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章有理数(知识清单)-(浙教版) 其他 9 次下载
- 第3章 实数(知识清单)-(浙教版) 其他 9 次下载
- 第4章 代数式(知识清单)-(浙教版) 其他 9 次下载
- 第5章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清单)-(浙教版) 其他 7 次下载
- 第6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清单)-(浙教版) 其他 7 次下载
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知识清单)-(浙教版)
展开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知识清单
一、有理数的加法
1.定义:把两个有理数合成一个有理数的运算叫作有理数的加法.
2.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要点:利用法则进行加法运算的步骤:
(1)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异号,还是有一个加数为零,以此来选择用哪条法则.
(2)确定和的符号(是“+”还是“-”).
(3)求各加数的绝对值,并确定和的绝对值(加数的绝对值是相加还是相减).
3.运算律: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 加法交换律 | 文字语言 |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
符号语言 | a+b=b+a | ||
加法结合律 | 文字语言 |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 |
符号语言 | (a+b)+c=a+(b+c) |
要点:交换加数的位置时,不要忘记符号.
二、有理数的减法
1.定义: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例如:(-5)+?=7,求?,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要点:(1)任意两个数都可以进行减法运算.
(2) 几个有理数相减,差仍为有理数,差由两部分组成:①性质符号;②数字即数的绝对值.
2.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即有:.
要点: 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注意同时进行的两变,一变是减法变加法;二变是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如:
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四、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要点: (1) 不为0的两数相乘,先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
(2)当因数中有负号时,必须用括号括起来,如-2与-3的乘积,应列为(-2)×(-3),不应该写成-2×-3.
2.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推广:(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2)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
要点:(1)在有理数的乘法中,每一个乘数都叫做一个因数.
(2)几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先根据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积的符号,然后把各因数的绝对值相乘.
(3)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反之,如果积为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数为0.
3.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即: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即:abc=(ab)c=a(bc).
(3)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即:a(b+c)=ab+ac.
要点:(1)在交换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符号一起交换.
(2)乘法运算律可推广为: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或者把其中的几个因数相乘.如abcd=d(ac)b.一个数同几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几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如a(b+c+d)=ab+ac+ad.
(3)运用运算律的目的是“简化运算”,有时,根据需要可以把运算律“顺用”,也可以把运算律“逆用”.
五、有理数的除法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要点:(1)“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是互相依存的.如-2的倒数是,-2和
是互相依存的;
(2)0和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因此0没有倒数;
(3)倒数的结果必须化成最简形式,使分母中不含小数和分数;
(4)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必定同号(同为正数或同为负数).
2. 有理数除法法则:
法则一: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即.
法则二: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要点:(1)一般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法则一,在能整除时应用法则二方便些.
(2)因为0没有倒数,所以0不能当除数.
(3)法则二与有理数乘法法则相似,两数相除时先确定商的符号,再确定商的绝对值.
六、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由于乘除是同一级运算,应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一般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算出结果.
七、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则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如有括号,则先算括号里面的.
八、 有理数乘方的概念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即有:.在
中,
叫做底数, n叫做指数.
九、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4)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一样,首先应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值.
十、偶次乘方的非负性
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即 .
十一.含乘方的混合运算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十二、科学记数法的表示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形式:a×10n,其中1≤a<10,n为正整数.】
(2)规律方法总结:
①科学记数法中a的要求和10的指数n的表示规律为关键,由于10的指数比原来的整数位数少1;按此规律,先数一下原数的整数位数,即可求出10的指数n.
②记数法要求是大于10的数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实质上绝对值大于10的负数同样可用此法表示,只是前面多一个负号.
十三、近似数的表示
“精确到第几位”和“有几个有效数字”是精确度的两种常用的表示形式,它们实际意义是不一样的,前者可以体现出误差值绝对数的大小,而后者往往可以比较几个近似数中哪个相对更精确一些.
十四、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1)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确定积的符号-→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运算-→求出结果.
结果的符号由算式中负因数的个数决定,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數个时结果为正,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结果为负。
化成乘法后,应先约分再相乘.
(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应遵循有括号先算括号(一般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最后算大括号)里面的运算,无括号则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3)有理數的混合运算顺序
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