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及反思
展开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 必修三 | 哲学与文化 | 对应章节 | 第一单元第1课第二框 | |
| 主备人 |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
| 授课题目 | 严格执法 | |||
|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对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认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 科学精神:通过探究哲学的基本问题,树立唯物主义观念。 公共参与: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重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 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 | ||||
| 【教学过程】 | ||||
| 一次备课 | 二次备课 |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设计意图 | ||
| 导入新课 (1分钟) | 导入新课 结合教材p8阅读与思考: 有人说哲学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 
 总议题:绕不开的哲学的基本问题 议题一: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议题二: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 议题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采用设问的方式,激发兴趣,触动内在动力,引入课题。 | 
 | |
| 新授: 
 
 
 
 
 
 环节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环节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环节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物质(存在): 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如:地球、生物、环境、国情、空气、磁场等可见或不可见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意识(思维):客观存在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如:理论、 思想、经验,观念,感觉,计划,目标 、观点等主观性的东西。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第一方面: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 者为本原的问题 
 (2)第二方面: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探究: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农民要面对和处理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工人要面对和处理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企业经营者要面对和处理企业经营策略、思想和计划与企业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 医生要面对和处理处方与病情之间的关系。 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按照学习计划学习很重要吗?为什么? 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教师总结: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社会实践)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哲学自身) 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有人认为,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专门迷恋于物质享受的人;唯心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相信社会进步的人。由此认为,唯心主义比唯物主义更高级。 恩格斯说:“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目、肉欲、虚荣、爱财、吝啬、贪婪、牟利、投机,简言之,即他本人暗中迷恋着的一切龌龊行为;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德、普遍的人类爱的信仰……”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认识。教师总结:唯物主义承认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承认思维决定存在。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着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唯物主义 (1)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 (1)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2)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4、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 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材料,合作探究 
 
 
 
 
 
 
 
 
 做好笔记 
 
 
 
 
 
 
 
 知识回顾与拓展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做好笔记 
 
 
 
 
 
 
 
 
 
 
 
 | 
 
 
 
 
 
 
 | |
| 课堂总结 
 | 本课从生活中的哲学问题入手,初步感受哲学的基本问题,并结合生活实践、哲学研究及发展来分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而通过教学,分析把握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和两大阵营,引导学生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 
 | 
 | |
| 十一、教学板书 | ||||
| 【主板书】 | ||||
| 十二、课后作业(课后填写) | ||||
| 
 
 
 | ||||
| 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 ||||
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设计,共4页。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思路,教学背景,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分议题一,魔术表演,教师提问,教师追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标要求,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