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四上PPT课件+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 2.走月亮(课件+教案+素材) 课件 22 次下载
- 3.现代诗二首(课件+教案) 课件 23 次下载
-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课件+教案) 课件 17 次下载
-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课件+教案) 课件 21 次下载
- 语文园地一(课件+教案+视频) 课件 2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繁星优质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繁星优质ppt课件,文件包含4繁星课件pptx、4繁星教案docx、1mp4、2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4.繁星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认读“昧”等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 解词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能联系生活经历说感受。3.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以及不同的感受。2.把握文章的写作技巧,了解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3、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学会表达自己观察后的感受。三、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梳理脉络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引导:同学们,你们见过夜晚的繁星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过了怎样的繁星?(3)交流展示视频,学生说明景物及其特点。(随机点评)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1)自读小贴士。(出示自读小贴士,学生自读,教师巡视)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②思考:课文中提到了几次观赏繁星的经历?请将相关时间、地点在文中圈画出来。(2)字词检测。(出示词语,指名读,教师随机正音,关注 “坠”是翘舌音)(3)借助表格,理清文章脉络。(学生交流,完成表格中的“时间”“地点”部分)时间 地点 看到的画面从前南京住的地方 星群密布的蓝天 (二))再读课文,想象画面1结合生活实际,想象第一幅繁星图。(1)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绘星空的句子,想象画面。(2)指名二三名学生交流。(随机引导)你有和作者一样的经历吗?看着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你会想到什么呢?(板书:密密麻麻的星星)过渡:星星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体验,更让我们有了许多美好的遐想。(3)朗读指导,指名读,齐读。引导学生读出星星的多、美。(4)方法提炼。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能让阅读更加有趣。(板书:联系生活经验)2抓住关键词,描绘第二幅繁星图。(1)过渡。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发挥想象,把你看到的画面简单地画下来。(2)学生自读自学,完成学习单第一题。教师巡视指导。(3)交流展示二三幅图片,学生说明图中的景物及其特点。(随机点评)抓住关键词句“静寂”“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微小”“光明无处不在”。(板书:星群密布的蓝天)(4)星光如此微小,但为什么作者说“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学生思考,交流)点拨:星光虽然微弱,但能在黑暗中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难怪巴金这么喜欢繁星。(5)指导朗读。(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夜空的静寂,星星的繁多和微小;男女生比赛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对繁星的喜爱)(6)小结。阅读时,我们抓住不同的关键词展开想象,不断丰富想象中的场景,为画面添加声音甚至是味道,让我们身临其境。(板书:借助关键词)(三)迁移运用,学习第三自然段1借助活动表,发现作者感受。(1)引导。用上刚才的办法,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完成学习单第二题。(2)学生自读自学。(3)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教师随机点评:明确学生采用的方法——借助关键词、联系生活经验)(4)学生完成《作业本》第二题中表格的“看到的画面”部分。(5)学生交流找到的感受,教师随机引导。2结合多媒体材料,体会作者情感。(1)过渡。你会用哪些词语描述巴金看星星时的感受呢?(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说说你的理由)(2)学生默读思考。(3)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拨)(4)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相关语句,说说理由。预设一:“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让巴金感觉到星星就像萤火虫一样梦幻。(板书: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出示“萤火虫飞舞”动图、“星光闪烁”动图,引导学生对比发现二者的共同之处)预设二:“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说明巴金的心情非常平静,忘记了一切烦恼。(播放海上繁星视频,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海上繁星的柔美、梦幻)预设三:“如今在海上,每晚与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说明巴金与星星非常亲近,像亲人一样。(引导学生想象星星会说什么)(5)指导朗读。①指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读出星空的梦幻、静寂,读出温馨的感觉。②师生对读。3.联系作者生平,感受思乡之情。(1)读一读资料袋,你觉得巴金还会有怎样的感受?(课件出示巴金简介)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代表作《家》《春》《秋》,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1927年,23岁的巴金离开祖国,远赴法国,开始为期近两年的留学生活。途中,巴金创作了《海行杂记》,《繁星》是其中的一篇。(2)学生阅读资料袋,结合课文第三自然段,交流感受。(预设:对家乡的依恋与不舍、漂泊在外的孤寂…)(3)小结。对于漂泊在外的巴金来说,满天繁星是多么亲切呀!巴金依恋星空,就如同孩子依恋母亲一样。4师生配乐读第三自然段。(师生配乐齐读,读出巴金对星星的依恋和热爱,读出宁静温馨的感觉)5.小结。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词,结合生活经验以及作者生平经历展开想象,不仅能让我们看到文字描绘的画面,还能让我们感受到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板书:结合作者生活经历)6.练习表达。(1)过渡:在作者的笔下,繁星点点,美妙无比。作者将他所看到的画面生动地描绘出来,老师相信你也看过夜晚的繁星,说说你当时的感受?可以用这样的句式练习:我仰望天空,看到那___________的星星,它是那样___________,渐渐地___________,我仿佛看见___________,我仿佛听见__________,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 (四)再次回忆,表达观赏繁星感受1.明确要求。请大家再次回忆看星星的经历,学着作家的描述,说说你的感受。2.学生同桌交流。(教师巡视)3指名交流。(教师用语音输人设备将学生回答显示在大屏幕上。如有困难,可以提示学生借助文中语句表达)4.课件出示第一次交流时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对比着读一读)5.小结。大家已经能把自已观赏繁星的感受说出来了,有的同学还能借助课文中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清楚、说具体。(五)结课总结:阅读时借助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和作者生平经历,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感受文字蕴含的情感,能带给我们更好的阅读体验。 附板书:繁星联系生活经验 密密麻麻的星星借助关键词 星群密布的蓝天结合作者生活经历 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附学习单:《繁星》学习单 一、画一画读着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繁星图,我能用画笔将它画下来!二、想一想读着课文第三自然段,我发现有一部分句子是描写星空,还有一部分内容写了作者的感受。我能用简洁的语言完成下面的表格。星空的样子 作者的感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4* 繁星图文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昧坠怀,半明半昧,摇摇欲坠,萤火虫,无处不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4* 繁星教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半明半,摇摇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