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高中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湖北省高中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年8月,贵州省黔东南州台盘村极具乡村风格的篮球赛经由短视频火爆全网,网友们参照“NBA”、“CBA”的命名规则称其为“村BA”。2023年的“村BA”吸引了现场观众超10万人次,全网关注量近5亿人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村BA”全网关注量近5亿人次,说明网络媒体宣传的特点是( )
A.宣传成本高 B.传播范围小 C.传播速度慢 D.经济效益高
2、举办“村BA”赛事对当地的影响主要为( )
A.提高城镇化水平 B.提高环境承载力 C.带动旅游业发展 D.缓解交通的压力
3、为把“村BA”打造成极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扩大农业的生产规模
②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
③打造篮球文化产业园
④推广篮球技术教育培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南京市毕业生环流率为南京市毕业生前往某省就业的人数与该省流入南京市高校就学的人数的比值,该数值可以反映毕业生在南京市高校与各省之间的相对流动情况。下图示意南京市2016年高校毕业生环流率(未含港澳台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广东省为南京高校大学生的净流入区 B.上海的南京高校毕业生流入量最大
C.福建省为南京高校大学生的净流入区 D.湖北省为南京市高校的主要生源地
5、影响南京市高校毕业生流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资源因素 B.环境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
6、西藏、新疆等地的南京毕业生环流率比中部地区高,其影响因素可能为( )
①经济水平
②生活习俗
③国家战略
④生源数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微塑料是粒径小于5000微米的塑料制品碎片,微塑料容易积累于水体、土壤和沉积物等环境介质中,并通过生物摄食等过程在食物链中发生富集,对人体产生潜在危害。粒径大小影响微塑料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过程和污染危害程度。某研究小组对宁夏固原市两种不同种植方式(设施农业种植和非设施无膜种植)的农田展开实地调研。下图示意固原市研究区农田土壤不同粒径的微塑料丰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有关该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土层微塑料的丰度随粒径增大而增大
B.耕作层微塑料的丰度总是远大于犁底层
C.设施农业犁底层微塑料的丰度变幅最小
D.非设施无膜犁底层微塑料平均丰度最小
8、导致固原市土壤犁底层出现微塑料的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变质作用
9、相比非设施无膜种植,设施农业种植的耕作层微塑料污染更严重,其原因可能为( )
①微塑料制品来源更广泛
②农业翻耕活动频繁
③微塑料制品使用年限短
④农膜阻碍水分下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山体效应是巨大山系或高原内部具有较高的基面高度,可接收较强的太阳辐射而导致的巨大山系或高原内部气温高于外围的现象。青藏高原巨大的山体效应,深远的影响了高原的生态格局。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对流层白天不同等压面大气温度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白天气温的季节变化幅度最小的等压面是( )
A.200hpa B.300hpa C.400hpa D.500hpa
11、直接导致不同等压面白天气温季节变化最主要的是( )
A.地面辐射 B.大气辐射 C.太阳辐射 D.大气逆辐射
12、相比青藏高原外部山体,在相同水分条件下,高原内部山体( )
A.气温较低 B.对流较弱 C.林线较高 D.雪线较低
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于北京时间2023年4月12日20:00在宜昌市奥体中心盛大开幕。为保障 开幕式安全有序进行,宜昌市公安局引入“数字护航”系统,通过无人机将热成像数据实时传输至计算中心,经实时分析后同步推送至市公安指挥中心,实现对开幕式的数字巡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运动会开幕时,地球上与宜昌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 )
A.1/6 B.1/2 C.5/6 D.全部
14、省运动会为期一周,赛事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乌鲁木齐日出东南,日落西北 B.太阳直射南半球,直射点北移
C.上海市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武汉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
15、“数字护航”系统能实时分析开幕式现场的安防情况,得益于(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数字地球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有机质中的碳元素,其含量取决于形成量和分解量的相对大小。崇西湿地位于崇明岛的西端,主要为潮间带湿地类型,自然植被以芦苇为主。崇西湿地有较强的储碳能力。2006年崇西湿地进行了生态优化,从耐水淹的树种中筛选出固氮作用较强的江南栏木,在原有芦苇滩中进行斑块状种植,形成江南栏木——芦苇的混交群落。下图示意2012年崇西潮滩湿地不同植被土壤有机碳含量。
(1)比较芦苇和江南栏木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差异。
(2)推测崇西湿地储碳能力强的原因。
(3)分析崇西湿地生态优化选用江南栏木并进行斑块状种植的原因。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南部,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部分高山地区曾经存在梯田弃耕现象。立柱雾耕模式(左下图)是将农作物根部完全悬挂于高湿度的营养雾中,通过计算机控制实施精准供水施 肥的一种生产方式。该模式运用管道、喷头、进水管和回流管构成一个气雾循环系统,保证营养液封闭循环利用。为了保障当地夏季蔬菜供应,该县引入立柱雾耕模式,将高山弃耕梯田开发成大规模雾耕种植基地(右下图),取得了巨大成功。
(1)推测青田县高山梯田弃耕的原因。
(2)从气候角度分析浙江省夏季蔬菜生产的不利条件。
(3)分析青田县发展雾耕种植的优点。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丹霞地貌是指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拉木峡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峡内发育的峡谷丹山 由峡谷地貌和丹霞山地貌组合而成,是十亿年前的变质岩上覆盖着五千四百万年前的红色陆相沉积砂砾岩,其间经历了一系列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图为拉木峡某段岩层关系素描图。
(1)推测该地丹霞地貌形成可能存在的侵蚀作用类型。
(2)说明该地峡谷地貌形成的地理过程。
(3)判断该地红色砂砾岩层、侵蚀面和变质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村BA”全网关注量近5亿人次,说明网络媒体宣传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宣传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因此A、B、C选项错误,但其产生的“网红”效应可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故D选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村BA”在农村举办,对提高该地的城镇化水平影响不大,A选项错误;提高环境承载力和“村BA”赛事的举办无关,B选项错误;因为“村BA”赛事的爆红,会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故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而大量游客前来会增加交通压力,所以D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与把“村BA”打造成为“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无关,故①②说法不合题意。“打造篮球文化产业园”“推广篮球技术教育培训”,有利于推进“村BA”“地方特色文化产业”,③④说法正确,故选D。
4、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某地的南京市毕业生环流率大于1,则说明该地为南京大学生的净流入区,A正确,C错误:南京市毕业生环流率仅为比值,材料中没有体现毕业生的绝对数量,B、D错误。
5、答案:D
解析:经济因素是决定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D正确。
6、答案:C
解析:西藏、新疆和中部地区均为人才净流出区,但西藏、新疆的学生因为与其他地区生活习俗差异较大,更愿意在毕业后返回家乡,西部大开发战略也促进较多毕业生投身边藏建设,所以比中部地区的环流率高,②③正确;西藏、新疆经济水平较低,经济因素不是吸引毕业生回流的主要因素,①错误;生源数量这一指标不能完全决定环流率,④错误。故C正确。
7、答案:D
解析:各土层微塑料丰度随粒径增大均呈减少的趋势,A错;非设施无膜耕作层小粒径的微塑料丰度比设施农业犁底层小,B错;非设施无膜犁底层微塑料的丰度变幅最小,C错;非设施无膜犁底层微塑料平均丰度最小,D正确。
8、答案:C
解析:材料中提示“微塑料容易积累于水体、土壤和沉积物等环境介质中”,土壤犁底层微塑料是由于沉积作用进入到犁底层,C正确。风化作用、侵蚀作用、变质作用不能使微塑料进入犁底层,A、B、D错。故选C。
9、答案:C
解析:设问中提及的“设施农业的耕作层微塑料污染更严重”,说明设施农业的耕作层微塑料聚集度高,其原因可能为来源广,随水分运动流失少,①①正确;没有材料支撑农业翻耕活动的频繁和微塑料制品使用年限短,并且两者均导致耕作层污染减轻,②③错。故C正确。
10、答案:A
解析:图中显示,200hpa等压面白天气温的季节变化幅度最小,A正确。
11、答案:A
解析: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导致地面辐射的季节变化,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所以直接导致不同等压面白天气温季节变化最主要的是地面辐射。A正确。
12、答案:C
解析:相比青藏高原外部山体,高原内部山体存在山体效应,即气温较高,可推知对流较强,雪线较高,林线较高,A、B、D错误,C正确。
13、答案:D
解析:运动会开幕时间为北京时间2023年4月12日20:00,即120经线的地方时为20时,此刻180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即东十二区为24时,西十二区为0时,全球都处于4月12日,故选D。
14、答案:D
解析:省运会开幕后一周内的时间为4月12日至4月19日,此时段乌鲁木齐日出东北,A选项错误,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半球并逐渐北移,上海市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武汉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15、答案:B
解析:“数字护航”系统首先通过空中无人机将热成像数据传输至计算中心,经实时分析后同步推送至公安指挥中心,“分析”工作主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故A、C、D错误,选B。
16、答案:
(1)芦苇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增加呈现下降趋势;江南桤木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随深度增加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0-50cm深度内,芦苇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50-100cm深度内江南桤木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
(2)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生物量大;人海径流携带大量的有机质在河口地区堆积;潮滩易被水淹没,土壤微生物的分解慢,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3)江南桤木为固氮树种,可增加土壤肥力;人工种植江南桤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斑块化种植可以尽量减少对原生植被的干扰。
解析:
(1)由图可知,从两类植被覆盖土壤的有机碳含量的数值特点、空间变化趋势等角度进行比较。由图可知,芦苇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增加呈现下降趋势;江南桤木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随深度增加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0-50cm深度内,芦苇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50一100cm深度内江南桤木土壤有机碳含量较
高。
(2)由材料“土壤有机碳是土壤有机质中的碳元素,其含量取决于形成量和分解量的相对大小”可知,本小题主要从有机碳的形成量和分解量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且由所学知识可知,土壤中有机碳主要来自于植物枯枝落叶等。崇西湿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生物生长茂盛,进入土壤中的有机质丰富;崇西湿地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入海径流携带大量的有机质在河口地区堆积;由材料“崇西湿地位于崇明岛的西端,主要为潮间带湿地类型”可知,崇西湿地的潮滩易被水淹没,土壤微生物的分解慢,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崇西湿地的有机碳形成量大,分解量小,储碳能力强。
(3)本小题主要从江南桤木的特点、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斑块化种植与大面积种植的对比分析等角度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江南桤木为固氮树种,可增加土壤肥力;当地自然植被以芦苇为主,人工种植江南桤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相较大面积种植,斑块化种植可以尽量减少对原生植被的干扰。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崇西湿地生态优化选用江南桤木并进行斑块状种植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态优化效果。
17、答案:
(1)梯田地块狭小,耕作难度大,农业生产收益较低;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
(2)梅雨天气易发生洪涝灾害;伏旱天气易产生高温和干旱;台风天气引起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以上灾害均可导致蔬菜减产。
(3)采用计算机系统控制,(能精准的进行水肥管理)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了劳动力投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采用立柱雾耕模式,利于节约土地资源;采用营养液封闭循环的模式,减少了农业污染排放。
解析:
(1)梯田弃耕可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社会经济状况,水稻种植业的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由材料“九山半水半分田”可知,当地地形起伏较大,高山梯田地块狭小,耕作难度大;水稻是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力投入大,生产成本较高,但粮食的相对经济效益较低,农业生产收益较低使得梯田弃耕;水稻需投入大量劳动力,但目前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使得梯田弃耕。
(2)农业区位因素中的气候包括气温(热量)、光照、昼夜温差、降水、气象灾害等,可结合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中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初夏的梅雨天气降水量大,易发生洪涝灾害;盛夏的伏旱天气易产生高温和干旱;台风天气引起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均会导致蔬菜减产。
(3)本小题主要从雾耕种植的特点,从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劳动力投入、资源使用效率、环境友好等角度进行分析。由材料“通过计算机控制实施精准供水施肥的一种生产方式”可知,雾耕种植模式采用计算机系统控制,能精准的进行水肥管理,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通过计算机系统控制,可以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劳动力生产率;由左图和右图可知,采用立柱雾耕模式,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由材料“该模式运用管道、喷头、进水管和回流管构成一个气雾循环系统,保证营养液封闭循环利用”可知,雾耕种植采用营养液封闭循环的模式,提高了营养液的利用率,同时减少了农业污染排放。
18、答案:
(1)流水侵蚀作用;风力侵蚀作用。
(2)板块挤压,地壳抬升,地势落差变大,河流下切侵蚀严重,形成深切峡谷。
(3)形成的先后顺序:变质岩层,侵蚀面,红色砂砾岩层。理由: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地壳抬升受到外力侵蚀,形成不规则的侵蚀面;地壳下沉,沉积形成红色砂砾岩层。
解析:
(1)该地丹霞地貌是十亿年前的变质岩上覆盖着红色陆相沉积砂砾岩,材料中变质岩上出现侵蚀面,同时红色砂砾岩层受到侵蚀,说明经历过侵蚀作用,此处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较干旱,风力侵蚀作用强;同时此处有峡谷地貌,说明曾有河流流经,存在过流水侵蚀作用。
(2)该地峡谷地貌形成的地理过程为受到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地形起伏变大,地势落差变大,该地河流流经,流水下切侵蚀严重,形成峡谷。
(3)据材料可知,该地丹霞地貌是十亿年前的变质岩上覆盖着红色陆相沉积砂砾岩,说明先形成变质岩层,外力作用形成侵蚀面,最后外力堆积形成红色砂砾岩层。理由:该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碰撞,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受到外力侵蚀,形成不规则的侵蚀面;最后该地区地壳下沉,侵蚀作用减弱,堆积作用增强,沉积形成红色砂砾岩层。
2023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地理PDF版含解析、答题卡: 这是一份2023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地理PDF版含解析、答题卡,文件包含地理试题pdf、地理答案和解析pdf、地理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试题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试题地理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地理试卷docx、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地理答案和解析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试题地理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试题地理Word版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地理试卷docx、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地理答案和解析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