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9.1 说“木叶”——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9.1 说“木叶”——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时作业01
    9.1 说“木叶”——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时作业02
    9.1 说“木叶”——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时作业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 说“木叶”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 说“木叶”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9.1 说“木叶”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lǎng )杀 shòu)猎 金榜)名

    B.zhé)本  ān)装 shì)犊情深

    C.wéi)杆 ruò)大 zháo)陆 )后恭

    D.岿kuī)然 )邻 zhēn jìn)若寒蝉

    2.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准确的一项是(   )

    A.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B.孔子之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坚信自己的事业是合于仁道的(真理),即使生前不能实现,也要给后人树立一个典范,启发他们沿着他的足迹前进。

    C.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的自觉,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D.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为学者,林庚先生是出类拔萃的;作为老师,林庚先生是平易近人的;作为人,他用自己的平凡表现出他做人的崇高境界。

    B.赵翼在《论诗》中提出了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主张,其大气与狂放由此可见一斑

    C.妈妈语重心长地对娜娜说:你也老大不小了,别总是得鱼忘筌,丢三落四的,凡事多考虑考虑,想得周全点儿。

    D.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的作者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想象,把树叶木叶木叶落叶木叶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

    B.从长期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逐渐腐化,而且缺乏变化。

    C.文学既然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又是语言最精粹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么,研究诗歌自然离不开对诗歌语言的研究,离不开对语义的研究。

    D.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概。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地发挥创造性

    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

    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

    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

    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

    A.①④⑥③⑤②  B.③⑤②①④⑥

    C.④⑥②⑤③①  D.⑥③①②⑤④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绘画继续发展。城市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商业经济的发展,        由于帝王将相及朝廷百官富有文化教养,追求更高的艺术享受,使绘画艺术进入一种新的境界。朝廷在宫内设立了翰林图画院,以绘画考试吸收画家,        院体画的特点是严密精细,注重法度,作品多供帝王(    ),(    )多为山水、花鸟。宋徽宗赵信身为帝王,擅长书画,是院体画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花鸟画尤为突出,风格工整艳丽、高贵优美,流传下来的作品有《芙蓉锦鸡图》等。同时,反映社会生活的风俗画也大量出现,其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举世闻名。宋代的大画家李公麟,        ,他画的人物能从外貌上区分身份、地域和性格特点,现存作品有《免胄图》等。米蒂、米友仁、赵伯驹、李唐、马远、夏主等以山水画、花鸟画闻名。李唐、刘松年、马远、夏主被称为南宋四家。马、夏二人创立水墨苍劲的画风,善于利用画面的空间,表现(    )。在花鸟画方面,宋代还兴起了以梅、竹、兰、菊为题材的四君子图,这些画借景抒情,表现画家美好的情操和高雅的(    ),代表画家有文同、苏轼、郑思肖、杨无咎等。

    (1)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帝王将相及朝廷百官富有文化教养追求更高的艺术享受因此使绘画艺术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B.帝王将相及朝廷百官富有文化教养追求更高的艺术享受绘画艺术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C.帝王及朝廷百官富有文化教养追求更高的艺术享受使绘画艺术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D.由于帝王及朝廷百官富有文化教养追求更高的艺术享受使绘画艺术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观赏 体裁 画外之意 品位
    B.观赏 题材 画外之意 品味
    C.观看 题材 景外之景 品味
    D.观看 体裁 景外之景 品位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林庚:布衣情怀

    林庚先生出身世家,其父林宰平生平爱艺术,好朋友,精书法,能诗文,身在北大,兼职清华,与梁启超、王国维等同为清华国学院德高望重的大学者。按说,从这样的家庭出来的该是做派十足的世家子弟才对,可是,林庚先生不然。

    先生少年英发,从国内顶尖的中学毕业后,于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读物理。两年后,先生突然发现自己对文学居然如此难以割舍,于是找到了当时清华大学的国文系主任朱自清,申请转系。不久,他就成了国文系的学生。在此后不长的时间里,他发表了二三十首旧体诗词,在旧体诗词中流连忘返。只是突然有一天,他醒悟到:古典诗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近极致,无论今人怎么努力,都难免嚼前人嚼过的馍——一样的格律,一样的措辞,一样的风格,一样的主题……现代人无论有何等的才力和心气,都难以超越古人而另拓疆土。

    从此,先生开始写起新诗来。

    不几日,先生在《现代》杂志上发表了第一首诗《风沙之日》。先生的新诗生涯,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自此,诗人林庚横空出世,声名鹊起。其诗既有翩翩欲飞的少年精神,亦有一抹唐诗的风韵,故在众多诗作中独树一帜。可以说,如此年少而成就如此大名者,在彼时的清华,大概唯曹禺一人可比。

    1933年,著名诗集《夜》的出版使先生顺利毕北。毕业后的林庚先生,开始担任朱自清的助教1934年夏天,东北烽烟渐盛,战火直逼北平。这时,先生下江南了,由北平而南京,由南京而上海,由上海而杭州,一路山水,一路诗文。在这烟雨江南的山山水水中,先生且走且写,且行且歌。可即使身在六朝金粉的江南,他仍不忘硝烟弥漫的北国。

    经此南行,长居北方的先生与南方结下了不解之缘。抗战全面爆发后,先生作别北平南下,在厦门大学开始了其严谨的学者生涯抗战胜利时,先生也完成了其皇皇巨著——《中国文学简史》。此书甫出,文坛为之轰动。先生本是诗人,谈诗论艺自是牛刀杀鸡。其书于楚辞、唐诗、魏晋文章与明清小说等,均有新论,笔之所至,蔚成经典,尤其是盛唐气象少年精神更成为中国诗论中的经典论断。

    新中国成立后,清华、燕大文科尽数归并北大。先生与季羡林、吴组缃等齐集燕园。从此,先生在燕南园一住就是大半生。

    先生决意摒弃俗事,专情研究。他以远离功利,抗拒诱惑自守。国内外的一切邀请,他都拒绝;一切媒体,他都回避;一切荣誉,他都不要。他只是固守着自己的大宁静,清清静静、自自在在地做着自己的事,全然疏远了外界各种热闹场、名利场。有人说:先生从不涉足权力名利,这不是自命清高,不是不屑于谈名逐利,他是压根儿就没有这些概念。诗歌和学术,才是他一生的修行。信然!

    年深月久,因先生的彻底低调,外界竟也将先生淡忘了,真是山中有高人,世上无人知了。先生却不以为意,仍专注于自己的创作和研究,并在80岁高龄时出版了意趣盎然的《〈西游记〉漫话》,遂成为明清小说研究的又一高峰,直令无数内行人士大呼相见恨晚。90岁那年,先生又出版了新著《空间的驰想》。

    先生蛰居燕南园,读书写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萧然自远,既不媚世,亦不怨世,保持着本真自然的心境和生活。那些年,燕南园中常见一位清癯挺拔的老者在园中散步,此公仙风道骨,目光清朗,面色和煦。

    其时,弟子们送给他十六个字: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先生蔼然颔首。

    又是一年,快到中秋了。这将是诗人此生的第96个中秋。庆后的第三天,先生独坐窗前,仰望苍天,唯见皓月当空,一层薄薄的月光洒落下来,地上铺了一层软软的清辉。先生用他那清瘦的手盛了一汪清辉,静静地把玩着,体会着,脸上渐渐;表出了一丝微笑。

    月亮,什么时候才能圆呢?诗人自言自语。

    再过几日,就是中秋了。然而,先生等不了了。就在那个晚上,那个月色皎洁的晚上,我们的诗人,去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介绍了林庚先生的家世,写林庚先生出身世家,父亲是德高望重的大学者,这和后文写林庚先生的布衣情怀构成了对比。
    B.林庚先生创作的新诗一扫旧体诗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诗中洋溢着翩翩欲飞的少年精神,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声誉。
    C.在清华园就读期间,林庚以创作新诗而闻名,年纪轻轻就声名鹊起,而在当时的清华,只有曹禺一人可与他相提并论。
    D.林庚先生在晚年依然治学不辍,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他撰写的《〈西游记〉漫话》代表了明清小说研?究的最高成就。
    2.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
    3.林庚先生初学物理,后改学文学,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并再举一例进行阐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撕厮。B项,应读shé”,按安。C项,应读zhuó”

    2.答案:C

    解析:A项,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B项,合于仁道的(真理),应是合于仁道(真理)的。D项,(周邦彦《满庭芳》)应放到引号外面。

    3.答案:C

    解析:A项,出类拔萃:出,超出;拔,高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形容才德超出同类。符合语境。B项,可见一斑: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符合语境。C项,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背弃根本。不符合语境。D项,相去无几:去,距离;无几,没有多少。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符合语境。

    4.答案:C

    解析:A项,……作出辨析搭配不当,应将改为。B项,语序不当,应将逐渐腐化”“缺乏变化互换。D项,搭配不当,指竹画,竹画不能象征气概。

    5.答案:C

    解析:解答此类题,应注重分析空格前后的内容。空格前的内容解释木叶树叶在概念上没有区别,空格后内容探究的是字在诗歌形象中的区别,并以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为例。由此可以得出空格中的句子应该分别探讨木叶树叶与杜甫的诗句相关的内容,据此不难得出答案。

    6.答案:(1)C;(2)B;(3)促进了绘画的发展以此形成院体画”③擅长人物画;
    解析:(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题思路】画线句共存在两处语病:一是主语残缺;二是不合逻辑,帝王将相朝廷百官并列不当。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题思路】第一空,观赏:观看欣赏。观看:特意地看,参观,观察。从语境来看,选观赏更合适。第二空,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山水、花鸟是绘画的内容,故应选题材。第三空,画外之意:画面之外的思想、情感。景外之景:画面之外的场景。根据语境,应选画外之意。第四空,品味:格调和趣味。品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根据语境,应选品味

    7.答案:木叶自屈原的《九歌》中唱出而成为诗人们钟爱的形象。

    解析:找出关键句,最后一句是总结语。

    8.答案:1.A; 2.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月光洒满大地的情景。软软的一词,化视觉为触觉,写出了月光的柔和。整个句子通过描写月色,渲染了洁静、清冷的氛围,烘托了林庚先生超凡脱俗的高洁形象。
    3.赞成。每个人都应该充分认识自己,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人生目标。林庚先生初学物理,但当他发现自己钟情于文学时,便果断地改学文学,此后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如魯迅先生,初学医,后弃医从文,终成为一代文学大师。如果林庚先生不及时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那社会上或许会多一个平庸的物理学者,却少了一个才情卓著的文学大师;如果鲁迅先生不及时调整体自己的人生目标,那社会上可能会多一个普通的医生,却少了一面中国文学的光辉旗帜。
    解析:1.B.一扫旧体诗的创作风格错,原文说林庚先生的新诗亦有一抹唐诗的风韵。C. 只有曹禺一人可与他相提并论错,原文是如此年少……大概唯曹禺一人可比。D.代表……最高成就错,原文是成为明清小说研究的又一高峰
    2.解答本题时,应先指出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具体说明如何运用了此手法,最后结合文本主旨,点出其表达效果。清辉本是看得见却摸不着的,作者却用有体感的软软的一词来形容眼中的清辉,化视觉为触觉,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
    3.解答本题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给出理由。本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如首先对林庚先生初学物理后改学文学一事表明赞许的态度,然后指出此做法的合情合理之处,最后举一类似例子佐证即可。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巩固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9 说“木叶”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9 说“木叶”练习题,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文章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夯实,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