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未来学校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未来学校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未来学校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
1. 下列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10 B. 12 C. x3 D. 35
2. 2.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AC⊥BD B. AB=BC
C. OB=OD D. ∠ABD=∠CBD
3.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 2= 5 B. 6× 2=4 3
C. 27÷ 3=3 D. − 3+4 3=4
4. 以下列线段a、b、c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7,b=24,c=25 B. a=1.5,b=2,c=3
C. a=1,b= 2,c=1 D. a=9,b=12,c=15
5. 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C. 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D.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 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且AC=12,BD=16,则菱形的高AE为( )
A. 9.6 B. 4.8 C. 10 D. 5
7. 在Rt△ABC中,∠B=90°,BC=1,AC=2,则AB的长是( )
A. 1 B. 3 C. 2 D. 5
8. 下列式子不正确的是( )
A. ( 2)2=2 B. (−2)2=2
C. (−2 2)2=12 D. ( 2+ 3)( 2− 3)=−1
9. 如图,在▱ABCD中,BF平分∠ABC,交AD于点F,CE平分∠BCD交AD于点E,AB=5,BC=9,则EF长为( )
A. 1 B. 2 C. 3 D. 4
10. 如图,在▱ABCD中,∠BAC=90°,AB=AC,过点A作边BC的垂线AF交DC的延长线于点E,点F是垂足,连接BE、DF,DF交AC于点O.则下列结论:
①四边形ABEC是正方形;
②DE= 2BC,
③S△CFD=S△BEF,
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
11. 要使代数式 x+2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2. 要做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只要将两根木条AC、BD的中点重叠并用钉子固定,这样四边形ABCD就是平行四边形,这种做法的依据是______ .
13. 若(x+3)2+ 2−y=0,则(x+y)2021= .
14.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长分别是6和8,则第三边长的平方为______.
15. 先观察下列等式,再回答下列问题:
1+112+122=1+11−11+1=112;
② 1+122+132=1+12−12+1=116;
③ 1+132+142=1+13−13+1=1112.
请你按照上面各等式反映的规律,试写出一个用n(n为正整数)表示的等式______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5.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 (本小题8.0分)
计算:
(1)( 12+ 20)+( 3− 5);
(2)(4 2−3 6)÷2 2−( 8+π)0.
17. (本小题8.0分)
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在AD、BC上,且AE=CF.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18. (本小题8.0分)
如图,三个村庄A,B,C之间的距离分别是AB=5km,BC=12km,AC=13km,并且已在AB,BC,AC上建有公路,要从B村庄修一条可以直达AC的公路,如果公路的造价为26000元/km,那么修建这条公路最少需要多少钱?
19. (本小题9.0分)
已知a= 7+2,b= 7−2,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a2b+b2a;
(2)a2+ab+b2.
20. (本小题9.0分)
如图,在长方形纸片ABCD中,AB=12,BC=5,点E在AB上,将△DAE沿DE折叠,使点A落在对角线BD上的点F处,求AE的长.
21. (本小题9.0分)
如图,在Rt△ABC中,∠ACB=90°,过点C的直线MN//AB,D为AB边上一点,过点D作DE⊥BC,交直线MN于E,垂足为F,连接CD、BE.
(1)求证:CE=AD;
(2)当D在AB中点时,四边形BEC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说明你的理由.
22. (本小题12.0分)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C,过点D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点M为AB的中点,连接CM.
(1)求证:四边形ADEC是矩形;
(2)若CM=5,且AC=8,求四边形ADEC的周长.
23. (本小题12.0分)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点F是线段DC上一动点(不与C、D重合),连接AF并延长交直线BC于点E,交BD于H,连接CH,过点C作CG⊥HC交AE于点G.
(1)证明:∠DAH=∠DCH;
(2)猜想△GF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取DF中点M,连接MG.若MG=2.5cm,正方形边长为4,则BE= ______ cm.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 10是最简二次根式,符合题意;
B、 12= 4×3=2 3,被开方数中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
C、 x3=x x,被开方数中含能开得尽方的因式,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
D、 35= 155,被开方数中含分母,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2.【答案】C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B=OD,
故选:C.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断即可.
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平分解答.
3.【答案】C
【解析】解:A、 3与 2不是同类二次根式,无法合并,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B、原式= 22×3=2 3,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C、原式=3 3÷ 3=3,计算正确,符合题意;
D、原式=(4−1) 3=3 3,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法则进行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法则是解题的关键,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要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
解:A、∵a2+b2=72+242=625,252=625,
∴a2+b2=c2,
∴以7,24,25为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故A不符合题意;
B、∵a2+b2=1.52+22=6.25,32=9,
∴a2+b2≠c2,
∴以1.5,2,3为边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故B符合题意;
C、∵a2+c2=12+12=2,b2=( 2)2=2,
∴a2+c2=b2,
∴以1,1, 2为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故C不符合题意;
D、∵a2+b2=92+122=225,152=225,
∴a2+b2=c2,
∴以9,12,15为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注意掌握逆命题的书写方法,及真假命题的判断,属于基础题.
先写出各命题的逆命题,然后再判断真假即可.
【解答】
解: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逆命题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逆命题为真命题;
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逆命题为“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逆命题为真命题;
C、菱形的四条边相等的逆命题为“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逆命题为真命题;
D、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逆命题为“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逆命题为假命题,
故选:D.
6.【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BO=12BD=8,OC=12AC=6,AC⊥BD,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C= BO2+OC2= 82+62=10,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孰练掌握菱形的相关性质,勾股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答】
解:在菱形ABCD中,AC=12,BD=16,
∴BO=12BD=8,OC=12AC=6,AC⊥BD,
∴BC= BO2+OC2= 82+62=10,
∵AE⊥BC,
∴S菱形ABCD=12AC⋅BD=BC⋅AE,
∴AE=AC⋅BD2BC=12×1620=9.6,
故选:A.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解:在Rt△ABC中,∠B=90°,BC=1,AC=2,
∴AB= AC2−BC2= 22−12= 3,
故选:B.
8.【答案】D
【解析】解:A.( 2)2=2,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
B. (−2)2=|−2|=2,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
C.(−2 2)2=8,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
D.( 2+ 3)( 2− 3)=2−3=−1,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A、B、C选项进行判断;根据平方差公式对D选项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9,AB=CD=5,AD//BC,
∵BF平分∠ABC,
∴∠ABF=∠CBF,
∵AD//BC,
∴∠AFB=∠CBF,
∴∠ABF=∠AFB,
∴AB=AF=5,
同理可求CD=DE=5,
∴EF=AF+DE−AD=1,
故选:A.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D=BC=9,AB=CD=5,AD//BC,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求AB=AF=5,CD=DE=5,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①∵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C=90°,
∴▱ABCD是矩形,
∵AB=AC,
∴四边形ABEC是正方形,
故①正确;
②∵AB=CD=EC,
∴DE=2AB,
∵AB=AC,∠BAC=90°,
∴AB= 22BC,
∴DE=2× 22BC= 2BC,
故②正确;
③∵四边形ABEC是正方形,
∴BF=CF,AF=EF,BC⊥AE,
∴S△CFD=12CF⋅AF,S△BEF=12BF⋅EF,
∴S△CFD=S△BEF,
故③正确;
故选:D.
①先证明△ABF≌△ECF,得AB=EC,再得四边形ABEC为平行四边形,进而由∠BAC=90°,得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便可判断正误;
②根据BC= 2AB,DE=2AB进行推理说明便可;
③根据CD=CE,得出CF是△EFD的中位线,然后利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即可解决问题.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正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x≥−2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x+2≥0,
∴x≥−2
故答案是:x≥−2.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出答案.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12.【答案】两条对角线分别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解析】解:由题意可得:AO=CO,BO=DO,
故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则这种做法的依据是:两条对角线分别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两条对角线分别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直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正确把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
13.【答案】−1
【解析】解:由题意得,x+3=0,2−y=0,
∴x=−3,y=2,
∴(x+y)2021=(−3+2)2021=−1.
故答案为:−1.
由平方与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解得x=−3,y=2,再代入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平方与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有理数的乘方等知识,是基础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14.【答案】28或100
【解析】解:当8是斜边时,第三边长= 82−62=2 7,
当6和8是直角边时,第三边长= 62+82=10,
∴第三边的长为:2 7或10,
∴第三边长的平方为28或100.
故答案为:28或100.
本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但未明确这两条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所以求第三边的长必须分类讨论,即8是斜边或直角边的两种情况,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当已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是斜边时,要注意讨论,一些学生往往忽略这一点,造成丢解.
15.【答案】 1+1n2+1(n+1)2=1+1n(n+1).
【解析】解:根据上述的三个等式,我们可以得到的规律为 1+1n2+1(n+1)2=1+1n(n+1).
故答案为: 1+1n2+1(n+1)2=1+1n(n+1).
首先要理解所给出的三个例子,找出其中的规律,即 1+1n2+1(n+1)2=1+1n(n+1).
本题为一般的规律性数学等式问题,找出其中规律,问题迎刃而解,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数字的敏感性.
16.【答案】解:(1)原式=(2 3+2 5)+( 3− 5)
=2 3+2 5+ 3− 5
=3 3+ 5;
(2)原式=(4 2−3 6)×12 2−1
=2−3 32−1
=1−3 32.
【解析】(1)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
(2)先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零指数幂的意义计算,然后合并即可.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除法法则和零指数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7.【答案】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D=BC,
∵AE=CF,
∴AD−AE=BC−CF,
∴ED=BF,
又∵ED//BF,
∴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解析】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即可得AD//BC,AD=BC,又由AE=CF,即可证得DE=BF,然后根据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得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18.【答案】解:∵BC2+AB2=122+52=169,
AC2=132=169,
∴BC2+AB2=AC2,
∴∠ABC=90°,
当BD⊥AC时BD最短,造价最低,
∵S△ABC=12AB⋅BC=12AC⋅BD,
∴BD=AB⋅BCAC=6013km,
6013×26000=120000(元).
答:修建这条公路最少需要120000元.
【解析】首先得出BC2+AB2=122+52=169,AC2=132=169,然后利用其逆定理得到∠ABC=90°确定最短距离,然后利用面积相等求得BD的长,最终求得最低造价.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当什么时候距离最短.
19.【答案】解:(1)∵a= 7+2,b= 7−2,
∴ab=3,a+b=2 7,
∴a2b+b2a
=ab(a+b)
=3×2 7
=6 7;
(2)∵a= 7+2,b= 7−2,
∴ab=3,a+b=2 7,
∴a2+ab+b2
=(a+b)2−ab
=(2 7)2−3
=28−3
=25.
【解析】(1)根据a、b的值,可以计算出ab和a+b的值,然后将所求式子变形,再将ab和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2)根据a、b的值,可以计算出ab和a+b的值,然后将所求式子变形,再将ab和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答案】解:由折叠性质可知:DF=AD=5,EF=EA,EF⊥BD.
在Rt△BAD中,由勾股定理得:BD2=AD2+AB2=132,
即BD=13,
∵BF=BD−DF,
∴BF=13−5=8.
设AE=EF=x,则BE=12−x.
在Rt△BEF中,由勾股定理可知:EF2+BF2=BE2,即x2+64=(12−x)2,
解得:x=103.
∴AE=103.
【解析】由勾股定理可求得BD=13,由翻折的性质可求得FB=8,EF=EA,EF⊥BD,设AE=EF=x,则BE=12−x,在Rt△BEF中,由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在Rt△BEF中,由勾股定理列出关于x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1)证明:∵DE⊥BC,
∴∠DFB=90°,
∵∠ACB=90°,
∴∠ACB=∠DFB,
∴AC//DE,
∵MN//AB,即CE//AD,
∴四边形ADEC是平行四边形,
∴CE=AD;
(2)解:四边形BECD是菱形,理由如下:
∵D为AB中点,
∴AD=BD,
∵CE=AD,
∴BD=CE,
∵BD//CE,
∴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
∵∠ACB=90°,D为AB中点,
∴CD=BD,
∴四边形BECD是菱形.
【解析】(1)先求出四边形ADEC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推出即可;
(2)求出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求出CD=BD,根据菱形的判定推出即可.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定理进行推理的能力.
22.【答案】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CE,
∵DE//AC,
∴四边形ADEC是平行四边形,
∵AC⊥BC,
∴∠ACE=90°,
∴平行四边形ADEC是矩形.
(2)∵AC⊥BC,
∴∠ACB=90°,
∵点M为AB的中点,
∴AB=2CM=10,
∵AC=8,
∴BC= AB2−AC2=6,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6,
∴四边形ADEC的周长=2×(6+8)=28.
【解析】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正确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D//CE,推出四边形ADEC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ACE=90°,于是得到结论;
(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2CM=10,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C= AB2−AC2=6,根据矩形的周长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23.【答案】7或1
【解析】(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B=∠CDB=45°,DA=DC,
在△DAH和△DCH中,
DA=DC∠ADH=∠CDHDH=DH,
∴△DAH≌△DCH,
∴∠DAH=∠DCH;
(2)解:结论:△GFC是等腰三角形,
理由:∵△DAH≌△DCH,
∴∠DAF=∠DCH,
∵CG⊥HC,
∴∠FCG+∠DCH=90°,
∴∠FCG+∠DAF=90°,
∵∠DFA+∠DAF=90°,∠DFA=∠CFG,
∴∠CFG=∠FCG,
∴GF=GC,
∴△GFC是等腰三角形.
(3)①如图当点F在线段CD上时,连接DE.
∵∠GFC=∠GCF,∠GEC+∠GFC=90°,∠GCF+∠GCE=90°,
∴∠GCE=∠GEC,
∴EG=GC=FG,
∵FG=GE,FM=MD,
∴DE=2MG=5,
在Rt△DCE中,CE= DE2−DC2= 52−42=3,
∴BE=BC+CE=4+3=7.
②当点F在线段DC的延长线上时,连接DE.
同法可证GM是△DEF的中位线,
∴DE=2GM=5cm,
在Rt△DCE中,CE= DE2−DC2= 52−42=3(cm),
∴BE=BC−CE=4−3=1(cm).
综上所述,BE的长为7cm或1cm.
故答案为:7或1.
(1)只要证明△DAH≌△DCH,即可解决问题;
(2)只要证明∠CFG=∠FCG,即可解决问题;
(3)分两种情形解决问题①如图当点F在线段CD上时,连接DE.②当点F在线段DC的延长线上时,连接DE.分别求出EC即可解决问题;
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一,解答题二,解答题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