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湘教版数学九上教学设计整套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4.1.2 特殊角的正弦值-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4.1.2 特殊角的正弦值-教学设计,共5页。
新湘教版 数学 九年级上 4.1.2 特殊角的正弦值教学设计
课题
4.1.2 特殊角的正弦值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记住特殊角(30°、45°、60°)的正弦值;
②能由特殊角度来求角的正弦值,由正弦值求特殊角的度数;
③会用计算器求锐角的正弦值,也能由正弦值求角的度数。
2. 过程与方法:
①采用引导、启发、合作、探究等方法,经历观察、发现、动手操作、归纳、交流等文学活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②领会教学活动中的类比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③通过现实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解答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长社会见识。
②使学生亲身经历求特殊角的正弦值的过程,以及用计算器计算有关正弦的值,感受数学知只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重点
特殊角的正弦值,以及计算包含特殊角的正弦的代数式的值。
难点
特殊角的正弦值,以及计算包含特殊角的正弦的代数式的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知识
+
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正弦的定义,而我们这节课要一起学习的是特殊角的正弦值。在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回忆下前面学习的知识。
sinα= 角α的对边角α的斜边=BCAB
1.如何求sin30°的值?
解: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B=60°,∠A=30°.
于是∠A的对边BC=12AB.
因此sin30°=BCAB=12
2.如何求 sin 45°的值?
解:在Rt△ABC中,∠C=90°,∠A=45°.
于是 ∠B = 45°.
从而 AC = BC.
根据勾股定理,得
AB2=AC2+BC2=BC2+BC2=2BC2.
于是 AB=2BC.
因此sin45°=BCAB=BC2∙BC=12=22
3.如何求sin60°的值?
解: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B=60°,∠A=30°.
根据勾股定理得
AC2=AB2-BC2=AB2-(12AB)²=34AB2
于是AC=32AB
因此sin60°=ACAB=3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并跟着教师的讲解思路思考问题,并探究知识。
导入新课,利用导入的例子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讲授新课
+
例题讲解
讲授新课
+
例题讲解
从刚刚导入新课的探究中,我们可以得到特殊角的正弦值:
特殊角的正弦值:
sin30°=12 sin45°=22 sin60°=32
观察上述三个角的正弦值,思考锐角的正弦值与角度的大小有何关系?正弦值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小结:锐角的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