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
1. 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2⋅a3=a6 B. a2+a3=a6 C. (a3)2=a6 D. a8÷a4=a2
3. 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
A. 三角形的稳定性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 垂线段最短
4. 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为( )
A. 两条线段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 B. 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C. 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郅城新闻” D. 任意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等于180°
5. 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中点,∠BAD=20°,则∠C的度数( )
A. 20°
B. 55°
C. 60°
D. 70°
6. 在下列图形中,正确画出AC边上的高的是( )
A. B.
C. D.
7. 小明步行从家出发去学校,步行了5分钟时,发现作业忘在家,马上以同样的速度回家取作业,然后骑共享单车赶往学校,小明离家距离S(米)与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则小明骑车比步行的速度每分钟快( )
A. 200 B. 80 C. 140 D. 120
8. 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如图1),把余下部分沿虚线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根据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可以验证公式( )
A. (a+b)2=a2+2ab+b2 B. (a−b)2=a2−2ab+b2
C. (a+b)(a−b)=a2−b2 D. a(a−b)=a2+a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9. 某花的花粉直径约为9.2×10−4米,则9.2×10−4用小数表示为______.
10. 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O,若∠1+∠2=80°,则∠3等于______ .
11.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则其周长为______.
12. 如图,将△ABC沿BC翻折,使点A落在点A′处,过点B作BD//AC交A′C于点D,若∠A′BC=30°,∠BDC=140°,则∠A的度数为______.
13. 一个小球在如图所示的地板上自由滚动,并随机停在某块方砖上,如果每一块方砖除颜色外完全相同,那么小球最终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是______ .
14. 如图,分割边长12cm的正方形,制作一副七巧板,图2是用它拼成的“小房子”,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cm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本小题6.0分)
计算:
(1)(−12)−1÷(17)0;
(2)(−2ab2c+3abc2)÷(−12abc).
16. (本小题6.0分)
先化简,再求值:[(x+y)(x−y)−(x−y)2]÷2y,其中x=2023,y=1.
17. (本小题6.0分)
如图,工厂A和工厂B,位于两条公路OC、OD之间的地带,现要建一座物流中转站P,若要求中转站P到两条公路OC、OD的距离相等,且到工厂A、B的距离相等,请用尺规作出点P的位置.(不要求写作法,只保留作图痕迹)
18. (本小题6.0分)
植物呼吸作用受温度影响很大,观察如图,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2)温度在什么范围内时豌豆苗的呼吸强度逐渐变强?在什么范围内逐渐减弱?
(3)要使豌豆呼吸作用最强,应控制在什么温度左右?要抑制豌豆的呼吸应控制在什么温度左右?
19. (本小题7.0分)
已知:如图,AB//CD,BD平分∠ABC,CE平分∠DCF,∠ACE=90°.
(1)请问BD和CE是否平行?请你说明理由.
(2)AC和BD的位置关系怎样?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20. (本小题7.0分)
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在方格纸内将△ABC经过一次轴对称变换后得到△A′B′C′,图中标出了点C的对应点C′.
①在给定方格纸中画出变换后的△A′B′C′;
②△ABC的面积为______ .
21. (本小题10.0分)
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连结BE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BCE≌△FDE;
(2)连结AE,当AE⊥BF,BC=2,AD=1时,求AB的长.
22. (本小题10.0分)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放入6个白球和14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
(1)求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
(2)现从口袋中取出若干个红球,并放入相同数量的白球,充分摇匀后,要使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是45,问取出了多少个红球?
23. (本小题10.0分)
小明站在河边的点A处,观察河对面(正北方向)点B处的电线塔,他想知道自己距离电线塔有多远,可身边没有测量的工具,于是他运用本学期学到的数学知识设计了如下方案:他以相同的步子先向正西方向走了30步到达电线杆C处,接着继续向正西方向走了30步到达D处,然后再向正南方向行走,当看到电线杆C、小树B与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E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停止,从A点出发到E点停止,小明共走了100步.
(1)根据题意,画出测量方案的示意图;
(2)如果小明一步大约0.5m,请计算小明在点A处时与这棵树的距离,并说明理由.
24. (本小题10.0分)
如图,△ABC中,∠ACB=90°,AC=6cm,BC=8cm.点P从A点出发沿A−C−B路径向终点运动,终点为B点;点Q从B点出发沿B−C−A路径向终点运动,终点为A点.点P和Q分别以1cm/s和xcm/s的运动速度同时开始运动,两点都要到相应的终点时才能停止运动,在某时刻,分别过P和Q作PE⊥l于E,QF⊥l于F
(1)如图1,当x=2时,设点P运动时间为ts,当点P在AC上,点Q在BC上时,
①用含t的式子表示CP和CQ,则CP=______cm,CQ=______cm;
②当t=2时,△PEC与△QFC全等吗?并说明理由:
(2)请问:当x=3时,△PEC与△QFC有没有可能全等?若能,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t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C、D选项中的图形都不能找到一条直线,使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
B选项中的图形能找到一条直线,使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B.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
2.【答案】C
【解析】解:A、a2⋅a3=a5,故A不符合题意;
B、a2与a3不属于同类项,不能合并,故B不符合题意;
C、(a3)2=a6,故C符合题意;
D、a8÷a4=a4,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的法则,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法则,幂的乘方的法则对各项进行运算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解答的关键是对相应的运算法则的掌握.
3.【答案】A
【解析】解: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可固定窗户.
故选:A.
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即可解决问题.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熟练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两条线段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是不可能事件,故A不符合题意;
B、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故B不符合题意;
C、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郅城新闻”,是随机事件,故C不符合题意;
D、任意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等于180°,是必然事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特点,逐一判断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随机事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B=AC,D为BC中点,
∴∠BAC=2∠BAD=40°,
∵AB=AC,
∴∠B=∠C=12(180°−∠BAC)=70°,
故选:D.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图中AD不是AC边上的高,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图中AD不是AC边上的高,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图中BD不是AC边上的高,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图中BD是AC边上的高,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高的概念,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垂足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7.【答案】D
【解析】解:由题意,得小明步行的速度为400÷5=80(米/分钟),
小明从家骑共享单车赶往学校所需时间为:16−5×2=6(分钟),
小明骑车速度为:1200÷6=200(米/分钟),
小明骑车比步行的速度每分钟快:200−80=120(米/分钟).
故选:D.
根据题意可知小明步行的速度为400÷5=80(米/分钟),小明从家骑共享单车赶往学校所需时间为:16−5×2=6(分钟),据此可得骑车速度,进而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观察函数图象找出各问所用到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图1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差,即a2−b2,
图2是长为a+b,宽为a−b的长方形,因此面积为(a+b)(a−b),
所以有a2−b2=(a+b)(a−b),
即:(a+b)(a−b)=a2−b2,
故选:C.
用代数式分别表示图1、图2阴影部分的面积即可.
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用代数式表示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9.【答案】0.00092
【解析】解:9.2×10−4用小数表示为0.00092.
故答案为:0.00092.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整数,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负整数.
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熟练掌握小数与科学记数法之间的换算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140°
【解析】解:∵∠1=∠2,∠1+∠2=80°,
∴∠1=∠2=40°,
∴∠3=180°−∠1=140°,
故答案为:140°.
先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1=∠2,从而可得∠1=∠2=40°,然后利用平角定义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对顶角、邻补角,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图形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17
【解析】解:分两种情况:
当3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7,3、7、7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17;
当3为腰时,其它两边为3和7,3+3=6<7,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7.
故答案为:17.
因为边为3和7,没明确是底边还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130°
【解析】解:∵将△ABC沿BC翻折,使点A落在点A′处,∠A′BC=30°,
∴∠ABC=∠A′BC=30°,∠ACB=∠A′CB,
∵BD//AC,
∴∠ACD+∠BDC=180°,
∵∠BDC=140°,
∴∠ACD=40°,
∴∠ACB=∠A′CB=20°,
∴∠A=180°−∠ABC−∠ACB=180°−30°−20°=130°,
故答案为:130°.
根据翻折变换得出∠ABC=∠A′BC=30°,∠ACB=∠A′C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CD+∠BDC=180°,求出∠ACD=40°,求出∠ACB=∠A′CB=2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答案即可.
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问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能根据翻折变换得出∠ABC=∠A′BC和∠ACB=∠A′CB是解此题的关键.
13.【答案】49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概率,理解几何概率的意义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即可.
【解答】
解:这个图形的总面积为9,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因此阴影部分占整体的49,
所以小球最终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是49,
故答案为:49.
14.【答案】72
【解析】解:添加如下辅助线:延长对角线AG到D,
∴BE=EF=FG=GD,
∴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的面积的一半,即S影=S△ACD,
则由题意得12×12÷2=72(cm2),
故答案为:72.
根据图示,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的面积的一半.
此题主要考查了七巧板问题,以及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关键在于要熟练掌握该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15.【答案】解:(1)(−12)−1÷(17)0
=−2÷1
=−2;
(2)(−2ab2c+3abc2)÷(−12abc)
=2ab2c÷12abc−3abc2÷12abc
=4b−6c.
【解析】(1)先化简各式,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2)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整式的除法,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解:[(x+y)(x−y)−(x−y)2]÷2y
=(x2−y2−x2+2xy−y2)÷2y
=(2xy−2y2)÷2y
=x−y,
当x=2023,y=1时,原式=2023−1=2022.
【解析】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再合并同类项,算除法,最后代入求出答案即可.
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能正确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运算顺序.
17.【答案】解:如图,点P即为所求.
【解析】连接AB,作∠COD的平分线,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两线交点即为点P.
本题考查了作图—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作图.
18.【答案】解:(1)此图反映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呼吸作用强度和温度;
(2)由图象知,温度在0℃到35℃范围内时豌豆苗的呼吸强度逐渐变强;在35℃到50℃范围内逐渐减弱;
(3)由图象知,要使豌豆呼吸作用最强,应控制在30℃到40℃左右;要抑制豌豆的呼吸应控制在5℃到10℃左右.
【解析】(1)根据函数图象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图象中提供的信息即可得到结论;
(3)根据图象中提供的信息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常量和变量,函数图象,正确的识别图象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解:(1)BD//CE.
理由:∵AB//CD,
∴∠ABC=∠DCF,
∴BD平分∠ABC,CE平分∠DCF,
∴∠2=12∠ABC,∠4=12∠DCF,
∴∠2=∠4,
∴BD//C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AC⊥BD,
理由:∵BD//CE,
∴∠DGC+∠ACE=180°,
∵∠ACE=90°,
∴∠DGC=180°−90°=90°,
即AC⊥BD.
【解析】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垂直定义等知识点,注意: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ABC=∠DCF,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2=∠4,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2)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DGC+∠ACE=180°,根据∠ACE=90°,求出∠DGC=90°,根据垂直定义推出即可.
20.【答案】7.5
【解析】解:①如图,△A′B′C′为所作;
②△ABC的面积=12×5×3=7.5.
故答案为:7.5.
①先作出CC′的垂直平分线,然后作出点A、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即可;
②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
本题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换:几何图形都可看作是由点组成,我们在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时,也是先从确定一些特殊的对称点开始的.
21.【答案】解:(1)∵AD//BC,
∴∠F=∠EBC,∠FDE=∠C,
∵点E为CD的中点,
∴ED=EC,
在△FDE和△BCE中,
∠F=∠FBC∠FDE=∠CED=EC,
∴△FDE≌△BCE(AAS);
(2)∵△FDE≌△BCE,
∴BE=EF,BC=DF,
∵AE⊥BF,
∴AB=AF,
∴AB=AF=AD+DF=AD+BC=1+2=3,
∴AB的长为3.
【解析】(1)由“AAS”可证△FDE≌△BCE;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E=EF,BC=DF,由中垂线的性质可得AB=AF,可得结论;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明△DAE≌△CFE是本题的关键.
22.【答案】解:(1)∵口袋中共有6个白球和14个红球,
∴一共有球6+14=20(个),
∴P(摸出白球)=66+14=620=310.
答: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是310;
(2)设取出了x个红球.
根据题意,得6+x20=45,
解这个方程,得x=10.
答:取出了10个红球.
【解析】(1)用白球的个数除以球的总个数即可;
(2)设取走了x个红球,根据概率公式列出算式,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概率的知识.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23.【答案】解:(1)如图所示:
(2)小明在点A处时与这棵树的距离为20m.
理由:由题意知:∠BAC=∠D=90°,
∵AC=CD=30×0.5=15m,
∴DE=(100−30−30)×0.5=20m,
在△ABC和△DEC中,
∠BAC=∠DAC=DC∠ACB=∠DCE,
∴△ABC≌△DEC(ASA),
∴AB=DE=20m.
【解析】(1)根据方向角的知识画出图形;
(2)先求解DE的长,再利用ASA证明△ABC≌△DEC,可求解AB的长.
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6−t) (8−2t)
【解析】解:(1)①由题意得:AP=t cm,BQ=2t cm,
则CP=(6−t)cm,CQ=(8−2t)cm,
故答案为:(6−t),(8−2t);
②当t=2时,△PEC与△QFC全等,理由如下:
当t=2时,CP=4,CQ=4,
∴CP=CQ,
∵∠ACB=90°,
∴∠PCE+∠QCF=90°,
又∵PE⊥l于E,QF⊥l于F,
∴∠PEC=∠CFQ=90°,
∴∠PCE+∠CPE=90°,
∴∠CPE=∠QCF,
在△PEC和△CFQ中,
∠CPE=∠QCF∠PEC=∠CFQCP=QC,
∴△PEC≌△CFQ(AAS);
(2)当x=3时,△PEC与△QFC有可能全等,分两种情况:
①如图2所示:
∵点P与点Q重合,
∴△PEC与△QFC全等,
∴CP=CQ,
∴6−t=3t−8.
解得:t=3.5.
②当点P在BC上,点Q到点A时,△PEC≌△CFQ,如图3所示:
则PC=CQ,
∴t−6=6,
∴t=12,
即满足条件的t值为3.5s或12s.
(1)①由题意得:AP=t cm,BQ=2t cm,即可得出答案;
②由AAS证明△PEC≌△CFQ即可;
(2)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与点Q重合,△PEC与△QFC全等,然后计算出t的值即可;
②当点Q到点A时停止,点P运动到BC上时,t−6=6,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目,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分类讨论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分类讨论.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