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步教案】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44:第六单元-- 年、月、日 (第一课时) 教案
展开第六单元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年中的月份数、大月、小月的天数以及平年、闰年等概念。
2.认识24记时法,会用24记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24时计时法。
教学难点:
1.平年、闰年的判断。
2.有关经过时间的计算。
教学用具:
1.准备不同年份的年历并收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2.钟面。
教学课时: 5课时
年、月、日 2课时
24时计时法 2课时
实践活动:做一个家庭年历 1课时
1、年、月、日
第1课时 认识年、月、日(一)
教学内容
教材64页情境图、65-66页例1、练习十六1、2、4
教学目标
1、在预先收集有关年、月、日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年、月、日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经历观察、交流、统计收集资料的过程,认识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一年中的月份数,大月、小月的天数。
3、通过学习、交流,掌握大月、小月记忆法,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教学重点
1、在交流合作中认识年、月、日。
2、掌握年、月、日的关系及大小月的记忆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年、月、日的关系及大小月的记忆法。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准备不同年份的年历。
2、单元主题图及例1图。
教学过程
一、互动交流中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年、月、日的相关资料。说说自己在这过程中了解到什么?
2、对学生收集资料情况进行简单归纳、小结,并作出评价。
3、出示教材64页主题图:说说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与年、月、日有关的信息。(指名回答)
引出课题:认识年、月、日
二、合作探究新知
1、老师带来了一张今年的年历,出示例1——2014年年历。
(1)同学们将收集的不同年份的年历和我这张年历在小组中进行对比观察,看看能发现哪些相同的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年历中的月份、每月天数等)
(2)请小组汇报发现的规律,对这些规律进行梳理。根据你们的发现①年与月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按要求填空。
出示教材66页例1填空(1)1年有( )个月。
②月与日有什么关系呢?完成教材66页例1填空(2)表格
月 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天数(天) |
|
|
|
|
|
|
|
|
|
|
|
|
有31天的月份是( ),有30的月份是( ),2月有( )天。
③展示填写好的统计表。从同学们填写的表格中老师发现每月的天数有些不一样,你发现什么呢?
(引导学生得出,天数最多的31天,最少28天,31天的月份比30天的多,而28天或29天的月份只有1个月,月份最少……)
(3)①结合你们课前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谁来说说31天的月份称为什么月、30天的呢?(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
②观察你们刚才填的表格,1年中大月是哪些月份?小月是哪些月份?
(4)有没有哪个月被漏掉了?(2月)这个月既不是31天也不是30天,那谁在课前调查中了解到,2月也被称为什么?(平月)
(5)2月有多少天?(28天或29天)
关于2月为什么有28天或29天的区别,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2、巧计大、小月。
(1)大月和小月的天数都比较多,我们怎样能正确并不遗漏地记下来呢?课前有收集相关资料的同学来汇报一下。
(2)交流记大、小月的方法,并介绍“拳头记忆法”:教师用拳头边演示边讲解记忆方法。让学生跟着学,并能独立演示。
儿歌记忆法:①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②要找大月请记住,七、八两月换着数,七月以前找单数,八月以后找双数。
③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永不差。(腊就是12月)
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熟悉喜欢的方式来记忆大、小月。
三、拓展练习
1、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有着年、月、日的记录而且是不可复制的,比如:今天(2014年 月 日,我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一堂愉快的数学课,你们今天精彩的表现让我很难忘。那在你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难忘的日子吗?小组内说一说,记得说清楚那大约是哪年、哪月、哪日……(教材68页练习十六第4题)
2、出示教材68页练习十六第2题,同学们能运用今天学到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吗?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你知道并能用年、月、日准确说出哪些重大节日呢?(练习十六第1题)
课后反思:
安全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