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步讲义】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8.2.3 酯 油脂 讲义
展开第3课时 酯 油脂
课程标准 | 课标解读 |
1.知道酯的结构和性质,会写酯的水解反应方程式。 2.掌握油脂的结构和重要性质,能区分酯与脂、油脂与矿物油。 3.认识油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1.能从酯基官能团的视角认识酯的水解反应及油脂的皂化反应;知道酯在酸性与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原理,理解并会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通过乙酸乙酯的结构模型,推导并理解乙酸乙酯能发生水解的原因,从而掌握酯基官能团的性质特点,推测油脂的结构、性质及变化。(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3.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在与同学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油脂制取肥皂的方法,依据假设提出实验方案,收集实验证据。并就实验现象提出自己的设想及改进措施,并交流自己的探究成果。(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
知识点01 酯的结构和性质
1.酯的结构
(1)酯是羧酸(R—COOH)和醇(R—OH)发生_______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2)酯的结构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酯的官能团为_______,简写为:_______,名称为_______。
2.酯的物理性质
酯的密度一般比水_______,碳原子较少的酯类为_______态,具有_______气味,_______溶于水,______溶于有机溶剂。
3.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
乙酸乙酯在酸或碱的存在的条件下能与水发生水解反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学即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机酸和酯都含有-COO-,因此它们属于同类物质
B.乙酸乙酯的水解产物中一定有乙醇
C.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乙酸乙酯与丁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即学即练2】(1)写出甲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
(2)写出甲酸甲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方程式:
知识点02 油脂
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1)植物油、动物脂肪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植物油通常呈_______态,动物脂肪通常呈_______态。
(2)油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油脂看成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3)油脂的结构:
(4)油脂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水_______。
2.油脂的水解反应
(1)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
(2)硬脂酸甘油酯与NaOH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叫_______反应,硬脂酸甘油酯与烧碱水解生成的______________是肥皂的主要成分,_______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即学即练3】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油脂是纯净物
B.油脂的水解产物中一定有甘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的混合物
D.油脂不属于酯类
【即学即练4】植物油厂为了提取大豆中丰富的油脂,下列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A.将大豆用水浸泡,使其中的油脂溶于水,然后再蒸馏
B.先将大豆压成薄饼状,再用无毒的有机溶剂浸泡,然后对浸出液进行蒸馏分离
C.将大豆用碱溶液处理,使其中的油脂溶解下来,然后再蒸发出来
D.将大豆粉碎,然后隔绝空气加热,使其中的油脂蒸发出来
知识点03 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特征反应
1.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与其性质的关系
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反应可以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2.典型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特征反应
典型有机化合物 | 结构简式 | 官能团 | 特征反应 |
乙烯 |
|
|
|
乙炔 |
|
|
|
乙醇 |
|
|
|
乙酸 |
|
|
|
乙酸乙酯 |
|
|
|
【即学即练5】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使溴水褪色
B.只含二种官能团
C.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D.1 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1 mol NaOH
考法01 酯的水解
1.酯化反应与酯的水解反应的比较
| 酯化反应 | 水解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 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
断键方式 | ||
催化剂 | 浓硫酸 | 稀硫酸或NaOH溶液 |
反应类型 |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 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
2.酯类水解的断键规律
酯的水解反应与酯化反应互为可逆反应,根据酯形成的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可推知酯的水解的断、成键过程可表示为
。
【典例1】下列关于酯的水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是不可逆的
B.酯水解的产物是羧酸和醇
C.油脂发生水解反应的产物只有两种
D.工业制造肥皂的原理之一是酯的水解反应
考法02 油脂的组成和性质
1.油脂的性质
2.油脂和酯的比较
物质 | 油脂 | 酯 | |
油 | 脂肪 | ||
组成 | 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反应生成的酯 | 酸与醇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物 | |
烃基中含不饱和键 | 烃基为饱和键 | ||
密度 | 比水小 | ||
溶解性 |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 ||
常温状态 | 液态 | 固态或半固态 | 呈液态或固态 |
化学性质 | 都水解,油和含碳碳双键的酯能发生加成反应 | ||
存在 | 油料作物籽粒中 | 动物脂肪中 | 花、草或动植物体内 |
联系 | 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均属于酯类 |
【典例2】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B.油脂和矿物油不属于同一类有机物
C.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生成的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退色
考法03 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的特征反应
1.有机化合物中官能团
官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
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卤素原子(—X)(X=F、Cl、Br、I)、羟基(—OH)、醛基(—CHO)、羧基(—COOH)、硝基(—NO2)、酯基(—COO—)、氨基(—NH2)等。
2.有机化合物的类别与官能团关系
根据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可以将有机化合物分为不同的类别。
类别 | 官能团 | 典型有机化合物 | 特征反应 |
烯烃 | 碳碳双键 | CH2=CH2 | ①加成反应 ②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炔烃 | 碳碳三键 | CH≡CH | ①加成反应 ②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醇类 | 羟基(—OH) | CH3CH2—OH | ①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②催化氧化 ③与酸发生酯化反应 |
羧酸 | 羧基(—COOH) | CH3—COOH | ①弱酸性 ②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
酯类 | 酯基(—COO—) | CH3COOCH2CH3 | 水解反应 |
【典例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其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①能发生加成反应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能发生取代反应 ④能发生中和反应 ⑤能发生氧化反应
A.全部 B.能发生①③④ C.除⑤外都能 D.除④⑤外都能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关于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酯有刺激性气味 B.油脂属于酯类
C.酯难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 D.酯化反应中用NaOH溶液作催化剂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油脂的是( )
A.花生油 B.石蜡油 C.棉籽油 D.牛油
3.有机物甲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有机物,乙中①~⑥是标出的该有机物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在水解时,断裂的键是( )
A.①④ B.③⑤ C.②⑥ D.②⑤
4.下列有关油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油脂的组成元素为C、H、O
B.沾有油脂的试管可使用硫酸洗涤
C.天然油脂大多数是混合物
D.乙酸和油脂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5.下列关于酯水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在酸或碱性条件下水解都生成甘油,且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大
B.油脂的水解反应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C.乙酸异戊酯在稀硫酸存在下的水解产物是乙酸和异戊醇
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6.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提取植物种子里的油的是( )
A.水 B.汽油 C.苯 D.CCl4
7.植物油厂为了提取大豆中丰富的油脂,下列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A.将大豆用水浸泡,使其中的油脂溶于水,然后再蒸馏
B.先将大豆压成薄饼状,再用无毒的有机溶剂浸泡,然后对浸出液进行蒸馏分离
C.将大豆用碱溶液处理,使其中的油脂溶解下来,然后再蒸发出来
D.将大豆粉碎,然后隔绝空气加热,使其中的油脂蒸发出来
8.油脂是油与脂肪的总称,它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既是重要的食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衣服上的油脂可用汽油洗去
B.油脂在稀硫酸中水解,可以生成甘油和肥皂
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更容易水解
D.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
9.下列关于油脂和乙酸乙酯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油和乙酸乙酯在室温下都是液体
B.油脂和乙酸乙酯都能水解生成酸和醇
C.油脂和乙酸乙酯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D.油脂和乙酸乙酯都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10.低级酯类化合物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下列有关叙述利用的是酯的某种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酒精可以提取某些花中的酯类香精,制成香水
B.炒菜时加一些料酒和食醋,使菜更香
C.用热水洗涤碗筷去除油污
D.不同水果具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不同的酯
1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有机物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烯烃 B.酯 C.油脂 D.酸
(2)该有机物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
A.比水大 B.比水小
(3)该有机物在常温下呈________________。
A.液态 B.固态 C.气态
(4)与该有机物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
A.NaOH溶液 B.溴水 C.乙酸 D.H2
12.A是一种酯,分子式为C4H8O2,A可以由醇B与酸C发生酯化反应得到,B氧化可得C。则: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中混有少量的B和C,除去B和C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一股淡淡清香能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主要由香精、酒精和水构成的香水备受爱美人士的青睐。香水里面含有酯类物质,下列对香水的看法中,不妥的是( )
A.香水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B.香水中的酯类物质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C.香水中的酒精可以溶解酯类物质
D.香水中的酯类一定是气态物质
2.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
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
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3.一般的植物油外观呈淡黄色,在植物油中滴加碘水,结果发现植物油由淡黄色液体变成白色固体。下面是四位同学对该反应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
4.(1)亚油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下列关于亚油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一定条件下能与甘油发生酯化反应
b.能与NaOH溶液反应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1 mol亚油酸最多能与4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2)有机物是一种酯。参照乙酸乙酯水解中化学键变化的特点分析判断,这种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3种新物质,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酸乙酯天然存在于蜂蜜、草莓等物质中,是一种重要的食用香精,某兴趣小组通过下述转化关系研究其性质。
(1)A的名称为________,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C、E中官能团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和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反应、____________反应。
(4)①和③两步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B和E的关系为________(填字母)。
A.同系物 B.同分异构体 C.同素异形体 D.同位素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丁烯酸)。现有①HCl;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2-丁醇;⑤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其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组合是( )
A.只有②④⑤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二者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3.某有机物的A的蒸气与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氢气的质量比为30,其碳、氢的质量分数分别是40%、6.7%,其余为氧。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
(2)写出两种该物质可能的结构(用结构简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则该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图甲的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加热回流一段时间,然后换成图乙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冷凝水从_______(a或b)进,图乙中B装置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拟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列框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则试剂a是________________,分离方法Ⅰ是________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
(4)甲、乙两位同学欲将所得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提纯得到乙酸乙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他们都是先加NaOH溶液中和酯中过量的酸,然后用蒸馏法将酯分离出来。甲、乙两人蒸馏产物结果如下:甲得到了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乙得到了大量水溶性的物质。丙同学分析了上述实验目标产物后认为上述实验没有成功;试解答下列问题:
①甲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练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