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讲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考点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讲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考点2大气受热过程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讲大气运动考点2大气的水平运动__风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3讲常见天气系统考点1锋与天气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3讲常见天气系统考点2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讲大气运动考点1大气热力环流课件
展开1.概念:由于地面____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2.形成过程
(1)B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_______;高空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_________。(2)A、C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_________;两地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_________。(3)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_________流向_________。
【名师提醒】 (1)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2)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引起的。
研析考题 · 明方向
(2022·全国乙)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A.1时 B.7时 C.13时 D.19时(2)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C.西南方 D.西北方
(3)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A.北高南低,梯度大B.北高南低,梯度小C.南高北低,梯度大D.南高北低,梯度小
[解析] 第(1)题,考生首先应基于风向(指风的来向)的基本概念将题干信息转换为“近地层风向先为南风,随高度增加逐渐转为东北风”,然后通过阅读图,在图中找到与此描述相符的时刻。鉴于“ ”是气象部门及天气预报中普遍使用的表示风向风速的符号,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对于“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具有明确要求,考生应在图中识别出,150米高度上仅在13时为南风,符合题意,故选C。第(2)题,根据热力环流基本原理可知,当陆地温度明显高于海表温度时,陆上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在上层形成高压,进而向外流出;海上空气收缩下沉,在上层形成低压,空气流入。
这引起地面气压变化,陆地气压降低、海面气压升高,形成由海洋指向陆地的气压梯度,推动近地层空气由海向陆运动,形成海风。反之,当海表温度明显高于陆地温度时,形成陆风。由于海洋温度变化滞后于陆地,大气受热滞后于地表温度变化,加上微弱背景风的影响,该地海风与陆风实际发生转换的时间在11时和24时前后,因此不能简单地用“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进行海陆风的判定。但是在晴日海陆间热力差异最大的凌晨和午后,应有最显著的陆风和海风,而且越接近地面的高度层受局地热力影响越显著、海陆风越明显。由此据图中150米高度风可知,5~7时的偏北风为陆风,15时前后的东南风为海风,考虑地转偏向力会使北半球风向相比气压梯度的方向略微向右偏转,可以判断陆地大致在海洋的西北方向,故选D。
第(3)题,设问“该市所处的气压场”显然不是指向由于海陆风效应引起的城市内部、海陆之间的小尺度气压分布,而是该城市在较大范围背景场中的位置。考生应认识到大气运动所具有的综合性特征:真实的大气运动,会受到不同尺度、不同因素的叠加影响,大尺度的气压场自然也会在相对大的空间范围内形成具有一致性的风场。随着高度增加海陆热力效应逐渐减弱,大尺度环境背景越发清晰。图材料中,在150米和500米高度上,一方面均可观察到明显的海陆风向转换;另一方面在海陆风转换时间点前后、海陆热力差异不明显的时段多存在东—东北风向,而在1000米层则一直为比较稳定的北—东北风向。
以上风向特征表明,这其中普遍存在的东北风应是受大范围气压场作用而形成的。据此可知,该气压场应呈现北高南低的气压分布特征。当日,时空尺度相对较小、气压差微弱的海陆风环流没有被大范围气流掩盖,且图中全天各层风速多为1~2级,最大不超过4级,这些均表明当日该市未受到明显的天气系统影响,其所处的大范围气压场微弱、气压梯度较小。故选B。
1.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关键、四个步骤”(1)“一个关键”:确定近地面两点的冷热。热容量大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热容量小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
(2)“四个步骤”①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下沉。②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③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④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2.三点关系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1)温压关系(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3)等压面凸凹关系: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
3.热力环流中的“高低”应用在解释相关现象和解题时,判断和运用较多的是气温、气压的关系,需特别注意下面的几种“高低”关系:
4.常见热力环流形式的图示分析及应用(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盆地),使谷底(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小盆地)地区不宜布局污染工业。
(3)城市热岛效应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②影响与应用应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方法技巧】 1.等压面图判读的技巧(1)判断气压高低
①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由于对流层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如图,在空气柱L1中,PA′>PA,PD>PD′;在L2中,PB>PB′,PC′>PC。②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如图中PD′=PC′,PA′=PB′。综上分析可知气压大小排序:PB>PA>PD>PC。
(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
(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类似陆地,绿地类似海洋。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①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②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
2.等温面图判读的技巧等温面图与等压面图的判读有很多相似之处,可借用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来判读等温面图。(1)随着海拔升高,等温面的温度数值逐渐降低。
(2)等温面向下凹的地区,气温较同高度其他地区低;等温面向上凸的地区,气温较同高度其他地区高。如上图中甲地为低温中心,乙地为高温中心。(3)夏季一般陆地上等温面向上凸,海洋上等温面向下凹,冬季反之;城市市区等温面一般向上凸。
(2019·海南卷)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 )A.偏南风 B.偏东风C.偏北风 D.偏西风(2)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 )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3讲常见天气系统考点1锋与天气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3讲常见天气系统考点1锋与天气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三讲常见天气系统,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考点一锋与天气,比较均匀,冷气团,暖气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讲大气运动考点2大气的水平运动__风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讲大气运动考点2大气的水平运动__风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近地面风高空风,②摩擦力随海拔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讲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考点2大气受热过程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讲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考点2大气受热过程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地面辐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