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作图题, 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一、 填空题。 (20 分)1.已知a、b、c、d四个数的平均数是97,这四个数的和是(________)。2.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是整数,如果它的两条边分别是和。第三条边的长度最小是______,最大是______。3.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分别是35°、25°,这个三角形是(______)三角形.4.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和差三者相加的和是386,被减数是(____)。5.12千米50米=________千米2元5分=________元8.04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米.6.用计算器计算“1336×49 ” 时,发现键“4”坏了.如果还用这个计算器,你会怎样计算?请写出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妈妈37岁,淘气9岁,两人的平均年龄是________岁。8.3t800kg=( )t 4.26m2=( )m2( )dm245g=( )kg 7cm=( )m9.在○里填“>” “<”或“=”。590亿○58990000000 直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锐角和○90°1000个一万○一亿 124×101○124×100+110.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是整厘米数。其中两条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第三条边最长是_____厘米,最短是_____厘米。二、 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11.一个数减去0.1与这个数减去0.001的结果相差( ).A.1 B.0.011 C.0.09912.用1、8、5、2、3这5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中,乘积最大的是( )。A.851×23 B.831×52 C.82×531 D.35×82113.在3.5与3.6之间有( )个两位小数A.10 B.9 C.无数14.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可以作( )条高。A.1 B.2 C.无数15.已知◆-▲=★,根据已知条件,下面的算式( )是错误的。A.▲+★=◆ B.★-◆=▲ C.◆-★=▲三、 判断题(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16.0.58和0.58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等。(______)17.一个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是,说明这个立体图型是由两个小正方体组成的(________)18.127×3×2的积与127×5一样大。(______)19.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____)20.方程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______)四、 计算题。 (28 分)21.口算1-0.79= 6.3+8.5= 101×34= 2.6+0.37= 0.75×100= 0.8-0.52= 3.5+0.78+6.5= 72×64×0= 2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五、 作图题。 (8 分)23.补全下图的轴对称图形。六、 解决问题。 (每题 4 分, 共 24 分)24.两筐水果共重 130 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 10 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25.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26.小明参加了4次数学测验,平均分是68分,他想在下次测验后,将5次的平均成绩提高到70分及以上。那么,下次测验,他至少要得(______)分。27.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8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28.小华家有115棵苹果树。去年平均每棵收获苹果54千克,今年预计每棵比去年多收获20千克。今年预计一共能收获苹果多少千克?29.工厂使用节约炉后,每天烧煤12吨,比原计划节约了4吨,那么原来烧48天的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20 分)1、388【分析】已知四个数的平均数是97,根据平均数的求法,这四个数加一起除以4,现在逆运算,用平均数乘4就是这四个数的和了。【详解】97×4=388故答案为:388 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求法,该题是已知平均数,要求和,所以要理解并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求法。2、5 13 【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可知,5+9=14cm,9-5=4cm,则第三条边的长度要小于14cm,大于4cm。【详解】5+9=14(cm),9-5=4(cm)则一个三角形中,它的两条边分别是和,第三条边的长度要小于14cm,大于4cm。也就是第三条边的长度最小是5,最大是13。故答案为:5;13。 本题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灵活运用,需熟练掌握。3、钝角【解析】略4、193【分析】因为被减数=减数+差,所以被减数、减数和差三者相加的和除以2等于被减数。【详解】386÷2=193故答案为:193。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被减数、减数和差三者之间关系的掌握和灵活运用。5、12.05 2.05 0.1 【分析】把12千米50米化成千米数,用50除以进率1000,然后再加上12;把2元5分化成元数,用5除以进率100,然后再加上2;把8.04平方分米化成平方米数,用8.04除以进率100;即可得解.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详解】解:12千米50米=12.05千米2元5分=2.05元8.04平方分米=0.1平方米;故答案为12.05,2.05,0.1.6、1336×(50-1)【详解】略7、23【解析】先把妈妈和淘气的年龄相加,求出两人的年龄和,再用年龄和除以2即可求出两人的平均年龄。【详解】(37+9)÷2=46÷2=23(岁)答:两人的平均年龄是 23岁。故答案为:23。 本题考查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8、3.8 4 26 0.045 0.07【解析】略9、>, =<, >【解析】略10、13 3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征: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由此解答即可。【详解】8﹣6<第三边<8+6,所以:2<第三边<14,即第三边的取值在2~14厘米(不包括2厘米和14厘米),因为三根小棒都是整厘米数,所以第三根小棒最长为:14﹣1=13(厘米),最短为:2+1=3(厘米); 此题解答关键是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解决问题。 二、 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11、C【解析】因为被减数不变,所以结果相差0.1与0.001的差.12、C【分析】根据乘法意义及乘法算式的性质可知,乘法算式中的因数越大,积就越大;根据数位知识可知,一个数的高位上数字越大,其值就越大,又因为现在各个数的和一定的情况下,两个因数越接近,它们的乘积就越大,由此可知,要使两个数的积最大,三位数或两位数的最高位上应是最大的数,个位上应是最小的数,乘积最大的是82×531。【详解】由分析可知:用1、8、5、2、3这5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中,乘积最大的是82×531=43542;故答案为:C 完成本题要注意在完成此类问题中,要求最大,应先使位数少的因数的高位数值最大。13、B【解析】在3.5和3.6之间的两位小数有:3.51、3.52、3.53、3.54、3.55、3.56、3.57、3.58、3.1.故选:B.14、B【分析】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对边作垂直线段,即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如果从一个顶点只能向两个对边分别作一条垂直线段,据此分析。【详解】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可以作2条高。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注意限制条件。15、B【分析】根据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关系: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根据◆-▲=★,可得◆-★=▲,▲+★=◆,所以★-◆=▲错误。故答案为:B 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关系,要熟练的掌握。 三、 判断题(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16、×【详解】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相等,故错误。17、×【分析】三视图是观测者从上面、左面、正面三个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题中只是从前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观察并不全面。【详解】从可以看出,这个立体图形有2列,只有一层,但是有几行是无法确定的,不能说这个立体图型是由两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故答案为×。 仅凭从某一角度看到的平面图形是不能确定组成该图形的正方体的个数的,当然也不能摆出立体图形。18、×【分析】按照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乘法计算法则直接计算得出答案,进一步比较得出结论即可。【详解】127×2×3=254×3=762127×5=635762>635所以127×2×3的积与127×5一样大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 解决此题还可以利用乘法结合律:127×2×3=127×(2×3)=127×6=762。19、×【解析】略20、√【分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是正确的;但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等式包含方程,方程只是等式的一部分。【详解】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所有的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的定义理解。 四、 计算题。 (28 分)21、0.21;14.8;34342.97;75;0.2810.78;0【详解】略 22、13.11;19.01【分析】根据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竖式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注意要进行验算。【详解】5.42+7.69=13.11 30-10.99=19.01 验算: 验算: 考查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五、 作图题。 (8 分)23、【分析】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详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所示: 本题考查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及对称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六、 解决问题。 (每题 4 分, 共 24 分)24、(130-10)÷2=60(千克)60+10=70(千克)答:第一筐 70 千克,第二筐 60 千克。【解析】略25、63千米【解析】(240+327)÷(4+5)=63(千米)26、78【分析】解答时要根据平均分,先求出5次测试的总成绩,再求出4次测验的总成绩,再相减即可求出至少要得的分数。【详解】70×5-68×4=350-272=78(分)故答案为:78 解答此题运用总成绩 ÷ 总份数=平均分,推倒出总成绩=平均分×总份数即可解答。27、378千米【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速度和,然后根据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据此代入数据,解决问题。【详解】(48+78)×3=126×3=378(千米)答: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378千米。 此题主要考查行程问题中相遇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28、8510千克【分析】首先求出今年平均每棵收获苹果多少千克,然后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求出今年平均每棵收获苹果的重量乘以小华家苹果树的数量,求出今年预计收入苹果多少千克即可。【详解】(54+20)×115=74×115=8510(千克)答:今年预计一共能收获苹果8510千克。 此题主要考查了加法、乘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今年平均每棵收获苹果多少千克。29、64【解析】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2023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谨慎判一判,仔细选一选,认真填一填,细心算一算,动手操作,想一想,解一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选,认真辨析,我会判,仔细观察,我会填,认真细致,我会算,动手操作,我能行,生活问题,我会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2023年数学六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仔细填空,准确判断,谨慎选择,细想快算,能写会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