把床头的几卷书给看完了。

    抓着脑袋吟诵起归隐的诗句来,自己感到对功名利欲已经没多少兴趣。假如有人问起我的能耐

    如何,只不过是一个愚字罢了。

    【赏析】

    上片写初秋的黄昏,苏轼在碧纱帐里一觉醒来,枕边微凉的秋风也吹不尽浓浓的睡意,于是继

    续躺在凉席之上,听外面公堂一片寂静,他知道这意味着今晚不用上堂处理公事了。这是一个清闲

    的黄昏。一枕清风是苏轼比较喜欢用的一个词组和意象,诗里多次用到。它把晚风吹拂下那种

    清爽而又舒畅的困意表达得淋漓尽致。卧听二字表现出苏轼起床的慵懒和悠闲,也说明他早就

    料到今天无一事的状况了。这里实是反用古人之意,古人常用晚衙来叹息公务繁忙,而苏

    轼却道卧听”“无一事,一种超脱的感觉就上来了,于是他徐徐起身,半躺半靠着看起了床头

    的书卷。这里一个字,再次把这种悠闲无止境放大,拉长。

    下片开始议论,归欤二字直接点明了议论的主题,也就是他心中追求功名与早日归隐二者

    之间的矛盾。自觉句表面上是一种自嘲,说自己对功名日渐疏懒,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窃喜,窃

    喜自己终于能够看破功名,心无挂碍了。正式由于这种无挂碍的心态,当别人问及使君的才学

    时,苏轼才能通达、释然而略带自嘲地说自己是占得人间一味愚。言外之意,在他看来,是否

    有才学并不重要,但自己到现在才看破功名,这才是真的一味愚。整个下片议论,表面上看都

    是自嘲,在贬低自己,实际却是在表达一种摆脱尘世功名束缚的愿望,同时也是在庆幸自己已经慢

    慢摆脱了这些束缚。

     

    浙江省嘉兴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返校测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6-16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十年生死两茫茫写出了曾经的夫妻已经生死永别,诗人倏忽之间经历了十年的茫茫岁月,梦中朦胧很难看清千里孤坟

    B.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三个句子,以假设引发想象,将容颜的憔悴与衰老,和别后的深深忧伤融合在一起。

    C.此词以记梦为标题,明确写出了做梦日期,并通过对所梦细节的描写展现出自己的心境,抒发了对亡妻的无限深情。

    D.此词以悼亡为主题,借生与死、故土与异乡、相逢却不识、相对而又无言等内容,写尽死别之悲、独处之苦、世路之艰。

    1.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是如何表达愁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A 

    16.选用典型意象。明月为圆月,明月夜是团圆之夜,而松冈是种植松树的逝者安葬之处,使用典型意象形成反差表达愁情。

    虚实结合。料得写出由梦境回到现实,而明月”“松冈是想象之景,两者结合,虚实相生更显愁情。

    以景结情。全诗最后在明月”“松冈所营造的凄清幽深之境中,以景结情,使愁情更显得意蕴深长。

    采用点染手法。先以肠断写明诗歌的情感,然后借助明月”“松区来展现诗人的愁情。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和陶《归园田居》(其四)

    苏轼

    老人八十余,不识城市娱。造物偶遗漏,同侪尽丘墟。

    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

    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

    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

    【注】陈家紫:荔枝名品之一。

    13.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陶诗误落尘网含有无奈、追悔之情,与结尾复得返自然的欣喜相照应。

    B. 陶诗羁鸟”“池鱼喻客居在外的游子,借互文形式强化他们对故园的情感。

    C. 苏诗中老人年已八十,远离城市喧闹,幽居在水北,与同辈们一起在山丘玩乐。

    D. 苏诗写老人劝人怀抱荔枝回家,要有酒就喝,看轻钱财,表现他性情的洒脱旷达。

    14. 同写田园山野之乐,陶诗呈现物事之美,苏诗偏重人情之美。请结合诗歌分析。(6分)

    13. A

    B.“‘羁鸟’‘池鱼喻客居在外的游子错误,羁鸟池鱼都是失去自由的动物,陶渊明用来自喻,表明他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回到自然,也即重获自由。

    C.与同辈们一起在山丘玩乐错误,同侪尽丘墟指同辈的人都已去世,自己的年寿超过同辈。

    D.要有酒就喝,看轻钱财错误,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意思是老人还请喝酒,也不问有没有钱。

    故选A。

    14. 陶诗用开荒”“守拙句表现农事之简单快乐;以方宅四句写出生活环境的宁静,自然景物之纯美;用暧暧四句写出农家生活之恬静闲适。

    苏诗借老人的述说传达人情之美:老人种荔枝,讲陈家紫不如自家荔枝,形象展现老人自豪之感;让诗人吃荔枝,并拿回给儿子吃,表现出老人的热情;要酒不要钱,则体现出老人的疏放之情。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女

    [唐末]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唐彦谦,唐末诗人。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到阴历二月。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蚕之细小,桑芽之嫩的特点。

    B.颈联通过对比,写出因倒春寒,今年的桑叶长势堪忧,暗示了收成可能不好。

    C.诗人刻画采桑女,把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

    D.尾联一个,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14.颔联写采桑女手挽长条泪如雨,采桑女为何泪如雨?诗人想要反映什么样的社会问题?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作答。(6分)

     

     

     

     

    13.D诗人直抒胸臆有误。这个指的是采桑女的愁,不是诗人自己的愁。诗人通过写采桑女辛勤劳作而又悲切愁苦的形态,控诉官府残酷压榨百姓的罪恶,也表达了自己对百姓的同情。

    14.原因:蚕细如蚁,尚未初眠;

    倒春寒使得桑树叶生长延迟;

    丝茧收成难卜,里胥提前上门催征。

    社会问题:通过描写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所遭到的痛苦,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详解】

    ①“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春天的寒风吹打着细如蚂蚁的蚕,桑树吐出的嫩芽才刚如青鸭的嘴,诗人描绘出了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形状,极言蚕幼桑小,蚕细如蚁,尚未初眠,此时的蚕还太小无法吐丝,桑叶也刚出芽,无法为蚕提供食物;

    ②“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去年幼蚕初眠就正是在这个时候,但是今年春天倒寒使得树叶生长延迟,无桑可采,这使得蚕的食物得不到供应,养蚕的收成无法保证;

    ③“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听见门外里胥的催逼而感到愁苦,还在二月官家就已经来征收新丝,采桑女虽然辛苦劳作,但无法让嫩芽变成桑叶,也无法让幼蚕吐丝结茧,而官府却催她二月交新丝,由此,采桑女泪眼愁思手挽长条泪如雨的原因也就有答案了。

    社会问题:本诗刻画了一位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形象,诗人先写蚕子细小,继写无桑叶可采,接着通过采桑女的泪眼愁思,写出今年蚕事不如去年,最后点出官府催她二月交新丝,在如此情境下,官府还要极尽盘剥,写出了采桑女的无奈与忧愁,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相关试卷

    北京市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这是一份北京市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六两句,古诗鉴赏离不开三个问题,答题方法,如何鉴赏?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这是一份山东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共9页。

    山西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这是一份山西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共8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