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必刷卷(四)-【中考真题·必刷卷】2023年中考地理全真模拟卷(江苏徐州专用)
展开【中考真题·必刷卷】2023年中考地理全真模拟卷(江苏徐州专用)
地理卷(四)
(本卷共13小题,满分40分,考试用时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的11目19日,当日多云,广东某位初二学生去黄杨河湿地公园进行采风拍摄活动。下图是他的拍摄作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1-2题。
1.能反映当日天气状况的符号是( )
A. B. C. D.
2.小李去到黄杨河湿地公园,可看到( )
A.荷花盛开 B.绿草茵茵 C.万物凋零 D.冰封河面
【答案】1.D 2.C
【解析】1.从题干材料得知,2022年的11目19日,当日多云,选项中,A表示阴天,B表示暴雨,C表示雾,D表示多云。故选D。
2.2022年的11目19为我国各地的秋季,荷花盛开是夏季,A错误。绿草茵茵是春季,B错误。万物凋零为秋季,C正确。冰封湖面为冬季,D错误。故选C。
位于河南西部的老君山现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很多人慕名来此旅游。下图为老君山等高线(米)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3-4题。
3.在老君山乘坐索道,在上行处乘坐索道到达下行处,索道上下行相对高度大约是( )
A.550米 B.750米 C.950米 D.1150米
4.在老君山我们可以看到( )
A.b处为山脊 B.金顶位于下行的西南方向
C.a处比b处坡陡 D.等高距为100米
【答案】3.C 4.C
【解析】3.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读图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200米,上行海拔为950米,下行海拔在1800-2000米,两地相对高度在850-1050米,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读图可知,b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山谷,A错误;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金顶位于下行的正南方向,B错误;a处等高线比b处密集,因此a处比b处坡陡,C正确;该图等高距为200米,D错误。故选C。
人的异地避寒,犹如候鸟南来北往,故称候鸟式旅游。旅游人群以中高龄的悠闲族或有休假权的亚健康状态者为主。读“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的范围)示意图”(左图)和“四个地区的气候资料图”(右图),完成下面5-7题。
5.与甲地的气候匹配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1月份俄罗斯的一位退休老人想去乙地旅游避寒,主要是因为乙地( )
A.距海近,冬季温暖 B.纬度低,气温高
C.季节相反,气候温和 D.海拔低,气温高
7.丁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缺乏 B.气候干旱 C.植被茂密 D.海拔过高
【答案】5.B 6.C 7.B
【解析】5.读图,甲地位于印度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各月气温平均20℃以上,各月降水量平均100毫米以上,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气候全年各月气候平均超过20℃,全年高温;全年各月降水量差异显著,5月-10月降水量较多,为雨季,11月-次年4月降水量较少,为旱季。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是全年各月平均气温在0℃-20℃之间,全年温和;全年各月降水量平均在50毫米-100毫米之间,全年湿润。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夏季平均气温超过20℃,降水量平均低于20毫米,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平均气温0℃-10℃,降水量平均超过100毫米,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因此,四幅图中,①是热带雨林气候;②是热带季风气候;③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④是地中海气候。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冬季俄罗斯的一位退休老人想去乙地旅游避寒,主要原因是乙地纬度低,气温高。而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冬季寒冷,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是世界人口稀疏区。丁地位于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广人稀。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9国道叶孜段(叶城-拉孜)于2012年改建通车,2022年实现手机信号全覆盖。下图示意219国道叶孜段,读图完成下面8-10题。
8.219国道叶孜段穿过的甲山脉是( )
A.天山山脉 B.昆仑山脉 C.祁连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9.该段国道手机信号基站建设耗时较长的主要原因是( )
①空气稀薄,劳动效率较低 ②气候湿热,施工环境恶劣
③冻土广布,建设难度较大 ④位置偏远,材料运输困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该段国道沿途可以观赏到的特色民居景观是( )
A. B.
C. D.
【答案】8.B 9.D 10.A
【解析】8.读图可知,甲山脉是昆仑山脉,该山脉呈东西走向,昆仑山脉以北是塔里木盆地,以南是青藏高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读图可知,该段国道主要在青藏高原上,手机信号基站建设耗时较长,主要是因为该地区位置偏远,材料运输困难;海拔高,气候高寒,冻土广布,建设难度较大;空气稀薄,劳动效率较低,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故选D。
10.读图可知,该段国道主要在青藏高原上,沿途可以观赏到的特色民居景观是A碉房,是青藏地区的传统民居之一,A符合题意;B是土楼,是客家人的传统民居,B不符合题意;C是江南水乡的特色民居景观,C不符合题意;D是地坑院,是一种下沉式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D不符合题意。故选A。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11.欧洲白鹳是一种迁徙性鸟类,主要在浅水湖泊、水塘、沼泽等湿地附近觅食和栖息。欧洲白鹳的种群数量曾经非常巨大,分布范围很广,但目前分布范围大大缩小,在部分欧洲国家已经绝迹,种群数量也明显下降。下图为欧洲白鹳秋季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迁徙路线经过的乙河流是________河,该河历史上定期泛滥,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欧洲白鹳飞经的丙地形区是________高原,该区域一系列深陷谷地和断层湖泊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
(3)欧洲白鹳迁徙路线往往靠近河流或湖泊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针对欧洲白鹳种群数量下降的现象,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
【答案】(1) 尼罗河 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时,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每逢湿季降水丰富,河水大涨,使尼罗河定期泛滥
(2) 东非 东非地质活动频繁,随着东非大裂谷的扩张,在裂谷带里形成了许多湖泊和深陷谷地
(3) 这里能为欧洲白鹤提供觅食场所和栖息地 通过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欧洲白鹤提供更佳的栖息场所
【分析】(1)根据图示可以判断,乙河流为尼罗河,尼罗河自南向北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区,在埃及境内注入地中海。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每逢湿季降水丰富,河水大涨,使尼罗河定期泛滥。
(2)根据图示可以判断,丙地形区为东非高原,东非地质活动频繁,随着东非大裂谷的扩张,在裂谷带里形成了许多湖泊和深陷谷地。
(3)欧洲白鹤是一种迁徙性鸟类,主要在浅水湖泊、水塘、沼泽等湿地附近觅食和栖息,这里能为欧洲白鹤提供觅食场所和栖息地。由于欧洲白鹤的数量减少,可以通过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欧洲白鹤提供更佳的栖息场所,还可以通过立法手段来保护欧洲白鹤。
12.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关键。目前我国有甘肃育种基地、四川育种基地、海南育种基地三大育种基地。左图为我国三大育种基地分布图,右图为海南三亚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1)位于甘肃育种基地的张掖市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该地区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____,但距海较远,降水____,发源于____山脉的河流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2)四川和海南育种基地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该区域北界线A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____(山脉河流)一线,该线大致与1月份____℃等温线的分布接近。
(3)海南三亚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其成为农业育种的“加速器”。与其他两基地相比,该基地最主要的优势自然条件是____。
【答案】(1) 大 少 祁连山
(2) 南方 秦岭--淮河 0
(3)热量丰富
【分析】(1)甘肃育种基地位于张掖市,地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夏季光热充足,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张掖市南靠祁连山,发源于该山脉的河流众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
(2)四川和海南育种基地均位于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A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该界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3)海南育种基地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热量充足,与其他两基地相比,该基地最主要的优势自然条件为热量丰富。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7分)
材料一: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我国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该目标,开发和利用洁净能源势在必行。
材料二:广东省是中国风力发电最早的地区之一,风能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常规能源短缺,近年来广东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下图为广东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示意图。
(1)图中的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位于_________海,该海域属于_________(温度带)
(2)风力发电属于_________(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广东省风电场主要建在海上,其发电量较大的季节是_________季,最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类型是_________。
(3)简要分析近年来广东省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原因。
(4)为践行“碳达峰”和“碳中和”,作为中学生,我们能做些什么?
【答案】(1) 南 热
(2) 可再生 夏 台风
(3)广东地处东南沿海地区,工业发达,用电量大,市场广阔;多大风天气,风力资源丰富,风能为清洁能源,保障当地能源的供应;利用近海建设,占用土地资少;开发风能能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4)少用塑料袋;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提倡步行,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实施垃圾分类;节约用电, 用水、用纸;一水多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
【分析】(1)由图可知,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位于中国最南端的海洋-南海;该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
(2)从自然资源的分类来看风力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广东省风电场主要建在海上,其发电量较大的季节是夏季,因为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风力强劲,且源源不断,冬季盛行从陆地吹向海洋的冬季风,由于高大山脉的阻挡,风力弱,且不连续。广东沿海地区,夏季最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类型是台风灾害。
(3)广东省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原因:①广东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用电量大,市场广阔;②广东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距海较近,多大风天气,风力资源丰富,风能为清洁能源,保障当地能源的供应;③利用近海建设,甚至直接建设在大陆架上,占用土地资少,加上海平面没有遮挡物,所以风力足,适合风力发电;④风能属于清洁能源,大力开发风能,能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4)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光是生产方式的转变,还是全民参与的一场生活方式变革。只有全民参与其中,从小做起,从微入手,才能最终实现碳中和这一宏伟目标。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践行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时尚,如①使用可循环的布袋购物,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③少用塑料袋,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④节约利用水资源,节约用纸等,⑤做好垃圾分类,⑥步行、骑单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做到绿色出行,⑦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等。
卷2-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北京专用)·第二辑(原卷版): 这是一份卷2-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北京专用)·第二辑(原卷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卷1-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北京专用)·第一辑(原卷版): 这是一份卷1-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北京专用)·第一辑(原卷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级阶梯交界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卷3-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江苏徐州专用)·第三辑: 这是一份卷3-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江苏徐州专用)·第三辑,文件包含卷3-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江苏徐州专用·第三辑解析版docx、卷3-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江苏徐州专用·第三辑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