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六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_语境中的多向考查专题集训19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六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_语境中的多向考查专题集训20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_语境中的专项考查突破点二语言表达得体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_语境中的专项考查突破点三语段压缩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_语境中的专项考查突破点四图表解析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_语境中的专项考查课件
展开解读试卷明考向考情解析 真题体验
[考题一] (2016·山东卷)(改编)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各班班长所发通知的正文,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校学生会定于10月18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届时在孔子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盛誉的孙荣教授将光临指导,并向各班赠送其最新研究著作。请组织班委推荐两名发言的同学,并告知他们一定务必按时到会。 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 [命题解读] 试题材料是一则通知,目的是将“‘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的相关事宜通知到各班班长。主要传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举办读书交流会的目的、时间、地点,二是告知孙教授将参加交流会并向各班赠书,三是要求班委安排两名同学准时到会发言。 题目要求删掉两个词语,“不改变语意”“表达简明”。第2句中,“盛誉”意为“很高的荣誉”,与前文“极高”表意重复,故应删除“极高”。第3句中,“务必”意为“必须,一定要”,与前文“一定”表意重复,故应删除其一。修改后的文段表达简明,且未改变原意。
[考题二] (2021·浙江卷)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
A.使用公筷广告语:长筷短筷,筷筷都是你我的爱。B.论文答辩致谢语:感谢聆听,敬请专家评委指教。C.垃圾分类宣传语:各得其所,细微处的文明之光。D.经典阅读推荐语:智慧火源,值得为之付出热忱。
[解析] [命题解读] 试题材料是四则交际用语,分别是使用公筷广告语、论文答辩致谢语、垃圾分类宣传语、经典阅读推荐语。 A.使用公筷广告多出现在餐厅或数字媒体上,倡导人们在围桌聚餐时使用公筷,“长筷短筷,筷筷都是你我的爱”体现出对顾客或观众健康的关注与呵护,能起到良好的警示和引导作用,表达得体。 B.论文答辩致谢语是学生在论文答辩陈述词结束时,对答辩组的专家评委的致谢语。“聆听”是敬辞,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一般表示下级听取上级的意见报告,或晚辈接受长辈的教诲、教导。选项语境是专家评委听自己的论文答辩,“聆听”表达不得体,将人物关系颠倒了,应改为“感谢垂听(指导)”之类的话。故B项表达不得体。
C.选项是垃圾分类宣传语。垃圾分类既美化环境,又体现个人修养。“各得其所”形象地解释了垃圾要分类丢进相应的垃圾箱,“细微处的文明之光”指出垃圾分类这一行为的意义,能起到很好的倡导作用,表达得体。 D.选项是经典阅读推荐语,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智慧火源,值得为之付出热忱”鼓励大家多阅读经典作品,有着很好的激励作用,表达得体。 故选B。
[考题三] (2020·新高考Ⅰ卷(山东))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新闻公报介绍,“世界的复兴”这一目标将致力于共同迅速地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基础,以塑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未来。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安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2020年6月3日,②世界经济论坛宣布,③第51届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④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举行,⑤主题为“世界的复兴”。
[解析] [命题解读] 试题材料介绍了世界经济论坛宣布年会召开时间、主题及召开方式。从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时间——2020年6月3日;主语——世界经济论坛;事件——第51届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方式——线下和线上;主题——世界的复兴。将关键信息连缀在一起,按照“时间+主语+事件+方式+主题”的顺序整合成句,表述通顺,即可得出答案:①2020年6月3日,②世界经济论坛宣布,③第51届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④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举行,⑤主题为“世界的复兴”。注意控制字数,不超过60个字。
[考题四] (2021·全国乙卷)(改编)简述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水果是不是必须“拉黑”呢?实际上,这些人群往往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对含糖量较高的鲜枣等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尤其要注意那些不太甜但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百香果。最好选择糖少的水果,如草莓等。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含糖量较少的水果,也要有所限制,建议平均一天不超过200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因为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所以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含糖量少的水果也要限制食用。
[解析] [命题解读] 试题材料为一则介绍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在选择水果时,须注意含糖量情况的说明文。首先要梳理出文段的主要内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尽量少吃或不吃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含糖量少的水果也要限制摄入量。然后,确定以上内容之间的因果关系,哪句是因,哪句是果。“少吃或不吃含糖量较高的水果”是果,而“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是因。最后连缀成含有因果关系句子,并做到简洁流畅,字数不超过65个字。
[考题五] (2018·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然后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展开评估与信息反馈,再据此作进一步修订。
[解析] [命题解读] 试题材料是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的流程图。分析箭头的指向,可知流程图整体上呈现从上到下的顺序,同时最后一项“评估、反馈”又指向第一项“环境分析”“自我分析”,构成一个循环。 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梳理,根据表达需要为方框里的关键概念增加必要的句子成分,并根据前后步骤之间的关系(因果、条件、递进、转折等)适当增补字词,理顺逻辑关系。第一步,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第二步,进行“个人定位”和明确“发展目标”,结合第一步可知,应是在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第三步,制订“操作策略”,即拟定发展规划;第四步,“评估、反馈”,是对第三步的“操作策略”进行评估和信息反馈;最后再回到第一步,
重新开始整个流程。据此可推知,是评估后发现“操作策略”存在问题,需要调整完善,作进一步修订。整个流程梳理完毕。 组织答案时,要先总说陈述对象,即“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然后将上述步骤整合成连贯的文字,可使用“首先”“然后”“最后”等关联词加以衔接,以标识步骤的先后顺序,并按照题干中的字数要求调整答案。
[考题六] (2015·全国卷Ⅰ)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图由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构成。地球上各种鱼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清流中的污水,整个图形表达了人类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
[解析] [命题解读] 试题材料是邮票的主体图形,主题是“保护地球水环境”。 图片中有鱼、手、两种不同颜色的水流。左边的水中有游鱼,右边水流则颜色较暗,结合题干中的“地球水环境”可推知,左右分别代表“清流”与“污水”。画面中的“手”,手掌向右推出,代表“拒绝、阻止”,朝向污水一方,即阻止“污水”流入“清流”,表达的是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这就是画面的寓意。图片主题为“保护地球水环境”,所以有清水和游鱼的椭圆形则代表地球,故构图要素有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本题有两问,应分别作答,先指出“构图要素”,再说明“图形寓意”。
梳理知识建支架简明 得体 新闻体 语段压缩 图表特点
一、“简明”的含义与要求
“简明”即“简要”“明白”。“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即说话要尽可能少,不能重复啰唆,不要说多余的话;“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即意思要表述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其含意。用一句话来概括,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
二、“得体”的含义与要求
“得体”就是要根据交际的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头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辞、谦辞的使用(注意礼貌用语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 语言得体是语言运用的高层次要求,它要求能够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来选择使用恰当的用语,从而达到最佳表达效果。
三、“新闻”的概念和结构
1.“新闻”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狭义的新闻有时专指“消息”。 新闻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文体,必须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5个要素。
2.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部分。
(1)标题:新闻的“眼睛”,它提挈全篇,浓缩文意,因此,新闻标题必须简洁、准确、醒目,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富有吸引力。新闻标题的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充当内容提要等。
(2)导语:一般在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概述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导语虽短,但新闻的要素要齐全,以便读者从导语中形成对新闻的总体印象。
(3)主体:主体部分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5个要素。
(4)结语:结语(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它用于揭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语段压缩”的概念和解题原则
“语段压缩”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命题者给出的材料的相关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最后归纳概括为符合命题要求的一种表达形式。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_语境中的专项考查专题集训22课件: 这是一份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_语境中的专项考查专题集训22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亲密社群,团结性,互助合作,[共73分],新媒体,多平台,互联网体系,追求哲理,寻找探求,悲天悯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_语境中的专项考查专题集训21课件: 这是一份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_语境中的专项考查专题集训21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共60分],饮恨赛场,铩羽而归,难分伯仲,难决雌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_语境中的专项考查突破点一语言表达简明课件: 这是一份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综合实践_语境中的专项考查突破点一语言表达简明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题指津],[答题示例],对于这两个,[即学即练],打烊或“关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