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全册训练题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第3课时化学平衡中的图像问题课时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方向课时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第3课时化学平衡常数课时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素养能力综合练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质量检测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1 次下载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ml·L-1、0,4 kJ·m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一可逆反应1.下列各组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的是( )①2H2+O22H2O与2H2O2H2↑+O2↑②H2SO4(浓)+2HBr===2H2O+Br2+SO2↑与Br2+SO2+2H2O===2HBr+H2SO4③2NO2===N2O4与N2O4===2NO2④2SO2+O22SO3与2SO32SO2+O2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2.在已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中,充入由18O组成的氧气一段时间后,18O存在于下列物质中的( )A.多余的氧气中B.生成的三氧化硫中C.氧气和二氧化硫中D.三种物质中3.模型法是化学中把微观问题宏观化的最常见方法。对于2HBr(g)⇌H2(g)+Br2(g)反应,下列四个图中可以表示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为可逆反应的是( ) 知识点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4.反应N2(g)+3H2(g)2NH3(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2、H2不再化合B.N2、H2、NH3的浓度不再变化C.N2、H2、NH3的质量相等D.改变条件,N2、H2、NH3的浓度也不再变化5.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能标志某可逆反应A(g)+2B(g)⇌C(s)+3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B.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2v正(B)=v逆(D)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知识点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6.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N2(g)+3H2(g)⇌2NH3(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v正(N2)=v正(H2)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D.v正(N2)=3v逆(H2)7.在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Z为0.3 mol·L-1 B.Y2为0.4 mol·L-1C.X2为0.2 mol·L-1 D.Z为0.4 mol·L-1 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正反应速率B.在可逆反应里正反应的速率是正值,逆反应的速率是负值C.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就是该反应所达到的限度D.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没有一定的限度2.合成氨工业为人类解决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零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2、H2完全转化为NH3B.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C.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N2、H2、NH3的浓度不再改变3.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B+3C,在下列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AvA=2 mol·L-1·min-1vB=2 mol·L-1·min-1BvA=2 mol·L-1·min-1vC=2 mol·L-1·min-1CvA=1 mol·L-1·min-1vB=2 mol·L-1·min-1DvA=1 mol·L-1·min-1vC=1.5 mol·L-1·min-14.一定温度下,反应N2O4(g)⇌2NO2(g)的焓变为ΔH。现将1 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①④5.可逆反应N2(g)+3H2(g)⇌2NH3(g),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开始时加入2 mol N2和3 mol H2,达平衡时,NH3的浓度不可能达到( )A.0.1 mol·L-1 B.0.2 mol·L-1C.0.05 mol·L-1 D.0.15 mol·L-16.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C.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D.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Y的同时生成2 mol X7.绝热环境下的可逆反应H2(g)+I2(g)⇌2HI(g) ΔH<0。达到平衡后,改变外界条件,下列物理量的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 )A.气体密度 B.气体平均摩尔质量C.气体的颜色 D.气体的温度8.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2M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3倍9.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 LB.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 LC.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1V LD.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 L10.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g)+3H2(g)⇌2NH3(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C.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二、非选择题11.698 K时,向某V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H2(g)和2 mol I2(g),发生反应:H2(g)+I2(g)⇌2HI(g) ΔH=-26.5 kJ·mol-1,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V=________。(2)该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的时间是________,该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HI)=____________。(3)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12.(1)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H3OH(g)和3 mol H2O(g),CH3OH(g)+H2O(g)⇌CO2(g)+3H2(g) ΔH(298 K)=+49.4 kJ·mol-1。实验测得:达到平衡状态时,吸收热量19.76 kJ。则①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________倍。②该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填序号)。A.v正(CH3OH)=v正(CO2)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c(CH3OH)=c(H2O)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2)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Q 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在2 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时间(s)012345n(NO)(mol)0.020.0100.0080.0070.0070.007(1)下图表示NO2的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O2)=________________。(2)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a.v正(NO2)=2v正(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第2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必备知识基础练1.答案:C解析:可逆反应必须是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故C项符合题意。2.答案:D解析:充入18O2后,正向移动生成含18O的SO3,由于反应的可逆性,SO3又分解生成SO2、O2,各物质中均含18O。3.答案:C解析:HBr、H2和Br2都是双原子分子,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说明体系中应含有3种双原子分子,A项中是一种双原子分子和2种单原子分子,故错误;B项中是2种双原子分子,故错误;C项中是3种双原子分子,故正确;D项中是3种双原子分子和2种单原子分子,故错误。4.答案:B解析: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仍在进行,只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A项错误;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质量或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它们的质量或浓度不一定相等,B项正确,C项错误;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若条件改变引起平衡移动时,N2、H2、NH3的浓度会随之改变,D项错误。5.答案:D解析:因为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所以气体总物质的量、压强始终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不能作为依据,A、B两项错误;当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B)=v逆(D),C项错误;因为容器的体积恒定,但是气体的质量发生变化,所以只要反应未达到平衡,密度就变化,反应达到平衡时,密度不再变化,D项正确。6.答案:C解析:只有用同一物质表示的v正和v逆相等,才能证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7.答案:A解析:本题可用“一边倒”法来判断: X2 + Y2⇌2Z①全部为反应物 0.2 0.4 0②最多的生成物 0 0.2 0.4即可得各物质浓度的取值范围:0<c(X2)<0.2 mol·L-1;0.2 mol·L-1<c(Y2)<0.4 mol·L-1;0<c(Z)<0.4 mol·L-1。关键能力综合练1.答案:C解析:可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既包括了正反应速率又包括了逆反应速率,A项错误;在可逆反应里正反应的速率、逆反应的速率都取正值,B项错误;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有一定的限度,D项错误。2.答案:A解析: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A项错误;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B项正确;反应N2(g)+3H2(g)⇌2NH3(g),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零时,达化学平衡状态,C项正确;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项正确。3.答案:D解析:将四种状态的正、逆反应速率除以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若两者相等,则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按上述方法计算,D处于平衡状态。4.答案:D解析:因反应容器保持恒压,所以容器容积随反应进行而不断增大,结合ρ气=可知,气体密度不再变化,说明容器容积不再变化,即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①符合题意;无论是否平衡,反应的ΔH都不变,②不符合题意;反应开始时,加入1 mol N2O4,随着反应的进行,N2O4的浓度逐渐变小,故v正(N2O4)逐渐变小,直至达到平衡,③不符合题意;N2O4的转化率不再变化,说明N2O4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④符合题意。5.答案:B解析:2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假设反应能够进行到底,则3 mol H2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此时NH3浓度为0.2 mol·L-1,但由于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NH3浓度达不到0.2 mol·L-1。6.答案:C解析: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时,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项说明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7.答案:D解析:此反应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一定不会改变的;密度和气体颜色均有可能是体积变化引起的,该反应体积变化平衡不移动;如果温度改变,平衡一定移动。8.答案:A解析:A选项,M的物质的量变化为6 mol-2 mol=4 mol,N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为8 mol-2 mol=6 mol,M、N的物质的量变化之比为2∶3,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变化之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2M,正确;B选项,t2时,M、N的物质的量相等,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t3时M、N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此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错误;C选项,t3时达到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错误;D选项,t1时,N的物质的量为6 mol,M的物质的量为3 mol,由于在同一反应容器中,故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错误。9.答案:B解析:设起始A和B的体积分别为a、b A + 3B ⇌ 2C起始的体积(L) a b 0转化的体积(L) 0.05V 0.15V 10%V平衡时体积(L) a-0.05V b-0.15V 10%Va-0.05V+b-0.15V+10%V=Va+b=1.1V。10.答案:A解析:A项中表示的反应方向相反,且变化关系正确,故A项正确;B、D两项中表示的反应方向相同,故B、D两项错误;C项中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时未必达到平衡,故C项错误。11.答案:(1)2 (2)5 s 0.316 mol·L-1·s-1(3)放出 41.87 kJ解析:(1)由图知初始反应时,c(H2)=c(I2)=1 mol·L-1,而加入的H2和I2的物质的量均为2 mol,所以V=2。(2)反应达到最大限度即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为5 s,v(HI)==0.316 mol·L-1·s-1。(3)可逆反应从正反应建立,所以需放出热量。由反应:H2(g)+I2(g)⇌2HI(g) ΔH=-26.5 kJ·mol-1,达到平衡时共生成n(HI)=1.58 mol·L-1×2 L=3.16 mol,所以放出的热量为×3.16 mol=41.87 kJ。12.答案:(1)①1.2 ②D(2)CH3OH(l)+O2(g)===CO2(g)+2H2O(l) ΔH=-32Q kJ·mol-1解析:(1)①吸热19.76 kJ,根据方程式可以求得,反应的甲醇有=0.4 mol,则 CH3OH(g)+H2O(g)⇌CO2(g)+3H2(g)反应前(mol) 1 3 0 0反应了(mol) 0.4 0.4 0.4 1.2平衡后(mol) 0.6 2.6 0.4 1.2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1.2倍。②v正(CH3OH)=v正(CO2),不能体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A错误;体积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所以密度永远不变,故B错误;甲醇和水蒸气浓度相等,取决于加入的量,与是否平衡无关,故C错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同,所以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2)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Q kJ。32 g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32Q 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 ΔH=-32Q kJ·mol-1。13.答案:(1)B 1.5×10-3 mol·L-1·s-1 (2)bc解析:(1)该反应达到平衡时,n(NO)=0.007 mol,此时n(NO2)=0.013 mol,其浓度变化量为0.006 5 mol·L-1,所以表示NO2浓度变化的曲线是B。v(NO)===0.003 mol·L-1·s-1v(NO)∶v(O2)=2∶1,v(O2)=v(NO)=1.5×10-3 mol·L-1·s-1(2)a表示是同一方向的速率,在任何时候都成立,而d中容器的体积及气体的总质量都不变,气体的密度也始终不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第二课时课时练习,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第3课时课时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D,已知某温度下可逆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第2课时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4 ml·L-1,Y2为1,在一定条件下,将0,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