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导学案2-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导学案2-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共3页。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21.3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导学目标:(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2)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 (3)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重点: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合理利用网络的能力与意识。导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导学过程: 0.5课时自主学习 1.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 由广播电台完成。话筒把播音员的声音信号转换成 信号,然后用调制器把 频电信号加载到 频电流上,再通过天线产生 发射到空中。2. 收音机的天线收到各种各样的 波。转动收音机 器的旋钮,可以从中选出特定的频率信号。由调谐器选出的信号含有 频的电流成分,需要通过解调将其滤去,将 频信号留下。3. 电视用 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 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跟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4. 现在很多人都在使用移动电话(手机)。移动电话 需要电话线,比固定电话方便。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的工作 基本一样,只是声音信号不是由 中的电流来传递,而是由空间的 来传递。合作探究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1.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 由广播电台完成。话筒把播音员的声音信号转换成 信号,然后用调制器把 频电信号加载到 频电流上,再通过天线产生 发射到空中。2. 收音机的天线收到各种各样的 波。转动收音机 器的旋钮,可以从中选出特定的频率信号。由调谐器选出的信号含有 频的电流成分,需要通过解调将其滤去,将 频信号留下。二、电视的发射和接收3. 电视用 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 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跟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4. 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是:摄像机把图像变成 信号,发射机把 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流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把这样的 频信号接收下来,通过电视机把图像信号取出来并 ,由 把它还原成图像。三、移动电话5. 现在很多人都在使用移动电话(手机)。移动电话 需要电话线,比固定电话方便。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的工作 基本一样,只是声音信号不是由 中的电流来传递,而是由空间的 来传递。6.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 台又是无线电 台:它用 把讲话的信息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在空中捕获 ,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训练1. 关于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与接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话筒将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B. 无线广播电台用调制器将音频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C.收音机的扬声器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D.收音机接收低频的电磁波2. 关于电视的发射与接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话筒将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B. 电视台用调制器将音频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C.电视机的扬声器图像信号转换成声音D.电视机把图像信号取出并放大,由显示器把它还原成图像3. 关于移动电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移动电话不需要电话线传递声音信息B. 移动电话既是无线发射台又是无线接收台,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C.移动电话需要固定无线电台转接,叫做基地台D. 长时间使用手机有利于人体健康4. 关于移动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移动电话需要电话线传递声音信息B. 移动电话是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C. 移动电话不需要固定无线电台转接D. 智能手机可以视频通话,既可以看见图像,又能听到声音,都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5. 关于移动电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移动电话通过电磁波传递声音信息B. 移动电话既是无线发射台又是无线接收台C. 移动电话需要固定无线电台转接电磁波信号D. 可视电话通过电磁波只传递了图像信号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发射、电、音频、高、电磁波。2.电磁波、调谐、高、音频。3.电磁波、声音。4.不、原理、导线、电磁波。课堂导学1.发射、电、音频、高、电磁波。2.电磁波、调谐、高、音频。3.电磁波、声音。4.电、电、高、放大、显示器。5.不、原理、导线、电磁波。6.发射、接收、电磁波、电磁波。课堂练习:1.B。2.C。3.D。4.D。5.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