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复习练习题
展开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地域差异
(2022江苏泰州中学期中)世界上不同的地区,气候、景观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下图示意30°N沿线撒哈拉沙漠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景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造成30°N沿线东西两侧景观差异的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
2.形成撒哈拉沙漠景观的主要大气环流是 ( )
A.副热带高压带 B.东南信风带
C.赤道低压带 D.盛行西风带
(2022天津五校期中联考)下图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3.下列有关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D.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4.有关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林木主要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乙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D.丁生长旺盛—常年高温多雨
题组二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2022浙江1月选考,11—12)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5.图中①②自然带分别是 ( )
A.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6.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了 (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2吉林油田十一中期末)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完成下面两题。
7.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沿X方向热量增加 B.沿X方向降水增加
C.沿Y方向热量增加 D.沿Y方向降水增加
8.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 )
A.热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D.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题组三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22江苏南京模拟)国家地质科考队计划在夏季赴我国某山体进行植被考察,下图为该山体植被的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9.图示山体可能位于 ( )
A.滇 B.川 C.鲁 D.新
10.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山体植被垂直带谱的是 ( )
(2022四川巴中期末)下图为某大陆西部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面两题。
11.该山地可能位于 ( )
A.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12.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 )
A.信风影响 B.西风影响
C.季风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题组四 地方性分异规律
垫状点地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垫状植物,通常具有很强的喜光性,其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在15~18℃,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减弱光合作用,不利于其生长;降水的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茎的死亡,并加速植物叶子在秋季的枯萎过程。下图为“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垫状点地梅盖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3.垫状点地梅分布区的优势植被是 ( )
A.高山针阔叶混交林 B.高山灌木林
C.高山草甸 D.常绿阔叶林
14.在海拔4 900米垫状点地梅盖度最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气温适宜,降水较多
B.地势平坦,坡度较小
C.晴天较多,热量充足
D.土壤肥沃,沙尘较少
能力提升练题组一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2021全国乙,9—10)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 ( )
A.整体向北移动 B.整体向南移动
C.面积扩大 D.面积缩小
4.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 ( )
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
B.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
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
D.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
题组二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23湖北武汉校考)图1为我国东北地区长白山北坡自然带分布图,长白山上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见图2)。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甲处的自然植被是 ( )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热带雨林 D.落叶阔叶林
6.图中岳桦林带林木稀疏,树木根系发达,枝干呈匍匐状生长。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
A.土层深厚,水源充足
B.坡度大,多滑坡
C.气候寒冷,多大风
D.海拔高,光照弱
(2022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期中)2021年10月9日,位于北京延庆区的海坨山(素有“中国的富士山”之称)开始出现降雪天气,“海坨戴雪”的美景提前上演。“海坨戴雪”景象通常出现在11月至次年5月。海坨山山体岩石多为花岗岩,山中多峡谷,山沟、山脚下到处都有河流、泉水。下图为海坨山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7.2021年10月“海坨戴雪”景象提前出现的原因是 ( )
A.冷空气到来较早
B.山顶水汽蒸发量增大
C.降水量较往年偏少
D.山顶海拔高,气温较低
8.海坨山冬季举办体育赛事的有利条件最可能是( )
A.垂直自然带谱较完整,风光秀丽
B.山顶的积雪夏季才会融化
C.灌木带面积较大,便于规划路线
D.坡度适当且积雪厚度较大
题组三 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2河南开封期末)百花岭热带雨林位于云南省高黎贡山,是目前世界上记录的纬度、海拔最高的热带雨林。该热带雨林在植被分类上属于热带季节性雨林中的沟谷雨林,一般谷底为干热河谷型植被,中部为阔叶林。高黎贡山山顶终年云雾缭绕、寒气逼人,山腰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山脚的怒江河谷一年四季烈日炎炎。下图示意高黎贡山南、北部自然带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高黎贡山 ( )
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B.南部自然带类型分布较北部多
C.动植物资源较丰富
D.同一自然带北部分布较高
10.山脚的怒江河谷一年四季烈日炎炎的主要原因是 ( )
A.焚风效应显著 B.常年受副高控制
C.受山谷风影响 D.海拔高,空气稀薄
11.高黎贡山能够存在目前世界上记录的纬度、海拔最高的热带雨林,主要得益于 ( )
A.山地相对高度大 B.山地呈东—西走向
C.西南季风影响大 D.位于热带,气温高
(2022北京平谷一模改编)下图为我国新疆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2.图中 ( )
A.南北向分布体现纬度地带性
B.高值区的分布与光照呈正相关
C.分布趋势与地势起伏相一致
D.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13.N地比M地植物物种丰富度高,主要是因为N地 ( )
A.河流较多,水源充足
B.有西风带来水汽,降水较多
C.纬度较高,日照时间长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14.赴塔里木河观赏胡杨林金黄色树叶美景的最佳节气为 ( )
A.清明 B.立秋 C.秋分 D.立冬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基础过关练
1.D | 2.A | 3.A | 4.C | 5.B | 6.A | 7.D | 8.A |
9.D | 10.C | 11.A | 12.B | 13.C | 14.A |
|
|
1.D 撒哈拉沙漠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终年炎热干燥,形成荒漠景观;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东亚季风环流控制,夏季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形成“鱼米之乡”的景观,D正确。两地都位于30°N沿线,太阳辐射差异不大,A错误。两地地形地势虽有差别,但这不是导致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B错误。两地距离海洋都比较近,并没有深居内陆的现象,C错误。
2.A 撒哈拉沙漠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终年炎热干燥,形成荒漠景观,A正确。东南信风带位于南半球,B错误。赤道低压带、盛行西风带控制的地区多降水,不会形成荒漠景观,C、D错误。
3.A 甲图为大漠胡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景观,该地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光照充足,A正确;乙图为兴安林海,位于东北地区,并非雪域高原,B错误;丙图为海南椰树,海南没有大量黑土分布,C错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而丁图为黄山迎客松,位于安徽,D错误。
4.C 甲图为大漠胡杨,出现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胡杨的根系发达,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常年干旱,地表水少,A错误;乙图景观所在地区林木叶成针状是由于该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B错误;丙图景观所在地区林木四季常青,是由于该地区位于热带,常年温度较高,C正确;丁图景观所在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错误。
5.B 读图并结合知识储备可知,①位于美国中部偏西的平原地带,受西部高大山地阻挡,同时距离东部、南部地区较远,水汽供给不充足,因而降水少,自然带以温带草原带为主;②位于美国东部五大湖附近,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降水较丰富,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正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③应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图示区域纬度较高,不可能存在亚热带自然带,故A、C、D错误。
6.A 图中②③④自然带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其主要是由太阳辐射从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递减而引起的热量差异导致的分异,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A正确。垂直分异规律的主要表现是自然带分布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变化,B错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主要是由水分条件的差异引起的,主要体现为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C错误。地方性分异规律主要是受地方性因素(如地形、水源、海陆分布等因素)影响而发生的地带性自然带的改变、缺失或分布受限等现象,D错误。
7.D 依据图示自然植被的分布状况可以判断,沿X方向的变化为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草原、荒漠草原—(亚寒带)针叶林,表明热量条件逐渐变差;沿Y方向的变化为:热带荒漠、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草原—常绿林、针叶林,表明水分逐渐增多。所以沿X方向热量减少,沿Y方向降水增加,D正确,排除A、B、C。
8.A 结合图示已知的自然植被分布状况可知,沿Y方向降水增加,甲位于热带荒漠的降水增加方向,但热量条件并未改变,则可推断出甲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应为热带草原;同理,乙位于温带草原的降水增加方向,但热量条件并未改变,则可推断出其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A正确。
9.D 读图可知,该山体的基带植被类型为荒漠,且该山体位于我国,说明其所处气候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选项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只有新疆(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荒漠,D正确。其余三个省级行政区均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地带性植被为森林,A、B、C错误。
10.C 结合上题结论可进一步验证,新疆地区整体降水稀少,阴坡(北坡)水分条件更好,雪线高度更低;阳坡(南坡)水分条件较差,雪线高度更高。进而可推知N坡为阴坡(北坡),M坡为阳坡(南坡)。另再结合图中山地南北坡各存在一个独特自然带可知C正确。
11.A 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其所在地区的水平自然带相一致可以判断,图中山地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该地应位于温带地区,B、D错误。根据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可知,同一自然带在山地北坡的分布海拔应较南坡高,说明北坡的热量条件比南坡好。南半球北坡是阳坡,热量条件较好;北半球北坡是阴坡,热量条件较差。故A正确,C错误。
12.B 该山地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说明该地应为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注意材料信息“某大陆西部沿海地区”,而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所以该山地所在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受盛行西风的影响而形成,B正确。信风影响不会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气候,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形成地中海气候,均与题意不符,A、C、D错误。
13.C 垫状点地梅属于垫状植物,其所在区域多大风,不适宜高大林木的生长;且其喜光,若其所在地区林木较多,则光照条件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其生长。故其分布区优势植被应为植株同样较为矮小的高山草甸。
14.A 结合材料可知,垫状点地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垫状植物,具有很强的喜光性,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减弱其光合作用,不利于其生长;而降水的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茎的死亡,并加速植物叶子在秋季的枯萎过程。据此推测在海拔4 900米地区气温适宜,降水较多,适宜垫状点地梅生长,故该地区其盖度最大,A正确。
能力提升练
1.B | 2.A | 3.D | 4.B | 5.D | 6.C | 7.A | 8.D |
9.C | 10.A | 11.C | 12.C | 13.B | 14.D |
|
|
1.B “拍摄当日”为3月25日,“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当地杂树不可能是常绿树种,而应是落叶阔叶树种。常绿灌木是人工种植的,而杂树是自然生长出来的,因此杂树应为当地自然植被,故B正确。
2.A 常绿灌木生长条件介于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之间,其分布主要受制于气温。
3.D 全球气温升高,苔原带南部植被会出现变化,占据苔原带的空间,亚欧大陆北部为海洋,苔原带无法向北延伸,故苔原带面积缩小,D正确。
4.B 亚欧大陆北部受海洋的影响大,且气温低,湿度东西向差异小,植被差异小,B正确。东西向所处纬度基本相同,西岸受暖流影响气温高,东岸受寒流影响气温低,A错误。水分对植被生长影响大,C错误。亚欧大陆北部受高压控制,降水少,D错误。
5.D 长白山所在的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山麓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读图可知,甲处大致位于山麓,故该处的自然植被应为落叶阔叶林,D正确,A、B、C错误。
6.C 长白山纬度较高,且岳桦林带大致位于海拔1 800m处,该处位于长白山北坡,即位于阴坡和冬季风迎风坡上,故该处风力大、气温低。“树木根系发达,枝干呈匍匐状生长”可抗风、防寒,使树木更容易成活,C正确;该处山坡土层浅薄,水源较少,A错误;滑坡对该地区植被的生长影响较小,B错误;通常情况下,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强,D错误。
7.A 秋季亚洲高压开始形成,冬季风南下,“海坨戴雪”提前出现是因为冬季风到来较早,形成冷锋天气较早,A正确。气温降低,水汽蒸发量减小,B错误。仅根据图文材料无法判断降水量较往年的变化,C错误。山脉海拔没有明显变化,长期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
8.D 举办体育赛事,与垂直带谱的完整性、风光是否秀丽关系不大,A错。据图可知,海坨山海拔约为2 241m,根据“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约0.6℃”的对流层气温递减规律判断,其与山麓地区温差较小,所以山顶积雪不到夏季就会融化,B错。举办体育赛事与灌木带面积大小无关,C错。坡度适当且积雪厚度较大有助于雪上运动的进行,这是海坨山冬季举办体育赛事的有利条件,D对。
9.C 由高黎贡山南、北部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可知,高黎贡山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孕育了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动植物资源较丰富,C正确;高黎贡山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的消亡边界,A错误;由图可知,高黎贡山南、北部自然带数量相同,B错误;海拔3 000米以下,同一自然带北部分布较低,D错误。
10.A 怒江位于横断山脉纵谷地带,湿润的西南季风与东南季风遇山脉或高原阻挡,被迫抬升,气流越过山脉或高原后,在其背风坡一侧下沉增温,焚风效应显著,导致河谷干热,晴天多,一年四季烈日炎炎,A正确。怒江河谷基本不受副高控制,受山谷风影响该地可能产生降水,不会一年四季烈日炎炎,B、C错误。怒江河谷位于山脚,海拔较低,且其与怒江河谷一年四季烈日炎炎关系不大,D错误。
11.C 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气候湿热;冬季高黎贡山巨大的山体阻挡了西北冷空气的侵袭,气温较高,为该地区热带雨林的形成提供了适宜的水热条件,C正确。高黎贡山上热带雨林分布与山地相对高度关系较小,A错误。高黎贡山整体呈南—北走向,且位于亚热带地区,B、D错误。
12.C 影响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因素有气候、地形、水源、人类活动等。该图显示的是物种丰富度与地势起伏及降水的关系,无法体现纬度地带性,A错误;高值区的分布与地势起伏、降水呈正相关,地势起伏大、降水多,植物物种就丰富,与光照关系不大,B错误、C正确;该地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荒漠或荒漠草原,D错误。
13.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水分充足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与热量呈正相关;而在水分缺乏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则与热量呈负相关。该区域深居内陆,不受东南季风影响;N地位于北疆,纬度较高,且地形有向西的开口,受西风影响大,西风带来水汽,导致N地降水较多,B正确。该地地处新疆地区,深居内陆,水源不足,A错误。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日照时间关系不大,且纬度较高,不一定日照时间就长,如该地冬季,纬度越高昼越短,C错误。M、N两地都位于盆地内部,地势差异不大,D错误。
14.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塔里木河位于南疆,温度相对较高,所以胡杨叶子黄得较晚,叶子变为金黄的时间大致在十月中下旬。故欣赏塔里木河胡杨林金黄色树叶美景的最佳节气为立冬,D正确,A、B、C错。
高中地理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当堂达标检测题,共9页。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练习: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练习,共8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综合训练题,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