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猜想:专题01 细胞的分子组成(解析版)
展开
【考向解读】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Ⅰ)
4.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高频考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中频考点:还原糖、脂肪的检测
低频考点:糖类和脂质
【命题热点突破一】组成细胞的无机物
例1.(2017年海南卷,4)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蔬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机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
B.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
C.和ATP一样,KH2PO4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D.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
【答案】C

【变式探究】下列关于水与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B.植物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越大代谢活动越旺盛
C.人体细胞中水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代谢终产物
D.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中没有水生成
【解析】选A。细胞中的水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如在光合作用中,水是反应物而被光解,生成O2与[H];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有利于物质的运输和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而结合水则是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作为植物体的组成部分,无自由水对于代谢的作用,所以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越大,生物体的代谢活动越弱;人体细胞有氧呼吸的代谢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但是无氧呼吸仅生成乳酸,该过程中没有水产生;基因表达过程包括转录与翻译,翻译时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水,转录时核糖核苷酸聚合也生成水。学&科网
【感悟提升】水与细胞代谢的关系
1.不同种类的生物、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细胞的含水量不同。
2.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与新陈代谢、生物抗逆性有关:比值越大,生物新陈代谢越旺盛,但其抗逆性较弱;反之,生物新陈代谢缓慢,但抗逆性较强。
3.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含量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减小,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变式探究】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
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分解
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C3还原成(CH2O)

【答案】 B
【命题热点突破二】组成细胞的有机物
各类蛋白质的功能
名称 | 分布 | 功能 |
大多数酶 | 细胞内或细胞外 | 催化作用 |
载体蛋白 | 细胞膜 | 运输某些物质如离子、氨基酸等 |
通道蛋白 | 细胞膜 | 水、K+、Na+等的运输通道 |
核孔 | 核膜 | 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
某些激素(如生长激素、胰岛素) | 内环境中 | 调节生命活动 |
抗体 | 内环境中 | 免疫作用 |
血红蛋白 | 红细胞内 | 主要运输O2和部分CO2 |
糖蛋白 | 细胞膜表面 | 保护、润滑、识别等作用 |
结构蛋白 | 细胞膜、肌细胞等 |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成分 |
例2.(2017年海南卷,1)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B.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多肽链
C.将抗体溶于NaCl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
D.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答案】C

【变式探究】(2016·高考江苏卷)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C.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相关
【解析】选A。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不是蛋白质,A项错误;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B项正确;细胞内蛋白质水解时,需要蛋白酶(本质为蛋白质)的催化,C项正确;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与碳骨架和功能基团均相关,D项正确。
【变式探究】如图所示,一分子的胰岛素原切去C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可转变成一分子的胰岛素(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分子具有50个肽键,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50分子水
B.胰岛素分子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
C.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的丧失
D.理论上可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
【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保留的肽链中含有51(30+21)个氨基酸,所以肽键的数目=51-2=49(个),A错。胰岛素分子至少含有两个游离的氨基和两个游离的羧基,R基中也可能含有氨基和羧基,B错。沸水浴时破坏的是胰岛素的空间结构而不是肽键,C错。因为合成一个胰岛素分子就要切去一段C肽,所以可以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D对。学科#网
【方法技巧】推断四大类有机物的简单方法
(1)根据元素判断
①只含有C、H、O元素的可能是糖类、脂肪和固醇,然后根据糖类、脂肪和固醇的特点进一步确定物质。
②含有C、H、O、N四种元素的最可能为蛋白质,若含有S元素,则一定为蛋白质。
③含有P元素的为核酸或磷脂。
(2)根据提示词进行判断:如由“折叠”联想到多肽,“储能物质”联想到脂肪,“结构物质”联想到蛋白质,“遗传物质”联想到核酸,“能源物质”联想到糖类。
【命题热点突破三】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
鉴定试剂及显色反应
化合物 | 检测试剂 | 方法步骤与结果 |
淀粉 | 碘液 | 淀粉溶液遇碘液呈蓝色 |
还原糖 | 斐林试剂(甲液:0.1 g/mL NaOH溶液,乙液:0.05 g/mL CuSO4溶液) | 鉴定样液+斐林试剂、50~65_℃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 |
脂肪 | 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 | 制作切片→染色→去浮色(50%酒精)→制片→镜检 苏丹Ⅲ染液→镜检橘黄色;苏丹Ⅳ染液→镜检红色 |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A液:0.1 g/mL NaOH溶液,B液:0.01 g/mL CuSO4溶液) | 鉴定样液+试剂A+试剂B→呈紫色 |
DNA和RNA | 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 DNA+甲基绿→绿色 RNA+吡罗红→红色 |
例3.(2017年江苏卷,1)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
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
【答案】B
【解析】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都具有还原性,属于还原糖,组成元素相同,都是C、H、O,A错误;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B正确;蔗糖不具有还原性,属于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麦芽糖和乳糖都具有还原性,都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错误;淀粉的初步水解产物是麦芽糖,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纤维素的初步水解产物是纤维二糖,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D错误。
【变式探究】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量取2 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 mL量筒而不用10 mL量筒
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
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蓝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D.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答案】 D
【变式探究】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用番茄、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脂肪鉴定中观察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不可能出现橘黄色小颗粒
C.脂肪鉴定中50%的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油脂
D.蛋白质鉴定中加入的0.1 g/mL 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
【解析】 番茄含有的红色会影响实验结果,应该选择白色或接近白色且含还原糖量高的材料,A错误;切片时,破损的子叶细胞会释放出少量脂肪,细胞间会出现橘黄色小颗粒,B错误;50%的酒精主要作用是洗去浮色,避免影响观察,C错误;鉴定蛋白质的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Cu2+与肽键作用产生紫色物质,D正确。
【答案】 D
【易错提醒】与有机物检测有关的三个失分点
1.混淆有机物的鉴定原理,如斐林试剂只能鉴定还原糖,不能与非还原糖产生颜色反应;苏丹Ⅲ与脂肪产生橘黄色,苏丹Ⅳ与脂肪产生红色,记忆不清则出现错误。
2.忽略染色剂本身的颜色,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本身为蓝色,苏丹Ⅲ染液本身为红色。
3.未重视外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验证还原糖时必须进行水浴加热,鉴定蛋白质时必须先加A液再加B液。
【高考真题解读】
1.(2017年海南卷,1)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B.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多肽链
C.将抗体溶于NaCl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
D.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答案】C
【解析】蛋白质的功能主要取决于组成其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及形成其的空间结构,A正确。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且形成长度不同的多肽链,B正确。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中,抗体将保持其活性,C错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其所处环境中的温度、pH等环境理化因素影响,D错误。
2.(2017年海南卷,3)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性激素
B.C、H、O、P是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元素
C.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
【答案】B

3.(2017年海南卷,4)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蔬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机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
B.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
C.和ATP一样,KH2PO4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D.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
【答案】C
【解析】草酸与食物中钙结合形成沉淀物不利于吸收,A正确。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的主要作用是运氧,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B正确。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是细胞的结构成分、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维持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C错误。燃烧过程中有机物被分解,剩下来的是无机物,D正确。学@科网
4.(2017年江苏卷,1)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
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
【答案】B
【解析】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都具有还原性,属于还原糖,组成元素相同,都是C、H、O,A错误;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B正确;蔗糖不具有还原性,属于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麦芽糖和乳糖都具有还原性,都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错误;淀粉的初步水解产物是麦芽糖,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纤维素的初步水解产物是纤维二糖,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D错误。
5.(2017年江苏卷,3)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α-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个肽键
B.蛋白质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
C.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
D.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答案】A

6.(2017年新课标Ⅰ卷,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答案】B
【解析】通常认为细胞膜丧失完整性,细胞即可被认为已经死亡。台盼蓝是检测细胞膜完整性最常用的生物染色试剂。健康的正常细胞能够排斥台盼蓝,而死亡的细胞,膜的完整性丧失,通透性增加,细胞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A正确;氨基酸不含肽键,而双缩脲试剂是用来检测蛋白质中的肽键,B错误;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通常用醋酸洋红液或龙胆紫溶液或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C正确;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在水浴加热下还原成砖红色,D正确。学#科网
1.(2016•上海卷.6)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2。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

A.纤维素 B.胰岛素C.叶绿素 D.甲状腺素
【答案】A

2.(2016•上海卷.11)下列病毒的构成组合中错误的是
①DNA ②RNA ③蛋白质 ④磷脂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答案】B
【解析】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为DNA或RNA。
3.(2016•江苏卷.4)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C.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有关
【答案】A
【解析】细胞膜上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蛋白质,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A错误;氨基酸之间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氧来自羧基,B正确;细胞内蛋白质水解时需蛋白酶催化,蛋白酶属于蛋白质,C正确;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与碳骨架有关,也与功能基团有关,D正确。
4.(2016•北京卷.1)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

框号 选项 | 1 | 2 | 3 | 4 | 5 |
A |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 有机物 | 无机物 | 水 | 无机盐 |
B | 人体细胞的染色体 | 常染色体 | 性染色体 | X染色体 | Y染色体 |
C | 物质跨膜运输 | 主动运输 | 被动运输 | 自由扩散 | 协助(易化)扩散 |
D | 有丝分裂 | 分裂期 | 分裂间期 | 染色单体分离 | 同源染色体分离 |
【答案】D

1.(2015·全国卷Ⅰ)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解析】 首先要理解PrPc与PrPsc的关系:PrPc本身无致病性,但其空间结构改变后,就成为具有致病性的PrPsc。朊粒是蛋白质,所以不会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A项错误;朊粒属于有毒的蛋白质,它是基因表达出的PrPc经诱导后改变相关结构形成的。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为二分裂,B项错误;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其空间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会引起其功能发生改变,C项正确;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由题意可知,PrPc转变为PrPsc是已有的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的过程,不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D项错误。学*科网
【答案】 C
2.(2015·全国卷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解析】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而RNA与DNA的组成元素相同,由此可看出,ATP与包括DNA在内的核酸的组成元素相同,A项正确;tRNA是由一条RNA链自身折叠形成的三叶草状结构,其下端有能与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配对的三个连续碱基,这三个连续碱基构成了反密码子,B项正确;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C项正确;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项错误。
【答案】 D
3.(2014·全国卷Ⅱ)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答案】 C
4.(2015·江苏高考)下列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4种生物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B.都是水溶性物质
C.都含C、H、O、N这4种元素
D.都是人体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解析】 A项,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细胞内的有机物,都可以被相应的酶水解成小分子物质;B项,脂肪是脂溶性物质,不溶于水;C项,淀粉和脂肪只含有C、H、O三种元素,蛋白质含有C、H、O、N等元素,核酸含有C、H、O、N、P;D项,核酸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可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学*科网
【答案】 A
5.(2015·海南高考)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rRNA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B.DNA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C.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
D.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解析】 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A正确;DNA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B正确;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抗体属于蛋白质,C正确;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D错误。
【答案】 D
6.(2015·福建高考)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
A.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答案】 C
7.(2015·北京高考)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
B.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
C.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解析】 A项,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高尔基体的作用是对蛋白质进一步修饰加工;B项,在肌细胞里基因的表达过程中,通过转录合成mRNA,发生场所主要是细胞核;C项,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T2噬菌体的DNA侵入细菌后,其合成场所是细菌的细胞质;D项,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生成糖类,包括淀粉的合成,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学科#网
【答案】 B
8.(2014·江苏卷,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B.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答案】A
9.(2014·海南单科,2)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
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
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
【解析】本题考查脂质的种类、功能及合成场所。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其中脂质分子中主要是磷脂,A正确;维生素D和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B错误;与相同质量的多糖相比,脂质中的C、H元素含量多,O元素含量少,彻底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多,产能也多,C错误;脂质主要在光面内质网上合成,D错误。
【答案】 A
10.(2014·上海卷,1)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 )
A.丙酮酸 B.核苷酸
C.氨基酸 D.脂肪酸
【解析】本题考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组成丙酮酸和脂肪酸的化学元素均为C、H、O;组成核苷酸的化学元素为C、H、O、N和P;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为C、H、O、N,有的氨基酸还含有S等。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11.(2014·海南卷,5)下列关于植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
B.水是构成叶肉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
C.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D.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和休眠种子的相同

【答案】D
12.(2014·四川卷,2)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细胞代谢,水的存在与功能。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A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时,生成物水中的氢的来源: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脱去—OH,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脱去H,B正确;有氧呼吸时,生成的水中的氢既来自丙酮酸的分解,也来自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中葡萄糖等呼吸底物的分解,C错;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生成的[H]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故D正确。
【答案】C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猜想:专题16 现代生物科技(解析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猜想:专题16 现代生物科技(解析版),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因工程的诞生,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基因工程的应用,蛋白质工程,植物的组织培养,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胚胎干细胞的移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猜想: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解析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猜想: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解析版),共2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猜想:专题14 实验与探究(解析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猜想:专题14 实验与探究(解析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回答下列问题,用某种降血糖物质X做以下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