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运动的快慢课后测评
展开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小丽和小宇两个同学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小丽说:“我们跑相同的路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小宇说:“我们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路程长,长者为胜。”对他们所说的方案,你认为( )
A.只有小丽的方案可行
B.只有小宇的方案可行
C.两个方案都可行
D.两个方案都不可行
2.我国运动员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 000 m决赛中,以86.768 s的成绩夺冠。他的速度与下面哪个速度最接近( )
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
B.城市中公共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C.高铁列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D.高速公路上,小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以上说法均正确
4.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 km/h。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 s,则隧道长度约为( )
A.60 m B.600 m
C.2 160 m D.7 776 m
5.汽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玉屏向贵阳匀速行驶,若玉屏至贵阳的距离约为3.2×105 m,则( )
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m/s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m/h
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km/s
D.该汽车只要4h就可到达贵阳
6.下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则图乙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s-t图像的是( )
甲
乙
7.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路程是乙的2倍,乙所用的时间是甲的,则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之比v甲∶v乙为( )
A.2∶3 B.3∶2
C.3∶8 D.8∶3
8.某同学的爸爸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
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
9.下图记录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由图可知汽车在各段时间内速度是 的,汽车从20 s到40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10.一个小偷作案后以6 m/s的速度离开现场,10 s后警察从现场沿小偷离开的路径以8 m/s的速度追击,在 s后将小偷抓获。
11.小明在从扬州到启东的路上,他所乘坐的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 000 m,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 s,则动车速度是 m/s。已知车长150 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是 m,所需要的时间是 s。
12.下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
信息一:他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信息二: ;
信息三: ;
信息四:跑步者的速度是 m/s;
信息五:骑车者的速度是 m/s。
13.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
车次 | 萍乡北开 | 南昌西到 | 运行距离 |
G1346 | 08:38 | 09:40 | 240 km |
G1692 | 08:49 | 10:05 | 240 km |
G1482 | 09:11 | 10:31 | 240 km |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探究创新
★14.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即v=,单位是m/s。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比值定义法。我们在高中物理当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把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之比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Δv表示,它等于前后两个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
单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加速度的定义公式为a= 。
(2)若一个做单向直线运动的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为2 m/s,经过5 s后它的速度变为8 m/s,则这个物体在5 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Δv= m/s。
(3)若问题(2)中的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
知能演练·提升
1.C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一是“时间相同比路程”,二是“路程相同比时间”。
2.B 我国运动员全程滑行的平均速率为v==11.5 m/s。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故A不符合题意。城市中公共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约为40 km/h=11.1 m/s,故B符合题意。高铁列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约为100 m/s,故C不符合题意。高速公路上,小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约为110 km/h=30.6 m/s,故D不符合题意。
3.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恒定不变,速度大小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无关;由v=可知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4.B 高铁速度为216 km/h=60 m/s,车厢通过隧道用了t=10 s,根据v=得,隧道长度s=vt=60 m/s×10 s=600 m。
5.D 观察如题图所示的速度表的表盘可知,此时汽车的速度是80 km/h,根据题意,利用公式v=可以计算出该汽车从玉屏至贵阳的时间t==4 h。
6.C 根据题图甲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题图乙中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在不断增加的只有图C。
7.B 由题意知,=2,,由v=得,=2×,故B选项正确。
8.D 由题图可知,在8:27突然减速,说明此时紧急刹车,A对;在8:23~8:27这段时间内车的速度保持60 km/h不变,B对;此速度是8:20~8:30这段时间内的最快速度,在此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60 km/h,所以C对,D错。
9.解析 由题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汽车在做变速运动,即汽车在各段时间内速度是不同的。由题图知,从20 s到40 s,汽车通过的路程为s=1 200 m-450 m=750 m;则汽车在20~40 s内的平均速度为v==37.5 m/s。
答案 不同 37.5
10.解析 10 s内小偷运动的距离为s=v1t=6 m/s×10 s=60 m,警察追击时间为t'==30 s。
答案 30
11.解析 小明乘坐动车过桥,动车的速度与小明的速度相等,v==50 m/s;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s=s轿+s车=1 000 m+150 m=1 150 m,由v=得,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t'==23 s。
答案 50 1 150 23
12.解析 由题图可知,两人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骑车达到200 m时用时15 s,而跑步达到200 m时用时25 s,故说明骑车的速度要大于跑步的速度;两人的速度分别为v骑车=≈13.3 m/s,v跑步==8 m/s。
答案 两人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骑车者的速度比较快 8 13.3(前两空答案不唯一)
13.解析 (1)由题图知s=30 km,限速v=60 km/h,由v=可得,驾车到萍乡北站所用的最少时间
t==0.5 h=30 min
他们8:20开车出发,最早到达萍乡北站的时间为8:50,由于到站时火车G1692已出发,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爷孙俩只能赶上G1482车次。
(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乘坐G1482到达南昌所用时间t'=1 h 20 min=80 min= h,总路程s'=240 km,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
v'= =180 km/h。
答案 (1)G1482车次
(2)180 km/h
14.解析 (1)速度的变化量Δv与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即为物体的加速度,所以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
(2)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v1=2 m/s,物体经过5 s后它的速度为v2=8 m/s,则物体在5 s内速度的变化量为Δv=v2-v1=8 m/s-2 m/s=6 m/s。
(3)若物体在5 s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1.2 m/s2。
答案 (1) (2)6 (3)1.2
初中物理第3节 运动的快慢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3节 运动的快慢课后测评,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运动的快慢,5cmB,25s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3节 运动的快慢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3节 运动的快慢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运动的快慢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运动的快慢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45 mmB,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5m,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