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了》教案(集体备课)
展开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了》教案(集体备课),共2页。
课题 | 习作四:他 了 | 教材位置 | 人教版五语下册第四单元 | |||
课时 | 2—(1、2) | 授课日期 |
| 总时数 |
| |
教学目标 | 1.写清让他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 2.尝试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把 “他”当时的表现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 3.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 |||||
教学重点 | 写清让他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 | |||||
教学难点 | 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把 “他”当时的表现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预习要求 | 1.写清让他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 2.尝试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把 “他”当时的表现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 3.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 |||||
教学过程 | ||||||
个人备课栏 | 旁注 | |||||
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谈话激趣,导入课题: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某个人陶醉、生气、伤心、兴奋、陶醉……时的样子?读读下面这个片段,注意它是怎么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的。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他痴痴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 2.小组交流:它是怎么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的? 3.同学可以做补充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评议。 4.评议并小结: 从对“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中不难看出“他”被这座雕像陶醉了。 5.提出要求,准备习作:回忆生活中你见过的某个人陶醉、生气、伤心、兴奋、陶醉……时的样子,选择你印象最深的,回想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把经过写下来,特别要把他当时的表现写具体。(板书:他 了) 二、引导选材。 1.小组交流:说说生活中自己见过的某个人陶醉、生气、伤心、兴奋、陶醉……时的样子。小组长分类整理。 |
| |||||
个人备课栏 | 旁注 | |||||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1)他后悔了。 ①与同学之间的矛盾:误解大家,忘记道歉。 ②与老师之间的小摩擦,无法体会到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 ③与父母之间的小纠纷:不理解父母,伤害了父母。 ④在生活上,他人的关心被我误解。 (2)他陶醉了。 ①被自然美景陶醉。 ②动物活动。 ③被建筑物陶醉。 ④文艺作品。 3.小组交流: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说给小组同学听,小组同学互相评议。小组长分类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三、互相交流,把握技法 1.小组交流:怎样写好“他”陶醉的样子?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3.教师总结:在习作中要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4.阅读教材内容,进一步了解习作要求,把握写作技巧。 四、独立习作,教师巡视。 1.明确习作要求:写自己见过的印象最深刻的某个人陶醉时的样子,也可以写他得意、吃惊、兴奋时的样子。回想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把经过写下来,特别是要把他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写好后,和同学交流,再对习作进行修改。 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全班交际,师生评议。 1.习作完成后自己阅读并修改,保证句子通顺,没有错别字。 2.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习作在小组里读一读,小组同学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大家一起帮助修改,并选出最好的一篇习作作为小组的代表作。 3.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优秀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亮点,提倡借鉴。 4.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存在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3)集体交流,进行修改。 5.小组交流。 把自己独立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小组同学听,和同学一起分享当时的快乐心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